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豆 留住记忆“03月07日
1890年3月7日气象学、地理学家竺可桢诞辰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上虞。
竺可桢1918年从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他最先在我国开设了地学通
论、气象学、世界气候和世界地理等课程,培养了一批现代地理学家和气象学
家,为开拓我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事业准备了条件。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
化的研究,是竺可帧花费时间最多、下功夫最深、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他用
近50年的时间,不问断地研究了谊国近5000年来气候的变迁。在他82岁时,写
成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这篇力作,备受国际
学术界的推崇。竺可桢的日记共900万字、历时38年,内容涉及政治、军事、
经济、科学和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历史演变,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
竺可桢工作60年,在气候变迁、物候、农业自然区划、气象学、地理学和
科学发展史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评论:在课本中学了解的此人. 1274年3月7日——托马斯·阿奎纳逝世,意大利神学家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约1225年—1274年3月7日)是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死后也被封为天使博士(天使圣师)或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马斯哲学学派的创立者,成为天主教长期以来研究哲学的重要根据。他所撰写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位教会圣师之一。
一、生平
1、早年生涯
托马斯·阿奎纳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一个贵族家庭,母亲一脉可以溯源到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王朝。他大约在1225年初,出生于那不勒斯王国的Roccasecca城堡,该地的领主正是其父兰道夫伯爵。他的叔叔西尼巴尔德,是附近卡西诺山本笃会修道院的院长。于是伯爵一家寄望托马斯长大后能侄承叔业。在当时,这也是贵族子弟出人头地的一条常见途径。
阿奎纳在五岁时进入进修院学习,十六岁时负笈那不勒斯大学,学习了六年时间。期间,他出乎意料地加入了多明我会,该会和方济会共同对欧洲中世纪早期建立的神职阶层发起了革命性的挑战。阿奎纳的这一转变令其家族感到不悦;在去罗马的路途中,阿奎纳被他的几个兄弟逮住、押送回圣齐奥瓦尼城堡,并在那里监禁了一两年,以迫使他放弃自己的志向。根据最早有关阿奎纳的传记的记载,他的家人甚至安排娼妓去诱惑他,但他不为所动。在教皇诺森四世的干预下,最后其家庭还是妥协了。十七岁时,他终于穿上了道明会会服。
他的师长看出阿奎纳在神学上天赋秉异,1244年便送他去科隆的多明我神学院,师从大阿尔伯特学习哲学和神学。1245年,他跟随大阿尔伯特去巴黎大学三年。在这段期间阿奎纳也将自己卷入了大学与天主教修士之间有关教学自由的纠纷,阿奎纳主动抵制大学提供的演讲和小册子。当教皇获知这起争议时,多明我会挑选了阿奎纳作为辩护者。阿奎纳在辩论中大获全胜,击败了当时相当知名的大学校长圣阿穆尔的论点。
阿奎纳接著取得了神学的学士学位。在1248年他返回科隆担任讲师,这一年是他的著述和公务生涯的开端。与哲学家大阿尔伯特的共事经历对他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他造就成睿智的学者,并终身跟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方法论。
2、事业
1252年阿奎纳前往巴黎攻读硕士学位,由于当时大学的教授联会对托钵修会的攻击,他遇到了相当的困难。但最终仍于1256取得学位和教职;后来他与友人Bonaventura一起取得神学博士学位,在巴黎、罗马和一些意大利城市教了几年书,并且开始著述。自此以后,他开始了劳碌的生活;他在自己的修会里积极侍奉,频繁地旅行和讲学,并且经常向教皇提出有关各地政务的建议。
1259年,他在Valenciennes教区取得一个重要职位。在教皇乌尔班四世的请求下,他又移居罗马。1263年,他出现在伦敦的多明我会中。1288年,他又前往罗马和博洛尼亚讲学,并且投身于教会的公共事务中。
在1269至1271年间,他回到了巴黎。除教书外,还管理教会事务,并且做他的亲戚--法国国王路易八世的国事顾问。1272年佛罗伦萨提供一个让他在当地教区内选择座堂的机会,他担任了修道会的院长,并且应查尔斯王的请求,在那不勒斯担任教授职务。
在这些年里阿奎纳每天不停的进行传教,并且写下许多的训诫、问答集、以及授课笔记。他也开始撰写他的大作《神学大学》。教会曾提供他那不勒斯的大主教和卡西诺山修道院院长的职位,但都被他婉拒了。
1273年12月6日的一次弥撒仪式中,阿奎纳还称自己看见了神迹。事后他停止写作,使得《神学大全》变成未完成作品。当被问及为何封笔时,阿奎纳答道:“我写不下去了……与我所见和受到的启示相比,我过去所写的一切犹如草芥。”后来有人称阿奎纳在祷告时听到了来自十字架的声音,称赞他的写作。还有修道士宣称曾看到他凌空飘起。
