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豆 留住记忆“03月03日”
1890年3月3日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诞辰1890年3月3日,诺尔曼·白求恩诞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牧师家庭,他的祖父是多伦多市有名的外科医生。他从小就对解剖动物感兴趣,立志要像祖父一样作一名外科医生。
白求恩的一生充满戏剧性的经历,洋溢着高尚的自我献身精神。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白求恩参加了加拿大军队的战地救护队来到法国。以后,他又在英国军舰和加拿大飞行队里当过医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白求恩潜心研究医术。他在伦敦的医院工作,到巴黎、维也纳、柏林观摩欧洲外科名医的手术,在美国底特律开办诊所……渐渐地,白求恩出了名。到本世纪30年代,白求恩由于在胸外科疾病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成为驰名欧美的胸外科专家。1935年,白求恩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
1936年8月,德、意法西斯入侵西班牙,白求恩毅然放弃在医务界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参加了加拿大援助西班牙的人民志愿军。他担任了战地救护队长,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上抢救伤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白求恩得知后,极力呼吁援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白求恩的请求下,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批准他携带大量医药器械,于1938年1月来到中国。
白求恩到达延安,见到毛泽东同志以后,第一件事就是郑重地递交党证,然后详细说明他的工作计划,请求派他到前线去。他说:“我不是为生活享受而来的!需要照顾的是伤员,不是我自己!”在晋察冀边区抗日前线,他同八路军士兵、乡村老百姓一样,穿草鞋和粗布衣裳,吃玉米棒子和山药蛋。有个翻译劝他说:“你是军区卫生顾问,贡献比我们大得多,吃好点,保证身体健康,也不算特殊。”白求恩却说:“贡献也不是银行里的存折,贡献大就应当向人民伸手要更多的利息。我是个共产主义战士,怎能向党、向人民要求特殊呢?”白求恩本着“一切为伤员着想”的原则,废寝忘食地工作,从不顾及个人安危。为了能及时抢救伤员,他总是把救护所设在离前线较近的地方。在战斗中,白求恩常常连续为伤员动手术,几十个小时不能合眼。在河间、齐会战斗中,白求恩的手术室就设在离前线几里地的一座小庙里。日寇的炸弹落在小庙后院,炸塌了庙墙,但白求恩岿然不动,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直到为115名伤员施行手术后才转移。为了挽救伤员的生命,白求恩曾几次献血,最后甚至贡献出了自己的生命。1939年10月,日军发动了大规模“冬季扫荡”。在摩天岭前线,战斗非常激烈,敌人离医疗队所在的村子越来越近,但白求恩坚持为最后10名伤员做手术。当手术室外枪炮大作,子弹横飞时,白求恩想到的却是怎样保住伤员的腿。直到做好最后一例手术,白求恩才放心地撤离。就是在这次手术中,他的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第二天他仍坚持为伤员动手术,结果伤口开始发炎、剧痛。几天后,白求恩在为一名头部创伤感染了丹毒并发蜂窝组织炎的危重伤员施行手术时,受了致命的传染。
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与世长辞。白求恩的遗体被葬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1968年3月3日 许广平逝世
许广平,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1898年2月12日出生在广州。
1919年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在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习的许广平立刻投身到如火如荼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
1925年3月,在北平女师大学习的许广平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身份,第一次给教过她两年书的老师鲁迅写信,请求给她以“真切的明白的指引”。鲁迅当天就热情地给她写了回信,希望她用“壕堑战”的方式,跟旧社会进行战斗。从此,许广平经常给鲁迅写信,有时还登门谒见,向鲁迅求教。在鲁迅的教育和启发下,她的思想不断提高。她担任了学生会总干事,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与刘和珍等携手并肩战斗,并写下了大量揭露和批判段祺瑞政府黑暗统治的檄文。许广平还热忱支持鲁迅的创作和研究工作,经常帮助鲁迅校对和抄写稿件,并积极为鲁迅创办的《莽原》周刊撰稿。当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在教育界的代理人残酷迫害女师大的进步学生时,鲁迅挺身而出,支持和保护了学生。这一切,使得许广平和鲁迅之间的思想感情日益接近,产生了爱情。
1927年,鲁迅到上海后,与许广平结为终身伴侣。此后10年中,许广平伴随着鲁迅在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中,过着半地下状态的生活。为了使鲁迅能把全副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她不但精心照料鲁迅的饮食起居,还要替鲁迅购买书籍,抄写稿件,查找有关资料,校对译著等。由于得到许广平这样的助手,鲁迅后期10年的创作成果,竟超过了以前的20年。鲁迅时常对许广平说,我要好好地替中国做点事,才对得起你。在连年的白色恐怖和兵灾战祸中,许广平都坚实地与鲁迅在一起,共同度过那艰难的岁月。
1936年10月,鲁迅与世长辞后,许广平决心完成鲁迅的未竟之业。1937年4月,她将鲁迅1934-1936年的杂文13篇编成《夜记》出版。1938年4月,她编成了《集外集拾遗》。同年8月,由胡愈之发起,许广平、郑振铎等20人组成的“复社”,以“鲁迅纪念委员会”的名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资助下,编辑出版了600万字的《鲁迅全集》。
抗日战争时期,许广平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日胜利后,她担任上海联谊会主席,参加民主运动,曾任《民主》周刊编辑。1948年10月,许广平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经香港秘密转入解放区。
1949年9月,她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她一直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她还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等职。1960年10月,许广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68年3月3日病逝于北京。 1993年3月3日 山东快书一代宗师高元钧逝世
