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豆 留住记忆“01月28日”
1986年1月28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1986年1月28日,卡纳维拉尔角上空万里无云。在离发射现场6.4公里的看台上,聚集了1000多名观众,其中有19名中学生代表,他们既是来观看航天飞机发射的,又是来欢送他们心爱的老师麦考利夫。1984年,航天局宣布将邀请一位教师参加航天飞行,计划在太空为全国中小学生讲授两节有关太空和飞行的科普课,学生还可以通过专线向麦考利夫提问。麦考利夫就是从11000多名教师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当孩子们看到航天飞机载着他们的老师升空的壮观场面时,激动得又是吹喇叭,又是敲鼓。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顺利上升;7秒钟时,飞机翻转,16秒钟时,机身背向地面,机腹朝天完成转变角度;24秒时,主发动机推力降至预定功率的94%,42秒时,主发动机按计划再减低到预定功率的65%,以避免航天飞机穿过高空湍流区时由于外壳过热而使飞机解体。这时,一切正常,航速已达每秒677米,高度8000米。50秒钟时,地面曾有人发现航天飞机右侧固体助推器侧部冒出一丝丝白烟,这个现象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52秒时,地面指挥中心通知指令长斯克比将发动机恢复全速。59秒时,高度10000米,主发动机已全速工作,助推器已燃烧了近450吨固体燃料。此时,地面控制中心和航天飞机上的计算机上显示的各种数据都未见任何异常。65秒时,斯克比向地面报告“主发动机已加大”,这是地面测控中心收听到的最后一句报告词。第73秒时,高度16600,航天飞机突然闪出一团亮光,外挂燃料箱凌空爆炸,航天飞机被炸得粉碎,与地面的通讯猝然中断,监控中心屏幕上的数据陡然全部消失。挑战者号变成了一团大火,两枚失去控制的固体助推火箭脱离火球,成V字形喷着火焰向前飞去,眼看要掉入人口稠密的陆地,航天中心负责安全的军官比林格手疾眼快,在第100秒时,通过遥控装置将它们引爆了。
挑战者号失事了!爆炸后的碎片在发射东南方30公里处散落了1小时之久,价值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顷刻化为乌有,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为此震惊,各国领导人纷纷致电表示哀悼。然而,人们在悲痛之余,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并没有停止。在“阿波罗”4号飞船失事中遇难的格里索姆,生前曾说过一段感人的话“要是我们死亡,大家要把它当作一件寻常的普通事情,我们从事的是一种冒险的事业。万一发生意外,不要耽搁计划的进展。征服太空是值得冒险的。”
事故原因最终查明:起因是助推器两个部件之间的接头破损,喷出的燃气烧穿了助推器的外壳,继而引燃外挂燃料箱。燃料箱裂开后,液氢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爆炸。
让我们永远铭记挑战者号上七名为科学事业献身的勇士的英名,他们是: 机长斯克比(46岁)、驾驶员史密斯(40岁)、宇航员麦克奈尔(35岁)、鬼冢(39岁)、贾维斯(41岁)、雷斯尼克(女,36岁)、麦考利夫(女,37岁)。
美国航天飞机26年来的历史瞬间
自从1981年首次发射至今,美国的航天飞机26年来已创造了众多历史纪录,航天飞机发射已成为美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下面是曾引起新闻轰动的历史瞬间: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实用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首次升空,两天的飞行主要验证其安全发射和降落的能力,这开创了人类航天的一个新时代。
--1983年8月3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首次实现黑夜发射,6天后又在黑夜降落,宇航员队伍中的布拉福德是第一位“登天”的黑人。
--1984年2月3日,“挑战者”号再次发射,在7天的飞行任务中宇航员首次进行了不系带的太空行走,此后宇航员“太空漫步”成为航天飞机任务中经常出现的画面。
--1984年10月5日,又是“挑战者”号,首次搭载了7名宇航员升空,其中女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成为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性,从此航天飞机经常运送7名宇航员。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此后美宇航局暂停了航天飞机发射任务。
--1988年9月28日,“发现”号在航天飞机任务中止32个月后升空,5名宇航员释放了一颗卫星,并完成了几项科学实验,这标志着航天飞机项目再次走上正轨。
--1990年4月24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上轨道,人类有了观察遥远宇宙的“火眼金睛”。
--1992年9月12日,“奋进”号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成为宇航员马克·李和简·戴维斯的“婚礼特快”,这两位宇航员是第一对在太空缔结良缘的夫妇。
--1995年6月27日,“亚特兰蒂斯”号发射,它实现了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美国和俄罗斯宇航员在外太空互相“串门”,新闻评论说“冷战”已在地球之外结束。
--1996年11月19日,“哥伦比亚”号发射,共飞423小时53分钟,创造了航天飞机停留外太空时间最长的记录。