据同时代的人描述,阿奎纳是个大块头,肥胖而且皮肤黝黑,头颅硕大,发髻很高。他的为人处世表现出很好的教养:众人认为他举止端正,温文尔雅,而且令人如沐春风。在争论中,他保持克制,并且用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赢得对手的尊重。他品位朴素,周围的人为其出色的记忆力所倾倒。在他沉思时,常对周遭的环境浑然不知。他能够系统、清晰和简明地表达他人的意见,使自己的思想富有热情而且兼收并蓄。在另一方面,他经常对于自己著作的数量不足感到遗憾,因为他认为他所受到的神的启示远远不只这些。
3、去世和封圣
在1274年1月,额我略十世指派阿奎纳参加第二次里昂会议。他的工作是调查并且研究出希腊与拉丁教会之间的差异。身体状况已经相当差的阿奎纳在前往会议的旅程中停留于一座侄女的城堡中,病况开始恶化。阿奎纳希望在修道院里走完人生旅程,但却无法及时抵达多明我会的教堂,最后他被带至一座熙笃会的教堂。在经历七周的病痛煎熬后,于1274年3月7日去世。
但丁(Purg. xx. 69)引用阿奎纳的一个友人的说法,宣称阿奎纳是被西西里国王查理斯一世(Charles I of Sicily)下令毒死的。不过,历史学家Antonio Muratori重新找出了这段朋友的记载,但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阴谋论的叙述。
所有与阿奎纳相识的人都对他印象深刻。他获得了教会赐予的“天使博士”(doctor angelicus)的头衔。但丁在神曲中将阿奎纳布置在第四层天堂,与其他伟大的宗教思想家并列一堂。在1319年,天主教教会开始调查将阿奎纳封圣的可能性。若望二十二世在1323年6月18日于亚维农正式宣布将阿奎纳封为圣人。在1567年,庇护五世将圣托马斯·阿奎纳日与其他四名最伟大的拉丁神学家:安波罗修、杰罗姆、圣奥古斯丁、葛利格理并列。
阿奎纳的《神学大全》被教会视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在第十九届大公会议上它还被与圣经和教谕(Decretal)并列。他在神学思想发展上的重要性只有圣奥古斯丁能够相提并论。良十三世在1879年8月4日的教皇通谕里还指出阿奎纳的神学是构成天主教思想的关键著作,也因此他下令将阿奎纳的著作立为天主教会的思想基础,所有的天主教学院和大学都必须教导阿奎纳的理论,并且还建议教师们在谈及那些阿奎纳没有明白阐述到的议题时,应该要“遵从阿奎纳的思考方式,教导正确的结论”。
在1880年,阿奎纳被封为所有天主教教育机构的主保圣人。在今天,一座位于那不勒斯的修道院还留有一间据传阿奎纳住过的小房间,开放供游客参观。阿奎纳的圣人日后来被改到了1月28日,不过许多人还是将3月7日他去世的那天视为他的圣人日。阿奎纳的遗体在1369年被移至法国图卢兹的雅各宾教堂安葬,在1789年至1974年间曾被移至另一间会堂,但在1974年又被移回雅各宾教堂直到今日。
二、哲学
“Nihil est in intellectu quod non prius in sensu. (没有任何智慧是可以不经由感觉而获得的)”——托马斯·阿奎纳
阿奎纳的哲学对于之后的基督教神学有著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天主教。阿奎纳的思想也对西方哲学有重大影响,他保存并且修改了亚里斯多德学派的思想。在哲学上,他最重要的著作是《神学大全》,他在这一书里详细阐数了他的神学系统。
1、知识论
阿奎纳相信“任何能使人类认清真理的智慧都是由上帝所先行赋予的”。不过,他也相信人类天生便有能力在没有上帝启示的帮助下了解到许多知识,即使这种知识一直被启示亦然,“尤其是与信仰有关的事物上”。阿奎纳属于亚里斯多德学派、以及经验主义者,他也大为影响了之后这两个学派在西方哲学界的发展。
2、神迹
阿奎纳相信上帝所给予人类的启示可以分为两种:一般的启示以及特别的启示。一般的启示可以透过观察上帝创造的自然秩序而获得,这样的观察可以透过逻辑思考而获得重要的结论,例如认知到上帝的存在。阿奎纳也曾提出一个知名的“五个证明的方法”(Five Ways),用五个例子来证明上帝的存在。
虽然人可以透过对一般启示的逻辑思考认知到上帝的存在、以及一些与上帝有关的事物,但有一些其他知识必须是要透过特别的启示才能得知的。在阿奎纳来看,耶稣基督显示了上帝的存在便是特别的启示之一。而许多基督教的重要神学基础,例如三位一体的概念,也都需要透过教会和经籍的传播才能得知,而不能只透过逻辑思考获得。
在本质上,一般的启示和特别的启示其实是可以互相补充的,而不是互相对立的。
3、类比
阿奎纳哲学的重要架构之一是有关逻辑类比的理论。阿奎纳注意到语言的描绘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单义的、类比的、和模棱两可的。单义的词汇是用以形容两个基本上一样的事物。模棱两可的词汇则是用以形容两个并不相同的东西,并且属于逻辑上的谬误。而类比则是用以形容有一些相同特征、但又非完全相同的事物。当谈到上帝时一定会用到类比法,因为一些上帝创造的事物是被隐藏起来的(Deus absconditus)、而其他则是被显现出来以让人类观察的(Deus revelatus)。阿奎纳认为我们可以透过上帝所透露的事物(一般的启示)了解到他的存在,但只能够过类比的方法这样做。当我们谈到上帝的美德时,我们只能了解到那些在人类来看类似于上帝的美德的事物,但这些并不完全等同于上帝真正的美德。
4、伦理学
阿奎纳的伦理学是根基于他所谓“行为的第一原则”之上的。在《神学大全》中他这样解释道:
“美德代表了一些权力的运用。虽然人们是以结果来评价一件行动的是非,然而权力的结果只是行动而已。因此如果说权力是完美的,这也必须要取决于其行动才行。”
阿奎纳将审慎、节制、正义、以及坚忍列为人类的四大美德。这四大美德都是自然而与生俱来的,而且它们之间是互相连结的。不过,阿奎纳也指出三大神学上的美德:信仰、希望、以及慈善。这三大神学美德是超自然的,而且在他们的目标也与其他美德不同:
