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q2516941 发表于 2008-4-23 18:52:51

贯众在治疗乙肝中的作用及其药性

贯众
保存描述信息
参考信息
资源描述
名称
中文名称: 贯众
外文名称: Fortunes Boss Fern Rhizome
其他名称
临床用名: 小贯众、昏鸡头、小金鸡尾
主题
主题或关键词: SARS 非典
分类: 中药
内容摘要
药物组成
含黄绵马酸(flavaspidic acid)。

有效成份
为鳞毛藤科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 的根茎及叶柄基部。

理化特性
全体略呈犁形,稍弯曲,长3~9cm,直径3~5cm,表面有多数叶柄基部及黑色弯曲的须根,顶端有红棕色微显光泽的鳞片。叶柄基部略呈四棱状柱形,稍弯曲,长 2.5~4cm,直径 3~4mm;表面黑棕色,横断面可见近棱角处有黄白色维管束4个。味微涩。

作用与用途
1 抗病毒作用研究

1 1 抗乙肝病毒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ELISA)技术对250种中草药抗HBsAg的实验研究证实 ,贯众为有效的抗HBsAg的中药 (药物浓度 0.3~5mg/ 1 0 0 μl)。采用反相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对150种中草药抗乙肝病毒HBsAg进行实验研究 ,筛选出 1 7种高效中药 ,其中就有贯众 (药物浓度 5mg/ 1 0 0 μl)。

对急性病毒性肝炎 ,湿困清阳症治疗 :益气升阳 ,扶脾抗毒。方药中选用贯众抗乙肝病毒。对急性病毒性肝炎 ,外感挟湿症治疗 :疏风化湿、宣肺抗毒。方药中选用贯众抗乙肝病毒。

治疗HBsAg阳性肝胆湿热型、脾胃气虚型、肝肾阴虚型。方药中都选用贯众抗乙肝病毒。

用贯桑合剂治疗乙肝HBsAg阳性亦选用贯众抗乙肝病毒。

采用抗乙肝病毒的中药、贯众、虎杖、蚤休、板兰根等药组方 ,治疗病毒性乙肝患者198例 ,HBeAg阴转率达 52 % ,抗HBs阳转率达49 5%。

采用贯众、白花蛇舌草、虎杖、茵陈、仙灵脾等药组方 ,治疗HBsAg阳性患者62例 ,总有效率达 93.54%。

1 2 抗流感病毒

鸡胚实验结果表明贯众煎剂 (浓度1:10000~100000)对流感病毒PR8株 ,亚洲甲型京科68-1株 ,57-4株 ,新甲1型连防77-2株 ,流感病毒乙型 (Lee) ,丙型及丁型 (仙台 )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赵国景等报告治疗病毒性感冒选用有效的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大青叶、板兰根、贯众、金银花、鱼腥草等中草药。

中国药物大辞典载录 ,贯防感冒片方 ,贯黄感冒冲剂方 ,推广于临床应用。

1 3 抗柯萨奇B病毒及埃柯病毒

董杰德报道,经实验证实 ,贯众、虎杖、金银花、连翘 4种中草药对柯萨奇B病毒及埃柯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故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常用中药。

中药药理与应用 :贯众对埃柯病毒9型、柯萨奇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1 4 抗疱疹病毒

中药药理与应用 : 实验证实 ,贯众对单纯疱疹病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

张启行用贯射合剂 (贯众、黄芩、射干、板兰根、鸭跖草 )治疗小儿水痘组方治疗小儿水痘78例 ,全部有典型水痘皮疹 ,其中 2 2例发热 ,T38.1~39.5℃不等 ,服药2~4 ,退烧。服药4~5d ,皮疹全部干燥结痂。证实贯众具抗感冒病毒及抗水痘疱疹病毒作用。

2 抗菌作用研究

贯众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金葡菌亦有抑制作用。

实验证实 :贯众、野菊花、山楂、金银花等中药 ,对大肠杆菌、金葡菌、枯草芽胞杆菌具杀菌作用。

3 对子宫平滑肌作用研究

实验发现贯众抗生育有效成分对豚鼠离体和在体子宫皆有明显收缩作用。从贯众中提取的绵马酸混合物在(25~35)μg/ml浓度下即可引起豚鼠离体子宫发生强直性收缩。在89μg/ml浓度下可引起痉挛性收缩。作用时间和强度均超过麦角新碱。

朴梅子等进行贯众对子宫平滑肌作用实验 ,结果证实贯众对大鼠子宫平滑肌具有明显的收缩作用。

4 抗白血病作用研究

采用体外甲基纤维素培养法与L-615白血病小鼠体内实验法 ,观察砒霜、斑蝥、贯众、牵牛子等10味中药的抗白血病作用 ,并用柔红霉素和环磷酰胺作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中药可明显延长L-615小鼠生存期 ,其中砒霜效果最好 ,其L-615小鼠生命延长率比柔红霉素还高 ,说明中药不仅在体外 ,而且在体内对白血病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 抗艾滋病毒作用研究