1993年3月3日,山东快书一代宗师、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高元钧因病于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高元钧童年流落街头乞讨卖唱。他在汲取民间曲艺精华的基础上刻意求新,使这一艺术从民间走向舞台,成为山东快书“高派”艺术的创始人。他创作表演的有《武松打虎》、《武松赶会》、《鲁达除霸》等歌颂历代民间英雄人物的著名段子,还有《一车高粱米》、《侦察兵》、《长空激战》等一批反映现代生活的新段子。
他培育了200多名有一定成就的山东快书演员和作家,使50年代初才由他定名的山东快书迅速推向全国。高元钧还擅长相声、双簧等,曾与侯宝林、刘宝瑞等艺术大师同台献艺。
高元钧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解放军总政文工团和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当演员和艺术指导,曾当选为中国文联委员,被中国艺术研究院聘为特邀研究员。他与人合作编著的《表演山东快书的经验》、《山东快书艺术浅论》、《快板快书研究》等传世之作,填补了山东快书理论上的空白。 1847年3月3日——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出生,发明家、电话发明人 。
【贝尔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是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信卫星、电子数字计算机、蜂窝移动通信设备、长途电视传送、仿真语言、有声电影、立体声录音,以及通信网的许多重大发明的诞生地。自1925年以来,贝尔实验室共获得两万五千多项专利,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获得三项多专利。 贝尔实验室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生产和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技术,这些技术使朗讯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公司在通信系统、产品、元件和网络软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贝尔实验室的工作可以大致分为三个类别:基础研究,系统工程和应用开发。在基础研究方面主要从事电信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编程理论。系统工程主要研究构成电信网络的高度复杂系统。开发部门是贝尔实验室最大的部门,负责设计构成贝尔系统电信网络的设备和软件。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1847-1942)
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被世界誉为“电话之父”。
【简介】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1847年3月3日出生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并在那里接受初等教育。贝尔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电话。此外,他还制造了助听器;改进了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他对聋哑语的发明贡献甚大;他写的文章和小册子超过100篇。从1875年到1922年间,他从美国政府那里就取得了三十项专利权。由于这许多发明创造,贝尔在1876年接受了费城万国博览会百年纪念奖证书,同年他还获得波士顿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次年,他又获得五万法郎的伏尔泰奖金,并成为法国荣誉军团的成员。为了纪念贝尔的功绩,将电学和声学中计量功率或功率密度比值的一种单位命名为“贝尔”。
现在有那么多的电话提供商,但正是亚历山大·贝尔的功劳造就了世界第一个(也是实力最强的)电话公司——贝尔电话公司。贝尔并不只是个单打一的奇才,他的研究思想涉及空调(实际上他在自己屋里就搞了原始的空调系统)、水翼船及信息磁存概念(该概念导致生前从未见到的创新发明——电脑)等。
亚历山大·贝尔还是世界上第一个金属探测器的发明者,他组装这个装置是为了发现美国总统詹姆士·加菲尔德体内的子弹。结果探测器倒是能工作,不过就是定不出子弹的位置,因为检查时加菲尔德总统躺在了一张金属架床上。
【生平】
“我知道命运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知道巨大的成功马上就要到来。”贝尔曾自信地向世界这样宣告。
1847年3月3日出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父亲是一位嗓音生理学家,并且是矫正说话、教授聋人的专家。
1862年贝尔进入著名的爱丁堡大学,选择语音学作为自己的专业,贝尔通过总结父辈们的经验进步很快。
1867年毕业后又进伦敦大学攻读语言学。就在此时,英国发生大规模肺病,贝尔先后失去了两个兄弟,其父带着全家迁居加拿大以躲避瘟疫。
1869年22岁的贝尔受聘为美国波士顿大学语言学教授,担任声学讲座的主讲。在莫尔斯电报发明后的20多年中无数科学家试图直接用电流传递语音,贝尔也把发明电话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由于电话是传递连续的信号而不是电报那样不连续的通断信号,在当时的难度好比登天。他曾试图用连续振动的曲线来使聋哑人看出“话”来,没有成功。但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每次电流通断时线圈发出类似于莫尔斯电码的“滴答”声,这引起贝尔大胆的设想:如果能用电流强度模拟出声音的变化不就可以用电流传递语音了吗?随后的两年内贝尔刻苦用功掌握了电学,再加上他扎实的语言学知识,使他如同插上了翅膀。他辞去了教授职务,一心扎入发明电话的试验中。在万事俱备只缺合作者时他偶然遇到了18岁的电气工程师沃特森。两年后,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终于制成了两台粗糙的样机:圆筒底部的薄膜中央连接着插入硫酸的碳棒,人说话时薄膜振动改变电阻使电流变化,在接收处再利用电磁原理将电信号变回语音。但不幸的是试验失败了,两人的声音是通过公寓的天花板而不是通过机器互相传递的。
正在他们冥思苦想之时,窗外吉他的丁冬声提醒了他们:送话器和受话器的灵敏度太低了!他们连续两天两夜自制了音箱、改进了机器。然后开始实验,刚开始沃特森只从受话器里听到嘶嘶的电流声,终于他听到了贝尔清晰的声音“沃特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1875年6月2日傍晚,当时贝尔28岁,沃特森21岁。他们趁热打铁,几经半年的改进,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电话机。1876年3月3日(贝尔的29岁生日),贝尔的专利申请被批准,专利号为美国174465。其实,在贝尔申请电话专利的同一天几小时后,另一位杰出的发明家艾利沙·格雷也为他的电话申请专利。由于这几个小时之差,美国最高法院裁定贝尔为电话的发明者。
回到波士顿后两人继续对它进行改进,同时抓住一切时机进行宣传。两年后的1878年,贝尔在波士顿和沃特森在相距300多公里的纽约之间首次进行了长途电话实验。与34年前莫尔斯一样取得了成功。所不同的是他们举行的是科普宣传会,双方的现场听众可以互相交谈。中途出了个小小的问题:表演最后节目的黑人民歌手听到远方贝尔的声音后紧张得出不了声,急中生智的贝尔让沃特森代替,沃特森鼓足勇气的歌声使双方的听众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欢笑声,试验圆满成功。
1877年,也就是贝尔发明电话后的第二年,在波士顿设的第一条电话线路开通了,这沟通了查尔期·威廉期先生的各工厂和他在萨默维尔私人住宅之间的联系。也就在这一年,有人第一次用电话给《波士顿环球报》发送了新闻消息,从此开始了公众使用电话的时代。
1942年,贝尔逝世于加拿大巴德克,享年95岁。