--1998年10月29日,“发现”号搭载着77岁的参议员约翰·格伦起飞。格伦是曾搭乘“水星”飞船升空的美国首名宇航员,这次他又成为最高龄的“太空人”。
--1999年7月23日,“哥伦比亚”号发射,这次指挥它的是艾琳·柯林斯,标志着女性首次成为航天飞机的机长。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回地面过程中于空中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2005年8月9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安全降落,结束了长达14天的太空之旅。这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顺利地重返太空,并且平安回家。
--2006年17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陆。此次发现号顺利完成国际空间站维修和建设任务,并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一名宇航员。
1932年1月28日——日本出兵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上海事变,或“一二八淞沪事件”
日本称一·二八事变为上海事变或第一次上海事变,在1932年中国上海发生,是中日两国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军事冲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间的反日情绪高涨。日本方面声称将采取自卫手段保护日侨利益。1932年1月18日下午四时,天崎启升等五名日本僧人在毗邻上海公共租界东区(杨树浦)的华界马玉山路的三友实业社外被殴打,一人死亡,一人重伤。日方指为工厂纠察队所为,1月20日,50名日侨青年同志会成员放火焚烧了三友实业社,回到租界后又砍死砍伤三名工部局华人巡捕。当天,1200名日本侨民在文监师路(塘沽路)日本居留民团集会,并沿北四川路游行,前往该路北端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要求日本海军陆战队出面干涉。途中走到靠近虬江路时,开始骚乱,袭击华人商店。
1月24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向上海增兵。当时负责防卫上海的中国军队是粤军的十九路军,由蒋光鼐及蔡廷锴指挥,京沪卫戍司令为陈铭枢。陈铭枢及十九路军主张应付日军挑衅,但国民政府会议后则主张忍让,并于1月23日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下令十九路军五日内从上海换防。
1月28日23时30分,日军海军陆战队2300人在坦克掩护下,沿北四川路(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已多次划为日军防区)西侧的每一条支路:靶子路、虬江路、横浜路等等,向西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在天通庵车站遇到中国驻军十九路军的坚决抵抗。一二八事变爆发。
轰炸后的上海商务印书馆
1月29日凌晨,日机从停泊在黄浦江上的“能登吕”号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闸北华界,宝山路584号商务印书馆及东方图书馆(中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藏书超过三十万册)均被炸毁。闸北多处燃烧。但日本陆战队夺占北站的企图以失败告终。
1月31日,日本援军抵达上海,有巡洋舰4艘、驱逐舰4艘、航空母舰2艘及海军陆战队7000余人。
2月1日,日本军舰从长江上炮轰首都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往洛阳,表示决不屈服(年底才迁回南京)。
2月初,1万多日军多次进攻吴淞,均被击退。2月13日,日军劲旅久留米混成旅团千余人,在蕴藻浜曹家桥偷渡成功后,在永安纱厂门前被中国重兵包围,又有60名敢死队员实施自杀攻击,1600日军全军覆没。日军遭受重创,一举占领吴淞的企图遂破产。
之后战事扩大,日军四易主帅,指挥官由海军少将改由海军中将任,最后以陆军大将,前陆军大臣白川义则担任;数度增兵后日方最后投入兵力超过三个师团七万人;并兼以海空军、战车助战。
第五军官兵战前宣誓
中国方面,蒋介石于事变发生后复出主理军事,以中央军第八十七、八十八师及税警团、教导团为第五军,由张治中指挥,于2月16日加入上海作战;之后蒋再调正在江西围剿共军的第十八军陈诚部入浙。中国军队在国民支持下,在江湾一带抵抗日军进攻至3月2日,由于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形成腹背受敌的局面,于是全面从前线后撤。3月3日,日军占领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战。
5月5日,中日在英、美、法、意各国调停之下签署《淞沪停战协定》。日军返回战前防区(上海公共租界北区、东区及其越界筑路地带),中国军队暂留现驻地(沪宁铁路上的安亭镇至长江边的浒浦一线),交战区划为非武装地区。
两国参战军队: 日军7万人:第三舰队、混成第二十四旅团、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师团;
中国军队5万人:十九路军;第五军(张治中)。
据统计,事件中中国金钱损失约为十四亿元。闸北华界的商号被毁达4204家,房屋被毁1.97万户,损失惨重。(5年后八一三淞沪会战,闸北华界几乎全部被毁)同济大学(吴淞)、复旦大学(江湾)、上海法学院等均遭轰炸。
在两国正式签署停战协定前,日人在4月29日于虹口公园举行阅兵,庆祝日本天皇长寿的天长节及日军胜利。韩国人反日志士尹奉吉混入人群中,向主宾席投掷炸弹,结果白川义则被炸死,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被炸断一腿,植田谦吉中将师团长被炸瞎一目。尹奉吉后来被捕,在日本被处死。 1932年1月28日——日本出兵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上海事变
