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eree
发表于 2008-3-24 10:20:14
《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意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人家”
1。这不仅是人际交往的原则,拿到国家政治交往也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话。
2。在计算机的模拟实验中这条规则的在长期的对弈博弈中是最终的优胜规则。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复杂理论的书或者广义进化的书。
经典阿。。。。。
wsdushu
发表于 2008-3-24 18:04:34
我喜欢的一句是:“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dsz122
发表于 2008-3-24 19:07:3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这句话对于读书人,特别是做学问和搞科研的来说,是多么宝贵的真理呀。只有发现自己不懂,没有完全搞明白,才能更好的研究,去发现真理。而那种对很多东西似是而非,只了解皮毛的,是永远达不到真理的,只能一知半解。所以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呀!
半池清水
发表于 2008-3-25 23:21:28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就两种解法:
其一,诗本身是“无邪”的,所以如果你读到“君子好逑”之类的,就想找异性朋友,就属于“思有邪”,该自我检讨。
其二,诗不存在邪否的问题,关键是你的“思”是否“无邪”。
结论,不管怎么解,反正“思无邪”是对的,“思有邪”是错的。惶恐 #¥*(%#()—*……¥
但,“诗”到底是否“有邪”呢?不知道。
东里散人
发表于 2008-3-26 10:36:38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自己既然想求仁,得之,则他人报以什么,都已经不重要,还有什么可怨的?也就是所谓施恩不望报,有如此胸怀,才能真正做到坦荡荡。
nyxs00306
发表于 2008-3-26 10:47:57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这种心胸才算坦荡,不当老好人,不做亏心事
ljw2000
发表于 2008-3-30 10:21:35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在狂贬的那个人未必就真有那么坏,大家都在狂捧的那个人未必真就那么好。因此于人于事,切勿轻信盲从,须得经过自己的考察判断再下结论。明白了此中道理,对于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也就见而不怪了。
艺人他
发表于 2008-3-30 14:03:04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现在的人应效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年代
ft2668723
发表于 2008-3-30 22:12:29
我说的也是楼上的那句
呵呵
junminzh
发表于 2008-3-31 11:03:13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遇事多求己,少求人。句中“诸”解为“之于”。
但转而想到:逼不得已而须求人,则如何?
有来有回
发表于 2008-3-31 13:30:53
来凑个热闹
不迁怒,不贰过
lxcumt
发表于 2008-3-31 13:42:29
不记得《论语》中具体的是怎么说的了,但有个观点是“以直报怨”,所谓“直”即“正直”。不是道家的“以德报怨”,也不是有些观点的“以怨报怨”。我也信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我也信奉一句话“己之所欲,勿强加于人”。
minyusi
发表于 2008-3-31 20:42:2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silicon2000
发表于 2008-4-3 18:41:49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见于《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一句话,这才是快乐的真谛!
zqr1168
发表于 2008-4-5 12:52:3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每当我看到孔子的这句名言,就会想到初唐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孤独的人,又都有一种执着,且大气超然!
weidaojixu
发表于 2008-4-5 14:48:19
“父母惟其疾之忧”
这句话的意思尚有争议,不过我的理解是:你一切都做得很好,让父母很放心;因此父母只担心你的身体健康与否,因为这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的,是“命”,非人力能控制。
能做到这一点,可以算是大孝了吧?
失望
发表于 2009-5-24 08:10:50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对我影响很大。
ccchhheee
发表于 2009-5-26 09:21:1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坛便是此一好去处。
lee295250
发表于 2009-6-29 11:04:17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上层对下层要求和谐,下层对上层要求公平
光景
发表于 2009-6-29 11:48:42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今译】
孔子说:“孩子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在现在的经济社会里,太需要具有这种品德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