贝尔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成果包括:
1933年,卡尔·央斯基(Karl Jansky)通过研究长途通讯中的静电噪声发现银河中心在持续发射无线电波,此电波称为3K背景辐射。透过此研究而建立了射电天文学。
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参与这项研究的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威廉·萧克利(William Shockley)、华特·豪舍·布拉顿(Walter Houser Brattain)于195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香农(Claude Shannon)于1948年发表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现代通信理论的基础。他的成果是部分基于奈奎斯特和哈特利先前在贝尔实验室的成果。
贝尔实验室发明光电池
贝尔实验室也是UNIX操作系统和C语言的发源地。C语言是由Brian Kernighan、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 在1970年代早期开发的。在1980年代,又由比加尼·斯楚士舒普发展为C++语言。
英国天文学家,出生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 (Belfast)。由於她自小在 Armagh Observatory 附近长大,深受薰陶,故此对天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一九六五年,她在苏格兰的 Glasgow University 完成物理理学士学位後,再於一九六八年在剑桥大学取得射电天文学博士学位,後来她到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进行伽玛射线天文实验,并在一九七四至一九八二年间,转到伦敦 University College 的 Mullard Space ScienceLaboratory 进行X-射线实验。随後她又到苏格兰爱丁堡的皇家天文台担任高级研究员,负责利用夏威夷的 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 进行观测及从事电磁光谱内可见光及红外线部分的天文物理学研究。贝尔现在是英国 Milton Keynes 公开大学的教授。
在剑桥大学时,贝尔原本打算利用射电望远镜追踪类星体 - 一些出现大程度红移,同时发出强力蓝光和经常放射出无线电辐射的星体。一九六七年,她跟休伊什 (Hewish) 等人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个具规律性,周期 1.337 秒的强力射电脉冲源。起初,他们怀疑脉冲是由天外智慧生物所发放,甚至称脉冲源为 LGM (Little Green Men - 绿色小矮人 )。然而随後的几个月内,天文学家在宇宙中不同角落发现其它的脉冲源,使他们相信这些脉冲源实际上是天然产生的现象,贝尔跟她的同事很快便确认出脉冲其实是源自一些细小、密度高而又旋转迅速的中子星,并把它们统称为「脉冲星」,他们的发现不单引起科学家们对脉冲星的研究,同时也加深了人类对银河系的认识。 1990年3月3日
人类第一次胜利徒步横穿南极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3/0610318445013556.jpg
横穿南极的中国科学家秦大河
1990年3月3日,“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6名成员历时7个多月,跋涉5984公里,终于到达了前苏联和平站。这是本世纪以来,人类在到达地球的两极、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飞上月球之后取得的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
二次大战后,对南极的探险转向科学考察。在南极大陆四周,陆续有10多个国家设立了140多个考察站。但是,南极大陆的腹地仍旧是个谜。于是,美国和法国联合发起、组织了一支考察队,准备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的伟大创举。这支考察队由中、美、苏、英、法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日本各派一名人员组成。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副研究员秦大河代表中国加入了“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这次考察,旨在向全世界显示多年来各国在南极考察活动中所遵循的“合作、和平与友谊”的精神将持续下去,唤起国际社会对地球上最后一块原始大陆的珍爱和关注。
1989年7月28日,秦大河和其他队员们从南极半岛的顶端出发,由西向东,开始了他们的艰险征途。那纵横交错的冰隙、积雪覆盖的暗沟,都深达数米甚至数十米,考察队员只能用雪杖击冰探路,谨慎行进。一旦遇上南极的暴风雪,能见度只有10多米,队员们一天只能前进两三公里。
在考察队里,只有秦大河和前苏联队员带有科学考察任务,因此他们比别人要付出更多的劳动。这次南极之行,秦大河共采了800多瓶雪样,搜集了大量有关南极洲冰川、气候、环境的资料,圆满完成了从南极半岛经南极点至和平站的雪层大剖面的观测任务。 1948年3月3日
彭德怀全歼蒋第二十九军,刘戡自杀
1948年3月3日,彭德怀率部在瓦子街之战中全歼国民党第二十九军,此役国民党军被歼2.9万人,中将军长刘戡自尽。
2月24日,西北野战军进至宜川城外,胡宗南得知宜川城被围,一面令宜川守军坚守待援,一面令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率军部和整编二十七师、第九十师共8个团驰援宜川。彭德怀留5个团继续围攻宜川城,集中9个旅占领铁笼湾段公路两侧高地,等待国民党军全部进至该段隘路后发起攻击。战至1日17时许,将刘戡部2.4万余人全部歼灭。2日,解放军一部突入城内,至3日8时,全歼守军。
刘戡自杀后,被蒋介石追赠为陆军上将。 1915年3月3日
纽约上演《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年3月3日。D-W-格里菲思的《一个国家的诞生》在争议声中上演。这部纪念碑式的、同时引起激烈争论的影片放映时间近3个小时,是对美国南北战争和重建时期的一个记录。这部片子的制作花了一年时间,在演出宏伟战争场面时雇佣了无数穿着当时服装的临时演员。但是这部史诗般的影片因有着明显的对种族主义的宽恕色彩而损伤了它的形象。影片中所有的黑人都是愚蠢的,邪恶的,或两者兼而有之。
格里菲思使用了许多以前影片所没有使用过的方法,运用所有现代电影的制作技巧,有效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南方白人家庭在动乱中寻求尊严的故事。利兰·基什扮演一名受黑人威胁的家庭成员。一位三K党人像骑士一样身穿闪光的铠甲,在她就要被奸污的紧要关头飞身赶到,将她救出,并为她报了仇。黑人和白人自由主义者打算对这部电影提出抗议。可能会出现对于这部片子的抵制,但这可能招致相反的结果。 1974年3月3日逝世—— 张克威(1901—1974) ,原名张玉琇,又名张于修,农业教育家,畜牧学家。
生平简介