“上帝神学美德的目标是上帝本身,上帝是所有事物的尽头,超越了我们的理性所能取得的知识。在另一方面,智慧和道德的目标则可以为人类理性所理解。神学美德也因此与道德和智慧相当不同。”
除此之外,阿奎纳将法则分为四大项:永恒的、自然的、人类的、和神授的。永恒的法是上帝治理所有生物的根据,自然的法是人类在永恒法则中的“参与”部分、并且可以透过理性得知。自然法也是根基于他的“行为的第一原则”上:
“…所有法的基本原则是:美德要被促展并行使、邪恶要被避免。所有其他自然法的原则都是根基于此。”
而生存和繁殖的欲望则被阿奎纳视为是基本(自然的)人类价值观的基础,所有人类的价值观都是由此衍生。人类的法则是属于实际法,只能套用至人类。而自然法则可以套用至政府和社会上。神授法则是上帝透过经籍给予的启示。
阿奎纳否认人类对于动物负有任何慈善的责任,因为动物并不属于人类,否则以它们为食也是非法的了。不过这并不表示我们有权利虐待它们,因为“残忍的习惯可能会影响我们对待其他人类的方式。”
三、神学
阿奎纳认为神学是一种科学,以文字记载的经籍和教会传统作为学术的基本资料。而这些基本资料则是来自于上帝在漫长历史中给予人类的启示。信仰和理性虽然是不同的、但却是互相关联的,这两者是研究神学资料的主要工具。阿奎纳相信这两者是研究神学所不可或缺的,更确实的说,若要了解有关上帝的知识,信仰和理性的交叉点是必须的。阿奎纳混合了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的原则,主张应该理性的思考并研究自然,就如同研究上帝启示的方法一样。依据阿奎纳的说法,上帝透过自然给予人类启示,也因此研究自然便是研究上帝。而神学的最终目标,在阿奎纳来看,便是要运用理性以理解有关上帝的真相,并且透过真相获得最终的救赎。
1、上帝的本质
阿奎纳认为上帝的存在并非可以不证自明的,但却也不是无法证明的。在《神学大玄》中他提出了证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据,这个理论又常被称为“五个证明的方法”(quinquae viae)。
在讨论到上帝的本质时,阿奎纳认为证明上帝的最好方法,便是先排除那些不可能是上帝的东西,这个方法又常被称为否定神学。他提出了五个上帝可能拥有的属性:
·上帝是简单的,并没有各种组成的部位,例如身体或灵魂、或者物质和形式。
·上帝是完美的、毫无破绽的。亦即,上帝与其它事物的差异便在于完美无瑕这个特征上。
·上帝是无限的。亦即,上帝并没有如其它事物一般有着实体上的、智能上的、或情绪上的限制。但这个无限与体积或数量上的无限并不相同。
·上帝是永远不变的,上帝的本质和特征是无法改变的。
·上帝是一致的,上帝自己并没有多样的特征存在。上帝的一致性本质就如同上帝的存在一般。如阿奎纳所说的:“‘上帝存在’这段命题必然是真的,其主题和结论皆为如此。”
阿奎纳的这个证明方式也是来自于其它许多之前的思想家,如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Maimonides)。
2、三位一体的本质
阿奎纳主张上帝是完美又完整的,而且也可以以三位一体概念完整解释。这三个不同的位格(圣父、圣子、圣灵)由他们与上帝的联系所构成一体。圣父藉由自我意识的联系产生圣子,而圣子接着又产生永恒的圣灵,圣灵“拥有神授的爱戴上帝、爱戴圣天父的本质”。
三位一体的存在并不与现实世界分割,相反的,三位一体的存在便是用于传递上帝的启示以及美德给人类。而这种传递则是透过化身而成的耶稣基督以及透过内心的圣灵(三位一体本身的精髓),并且由那些有被上帝救赎经验的人所进行。
3、耶稣基督的本质
在《神学大全》里,阿奎纳也讨论到了耶稣基督,他首先讲述了圣经里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并且描述人类原罪的负面结果。耶稣基督化身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人类的本质,协助人类移除他们身上“原罪的污染”。“神圣的智慧认为上帝应该化身为人,以这个单一而相同的化身改变人们并且提供救赎。”
阿奎纳也批评了当时许多对耶稣基督抱持不同观点的历史神学家。在回复异教徒Photinus时,阿奎纳指出耶稣是真的出自神授的,而不只是一个凡人。另一个异教者聂斯脱里认为上帝只不过是寄居了耶稣的肉身,阿奎纳则回复道上帝的完整乃是耶稣的存在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阿奎纳也曾主张耶稣具有一个真正的(理性的)人类灵魂。这个说法使得耶稣有了双重的本质,也使阿奎纳与阿利乌的理论产生矛盾。阿奎纳也反驳了欧迪奇所提出的双重本质在化身耶稣结束后依然存在的主张。阿奎纳认为这两个本质是同时存在的,但在同一个人类躯体里却是可以清楚辨别的,这个说法也与摩尼等人的理论产生差异。
简而言之,“基督有一个与我们相同本质的真实躯体、一个真实的理性灵魂,但除此之外还多出了完美的神性。”也因此,耶稣基督是统一的(三位一体)、但也可以是多重的(两个本质、肉身和神性的理论)。
4、人类生命的目标
在阿奎纳来看,人类存在的目标是要与上帝结合并且建立永恒的连结。更具体的说,这个目标可以透过“乐福直观”(beatific vision)达成,乐福直观代表的是当人了解到上帝的本质,因而获得了完美、无止尽的幸福的境界。这个境界是在死后才能达成的,是由上帝给予那些在世时透过耶稣基督教诲而获得了救赎和赎罪的人的礼物。
这个最终的目标也与人在世时的作为有关。阿奎纳指出个人的意志必须被指挥朝向正确的方向,例如慈善、和平、以及神圣,他认为这是达成幸福的途径。阿奎纳以幸福的观念作为他有关道德生活的理论的轴心。意志与目标在本质上是互相联系的,因为“意志的正直可以指挥人类正确的走向最后的目标(乐福直观境界)”。那些真正试图了解并发现上帝的人也必然会爱慕上帝所爱慕之事物,这样的爱慕则需要人在每个行为的选择上坚持贯彻道德并承受结果。
四、现代的影响
