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风 发表于 2008-5-21 14:55:47

擎起希望的烛光



历史将永远铭记,
2008年5月12日,
天府之国的凄风冷雨,
还有山崩地裂,死亡遭遇。

历史将永远铭记,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
中华民族的“哀悼日”,
山河齐哀,举国同悲。

那是个黑色的星期一,
灾魔在巴蜀大地肆虐,
那如诗如画的风光,
瞬间变成满目疮痍。

大地,撕开了裂缝,
山体,出现了滑坡,
桥梁,轰然倒塌,
高楼,变成断垣残壁。

学校里,再也没有求学的学生,
街道里,再也没有来往的路人,
田野里,再也没有劳作的农民,
一个个鲜活灿烂的生命,深埋土堆瓦砾。

那空中飞翔的雄鹰,空降了急需的物品和救兵,
那地上冒险步行的子弟兵,分秒必争地赶赴灾区;
废墟里,一个又一个生命得到了挽救,
危难中,一个又一个群众得到了救援。

捐款箱前,是络绎不绝的人流,
输血站里,是等待献血的“长龙”;
十三亿中华儿女,心心相印,
五洲四海的朋友,血脉相连。

地震,可以夷平高山峻岭,
但却压不倒中华民族那坚实的脊梁;
死神,可以夺走人的生命,
但却夺不走中华民族那紧密团结的心。

降下共和国的国旗,
为逝者举行最崇高的哀悼;
祈愿所有的逝者早日安息,
祈愿所有的生者更加坚强。

让我们擦干眼泪,驱散阴霾,
让我们擎起希望的烛光,迎接朝霞,
昂首向前,
重建我们美好的家园!

cyliugj2003 发表于 2008-5-21 15:44:34

不错!大实话!百姓情感!(呵呵,有几位朋友不喜“百姓”一词,。。。,就当是“公民”吧)
再次“斧正”兄台的大作,勿怪!
第一段后面似乎主次颠倒了,该铭记的主要是“山崩地裂”。
第四段“桥梁轰然倒塌”似乎多余,与高楼重复。
第五段似乎主要写“人”——行人、孩童、农民,因此“书声”似乎该改改。
第六段“天各一方”似乎没有表达出要表达的含义。
第七段“带来了党和人民的关怀与温暖。”似乎有些别扭,灾区遇难的也有党员、都是人民,是不是再斟酌一下。
第八段“帐篷里,新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婴儿”,是写实还是夸张?我想还是实在点好。。。当然,这样处理初衷是可以理解的。另外,以上几段中的标点——主要是分号似乎没有处理好。
第九段“用不完的血浆”,“血浆”个人认为欠准确。
第十一段“降下共和国的红旗”,降下就是降下,不是降半旗。而且红旗含义太过一般,得改改。
第十二段的“我们”,用词的主观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略有歧义啊。。。

得,几乎逐段“批评”了,实在不该!

来风 发表于 2008-5-21 19:57:12

再次感谢cyliugj2003 兄了。

   如果说文学版是一个“班”集体的话,我感到cyliugj2003 兄就是这个班的生活委员,专管班里的生活,解决班里的困难。风云“斑主任”对兄给予奖励,很多“同学”支持“班主任”的决定并祝贺,便是对兄的充分肯定。

   说真的,我不懂写诗,这是不是“诗”,我心中也没有底,只是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文学种类,姑且把它当一回“诗”而已。班门弄斧,见笑了。

   cyliugj2003 兄指出的问题,全部接受并改正——考虑到过程的真实记录,就不对此贴进行修改,只在我个人保存的文稿进行修改。

米米 发表于 2008-5-22 14:48:13

希望就在前方,望灾区人民早日走出这阴影。

来风 发表于 2008-5-23 10:32:28

经过考虑,还是决定修改原稿,主要是对第五至第九段进行较大的改动,由原来的12段改为10段。

修改前的第五至第九段内容附后:

学校里,再也没有朗朗的书声,
街道里,再也没有来往的行人;
公园里,再也没有嬉戏的孩童,
田野里,再也没有劳作的农民。

一个个鲜活灿烂的生命,
如今却被瓦砾深埋;
刚才还在互报平安,
转眼却已是天各一方。

那空中飞翔的雄鹰 ,
带来了人生的希望;
那城镇山村中急行的子弟兵,
带来了党和人民的关怀与温暖。

废墟里,救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帐篷里,新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婴儿;
坚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爱心,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美丽的篇章。

源源不断的款物, 来自四面八方,
用不完的血浆——因为我们有一条条输血的“长龙”;
十三亿中华儿女,心心相印,
四海五洲的朋友,血脉相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擎起希望的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