张克威,原名张玉琇,又名张于修,农业教育家,畜牧学家。1901年10月10日,出生在吉林东关昌邑屯“张进士府”。张克威7岁读私塾,后转入公立小学堂,1917年毕业后考入吉林私立毓文中学,次年转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张克威勤勉好学,喜读英语,课余常到吉林基督教青年会习练英语,同该会干事、美国青年马格里结交为友。1919年毕业于吉林市两级师范学校。同年五四运动爆发,张克威开始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他认为中国贫穷落后是由于农业不发达,农民贫困是不懂科学。所以,他要走农业救国的道路。193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曾在陕西武功农业专科学校、东北大学任教。1936年加入中国*党。后任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议、一二九师民运生产部部长、吉林省建设厅厅长。建国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副部长,沈阳农学院院长、党委书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五十年代主持苏联大白猪表现异常的研究,并确定其为日本乙型脑炎,纠正了疑似布氏杆菌病的错误结论,使大白猪在我国得以保留和推广,成为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猪种资源。后又主持育成良种“沈花猪”。1974年3月3日,张克威因患原发性肝癌,不幸含冤逝世,终年73年岁。
人物略传
(一)
1920年,张克威于吉林一师毕业,好友马格里建议他去美国留学。当时,他父亲无力承担留学费用,张克威在姨娘家筹借500块银元,只身乘船去美国,美国移民局以有传染病嫌疑为借口,关押他33天拘留所,银元被敲诈所剩无几。张克威边打工边复习功课,连固定住处都没有。半年后,他考入明尼苏达大学农学院,靠半工半读修完大学四年功课。1924年张克威得到吉林官费留学助学金,才入大学研究院学习,后转入芝加哥大学学习一年畜产制造专业。张克威结束6年学习生活后,到美国五大畜产品制造公司之一的阿木尔公司当练习生,1O个月后正式分配工作,先后任领工员和技师。
1926年以后,他弟弟张玉玢(已加入中国共产党),常写信鼓励他读马克思、列宁的书,关心苏俄革命的事情。读马列著作,使他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贫民和美国的工人都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若救中国靠科学兴农强国之路走不通,丢弃了农业教国的幻想。从此,他同情美国工人,经常参加工人的罢工活动,和他们一起散发传单,得到美国工人的认同。1927年末,张克威从家里来信中得知弟弟因参加革命话动被捕,出狱后又到外地学习,家中生活困难,因此产生了回国的念头。他在美国任技师的薪金相当丰厚,除自用外,给吉林家中寄些,还资助在美国自费留学的中国穷学生。张克威在美国大学当助教的时候,与工人家庭出身,也是半工半读学生爱林诺相爱。这位美国姑娘愿终生随他到海角天涯,1930年结为秦晋之好。
1931年2月,张克威携妻回到阔别十年的祖国,经朋友引荐到哈尔滨中东铁路农业试验场任场长。当时,他弟弟张玉玢从苏联学习回来,把家迁到哈尔滨,在中东铁路沿线做秘密情报和交通工作。张克威在弟弟的影响下,逐渐走向政治救国的道路。
(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克威把自身系于国家的生死存亡,奔走于北满上层爱国人士之间,鼓动武装抗日。他与抗日英雄赵尚志一起收编一些土匪队伍,共同御敌。国联调查团到哈尔滨后,张克威冒着风险参加接待工作,转交了各界人士、团体的抗日文件和上诉书。
1934年初,东北各路抗日救国军、自卫军等抗日武装相继失败,张克威在哈尔滨站不住脚,携妻子进关到了北平,先后在东北大学、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任教授。
1935年,经同乡朋友引荐,张克威到宋哲元组织的冀察政务委员会任农业专门委员,以此为掩护参与东北同乡李向之、赵濯华等组织的“东北人民抗敌会”为委员。
1936年9月1日,张克威由李向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东北特别工作委员会领导下工作,为“群众工作委员会”委员,同苏梅、于毅夫、张文海、李向之、肖丹峰、赵濯华等一起,组织流亡在关内的东北青年学生,进行抗日救国斗争。
1937年,七七事变后,张克威受组织派遣,到石友三部队做统战工作。他以留美高级知识分子身份,与石友三(吉林省)同乡关系,取得石友三的信任。同年11月,石友三派遣张克威到武汉后方招募爱国青年,成立学兵队,张克威任总队长,随石部做宣传,鼓舞部队士气。当时,中共华北局已往石友三部队派遣一批党员干部,成立了工作委员会。在党的全民族抗战政策推动下,石友三逐渐有些抗战诚意。
1938年初,张克威领受党和石友三的双重使命,秘密去延安,一面向党中央汇报在石部的工作情况,一面代表石友三向中央要干部。张克威途经河南过黄河时,遭遇敌机轰炸受伤。2月中旬,他抵达西安时,伤口感染化脓。中共驻西安办事处请来白求恩大夫给予手术治疗,很快痊愈,于月底到达延安。张克威在革命圣地延安,受到极大鼓舞。3月上旬,毛泽东同志接见了张克威。中央组织部长陈云同志设宴招待张克威,听他的工作汇报。他在延安休息几天,经毛主席同意,中组部从抗大、陕北公学抽调17名学员,由张克威带领回到冀南石友三部队做政治工作。这次张克威还带来毛主席给石友三的亲笔信,既稳定了他合作抗战的情绪,鼓舞部队的士气,又扩大了我党统战政策的影响。
1938年6月,石友三的六十九军扩编为第十兵团,蒋介石委任他为军团长。中共党员张友渔任军团政治部长,匡亚明任副部长。张克威在政治部的领导下做民运工作。这时,石友三部移防鲁中,粮食给养遇到很大困难。军团政治部向莱芜等4个县派了县长,换掉了地方军阀秦启荣的班底,重建县政府。张克威以知名爱国人士身份被派到新泰县当县长。中共第十军团工作委员会把他的组织关系秘密转到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委书记郭洪涛给新泰县委书记董琰写了介绍信。山东省委为保护、支持新泰县政府工作,从蒙阴县独立营调来两个连,成立新泰县大队,张克威兼任县大队长。张克威在新泰县工作深入群众,平易近人,同县委配合融洽,很快打开局面,由开始仅1个区的范围,扩展为4个区,抗日宣传工作,筹粮筹款支持抗战都很有成效。同年9月,日寇占据新泰县政府驻地龙廷镇。时值蒋介石以“保卫大武汉”名义,调十军团南下。张克威奉命撤回政治部,离开新泰县。
(三)
1939年3月,石友三公开与我党、我军闹磨擦, 中共北方局指示,在石部工作的共产党员,集体撤离,回根据地。张克威到八路军总司令部参议室任高级参议,后派任驻冀南军区代表。
194O年7月,张克威被调到一二九师政治部任生产部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成立后,他又兼任农林局长和农林专科学校校长。生产部和农林局常驻山西黎城县南委泉。
南委泉是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寨。那里的大人、小孩都认识张克威,亲切的称他“张部长”。他当官没有官架子,留洋知识分子没有洋派头,同谁都能谈得来,太行山老区人民记忆最深刻的是张克威引种、推广美国金皇后玉米良种。1943年在大生产运动中,大面积种植金皇后玉米,太行山区取得空前大丰收。同时,他还主持培育169号小麦良种,推广种植后,比当地小麦增产1-2成。张克威还在南委泉开辟苗圃,培育树苗,在荒山上植树造林。他参与边区政府组织河北、河南等地敌占区难民,治理漳河,修坝筑堤,变水害为水利。因此,张克威被边区政府评选为劳动模范,参加了1944年夏季,由一二九师和边区政府联合召开的群英会,受到邓小平政委的赞誉和嘉奖。生产部在南委泉办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张克成领导生产部的干部、战士和家属,开办合作社、商店、饭馆和磨坊等,既方便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又为部队创收,积累资金。张克威通过国际友人购买几头荷兰奶牛,专人饲养,挤奶,除供给部队休养员食用外,还能分给当地缺奶水的婴儿食用。他领导种植的菜园子,各种蔬菜俱全,西红柿也是他最先引种到南委泉的。后来,家家种植,成为山区的主要蔬菜品种。由于生产部的工作搞得好,一二九师和边区政府在南委泉开办干部休养所。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一二九师和边区政府的许多首长,都在南委泉休养过。他们每天都能吃到新烤的面包、新鲜的牛奶和蔬菜。一次,美国一架援助中国抗战的军用飞机,在璐城县境失事,五六名机组人员跳伞后被当地群众救起,师政治部派张克威把美国人接到南委泉,按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安排饮食。这些美国兵在远离大城市的南委泉,能吃到牛奶、面包和西式菜点,非常惊奇,都伸大拇指称赞张克威。