美国加州大学张以满和香港中文大学杨显荣对江苏新医学院提出的27种清热解毒药进行试验 ,发现其中有多种药物具有抑制艾滋病毒的作用 ,即螃蜞菊、穿心莲、贯众、苦参、黄连、淫羊藿、紫草、金银花、牛蒡子、夏枯草、紫花地丁、狗脊。 (据蒋亚生等“贯众的药理研究进展”————《药学实践杂志》

剂型与包装
10~15克。

来源
为鳞毛藤科植物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J.Sm. 的根茎及叶柄基部。 产于华北、西北、长江以南各地

药名
贯众

别名
止泺、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苻、贯来、贯中、渠母、贯钟、伯芹、药渠、黄钟、伯萍、乐藻、草鸱头、伯药、药藻、凤尾草、蕨薇菜根、贯仲、管仲、绵马贯仲

汉语拼音
guan zhong

英文名
Japanese Flowering Fern Rhizome, Male Fern Rhizome, Cyrtomium Rhizome, Matteuccia Fern Rhizome, Japonica China Fern Rhizome, Oriental Blechnum Fern Rhizom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归经
肝;胃经

药理作用
贯众品种较多,药理试验时大多未作鉴定。
  1.驱虫作用: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Filicin)49.17%,可作欧绵马Dryopterisfilixmas(L.)Schott的代用品,驱除绦虫。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国内报告,贯众(品种未经鉴定)在体外对猪蛔有效。粗茎鳞毛蕨还能驱除牛肝蛭。其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2.抗病毒作用:上海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8株、亚洲甲型病毒)在鸡胚试验上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试验上也有效,但作用较弱。此抗病毒作用与其所含鞣酸有关(含14.5%)。陕西亦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的甲型(PR8)、亚洲甲型(57-4)、乙型(Lee)、丙型(1233)、丁型(仙台)均有抑制作用。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的组织培养上,也证明贯众对479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Ⅱ型、44号爱可9型、柯萨奇A9型、柯萨奇B5型、乙型脑炎(京卫研1株)、140号单纯疱疹等七种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欧绵马的水煎剂也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3.抗菌作用:江西、湖南、广东报道,当地贯众有某些抑菌作用,但效力不强,农村中作饮水消毒或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据称,对皮肤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
  4.对子宫的作用:煎剂及精制后的有效成分对家兔的离体及在位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收缩增强,张力提高。粗茎鳞毛蕨注射液对豚鼠(0.1-0.7ml,每毫升相当生药50mg)、家兔(0.8-1.3ml)的离体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运动频率及紧张度均增加,振幅减小,大剂量呈现强直性收缩;但换洗后,仍可恢复正常。蛾眉蕨贯众对子宫作用不甚明显。

中药化学成分
粗茎鳞毛蕨的根茎含绵马酸(filixic acid)BBB、PBB、PBP等,黄绵马酸(flavaspidic acid)AB、BB、PB,以及白绵马素(albaspidin)。还含东北贯众素(dryocrassin),α-D-葡辛糖-δ-内脂-烯二醇(α-D-glucooctano-δ-lactone enediol),异戊烯腺甙(isopentenyaldenosine)。又含三萜成分:里白烯(diploptene),9(11)-羊齿烯,铁线蕨酮(adiantone),29-何帕醇(29-hopanol),里白醇(diplopterol),雁齿烯(filicene)等。

功效
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考证

  1.《吴普本草》:贯众,叶青黄,两两相对,茎黑毛聚生,冬夏不死,四月华白,七月实黑,三月、八月采根,五月采叶。
  2.《别录》:贯众,生玄山山谷,及冤句少室山。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 陶弘景:贯众,近道亦有。叶如大蕨,其根形毛芒全以老鸱头,故呼为草鸱头。
  4.《蜀本草》:《图经》云,贯众,苗似狗脊,状如雉尾,根直多枝,皮黑肉赤,曲者名草鸱头,今所在山谷阴处有之。
  5.《本草图经》:贯众,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育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茎三棱,叶绿色似小鸡翎,又名凤尾草,根紫黑色,形如犬瓜,下有黑须毛,又似老鸱。
  6.《纲目》:贯众,多生山阴近水处。数根丛生;一根数茎,茎大如筯,其涎滑;其叶两两对生,如狗脊之叶而无锯齿,青黄色,面深背浅;其根曲而有尖嘴,黑须丛簇,亦似狗脊根而大,状如伏鸱。