许多现代的伦理学家,包括天主教徒或非天主教徒在内,在最近以来开始主张阿奎纳的美德伦理概念可能可以用作取代康德的功利主义学派。透过许多20世纪的哲学家,例如伊利莎白·安司孔(Elizabeth Anscombe)等人的著作,阿奎纳在有关行为意图的理论上也变的相当具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阿奎纳的美学理论,尤其是“明白”(claritas)的概念,极大的影响了现代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文学风格,乔伊斯赞美阿奎纳是西方哲学里排名第二的哲学家,仅次于亚里士多德。阿奎纳的美学概念的影响也可以在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埃可的作品里观察到,埃可也写了一篇有关阿奎纳的美学概念的论文。
数个世纪以来有许多阿奎纳的传记被出版,其中最知名的是由却斯特顿写成。
托马斯·阿奎纳是位有名的神学家,
而且他创作的《神学大全》被教会视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对神学上有很大帮助
在知识上也有很大的帮助,
他相信“任何能使人类认清真理的智慧都是由上帝所先行赋予的”。
这句话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1782年3月7日——丹尼尔·伯努利逝世,瑞士数学家
伯努利,D.(Bernoulli,Daniel)1700年2月8日生于荷兰格罗宁根;1782年3月7日卒于瑞士巴塞尔.数学、物理学、医学家.
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是著名的伯努利家族中最杰出的一位,他是约翰·伯努利(Johann Bernoulli)的第二个儿子.丹尼尔出生时,他的父亲约翰正在格罗宁根担任数学教授.1713年丹尼尔开始学习哲学和逻辑学,并在1715年获得学士学位,1716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在这期间,他的父亲,特别是他的哥哥尼古拉·伯努利第二(Nikolaus Bernoulli II,1695—1726)教他学习数学,使他受到了数学家庭的熏陶.他的父亲试图要他去当商业学徒,谋一个经商的职业,但是这个想法失败了.于是又让他学医,起初在巴塞尔,1718年到了海德堡,1719年到施特拉斯堡,在1720年他又回到了巴塞尔.1721年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题目是“呼吸的作用”(De respiratione).同年他申请巴塞尔大学的解剖学和植物学教授,但未成功.1723年、丹尼尔到威尼斯旅行,1724年他在威尼斯发表了他的《数学练习》(Exercitationes mathematicae),引起许多人的注意,并被邀请到彼得堡科学院工作.1725年他回到巴塞尔.之后他又与哥哥尼古拉第二一起接受了彼得堡科学院的邀请,到彼得堡科学院工作.在彼得堡的8年间(1725—1733),他被任命为生理学院士和数学院士.1727年他与L.欧拉(Euler)一起工作,起初欧拉作为丹尼尔的助手,后来接替了丹尼尔的数学院士职位.这期间丹尼尔讲授医学、力学、物理学,做出了许多显露他富有创造性才能的工作.但是,由于哥哥尼古拉第二的暴死以及严酷的天气等原因,1733年他回到了巴塞尔.在巴塞尔他先任解剖学和植物学教授,1743年成为生理学教授,1750年成为物理学教授,而且在1750—1777年间他还任哲学教授.
1733年丹尼尔离开彼得堡之后,就开始了与欧拉之间的最受人称颂的科学通信,在通信中,丹尼尔向欧拉提供最重要的科学信息,欧拉运用杰出的分析才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给以最迅速的帮助,他们先后通信40年,最重要的通信是在1734—1750年间,他们是最亲密的朋友,也是竞争的对手.丹尼尔还同C.哥德巴赫(Goldbach)等数学家进行学术通信.
丹尼尔的学术著作非常丰富,他的全部数学和力学著作、论文超过80种.1738年他出版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流体动力学》(Hydrodynamica).1725—1757年的30多年间他曾因天文学(1734)、地球引力(1728)、潮汐(1740)、磁学(1743,1746)洋流(1748)、船体航行的稳定(1753,1757)和振动理论(1747)等成果,获得了巴黎科学院的10次以上的奖赏.特别是1734年,他与父亲约翰以“行星轨道与太阳赤道不同交角的原因”(Quelle est alcause physique de l’inclinaison des plans des orbites des pla-nètes par rapport au plan de léquateur de la révolution du soleilautour de son axe,1734)的佳作,获得了巴黎科学院的双倍奖金.丹尼尔获奖的次数可以和著名的数学家欧拉相比,因而受到了欧洲学者们的爱戴,1747年他成为柏林科学院成员,1748年成为巴黎科学院成员,175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还是波伦亚(意大利)、伯尔尼(瑞士)、都灵(意大利)、苏黎世(瑞士)和慕尼黑(德国)等科学院或科学协会的会员,在他有生之年,还一直保留着彼得堡科学院院士的称号.
丹尼尔·伯努利的研究领域极为广泛,他的工作几乎对当时的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前沿的问题都有所涉及.在纯数学方面,他的工作涉及到代数、微积分、级数理论、微分方程、概率论等方面,但是他最出色的工作是将微积分、微分方程应用到物理学,研究流体问题、物体振动和摆动问题,他被推崇为数学物理方法的奠基人.