1945年东北光复后,中共中央抽调大批干部赴东北开辟工作。9月上旬,中央任命张克威为东北干部总队副总队长(周桓为总队长兼政委),9月底,周桓,张克威率领干部总队共800多人,从河北涉县出发,徒步跨越河北省,经山海关于11月到达沈阳。东北局派张克威到长春,任长春卫戍司令部参谋长。
1945年12月27日,中共吉林省工委,在永吉县岔路河镇召开全省人民代表会议,选举省政府委员,成立吉林省政府。会上,张克威当选为省政府委员。1946年1月下旬,张克威被任命为实业厅厅长。实业厅既管农、林、牧业,又管工矿企业、工程建筑、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业。还管理工商行政事务,是个综合性的职能部门。当时百业待举,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极少,城市又在苏军的占领下。在这种情况下,张克威只能从农村工作入手。他带领一个工作组到金家黄旗堡屯,调查全屯420户农民,1000口人的土地占有、阶级成分、受教育程度,对共产党的认识等情况,并根据多数佃农的要求,将屯中3个最坏的地痞流氓扣了起来,为民除害。
1946年4月,省政府从磐石迁到吉林市,实业厅改为建设厅,张克威仍任厅长。为了恢复工作,张克威请示省委同意,吸收留用伪省府的技术干部参加建设厅工作,包括几名日本技术人员。5月下旬,因形势变化,省政府撤到延吉,建设厅的工作又中断一段时间。延边地处吉林省东部边陲,日伪时期农、林业和矿业资源遭到日本帝国主义野蛮的掠夺性生产开发。东北光复前后,工矿企业又遭到严重的破坏。在工厂、矿山停产,机器设备残缺不全的情况下,难于恢复生产。张克威一方面组织干部到后方哈尔滨等地采购、收集工农业生产所需的设备、机器、部件等物资,一方面起草文件、报告,以省政府的名义向各县(市)发信函、通知,要求回收工厂、矿山散失的机器、零件和电器设备等。特别是为了自卫战争,扩大军工生产,通知要求各县(市),收集生、熟铜、铁和各种金属材料,用以制造修理枪炮、弹药,满足前方作战部队的需要。
1947年春东北民主联军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胜利结束后,东满形势好转,吉林军区所属部队在吉南、吉北地区开始局部反攻。“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张克威领导建设厅开始全面抓工、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在农、林业方面,发放贷款,奖励春耕,保护森林及原木搬运等,制订许多鼓励政策和措施。在工业方面,张克威亲自带领工作组到开山屯、石砚造纸厂蹲点,总结生产管理经验。他还到老头沟煤矿、蛟河煤矿、蛟河发电厂和夹皮沟金矿等工矿企业去检查生产情况。为东满根据地建设,在生产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1948年3月,吉林解放前夕,国民党六十军撤退时破坏了丰满水电站,造成全线停电。吉林刚收复,吉林省政府主席周保中即派张克威带领工程技术人员赶赴丰满抢修。当时张克威已接到东北局调他到东北行政委员会的命令。为了抢修水电站,尽快恢复送电,他暂时没去哈尔滨报到,同技术人员和工人昼夜奋战。开始东北局、东北军区和省委领导同志,不知丰满水电站损坏的程度,曾担心大坝遭破坏严重,将危及松花江中下游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张克威检查后认为敌军破坏的不是关键部位和关键设备,于3月12日电告东北局和东北军区,丰满水电站“并无危险性”,且“很快即可修复”。他们连续工作8昼夜,修好了被破坏的设备,于3月18日恢复发电,保障了东北解放区工矿企业生产用电。张克威在吉林省建设厅长的岗位上,领导完成最后一项重大工程修复任务,欣慰地辞别了养育他的吉林大地和家乡人民。
(四)
1948年4月,张克威在东北行政委员会经委任农林处长,领导了开垦北大荒的工作,他负责组建了通北机械农场,萨尔图种畜场和鹤岗机械农场。同年11月,沈阳解放。张克威奉命接收沈阳地区全部国营农林企业,录用了一批原有的科技人才,很快恢复了生产和科研工作。
1949年8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成立,张克威被任命为农业部副部长,分管国营农场、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畜牧兽医等项领导工作。作为农业专家,张克威深切感到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大国,若促进农业发展进步,改善落后经营方式和耕作方法,必须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因此,从1948年张克威到沈阳接收国营农场起就先后三次筹建沈阳农学院,并兼院长,致力于农业教育事业。
1952年底,中央决定撤销东北人民政府建制,东北局派张克威负责沈阳农学院的领导工作,后经国务院任命为院长。从此,他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农业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地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
张克威在沈阳农学院任职20多年,从始至终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从院址的选定、学校的建设和布局、科系设置、畜牧场的管理、植物园的开辟,以及师生生活等等,每一项都浸透着他的心血。
张克威一生孜孜不倦,刻意追求,博学多才。他精通英语、日语,还掌握法、德、西班牙等语种。他特别珍惜各方面的人才,常说:“师者不佳,才子难溢”。沈农建院伊始,他即广泛地罗致专家、教授和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建立起高水平的师资队伍。1952年沈农有学生658人,教师88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讲师以上的教师38人,占师资总数的42%。张克威同这些教授、教师的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建立起非常深厚的革命情谊。
张克威是畜牧专家,早就有增设畜牧兽医系的打算。在设畜牧专业之前,他就逐渐调入一批畜牧兽医师资,不断增建设施,建起了供教学和科研用的饲养楼和养猪、养马及养禽场。1953年,张克威把铁岭种畜场准备淘汰的16头苏联白种猪要来,放在学院饲养观察。他对专家确诊这种猪患有布氏杆菌,没有繁殖推广价值的结论持有怀疑态度。经张克威和姜绍渭老师同沈阳医学院协作研究,至1957年终于找出苏联白猪的病因,确诊为日本乙型脑炎,并对症治疗,保护了苏白优良猪种,否定了原来的结论。在这一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张克威又参与用苏联白猪与本地黑猪杂交选育成功“沈阳花猪”优良型猪种,在辽宁乃至全国推广。1958年,沈阳农学院增设畜牧兽医系,张克威兼任主任,并且讲畜牧学课程,带出一批较高水平的畜牧兽医师资。
1956年春,沈阳农学院受林业部委托,增设林学系。张克威到林业部协商调来该部副总工程师韩麟凤教授任林学系主任。1962年,张克威将新建的农业水利专业、农业机械化专业和农业电气化专业合并,组建农业工程系,张季高教授为系主任。3个专业由系里统一组织教学和科研,有利于管理。
