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咏春诗的我见
咏春赠友 香泉庭外千山烟雨中, 檐前紫燕剪春风。
堆云画柳轻飞翠, 唱晚渔舟漫染红。
处处幽芳谁竟看, 时时伤感梦难同。
有情有意千杯少, 莫让诗心一路空。
按顺序,这诗第一首,作者是我家老三。按诗意推测,这应该是用酒招待友人,席间或者酒阑之后写的。这首诗,我最欣赏的是最后一句:“莫让诗心一路空”,觉得这一句最具雅意,我最不喜欢的句子是“有情有意千杯少”,感觉太俗,诗味太少,“千杯少”尚且罢了,“有情有意”四字简直丝毫不像诗的语言。
当然,这诗总体是不错的。起首一句“庭外千山烟雨中”,点出了与友人相会于庭中,而室外正是丝丝春雨洗染千山,接着点出近景,写燕子在雨中仍旧在屋檐前飞上飞下,春风很轻微,并不影响燕子的活动,抬头向上看,天空云层堆积,柳条伸过檐前,湿漉漉的柳枝上绿色点点。前三句将春雨中的景致写得很美,在这样的时刻送别有人,颇有点古典的美感,可惜第四句不通,“唱晚渔舟”四字是耳中听到的,相当不错,悠远闲适,但是按照古典味道理解,黄昏时候似乎不是送客的时候,当然按现代意思是可以理解的,晚上出发的火车飞机多的是,所以这四字可以说得过去,我不明白的是“漫染红”三字,既然下着雨,是什么东西来漫染红,难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我觉得“漫染红”三字是硬凑的。五、六两句是写惜别之意的,小有可观,“谁竟看”,“梦难同”,与这个友人那是相当知己了。
“莫让诗心一路空”,全诗最好的句子,这句当在与友人碰最后一杯酒时吟出,想来那个友人也相当不俗,酒量也不错,喝到最后,仍旧不失意态,仍旧诗心在胸,有这样的朋友,那是相当不错了。
七律.咏春赠听雨 雪融
长忆相逢相惜中,依荷听雨沐春风。
往来诗意心方热,语笑嫣然杏更红。
友爱不离人已醉,书香常在梦非空。
可期携手同游日?共赏江山任北东。
这首诗很明确,是赠听雨的,语言极其流畅自然,顺口而出,一气呵成,几乎见不到雕琢痕迹。从诗意看,是远赠。前四句是对往昔交往的深情回忆,五、六句是感慨,最后两句是商量相约同游。全诗写得热烈深情,很有感染力。
这诗不好的地方,是字词句的随意,这种随意增加了流畅性,但减弱了诗味。“往来诗意心方热”、“友爱不离人已醉”,这两句尤其随意直白,遣词用字毫不讲究,“友爱”、“心热”等词给人太熟悉太普通的感觉。我欣赏的“书香常在梦非空”一句,“书香”一词也太熟悉太普通了。
七律:咏春赠友 玉忆
推门又见水流东,日染朝云韵满空。
陌上莺歌啼柳色,田间蝶影乱花丛。
青梅煮酒邀君赏,绿绮弹波与客通。
好景当前需尽赏,春光过隙太匆匆。
很多人都说这首诗好,江南说这首诗在参赛诗中最好,当然,我也觉得这首诗相当不错。这首诗也极其自然流畅,很少雕琢痕迹,并且,在遣词用字上适当避免了太熟悉太普通的用法,例如第二句的“韵满空”,如果写成“霞满空”就太普通太熟悉了,“绿绮弹波”四字也很有新意。
这首诗我比较欣赏“陌上莺歌啼柳色,田间蝶影乱花丛”一联,这一联有声有色,将春景活生生的画了出来,但是“陌上”“田间”二词有点重复,如果黄莺是在河边啼柳色,那这一联的画面将更大,如果是在某一处看不见的地方啼鸣,只能听见鸣声,却看不见黄莺,那这一联的境界将更深,另外,“乱花丛”的“乱”字不错,而“啼柳色”的“啼”字相对就显得熟悉普通了,“推门”的“推”字也不轻巧。
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咏春赠友”,咏春的意思有,赠友的意思不明显,“好景当前需尽赏”可以理解成对友人说的话,也可以理解成对自己说的好,模棱两可。
咏春感怀 江南
桃杏妖娆带笑风,燕莺流啭在林中
