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队☆小城岁月
小城岁月又是小城四月,又是一个漫长的雨季。我不讨厌雨,因为雨季过后就是炎夏,因为雨给人理由偷懒,因为雨中的小城才有江南神韵。“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说的一定是四月春雨后的小城吧。春雨润湿了湖畔柳丝,在湖上织起一片茫茫烟幕,把湖重新和长江连成一体。春雨洗净天空,雨后白云间隙里露出一角蓝天,美得无以名状,那种柔和、明媚、清澈、微妙而迷人的浅蓝,再高明的画家也难以尽其神韵。春雨给远处青山抹上亮色,使小城的背景更加明快,轮廓更鲜明。春天就在这懒散的雨中漫进小城的每一个角落,洗去蒙蔽了一个冬天的疲惫。小城是在雨中苏醒、振作起来的。
我见证了小城飞速变化的时期。旧城的痕迹一点点消失。白墙青瓦的古建筑被今之为政者视为疤痕痈疽,必欲除之而后快。西园、赵家花园、胭脂巷、梅绽坡,这些古意盎然的地方变成了名不符实的地名。如果我小时候离开这座小城,现在再回家乡,一定要感叹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了。古城消失了,取而代之是一座现代化新城。如此剧烈的变化,消磨在漫长岁月里,竟使人不知不觉。
乡俗民风的改变,却比城市的外表变化缓慢得多。城外的公墓,就是保存、表现民俗的恒定场所。我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都葬在此处。清明时节,全家前往祭扫,从不间断。这一天,千万个家庭同时出城,场面颇为可观。再想一想,全国都是如此,那简直就是蔚为壮观了。民俗的强大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祭扫的仪式,虽有一定之规,由于以小家庭为单位进行,实际上颇为简朴。在逝去亲人的墓前,我回想和他们在一起时的情景,记忆所及,他们的生活清苦,一生谦卑而操劳,经历了许多坎坷曲折,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的生活,颇有改善。抚今追昔,仿佛把先人的生命,通过记忆的纽带和自己连接起来,增加了生命的坚韧程度。我想,这也许是这种祭扫仪式的意义所在吧。岁月流逝,我的父母也日渐苍老,我也更加能够体会他们拜祭亡人时的心情。不过,虽然我自己会按照父母的愿望,祭祀如仪,我并不特别坚持我的孩子将来坚守这一仪式。
我不知道这些祭祀仪式和其中蕴含的意义会不会逐渐淡化以致有一天终于消失。如果是那样,这座古老的城市还剩下什么呢?可能只有夕阳西下时的佛寺、古塔还能保留最后一丝古意。
雨连着下了一个星期,终于累了,蜷缩在云层上打了个哈欠。虽然天空阴云未散,窗外风声拂拂,妻却再也坐不住了,催着我赶快给孩子收拾东西,带上他一起出去透透气。两个人七手八脚好一阵忙乱,奶瓶、喝水奶瓶、纸尿裤、披风、帽子...都出门了又想起没带相机,催我跑回去拿。我让儿子骑在我肩上,小家伙很久没出门了,高兴得一个劲揪紧我耳朵,两条腿一蹬一蹬的,好像在催赶坐骑。妻也特别高兴,一边小跑边看着孩子笑。
楼下小花园里,大朵的紫杜鹃花零星点缀着一片绿茸茸的灌木。有闲的邻居在路边小空地种满了辣椒秧、黄瓜秧,嫩绿的秧苗挂满水珠。走过转角是一小片樟树林,褪去了暗沉沉的冬装,换上了近乎透明的浅绿新装,满地落叶,一片清香。走出院门,从高大的法国梧桐的间隙里,就可以看到湖上闪烁的波光了。法国梧桐的树叶也快有手掌大小了,高大的树冠如同一片绵延的绿色帷幕,映衬着高空纹路清晰的云层,显得很有质感。
我们沿着湖边的小路轻快地走着,很快就来到李公堤前的公园。高大的槐树林已经撑起一片绿荫,遮蔽着一个凉亭和林间石砌小路。路面染上了绿色苔痕,两边草树茂密,凉意袭人。穿过这片浓绿,眼前豁然开朗。樱花!妻失口惊呼,儿子拍手大笑。
湖边开阔的空地上,疏密错落种了上百株樱花,正开得繁花灿烂,像一片紫云飘落树巅。就在这时,满天乌云忽然向四方散去,露出了久违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洒落在这片紫色祥云上,更显得明艳可人。我走近树林,仔细观赏。这些樱花重瓣,花朵很大,圆形,有乒乓球大小。花瓣白色略带浅紫,近花萼处紫色略深。花开时,树叶才刚刚萌发,浅绿微红,从远处看花朵连成一片,根本看不出绿叶的痕迹。
微风吹过,许多花瓣飘落下来,我这才注意到林下地面上已经落了不少花瓣。樱花花瓣飘落的感觉很特别,在树上看上去是紫色的花朵,离开枝头却显得雪白,成群落下时极象雪花飘飞,极富美感,却又让人怜惜。一名青年男子为求照相姿势好看,爬上一株樱花树干,随着他哈哈大笑纵身跳下,花枝颤抖,花瓣飘零,虽然这名青年男子和她的女友旁若无人开怀大笑,看到这一幕的人却不能不感到遗憾。
听说樱花开时灿烂,凋零也极迅速。此后又是连日阴雨,我有心再去探访,却又以种种借口,拖延着没有去。
小城岁月,就像一首歌,行云流水,向东而去。
小白马?好可爱。组织这次人间四月天的活动,让我惊喜连连,这样精彩的帖子慢慢多起来了,常流连于旧梦,静静的欣赏享受,谢谢你们! 从小白的模样推测老白的模样,不知道小家伙像父亲多一些还是像母亲多一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