张克威十分重视购置现代化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先进的图书资料,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他耐心说服行政、财务管理干部,处处要精打细算,注意节省行政经费,尽可能多挤出些钱来购买仪器,订购图书、期刊。在他的苦心经营下,1962年沈农各种实验室共有精密仪器4000多件,其中显微镜434台,可供8个专业(班级)同时上实验课使用。订购中外文图书资料328000册。当时有人认为购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图书是崇洋媚外的表现。张克威说,自然科学没有国界,它没有打上阶级的烙印,谁掌握它就能为谁服务、造福。因此,他亲自批准从西方国家订购大量图书和期刊,对了解国外农业教育、科研信息、理论成果,为本院教学、科研应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62年10月,张克威主持了沈阳农学院建院十周年纪念活动。10年间,沈农已建成农学、植保、土化、园艺、林学、畜牧兽医、农经、农业工程等8个系, 12个专业,成为一所完整、多科、综合性的农业高等学府,为国家输送3177名毕业生,同时在科研上也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
此后,又经过4年的努力,到“文革”之前,学院规模又有了发展,进一步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他亲自跑科研机关请求拨款,支持吴友三教授建立植物免疫育种低温温室。1964年他批准修建了全省最大的水利馆,包括农田水利实验室,水电站与抽水机实验室,和水工实验室。1965,他又支持筹款建起了游泳池。这期间沈农在选拔培养中青年教师方面,又取得新的成就。1966年全院的正、副教授增加到28名、讲师108名,还有一大批年青有为的助教,形成了一个相当雄厚的梯级师资队伍。这4年沈农为国家培养输送的毕业生、研究生比前1O年增加一倍多。还为前苏联、朝鲜、越南、前东德、蒙古等国家培养了一批留学生。这些成就是和张克威分不开的。沈农的教师称颂张克威是一位“有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的农业教育家”,他是当之无愧的。
(五)
1957年起,张克威在党内兼任党委统战部长,1961年经上级党委批准,又兼任党委书记。他一向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尊重知识,爱惜人才。他对老教授、老专家总是以礼相待,知人善用;对中青年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关怀备至。因此,沈农形成了“敬老尊贤道德好,爱少惜才风尚新”的良好风气。当时由于传统势力影响,许多学生不安心专业,认为学农低人一等。张克威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典礼都用生动的事例讲解“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的伟大意义,而且现身说法,以自己学农、爱农、务农,为农业教育事业干一辈子的决心,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思想,树立为祖国农业建设学好农业科学知识的远大理想。张克威关心爱护学生,经常到学生食堂征求学生对伙食的意见。球场上他是热心观众,有时还下场同学生一起踢足球。因此他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这个时期正是“左”的思潮盛行的时候,张克威不怕风险,敢于挺身保护“犯错误”的高级知识分子。1957年反右斗争中,张克威从办教育需要人才的角度,以院长的身份尽量保护一些教授“过关”。他还把上级点名批判的一位教授请到家中,做思想工作,进行疏导安慰,让他正确对待运动。
张克威爱惜人才,不怕担风险还表现在敢于用人。反右结束后,张克威把定为“极右分子”的蚕业专家、有“政治历史问题”的世界经济学家和外语专家调入本院,在教学和科研上发挥他们的专长。沈阳农学院的教授们一致赞誉说:“张院长可敬可亲,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张克威一生对党忠心耿耿,刚直不阿,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政治上也立场坚定,是非分明,从来不随风倒。早在1939年石友三投靠蒋介石反共以后,张克威回到八路军总部,曾向一二九师负责同志汇报说:“石友三是反复无常的投机分子,又是一个只顾眼前利益的极端利已主义者。”在原则问题上他总是态度明确,旗帜鲜明。
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苏联一边倒的时候,张克威仍赞成摩尔根的学术观点,在沈农成立遗传学会,自任会长,多次召开学术讨论会,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对扣帽子,贴政治标签,以势压人。沈阳农学院坚持讲授不同学派的遗传学和生物统计学,这在全国高等农科院校是不多见的。
1958年,全国一度出现违反客观规律,大搞浮夸“放卫星”的做法,张克威都十分厌恶,坚决反对。他对“亩产万斤稻”、“大树结棉花”、“一只鸡日产三个蛋”的说法,都直言不讳的加以否定,斥之为“不实在,吹牛皮”,告诫师生不要信那一套。这年秋季,张克威到外地开会回来,看到学院农场地里插遍红旗,许多人在深翻地。他没有回家,径直走到地里制止说:“把熟土翻到底下,生土压在上面,明年我们怎么种地!”有人说是上面布置的,还规定了深翻指标。他说,我们是农科院校,违背科学的事不能干,“出了问题我负责”。虽然后来他受到不公平的批判,指责他“右倾”,但是他为坚持科学真理受到一时误解,至终不悔。因此,张克威的高尚品德赢得了院内外广大师生和干部的敬佩。
张克威除了全面负责沈阳农学院的党政领导工作外,还先后兼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分院院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畜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科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农学会理事长,辽宁省政协委员,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任,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辽宁省分会副会长,沈阳市科协主席等社会职务。他热心参与这些社团活动,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六)
1958年9月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59年3月,成立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张克威当选为该会首届主席,直至“文化大革命”。张克威虽然是兼职主席,但对沈阳市科协工作非常重视。每周都有固定时间来市科协和其他领导人一道集体办公,听取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在张克威领导下,沈阳市科协自50年代末期成立以来直至文化大革命,曾多次受到中央、省、沈阳市委和政府的表扬。每逢过年,市科协都在沈阳科学宫召开茶话会或联欢晚会,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和其他领导同志一般都应邀到会与专家们座谈联欢,商讨工作,密切了党和科技工作者的关系。
1959年3月,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主席团委员。1959年8月,他同辽宁省农业厅厅长奚康敏共同创建了辽宁省农学会兼任副理事长,1961年起改任理事长,直至文化大革命止。张克威在省农学会内部常说:“我们是提高农业生产的团体”。自他创办农学会以来,坚决按照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开展学会工作。其中心环节就是团结和调动科技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密切联系本省农业生产建设的关键性的项目和问题,进行学术讨论和技术交流,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做贡献。 张克威被誉为深受本地区科技工作者爱戴和尊敬的科协活动家。
