“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降人才”——读汤用彤《读<人物志>》
《人物志》是三国魏时哲学家刘劭的代表作,是“鉴人序材之书”(《汤用彤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本文大部分引文出自该书P198-218,不另注)。得人才者得天下,该书的某些观点仍值得今天的国人借鉴。赖汤先生的精彩解读,我才得以窥见该书之一鳞半爪。下面笔者不揣深浅谈谈自己的粗浅感受。
《人物志》“为汉代品鉴风气之结果”,乃“魏晋形名家言”,不过它“较之惠施、公孙龙之书,趣旨大别”,它其实杂糅名法儒道于其中;它虽“对开启魏晋名理玄谈风气有很大影响”(1989年版《辞海》缩印本),但与“玄学之清谈”亦有本质不同,它虽“不得不谈玄理”,但“不离政治人事”,而玄谈更抽象,“玄远而更不近人事”(形而上)。“魏晋清谈,学凡数变”,“正始与元康、永嘉之风不同”(“《人物志》为正始前学风之代表作品”),为何会有此种演变?原因有二,“一方因学理之自然演进”,“谈论既久,由具体人事以至抽象玄理,乃学问演进之必然趋势”;“一方因时势所促成”,“士大夫惧祸,乃不评论时事、臧否人物”,“遂趋于虚无玄远之途”。《人物志》之诞生亦有学理与时势之二因。就时势言,“汉代取士大别为地方察举,公府征辟(取常士则由察举,进特出则由征辟)”,“朝廷以名为治,士风亦竞以名行相高(重操行,洁身自好)”,惜“历时既久,流弊遂生”,东汉士人名实已“未必相符也。及至汉末,名器尤滥”。“因特重交游,同类翕集而蚁附,计士频踧而胁从,党人之祸由是而起……厉行者不必知名,诈伪者得播令誉”,“英逸穷滞,饕餮得志”,危急时刻,有识之士拍案而起,“痛名实之不讲,而形名之义见重,汉魏间名法家言遂见流行”,《人物志》应运而生。
“纯粹之名学,则所罕见(必兼及于政治人事也)”,是书“取汉代识鉴之事而总论其理则”,此书一出,汉代琐碎之言论“进而几为专门之学矣”,用今天之术语言之,它实为鉴人序材之纲领性文件。是书谓“才性有中庸,有偏至,有依似”,相应的,有中庸至德者为圣人,“次为兼材……次为偏至之材自名”,此外则称为依似。此论看似与今日从德、才二角度论人大相径庭,实则大同小异,只是以现在的眼光看,有时略显含混不清。圣人相当于今之所谓德才兼备者,全才且道德修养极高;兼才字面上看指兼有几种才能的人,似亦指德才兼备之人,侧重指有德之人才(“以德为目”),但逊于前者(“圣人尤中之尤”,凤毛麟角);偏才似乎撇开德专就才能言(“自非圣人,材能有偏”);依似又好像不论才能专就道德言(“乱德之人,一至一违,称为依似”),彼意无德之人即便有些本事也不能视为人才。依似虽算不上人才,但鉴人序材不仅仅是鉴才之大小,亦须将滥竽充数者剔除。鄙意是书有关偏才之论述最科学。“凡人禀气生,性分各殊。自非圣人,材能有偏。”“人材禀体不同,所能亦异,则有名目。”“能出于材”,材不同,能亦殊。此即当今之多元智能理论,人有八大智能,故人皆是兼才;每个儿童都有其特殊的能力倾向,受后天教育等因素影响,长大后便形成其特定的能力类型,有音乐家,有数学家,从此角度看,人又可谓皆为偏才,即便其兼有几种才能。全才不存在,故世间无圣人,所以有人说圣人“不算是材而是德的范畴”( 冯晓林:刘劭《人物志》的人才思想,见于网络),此说与《人物志》并不完全契合。内圣外王,圣人应指有德之人君及辅佐君王之得力臣子,前者以尧舜禹及周文、武王为代表:“平治天下必须圣人,圣人明智之极,故知人善任”;后者以孔子为楷模:“圣人……得之又或不在其位”。此处似又有抵触,“偏至之材,人臣之任也”,若逆言之,孔子岂能称为圣人?究其实,是书是“美君德”,向人主进言,冀其不偏不倚,知人善任,“聪明平淡,总达众材”。“圣人不可识”,“超奇之人,已不可识,而况欲得圣人乎?”拨乱反正之英雄差可比肩圣人,治世之人君怎么可能会都是圣人?挽回颓势、致力中兴之忠臣唯有麻痹人主之神经,使其产生身为圣人之幻觉,促其“任选材能,各当其宜”从而“成天功而跻于至治”。
人主领会了刘劭的良苦用心吗?易言之,刘劭之抱负实现否?笔者不得而知。三国时虽说三足鼎立,其实魏一枝独秀,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也是曾为魏国臣子的司马氏。不管魏之崛起有无刘之功劳,至少其部分观点及设想尚有现实意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死灰尚且能复燃,何况不僵之百足虫,一千多年前之封建余毒仍在侵蚀我今日中华之躯体。是何病毒?君请看:1、党人之祸,“辗转提携,互相揄扬”,臭味相投,任人唯亲、唯钱,“通者为贤,塞者为愚”;2、“巧言乱德”,“行事以异操蕲求人知”,热衷立形象工程、假政绩;3、“大器……小用”,大材小用甚至不用,小材甚至蠢材大用,不当其位,“内有超奇之实者少,外冒超奇之名者极多” ……不一而足。一言以蔽之,名不符实,“名实多乖”。“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也。”有鉴于此,刘劭“察人自重考绩,故作都官考课之法”。当然名亦不可偏废,对于名实相符而“实”暂时不为上司所察之“名”亦须留心。“仲尼之所以贵者,名实之名也。贵名乃所以贵实也”,“民间清议”“乡里之臧否”不可置若罔闻,要让真的“有名者入青云,无闻者委沟渠”。双管齐下,“任名分而恰如分际”,“官无废职,位无非人”指日可待。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安居乐业,我中华中兴之日不远矣。
附记:
1、关键还是要建立一套让德才兼备的能者上、让碌碌无为甚至作恶多端的庸者下的制度。当然还要不断完善,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只能保证动态的均衡,完全杜绝名不符实不可能,但要保证绝大多数人名实相符。
2、剔除糟粕、吸取精华,借鉴《人物志》并不意味着毫无条件地全盘接受它的观点,比如以貌取人甚至取官就很荒唐,还有取士“与其越序,不如顺次”的观点也值得商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