青青四野云容展,暖暖三春柳影蓬
了却闲愁多少意,奈何幽梦几时同
沽来美酒邀朋饮,一任春光伴我匆
江南这首诗,也是相当好的佳作,我最欣赏这一联“了却闲愁多少意,奈何幽梦几时同”,这一联让全诗大为增色,乃为不可多得的佳句,和这两句相比,其他句子就显得逊色了,好在全诗整体基调是一致的。
比起前三首,这首诗有点伤感,“幽梦几时同”的感慨很无奈,却极易引起共鸣,增加感染力,而“闲愁多少意”也是古来今往很多人面对春景时容易泛起的情绪,所以我说这两句不但好,而且真切。
江南自己认为“柳影蓬”“伴我匆”不好,我有同感,另外我觉得“带笑风”“云容展”也有可商磋之处,不是十分自然。
七律.咏春赠友人 荷乡
涓涓檐雨浴熏风,剪剪纤眉含泪葱。
粉萼幽葩琼苑处,紫莺香蝶绣栏中。
吴侬伞影随桥远,欸乃桨声摇巷空。
我欲抚琴歌不得,怅然脉脉水流东。
最后是荷乡的诗。感觉这首诗和江南的诗有点相似,也带有几星伤感。这首诗同样是五、六两句我最欣赏。“吴侬伞影随桥远,欸乃桨声摇巷空。”这两句很让人感动,一个“远”字,一个“空”字,不但是距离的远,视觉上的空,同时也是心理上的远,情绪上的空,看得我泫然欲泣,一幅水乡江南的送别图就铺展在了面前,而且那么有深度,让人感觉遥远。
这是春雨时节送别友人的诗,送人的人是说吴侬软语的女子,她站在小桥上,打着一张伞,被送的人在船上,随着欸乃声而远去、而不见,“吴侬伞影随桥远”是被送之人眼中所见,“欸乃桨声摇巷空”是送人的人耳中所闻,这两句分别用送人被送人的眼和耳,将送别的情景,惜别的心态,写得凄婉欲绝,我觉得这两句即便是杂放在唐诗中也很难辨认出来使今人所作,和李商隐的诸多无题诗相比较,这两句也并不逊色,唯一遗憾的是“吴侬伞影”的伞没有颜色,让画面相对朦胧了。
这诗不好的地方,一是“浴熏风”的不通,一是“含泪葱”的难解。熏风,是带暖意,吹得人暖洋洋的,下雨时候的风怎么可以是熏风呢?“含泪葱”的意思很难理解,估计是作者为了押韵勉强弄出一个“葱”字。我的评价是这诗的后四句是一流境界,而前四句不怎么好,很一般化。 仿前人,我也做个集句,当然,稍稍做点篡改,一博大家一笑:
咏春赠友
庭外千山烟雨中,绿绮弹波送客行
吴侬伞影随桥远,欸乃桨声摇巷空
了却闲愁多少意,奈何幽梦几时同
何当携手同游赏,莫让诗心一路空 石兄怎弄两手空空~~ 哈,集句是光明正大的,和两手空空大不一样,前人多集唐,集宋,我却集今人,呵呵。 最羡慕这两联:
吴侬伞影随桥远,欸乃桨声摇巷空
了却闲愁多少意,奈何幽梦几时同
作者自己写诗写联,内心一定有一种风景,看别人砸自己的诗联,又是另一番风景。一首小诗,也许读者读来并不觉得怎么样,经过金砖一拍,那韵味全出来了看的人舒服。俗话说“当局者迷”,写的人找出自己成功与失败之处,以便更进一步提高。石兄的砖头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比写一首优美的诗词毫不逊色。 在其他文学论坛常看到高手丢下自己的文章就走,很少回帖。看到石兄在迎春活动中的帖子,心中有种敬意。 呵呵,石头评得中规中矩,欣赏一会。
看你们赠来赠去的,俺也胡诌几句,赠石头评论里提到的香泉,雪融,玉亿,江南,荷乡,听语
哈哈,一下赠几个,省事了。
泉酿香秀染春风
雪融新诗画从容
江南翠露新寒外
荷乡枯凝瘦骨中
玉忆暖烟拥萧索
石梦雏燕入葱茏
坐忘兰芷听新雨
不废日月属怀空 来旧梦没多少时间,却感受了一个又一个的惊喜,香泉美女就不说了,本是老相识,她的多才多艺我是亲眼所见,我喜欢蝴蝶师姐的活泼,鲤鱼师兄的幽默,听雨的认真负责,荷乡的优雅......比较难忘的是石史的砖头,好的砖头可以让人有所启发的.这个又是一个有质量的砖,砖砸得好,集得也妙,难得的是把几个人的东西集到一起居然没有紊乱,佩服中......