为了贯彻“双百”方针和提高本校学术水平,张克威于1962年10月在校庆十周年之际,以个人和沈阳农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辽宁分院及辽宁省农学会、沈阳市农学各科学会名义邀请复旦大学副校长谈家桢教授来校讲学。
谈家桢教授是国内著名摩尔根遗传学权威,于1962年10月14日到25日两周内来校作《遗传与基因》讲演共7次,每次3—4个小时,系统介绍摩尔根遗传学说。参加听讲的有本校的及东北三省的农业及生物科学工作者和教师300多人。张克威几乎每讲都到课堂听讲。事后他向谈教授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说:“此次讲学很成功,对东北地区开展遗传学教学和科研以及贯彻‘双百’方针都起很大作用。”由于张克威的盛情和周到地安排和招待,都使谈家桢教授很受感动,数年之后仍念念不忘张克威很有知识分子味道,认为他是很难得的内行领导人,是正确执行了“双百”方针和统一战线政策。
张克威自从1955年冬开始,邀请曹诚英、谭其猛、龚畿道等教授讨论遗传学问题,经过1957年全校遗传学讨论会,到1962年邀请谈家桢来校讲学,已初步达到贯彻“双百”方针,提高学术水平的目的。故在这次由学会出面答谢谈家桢教授讲学成功的宴会上,张克威宣布,他已完成历史任务,今后由曹诚英、龚畿道担任正副会长。本人可任名誉会长,由他们组织活动。从此以后遗传学会活动就很少了。
1963年夏季,东北农学院的许振英教授刚刚摘掉右派帽子的第二天即接到张克威邀请他来沈阳农学院讲学的电话。同时被邀请的还有北京农业大学的吴仲贤教授。许振英和吴仲贤都是国内著名的畜牧方面的专家,请他们来讲学对畜牧专业提高学术水平和培养师资作用不小。同时还表明张克威对曾被打成右派的老专家老朋友没有跟他们疏远和求贤若渴的精神。
(七)
张克威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农业教育家,畜牧专家,一生都为祖国的自由、独立、富强,而孜孜不倦地学习、拼搏、奋斗。然而在动乱年代却受到极不公平的待遇和严重摧残,被扣上“漏网大右派”、“党内资产阶级代理人”、“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分子”、“屡教不改的反党分子”、“死不改悔的走资派”、“资产阶级反动学术要威”、“美帝狗奴才”等1O余种政治帽子,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当时《辽宁日报》、《沈阳日报》、《沈农院刊》都发表长篇文章和社论,点名对张克威“进行彻底批判”、“斗倒斗臭”。但是这些并没有动摇他对真理的信念,对党、毛泽东思想的忠诚。他相信党中央、毛主席会纠正这些错误的做法,给他以公正的评价。他坚定地说:“我不是走资派,张克威打不倒!”
1968年“清队”、“整党”期间,又把1965年6月捏造的所谓沈农有“资产阶级大家庭”、“贝多芬俱乐部”这一纯属假案翻腾出来,诬蔑张克威是这个“资产阶级大家庭”的“家长”,对他不予“党员登记”。对此,他想不通,罢官、夺权可以,不准过党的组织生活,他十分痛苦。张克威的身体一天天消瘦了,他每天拄着手杖,拖着病弱的身驱在学院里转,看着自己用半生心血建立起的校园,期待着恢复工作的机会,再尽一个老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义务。他经常爬山越岭,到猪舍去观察,同工人谈心,了解饲养情况,关心猪场的发展。
1974年3月3日,张克威因患原发性肝癌,不幸含冤逝世,终年73年岁。遗憾的是张克威没有看到“四人帮”的垮台,即先走了,连党员组织生活还没有恢复,但是,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他这位好党员、老干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沈阳市委立即对张克威做了平反决定,“对强加给张克威同志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一律推倒”,予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沈阳农业大学(原沈阳农学院)党委,为了缅怀张克威的业绩,于1987年10月11日沈农建校35周年之际,决定建立张克威教育基金会,并在校园主楼前敬竖了张克威全身铜像,以资永久的纪念。 1916年3月3日出生——保罗·哈尔莫斯,数学家。
保罗·哈尔莫斯(Paul Halmos,1916年3月3日),生于匈牙利的美国数学家,主要研究概率论(特别是Ergodic theory)、统计学和泛函分析(特别是希尔伯特空间及算子理论)。
使用“iff”来表示“if and only if”(若且唯若)有时认为是哈尔莫斯的功劳,但哈尔莫斯说他只是借用的。使用?(墓碑符号)来表示证毕(Q.E.D.)是由他开始用的,故这个符号有时叫哈尔莫斯。
金豆 留住记忆“03月03日”
1948年3月3日 彭德怀全歼蒋第二十九军,刘戡自杀1948年3月3日,彭德怀率部在瓦子街之战中全歼国民党第二十九军,此役国民党军被歼2.9万人,中将军长刘戡自尽。
2月24日,西北野战军进至宜川城外,胡宗南得知宜川城被围,一面令宜川守军坚守待援,一面令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率军部和整编二十七师、第九十师共8 个团驰援宜川。彭德怀留5个团继续围攻宜川城,集中9个旅占领铁笼湾段公路两侧高地,等待国民党军全部进至该段隘路后发起攻击。战至1日17时许,将刘戡部2.4万余人全部歼灭。2日,解放军一部突入城内,至3日8时,全歼守军。
刘戡自杀后,被蒋介石追赠为陆军上将。 1707年03月03日逝世——奥朗则布,印度莫卧儿王朝大帝。
奥朗则布(波斯语:اورنگزیب,1618年11月3日-1707年3月3日),是莫卧儿-印度帝国第六代皇帝,其父为建造著名泰姬陵的沙贾汗。
奥朗则布奥朗则布儿时才华颖露,曾被赞誉为“帝位之荣缀”。1657年,沙贾汗卧病不起,诸子相争,奥朗则布力胜群雄夺得大宝,在1659年正式登位。沙贾汗被软禁在阿格拉直至去世。
奥朗则布是一位虔诚及热心的穆斯林,继位后不再遵从曾祖父阿克巴大帝的宗教宽容与融合政策,转而实行严格的伊斯兰制度,迫害异教徒。在位48年,期间有许多印度教庙宇被破坏,又重新向非穆斯林征收早已被废除的人头税。许多非穆斯林人民在威逼利诱下变成穆斯林。帝国在他去世后由盛转衰,史学界对其功德过错褒贬不一。 1924年03月03日出生——村山富市,原日本首相。
村山富市(1924年3月3日—),出生于日本大分县大分市,政治家,是日本首位出任首相的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毕业于明治大学。于1994年6月30日至1996年1月11日出任第81届日本首相。 社会党、日本自由民主党、先驱新党的在三党联立政权中,担任首相。由于有着很浓密的长眉毛,看起来很慈祥的样子,村山有时也被亲切地称作“老爹”。他是日本历史上继细川护熙之后第二位克服日本右翼政治势力的巨大阻力,以首相身份向二战亚洲受害国口头道歉的政治家,村山首相正视历史的态度受到亚洲邻国的好评。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3/3/2006111020355693.jpg
1986年3月3日
“863计划”草拟完成
科学家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右起)
1986年3月3日,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共同商议后联名上书党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此建议得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