科属分类
鳞毛蕨科

拉丁文名
Rhizoma Dryopteridis Crassirhizomae

药(毒)理学
毒性绵马有毒,故已少用。所幸它在肠胃道不易吸收,但如肠中有过多脂肪,则可促进吸收而致中毒。它能麻痹随意肌(包括心肌),对胃肠道有刺激,严重时导致呕吐、下泻,还能引起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视网膜血管痉挛及伤害视神经);中毒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之障碍,震颤、惊厥乃至延脑麻痹。对孕妇、虚弱患者、小儿、实质器官的疾病患者、消化道溃疡者皆禁用。粗茎鳞毛蕨注射液,临床应用尚未发现有何副作用,动物试验,毒性较轻,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34±0.04ml/kg。应准确掌握剂量。

主治
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300-1200m的林下沼泽地或林下阴湿处。

各家论述
1.《纲目》:贯众,大治妇人血气。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之毒。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经也。
  2.《本草经疏》:贯众,以其苦寒,故主腹中邪热气诸毒。苦以泄之,亦兼有散之之义,故破癥瘕。苦寒能除风热,故止头风。金疮出血后必发热,泄热散结,则金疮自止。
  3.《本草汇言》:贯众,杀虫化癥药也。前古主腹中邪热结气,故时人用为杀虫化癥瘸,皆属腹中邪热湿郁结气也。苏氏方,又治下血崩淋,衄血不止,亦取其气味苦寒散结热耳。但性寒气燥有毒,如病人营虚血槁,肝肾有火,并阴虚咳嗽人,不可加用。
  4.《本草正义》:贯众,苦寒沉降之质,故主邪热而能上血,并治血痢下血,甚有捷效,皆苦以燥湿、寒以泄热之功也。然气亦浓厚,故能解时邪热结之毒。《别录》除头风,专指风热言之,凡大头疫肿连耳目,用泄散而不遽应者,但加入贯众一味,即邪势透泄,而热解神清,不独苦寒泄降,亦气之足以散邪也。故时疫盛行,宜侵入水缸中,常饮则不传染,而井中沉一枚,不犯百毒,则解毒之功,尤其独著,不得以轻贱而忽之。
  5.《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6.《别录》:去寸白,破癥瘕,除头风,止金疮。
  7.《本草图经》:止鼻衄。
  8.《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9.《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
  10.《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11.《本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
  1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性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13.《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
  14.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收,将全株挖起,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及北京市。

选方
贯众散《太平圣惠方》;贯众散《普济方》;贯众散《圣济总论》;

用药禁忌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粗壮,斜生,有较多坚硬的叶柄残基及黑色细根,密被深褐色、长披针形的大鳞片。叶簇生于根茎顶端;叶柄长10-25cm,基部以上直达叶轴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狭鳞片,叶片草质,倒披针形,长60-100cm,中部稍上处宽20-25cm,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羽片无柄,裂片密接,长圆形,圆头或圆截头,近全缘或先端有钝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形,孢子囊群着生于叶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棕色。

功效分类
驱虫药;解毒药;凉血药

炮制方法
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 全体略呈圆锥形,似凤梨,长10-20cm,直径4.5-8cm,表面密生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黄棕色膜质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稍弯曲,质硬,折断面棕色,近边缘处有细小分体中柱5-10(-13)个,环状排列。剥去叶柄残基,可见根茎,质坚硬,横断面有黄白色分体中柱5-13个,作环状排列。气特异,味微涩、苦。
  以个大,质坚实,叶柄断面棕绿色者为佳。
  2.显微鉴别 叶柄基部横切面:表皮常脱落。下皮纤维10数列,纤维多角形,壁非木化。基本薄壁组织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有大形细胞间隙,内生单细胞间隙腺毛,头部类球形,含分泌物,柄极短。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每1分体中柱最外层为内皮层,凯氏点明显,木质部居中,由多角形管胞组成,周围为韧皮部。根茎的薄壁组织间隙中,也有间隙腺毛。

药物应用鉴别
1.生用清热解毒,炭用止痛敛疮。
  2.贯众与板兰根皆性味苦寒,清热解毒,凉血化斑,用于咽喉肿疼,温热斑疹,时毒痄腮等症,然贯众杀虫止血,预防时疫之效,为板蓝根望尘莫及。

性味
苦;涩;微寒;有小毒

中药化学鉴定
(1)薄层色谱 取本品粗粉3g,加水30ml,加热提取30min,滤过,滤液加盐酸酸化,用乙醚提取3次,合并滤液,浓缩至干,加氯仿2ml溶解,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冰醋酸(80:20:2.5)展开,先喷以新配的0.5%牢固蓝B盐(fast blue B salt)溶液,再喷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绵马酸类显橙红色斑点。
  (2)取本品横切面片,滴加1%香草醛乙醇溶液及浓盐酸,镜检,可见细胞间隙的内生腺毛显红色。

药材基源
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根茎及叶柄残基。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出处
《中华本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贯众在治疗乙肝中的作用及其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