我喜欢这个融洽的环境,等我不忙的,好好跟大家闹闹.
最后谢谢愚夫的诗,能嵌这么多名字,费心了~ 多谢偶家大哥精彩点评!的确受益多多!多谢愚夫嵌名诗!对旧梦,跟偶家灵气十足滴玉忆妹妹严重同感!偶是个十分懒散滴人,居然也被旧梦氛围鼓舞着发了些许帖子了,可见旧梦朋友之魅力哈!
根据大哥意见,试改几个字,请再砸砸?:))
咏春赠友 香泉
庭外千山烟雨中, 檐前紫燕剪春风。
堆云画柳轻飞翠, 唱晚渔舟渐隐东。
处处幽芳谁竟看, 时时伤感梦难同。
应知岁月不堪守, 莫让诗心一路空。 点评与诗作交互生辉 引用第9楼香泉于2008-03-26 00:32发表的 :
多谢偶家大哥精彩点评!的确受益多多!多谢愚夫嵌名诗!对旧梦,跟偶家灵气十足滴玉忆妹妹严重同感!偶是个十分懒散滴人,居然也被旧梦氛围鼓舞着发了些许帖子了,可见旧梦朋友之魅力哈!
根据大哥意见,试改几个字,请再砸砸?:))
咏春赠友 香泉
庭外千山烟雨中, 檐前紫燕剪春风。
.......
改过之后,意思通了,第7句也明显好了。 复制这篇文章到文学版面,以后还会选交流互动好的帖子推荐给大家阅读。 引用第3楼石之轩于2008-03-24 21:59发表的 :
哈,集句是光明正大的,和两手空空大不一样,前人多集唐,集宋,我却集今人,呵呵。
哈哈,我是说你集了两个“空”~~
我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其它不敢妄评,就这几首诗来看,香泉的我最欣赏。尤其是“檐前紫燕剪春风”,用词真是深得我意。其它的诗也有出彩之处,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怦然心动的感觉少了一点了。 引用第14楼zhiyongtao于2008-05-05 12:17发表的 :
我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其它不敢妄评,就这几首诗来看,香泉的我最欣赏。尤其是“檐前紫燕剪春风”,用词真是深得我意。其它的诗也有出彩之处,可能是先入为主吧,怦然心动的感觉少了一点了。
俺也不敢妄评 ,
不懂诗,乱说一气,感觉又有点不自量力,所以呢我很想请作者跟大家说说写写的感觉、体会,如何想出来、写出来的,
哈哈,都不敢上呀,。。。这风斑斑白”慷慨陈辞“了,哈哈哈。。。
俺来了,“各级各级”这些”老鸟“们。。。 第一首,上半截。。。
这又是风又是雨的,后来又出太阳了,咋回事呀?东边日出西边雨???
哈哈哈,原来朋友有解释啊,。。。哎,也有疑问。。。俺没看完就出去了一趟,继续喝茶。。。 哈哈哈,两个“酒鬼”。。。
我看“书香常在梦非空”改为“梦香常在书乡中”颇好,拍砖啊~~~~不知合格律不?? 哎呀,玉忆的颇好!提点意见:“好景当前需尽赏,春光过隙太匆匆。“需的语气较弱,改为”须“则更强些,可与”太“相敌!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