3月5日,邓小平对建议作了重要批示。在党中央部署下,专家学者在一系列会议上对我国高技术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论证,草拟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 “863计划”选择了对我国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 在这7个领域中确定了15个主题和近千个课题,有500多个单位近万名科技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对于中国高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993年3月3日
加拿大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被终身禁赛
http://www.todayonhistory.com/HistoryPic/3/061031844523766.jpg
1993年3月3日,加拿大多伦多《明星报》报道说,1993年1月对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进行3次兴奋剂测试,其中一份尿样呈阳性。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约翰逊因服用类固醇被停赛两年。 1991年期满复出参赛。本-约翰逊再次被查出服用兴奋剂,在世界体坛引起强烈反应。国际业余田联3月3日在巴黎宣布,要-约翰逊将被终身禁止参赛。加拿大政府指出,他再无资格得到联邦政府的体育经费。7日,本-约翰逊表示,他将不对国际业余田联的决定提出诉讼,准备退役。
兴奋剂事件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处罚再严厉,也会有人以身试法,关键在于利益的驱动 1971年3月3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是用于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的卫星,主要利用在实际太空环境下考验卫星技术中的新方案原理、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以便为后续的实用卫星做技术储备。中国自1971年3月3日成功发射实践一号卫星以来,已经发射了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实践四号、实践五号。其中实践二号、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是以一箭三星方式发射上天的。
实践一号卫星重221公斤。其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266公里,最远点1826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龟为69.9度;绕地球一周需时106分钟。它用20009兆赫和19995兆赫的频率成功地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卫星上带有宇宙线、X射线、高磁场和轨道外热流探测器,使我国首次用卫星获取了空间物理数据。它不仅测量了高空磁场、X射线、宇宙射线和外热流等空间环境参数,还进行了硅太阳能电池供电系统、主动无源热控制系统等长寿命应用卫星一些关键技术的试验。它在轨运行了8年,大大超过设计寿命,为中国设计和制造长寿命卫星提供了宝贵经验,尤其为卫星电源、热控和无线电测控系统的研制开辟了成功的道路。 1981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旅大市”改为“大连市”
http://travelguide.tripc.com/scenic_images/8/200581512374983.jpg
大连地名是“达里因”的音转。“达里因”系俄语,是“远处”之意。“达里因”的由来是在大连沦为俄国租借地以后,根据沙皇尼古拉之令将此地命名为达里因,同时作为自由贸易港开放。后音转为大连。
大连名称,源于大连湾,始于近代。清光绪六年(1880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关于大连湾军港建设方案的奏折申,就提到"大连湾"。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期间,于1905年2月始称大连。解放后,1949 年4月1日,大连与旅顺合称为旅大市。1981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旅大市”改为“大连市”。
城市的改名,是个流行的话题。有的成功了,也有的不伦不类,还有更多的在做着改名的梦
名字不过是个符号,这么看重,有必要吗? 1992年3月3日日地物理预报中心在北京天文台成立
http://rwcc.bao.ac.cn/issueResource/halpha/pd20080229.jpg
1991年3月3日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世界警报中心北京日地物理预报中心。日地物理预报中心( RWC— Beijing )下设四个分中心:地球物理预报中心、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电离层预报中心和太阳活动预报中心,总部设在北京天文台。2000年根据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的要求,更名为中国区域警报中心(RWC-China),其宗旨是:提高日地物理预报水平,扩大服务范围、推进日地空间环境的研究和预报,开展日地物理研究与预报的国内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国际其他区域警报中心进行快速资料交换,以获得全球日地物理资料和预报,为本地区服务。
近期会不会发生太阳质子事件,关注中 1981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旅大市”改为“大连市”
大连是辽宁省第二大城市,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西濒渤海,东临黄海,面向烟波浩渺的太平洋。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峡宽不过57海里。庙岛群岛分布于其间,宛如一串大小不同的珍珠,漂浮在碧绿的海面上。大连市区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人口约120万。市区划分为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和旅顺五个区,还管辖金县、新金、庄河、长海四个县和瓦房店市。
大连地区人类社会至少有17000年的历史。战国至秦汉属辽东郡。汉设沓。唐属安东都护府。辽设苏、复州。金改苏州为金州。元设金复州万户府。明设金州卫。清设金州厅。
19世纪,这里还是一个名叫青泥洼的小渔村。100年前,俄国人开建了这个城市,给她起名“达里尼”特别市,意为遥远的城市,一个远离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地方。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大连地区都是主要战场,并先后被俄日帝国主义者占据近五十年。1898年开始,俄日在大连湾南岸的青泥洼一带建立大连市。
70年前,日本人占领了这个城市,把“达里尼”音译过来就成了汉语的“大连”。1945年日本投降,回归祖国,设立旅大市。
1981年再改为大连市。如今大连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1984年至1985年,中国政府先后批准大连为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并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1997年3月3日——位于新西兰的奥克兰的南半球最高建筑——天空塔正式开幕。 1968年3月3日——许广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