丹尼尔·伯努利创立了伯努利方程序,为流体力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且在数学的微积分,微分方程也有很大的贡献 1924年3月7日
无线电广播转播7000英里
1924年3月7日晚,纽约宴会桌上的讲话经过6家电台转播7000英里,覆盖
两个大陆,在无线电广播史上树立起一个里程碑。广播电台从纽约发出的信号
飞越全国传播到旧金山,然后又转播到曼彻斯特的英国电台。
划时代的广播被人们欢呼为无线电连接全球人民的典范。最近的数字表
明,在美国有将近800家广播电台,5百万美国家庭现在拥有无线电接收机,而
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增长。
评论:这个发明改变了世界! 1837年3月7日出生——亨利·德雷珀,美国天文学家
亨利·德雷珀(Henry Draper,1837年3月7日-1882年11月20日),美国医生、天文学家,天体摄影的先驱。
亨利·德雷珀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化学家、植物学家,是纽约大学的教授,同时也在1839年到1940年冬天第一个用望远镜拍摄月亮的人。1857年,20岁的亨利·德雷珀毕业于纽约大学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1859年成为纽约大学医学院的院长。1867年德雷珀结婚,妻子是一位富有的社会名流。
亨利·德雷珀是天体摄影的先驱者之一,他年轻时访问了欧洲,回国后在家里建立了美国第一座专门用于天体摄影的天文台,并自制反射式望远镜。1863年,他拍摄了很多高质量的月亮照片。1872年8月他拍摄了织女星的光谱,这是人类拍摄的第一张恒星光谱的照片。1874年金星凌日时他组织了一支考察队进行拍摄,获得了美国国会颁发的奖章。1880年9月30日,德雷珀使用克拉克兄弟制造的11英寸折射望远镜曝光了50分钟,拍摄了第一张猎户座大星云的照片。除此之外他还拍摄了木星、火星、金星以及其它很多亮星的光谱。
1882年,德雷珀因肺炎去世,终年45岁。去世后,他的遗孀Anna Mary Palmer设立了亨利·德雷珀奖,奖励在天文学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她还资助了哈佛大学天文台的皮克林、坎农等人编制收录恒星光谱的亨利·德雷珀星表。月球上的德雷珀环形山也以他的姓氏命名。
亨利·德雷珀是天体摄影的先驱者之一,
他拍摄了许多天体,例如恒星光谱,猎户座大星云
就是他第一个拍摄到的,
让我们可以进一步的认识外太空的世界。
可惜45岁得了肺炎,英年早逝 1932年3月7日
罗斯福实行新政
纽约举行的盛大游行
1932年3月,罗斯福实行新政。
弗兰克林-罗斯福在1932年参加竞选期间许诺将实行为美国人民着想的
“新政”。他就职担任总统几天后机器就开始运转了,以恢复受大萧条打击的
美国经济。从3月至6月,在被称为“百天”的时间里,国会通过舜罅啃?
动议。在这些措施中,有被总统称为“美国国会历来颁布的最重要和影响最深
远的立法”的《国家工业复兴法令》,根据该法令设立了一个国家复兴执行机
构(NRA)。
1933年9月,在纽约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游行,庆贺这一机构的工作(左下
图)。国家复兴执行机构订立了工商业实施法则,禁止重工,限制工作时间,
规定最低工资,给予雇工集体提出条件的权利。几周内,数千家企业展示
了国家复兴执行机构的“蓝鹰”徽记,附带着它的座右铭:“NRA一一一我们
尽自己的本分。”
评论:不太了解这一政策. 我国发射成功一颗实用通信卫星
1988年3月7日20时41分,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卫星。当晚,卫星准确进入大椭圆轨道。卫星上仪器工作正常。这颗卫星是根据国内卫星通信的需求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它的性能和通信容量,与1986年我国发射的实用通信广播卫星相比,有新的改进和提高。这颗卫星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的。这是我国第四次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卫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对这次卫星发射提供了保险。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80306/images/14712482_438037.jpg
自己的一句话:航天事业是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见证人,由此我国进入世界航天大国之一! 1872年3月7日出生——蒙德里安,荷兰风格派画家。
彼埃·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生平
启蒙青少年时期(1880年~1892年)
蒙德里安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默斯福特,父亲是一位清教徒和热中美术的小学校长,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而宗教对蒙德里安来说更是他的启发、转变风格的关键。
八岁时蒙德里安立志要当画家,但是家人认为艺术家是一项不稳定的工作,蒙德里安与父母多次商量之后,他承诺要取得美术教师资格养家糊口,这才让蒙德里安的父母答应让他学习绘画。但是蒙德里安拥有教师资格之后,却未曾在教育界服务过。
在17岁取得小学教师资格之前,蒙德里安是在他的叔父福尔兹·蒙德里安的指导下学习绘画。福尔兹是一位海牙画派的画家,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写实浪漫的真传。
阿姆斯特丹时期(1907年~1912年)
1892年蒙德里安进入阿姆斯特丹的国立艺术学院,正式接受学院派的训练,也奠定了他深厚的写实能力。
风景画是蒙德里安初期的绘画主题,此时的作品仍旧弥漫着十七世纪荷兰绘画的风格与精神,受到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渐渐脱离了海牙画派的表面形式。
1903年蒙德里安以“静物”(Still Life)获得艺术家会的肯定,坚定他将绘画当作终生职业意念。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见严谨的构图和豪放生动的笔触,兼具现代与古典的优点,在同辈画家中已渐渐竖立自己的风格。
1909年蒙德里安经历了自己的宗教革命,他加入了“荷兰通神论者协会”,接触了新柏拉图主义和多神论思想,使得蒙德里安发现自己,思考人类存在的价值。这项转变也改变了蒙德里安创作的方向,开启新造型主义的思考方向。
1911年~1914年立体主义的震撼
1911年蒙德里安见识了毕卡索和布拉克等立体派的作品,感受极大的震撼。立体派讲究的立体事实和明确客观都是蒙德里安追求的目标。随后前往巴黎研究立体派的绘画风格。他不断分析眼睛所见的影像,并且加入了音乐性作品充满了节奏感。蒙德里安成功的从立体派中吸取精华,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现,并加入了自我的风格,脱离了立体派。
风格派1914年~1919年
1914年回到荷兰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留在荷兰致力于“绘画中的新造型”,集结许多有志一同的朋友激荡出新造型主义。
1917年蒙德里安的朋友出版“风格”杂志让蒙德里安等画家发表创作理念。1918年签署了反战、反个人主义,宣扬和平团结的“风格派宣言”。蒙德里安想利用艺术将生命升华,他利用抽象的造型与中性的色彩来传达秩序与和平的理念。
关键的转变1919年~1938年
在这一时期蒙德里安发现了新的个人形式,他使用更基本的元素创作(直线、直角、三原色)组成抽象画面,此时期的代表作“线与色彩的构成”色彩柔和、充满轻快和谐的节奏感。
伦敦时期1938年~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德里安心情大受干扰,他的画失去了快乐的色彩节奏,由黑色线条贯穿画面,给人极度的忧郁感。这是他第五度转型。
纽约时期1940年~1944年
生命中最后四年,蒙德里安移居美国纽约市,在这五光十色的大都会,蒙德里安感受到没有战事纷扰的世界,在纽约创作的作品比过去更为明亮、更为抽像,反映了纽约的现代经验。他融合了过去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加以延伸,色彩、线条呈现轻快的律动,画面的音乐性在此达到最高境界。
蒙德里安父亲是一位热中美术的小学校长,
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
促使了他对美术的启发
因为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
这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1933年3月7日
热河失落,张学良引咎下野
热河失落放手时的张学良
1933年3月7日,由于热河沦陷,举国一致谴责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及张
学良,南京政府监察院高一涵等6名委员,对失职者提出弹劾案。
3月7日,张学良致电国民党中央,表示引咎辞职。他说:“热河之变,来
逾旬日,失地千里,固有种种原因,酿成恶果,要皆学良一人诚信未孚,指挥
不当,以致上负政府督责之殷,下无以对国民付托之重,戾愆丛集,百喙奚
辞,”“应恳迅赐明令,准免本兼各职,以示愆儆。”
3月12日,国民政府发布准张学良辞职及派何应钦兼代军事委员会北平军
分会委员长的命令,张学良于当日飞沪,所留东北军改编为4个军,由于学
忠。万福麟、何柱国、王以哲分别任军长,归北平军分会指挥。
评论:认为是政府无能! 1947年3月7日
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3/0610318462759677.jpg
中共代表董必武离开南京表示国共谈判之门已全部封闭
1947年3月7日,中共南京、上海办事处及《新华日报》社人员董必武、钱之光、童小鹏、王炳南、梅益等74人,乘美军飞机4架飞返延安,朱德、周恩来等到机场迎接。
董必武于临行前发表书面谈话说:必武等今日被迫离此,愤慨莫名。10年来从未断绝之国共联系,今已为国民党好战分子一手割断矣。我们中共党员仍将一本初衷,竭力为和平民主奋斗到底。国民党代表张治中、邵力子,民盟代表罗隆基,美方代表柯义上校到机场为中国代表送行。驻渝中共代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吴玉章、副书记张友渔等人也返回延安。第二次国共合作遂告彻底破裂。
2月21日,蒋介石强迫中共驻北平军调部人员撤返延安。27、28日又通知中共驻京、沪、渝代表及眷属于3月5日前全部撤退。3月2日,中共中央负责人为此发表声明,说蒋介石这一措施,“表示蒋方已经决定最后破裂,放手大打下去,关死一切谈判之门,妄图内战到底,实现其武力消灭中共及全国民主势力的阴谋”,声明指出“蒋介石这一荒谬步骤,如不立即改变和放弃,那真是他自己走到了绝路,一切后果应由他负责”。
希望中国人不再打中国人 1845年3月7日——徐建寅出生(逝世于1901年3月31日),近代科学家。
徐建寅
徐建寅(1845~1901)
字仲虎。江苏无锡人。其父徐寿为中国近代化学先驱。自幼受其父影响,热爱自然科学。1861年(咸丰十一年)随其父在安庆军械所供职。在徐寿研造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时,“屡出奇思以佐之”。1867年(同治六年)后,在江南机器制造局任提调,协助其父研制轮船多艘,并翻译西方先进科学书籍。1875年(光绪元年),应山东巡抚丁宝桢聘请在济南筹办山东机器局(今山东化工厂前身),被委任为总办。该厂创办中未用外国人,徐建寅“胸有成竹,亲标规尺,一人足抵洋匠数人”,受到清政府的褒扬。1879年(光绪五年)6月,奉调北上,以驻德国二等参赞名义出使德、英、法等国进行技术考察,为我国最早派出国外考察的工程技术人员之一。1886年(光绪十二年)在会办金陵机器局时,采用西法制成新式后膛招枪和铸钢。1889年(光绪十五年),维新变法时任农工商督办。后任福建船政局马尾造船厂提调,湖北省营务总办,保安火药局、汉阳钢药厂督办。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3月,在钢药厂与员工试制无烟药时,失事殉职。著译有《造船全书》、《兵学新书》、《化学分原》、《水雷录要》、《欧游杂录》等40余种。
徐建寅自幼受其父影响,热爱自然科学,
之后他和父亲,还有华蘅芳等一起研制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
制造出了第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这搜轮船就是“黄鹄号”了 1936年3月7日
纳粹占领莱茵区
首批德国步兵耀武扬威地开进科隆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在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几乎一年了。今天他的
军队派上了用场!他们跨过莱茵河,开进了被认为是非军事区的莱茵区。
为了使德军与其宿敌法军脱离接触,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规定,德国
境内莱因河以东50公里为非军事区。如德军进入,法军有权采取军事行动,英
国则有义务以武装力量支持法国。
莱因兰是德国的疆土,但德军却不能进入。:希特勒决定给军队顺顺气。
1936年3月2日,他瞒着众人,命令3个营的德军越过莱因河,向边境城市亚琛
挺进。这是一次押宝,他为此有一道补充命令:如果法军作出反应,德军则即
刻从原路撤回,结果,法国人没有做出军事反应。
这次冒险成功了,希特勒这才向全体国会议员宣布:德国士兵开过了莱因
河!议员们凉呆了,当时法国有100个师却无奈于3个营的德军: 就凭着这一
点黩武精神涌上了脑袋,他们狂热地向新的救世主欢呼起来。
德国人曾经异常厌恶希特勒的匪徒式统治,但为时不久,希特勒的个人威
望却达到了高峰。德国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认为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
人。这个人曾声名狼籍,而且来路不正,但他以邪恶的天才毁灭了魏玛共和
国,废除了协约国1919年的判决,对凡尔赛和约不屑一顾,正以军事力量恢复
德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并有望为历史带来一个“德国时辰”。
德国人在欢呼时,偏偏忘记了,希特勒完全有可能把德国引向毁灭。而这
个魔鬼却下决心沿着这条道走到黑。
他晓谕欢呼的人群说:“我们决不投降——不!决个!我们也许会毁灭,
但当我们要毁灭的时候,就会把整个世界捆在一起--一同跳入火坑!
评论:这是一个疯狂的人! 1941年3月7日
德国恢复对英国轰炸
德机猛烈空袭后的圣保罗大教堂及周围地区
1941年3月7日,德国恢复对英国轰炸。
1941年春,希特勒将战略重点转向苏联。为了给英国掩饰他的战争企图,
给苏联和英国造成错觉,3月7日,希特勒命令德国空军恢复对英国的轰炸。这
次的轰炸集中在英国的工业设施和交通设施上,以打击英国人的斗志。
聊天时英国人也要预
防敌机投放毒气弹
伦敦人用实际行动证明轰炸只能破
坏建筑物,而不能摧毁人的勇气
战争中最痛苦的是人民! 1983年3月7日
张海迪被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张海迪和女排队员在一起
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作出关于授予张海迪“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和
向张海迪学习的决定。同日,团中央举行命名表彰大会,王震到会祝贺。
5月9日,中共中央在对共青团中央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进一步开展学
习、宣传张海迪活动的报告》的批复中,殷切希望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深
入地向张海迪学习,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陈云、
彭真、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分别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张海迪。解放军
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向张海迪学习。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椎管瘤,身体高位截瘫,有2/3失去知觉和功能。她以
惊人的毅力同疾病顽强抗争,努力为人民发热发光,作出了健康人难以作出的
成绩。她自学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她还自学了4
门外语,翻译了许多作品和资料。
我们的榜样!向她学习! 1979年3月7日
旅行者1号发现木星是带有光环的行星
旅行者1号拍摄的木星照片
1979年3月7日,旅行者1号宇宙飞船已经探明了在行星木星的周围有一层
不明显的岩屑,加利福尼亚巴萨迪纳喷汽推进研究室的科学家们今天宣布说。
这一发现是旅行者1号飞往木星任务的第一个主要的惊人发现。在飞船到达接
近木星的最近点之前16小时的时候所拍摄的11份曝光照片表明,这条光环像一
条模糊的白带,据科学家计算它只有18英里厚,5000英里宽。这样,木星成了
除土星和天王星之外的又一颗带有光环的行星。天文学家早在1610年就已经知
道土星有光环。天王星的光环是在1977年发现的。
旅行者1号拍摄的土星照片 1951年3月7日
伊朗总理拉茨马拉被宗教信徒杀死
伊朗总理阿里-拉茨马拉将军
1951年3月7日在伊朗,一个不赞同国家亲西方贸易政策的狂热的民族主席
者走出人群,开枪击穿总理拉茨马拉的头部。该凶手是一个26岁的木匠,伊斯
兰教狂热的十字军组织的成员。拉茨马拉当即被打死。当问到凶手为什么开枪
时,他说:“你为什么把国家交给了外国人,致使我必须采取这个行动?”
总理拉茨马拉是一个强有力的行政官,他驱逐了北部领土内的俄国代理
人,并开始了一个宏伟的规划,消灭政府受贿现象。拉茨马拉也希望通过开发
石油资源来支撑处于困境的经济。当他最近续签英国-伊朗石油公司合同时,
获得了压倒多数的赞同。
国家政治让我们老百姓永远读不懂! 1965年3月7日
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马丁-路德-金(前排中)走在游行队伍中
1965年初,美国争取黑人民权的斗争进人了一个新阶段。
1964年约翰逊总统提出《民权法》后,马丁-路德-金把运动的重点放在亚
拉巴马州塞尔马城黑人选民登记问题上。在该城14000名黑人居民中只有335人
被登记,增加登记人数的尝试遭到地方当局的阻止。
1965年3月7日,一支黑人抗议的游行队伍向州首府蒙哥马利进发,州军
队执行乔治-华莱士州长的命令,以暴力驱散了游行队伍,其中一名示威者被
杀。两星期后,约翰逊将国民警卫队置于联邦政府管辖下,向金亲自率领的
和平游行队伍提供保护。25000人冒着清晨的蒙蒙细雨在塞尔马集合,步行52
英里来到蒙哥马利,金在那里向群众发表了讲话。
只要世界上有不平等就有斗争! 1980年3月7日
费孝通获得1980年马林诺斯基名誉奖
费孝通教授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市,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
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
学博士。曾任云南大学燕京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央民
族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
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主同盟主席、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副委员长。
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该年度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荣誉奖,并成
为该会会员。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的赫胥黎(Huxlay)奖
章。1987年获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奖。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
田》、《人性与机器》、《内地农村》、《生育制度》、《乡土中国》、《民
族与社会》、《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行行重行行》等,共九百余部篇,
近千万字。
不是很了解! 1978年3月7日吴奈温连任缅甸总统
对缅甸的风土人情了解的太少! 1989年3月7日 国务院发布拉萨戒严令
1989年3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发布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实行戒严的命令:鉴于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不断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制造骚乱,严重危害社会安定,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人身、财产的安全,保护公共财产不受侵犯,根据宪法第89条第16项的规定,国务院决定,自1989年3月8日零时起在拉萨市实行戒严,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具体戒严措施。
据报道,1989年2月13日以来,分裂主义分子曾在拉萨制造了4次游行,有关方面一直采取了克制的态度,进行劝阻和教育,维护了社会治安,避免了正面冲突。其中以3月5-6日两天最为严重。
3月5日是星期天,富有民族特色的八廊街上非常热闹。大昭寺前香烟缭绕,手摇玛尼轮转经朝佛的人流不断。
12时刚过,大昭寺广场的人群中突然一阵骚动,只见十几个喇嘛、尼姑和青年呼喊着“西藏独立”的口号,一人手举着一面标志“独立”的“雪山狮子”纸旗举行非法游行。接着,队伍突然增至500多人。这些人多数戴着口罩,一些喇嘛、尼姑穿着便装,气势汹汹,呼喊叫骂。街上顿时大乱,商贩仓皇收摊,商店迅疾关门,一些行人慌忙离开。
在八廊街派出所门口和治安服务站门前,骚乱分子向公安人员投掷石块,当场有两名公安干警腿部被击伤。围攻公安人员的骚乱者越聚越多,石块从大昭寺楼顶向附近的派出所飞去。为了维持八廊街的治安,公安人员施放了几颗催泪弹,将围攻和围观的人群暂时驱散。但骚乱者三番五次地鼓动群众向八廊街派出所和治安服务站冲击,用牦牛绳抛甩石块。街心广场的路灯、广场周围藏式楼房的玻璃大多被击毁,平时人们休息、散步的大昭寺广场一片狼藉。
下午3时许,骚乱者重新纠集队伍,分别在八廊街、北京东路、吉日路三处游行。记者看到,这些骚乱者狂呼口号,打、砸、抢、烧,先后有20多个单位、旅馆、饭店的门窗被砸。在光明路北段,骚乱分子将清真益民饭馆和毗邻的3家饭店内的床、椅、自行车、行李及其它服务设施拖到大街上烧毁。当时,大街上浓烟滚滚,烈火升腾。在北京东路,骚乱者聚集500多人,用石块砸碎一所小学、医院和附近个体户的门窗玻璃。大约有300个戴着大口罩的人,将城关区机关门口挂的机关牌子摘下砸毁。与此同时,在北京东路,一伙暴徒殴打救护人员并抢劫了一辆救护车,然后站在车头挥舞“雪山狮子旗”。记者看到,夹杂在围观人群中的骚乱分子威胁群众跟他们一起闹。
下午5时许,北京东路方向,被暴徒点燃的粮店大火熊熊,风助火势,很快就会蔓延到附近的居民住房和商店。拉萨市城关区消防队的37名队员赶至现场奋力灭火。但300多名骚乱分子在路口用垃圾桶设置路障,阻止灭火。他们还从附近居民楼上向消防队员射击、打石头,当场有10名队员受伤,其中两名受重伤。
在这次骚乱中,骚乱分子第一次公开使用枪支,在北京东路附近的楼上向公安人员和武警射击。有3名武警受枪伤,其中一名因子弹穿透心脏而牺牲。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情况,骚乱分子使用的枪支,有的是从国外偷运进来的。
3月6日继续发生骚乱。这天上午10点多钟,大昭寺广场四周、藏医院门诊部前、冲赛康、北京东路、北京中路、丁字路口等地,身着藏装、戴着新藏帽和穿普通装、头系白条带的暴徒,三五十人一伙,见行人就起哄、谩骂、追打。暴徒抢过行人骑的自行车就烧,一些行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一伙暴徒在丁字路口将一名行人耳朵撕裂,按在地上又打又踢。
下午2点钟左右,暴徒聚集成一二百人一伙,在北京东路和北京中路以及朵森格路拉锯式地打、砸、抢、烧,被烧毁的商店有20多家。自治区归国藏胞接待办公室的宿舍和拉萨市城建局办公楼临街窗户被暴徒用石头砸碎。市城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大门和一些住房被烧毁。
因此,国务院只有采取戒严措施,以保障公民人身、财产的安全,保护公共财产不受侵犯。
对拉萨市的戒严在1990年5月1日起解除。
我们决不能让我们的国家四分五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