继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后没几个月,日本帝国主义又在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挑起事端。1月18日在日本驻沪陆军武官田中隆吉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的阴谋策划下,在上海引翔港(今双阳路)上海三友实业社门口发生了一起日本僧人遭殴打事件。19日,日本驻沪总领事村井仓松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严重抗议,并威胁要出动日本海军陆战队对付突发事件。20日凌晨,一批日本浪人焚烧了上海三友实业社,并打死打伤前来阻止的公共租界华捕。当天下午,一千余日本侨民集会,要求日本政府增派海陆军,镇压上海的排日活动。会后日本侨民捣毁了虹口一带的中国商店。23日南京国民政府召开紧急会议,研讨对日方针,蒋介石、汪精卫主张“先行安内,方可攘外”,要求上海市长吴铁城“对日方要求只有采取和缓态度。……万不能发生冲突,致使沪市受暴力夺取。”26日,日本政府增派“能登吕号”航空母舰等军舰抵沪。同日日本驻沪总领事向上海市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在1月28日下午6时之前必须给予满意答复,否则日本海军将自由行动。28日下午1时45分,上海市长吴铁城复函日本领事,表示全盘接受日方最后通牒所提的要求。但日方意在挑起事端,并不就此罢休。28日晚11时25分,日本第一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向上海市政府递交公文,强令中国军队撤出闸北并拆除防御工事。该公文称“帝国(日本)海军认为居住邦人(日侨)众多的闸北一带治安可虑。因此,配置兵力,使起维持治安之责任。本司令官兹要求支那方面对于支那军队在闸北地区的敌对设施迅速撤退。”11时50分,不待中方答复,日军四千余人以装甲车开道,分数路向闸北天通庵路、虬江路、横浜桥等地进攻。驻防于这些地区的国民政府第十九路军奋起反击,一二八淞沪抗战由此爆发。
28日深夜,当日军向闸北中国军队驻地进攻时,驻守闸北的十九路军七十八师翁照垣旅随即奋起抵抗,双方巷战数小时。29日凌晨,日军出动飞机轮番轰炸,黄浦江上日本军舰亦开炮配合地面进攻,闸北一带工厂、商店、民房被毁无数,北火车站和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及其所属东方图书馆均被炸毁。战斗打响后,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蔡廷锴等在真如设立指挥部,向全国发表通电表示:“尺土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种而抵抗,虽牺牲至一人一弹,绝不退缩”,并调十九路军所属六十、六十一师向上海集结支援。日军原以为中国军队会像九一八时一样不抵抗,日本第一遣外舰队司令官盐泽幸一少将甚至预期“四小时即可了事”,没想到会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至29日下午,日军未能前进一步。为准备更大规模的进攻,日军于当天表面上接受英、美领事的调停暂行停火,而同时却加紧向上海输送兵员。30日,增派驱逐舰4艘,海军陆战队七千余人赴沪。2月2日至4日,日军接连在闸北、真如、吴淞发动攻击,均被中国守军击退。6日,日本政府改派第三舰队司令长官野村吉三郎海军中将替换盐泽任上海战事总指挥,并增派陆军部队赴沪参战。为控制日本援军的通道,野村集中兵力攻打吴淞、江湾,从7日到12日,十九路军连日在吴淞、江湾与日军激战,多次击退其进攻。2月14日,国民政府军政部令张治中率第五军到沪接替江湾以北左翼之防线,与十九路军共同作战。同日,日方新任侵沪日军总指挥植田谦吉陆军中将亦率日本陆军第九师团等两万余人抵沪,战争规模扩大。20日开始,日军在吴淞、江湾、闸北发动全线进攻,中国军队反击,连日激战。至月底,中国军队坚守防线。日军久攻未能得手,再次增兵和改换主帅。2月23日,日方决定重新编成上海派遣军,由前田中内阁陆相白川义则大将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并率第11师团、第14师团前往上海。28日白川义则率援军4万到沪,日军在沪投入的总兵力近8万人,几乎是中国军队的2倍,其装备也远优于中国军队。3月1日,日军出动军舰20艘、飞机80多架、步兵万余人攻击中国守军防线侧背的浏河杨林口,并登陆成功。十九路军在苦战月余,后援不继,侧翼受攻的情况下,自吴淞、江湾、大场、庙行、闸北、真如全线后撤,退至嘉定、黄渡、太仓一带第二道防线。3月3日,国联决议要求中日双方停战。4日,日军向嘉定、太仓、黄渡进攻,被中国军队击退。6日,十九路军通电遵国联决议停战。日本方面也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不足而表示停战。一二八战争的军事行动至此停止。
从1月28日至3月3日的36天中,日军对上海的狂轰滥炸,给上海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上海市区包括闸北、吴淞、江湾、引翔、殷行、彭浦、真如等地被日军占领的面积就达494.78平方公里。受害人口达18万户,占全市华界人口的45%。闸北、吴淞、江湾等地被炸成一片废墟,“极目四望,但见一片残垣断壁”,“瓦砾成堆,尸横遍野”。战区内579家工厂,损失者达半数以上,1.3万多家商店损失70%,大中小学校受灾238所,建于光绪三十年的商务印书馆所属东方图书馆积数十年所收藏的孤本、珍本、善本及地方志等图书46万余册全部化为灰烬,闸北至江湾十余里大火竟日不熄,民房损毁80%。据当时统计,全市工厂商店、住房等损失计16亿元,市民死6080人,伤2000余人,居民逃难,流离失所不计其数。
在这次淞沪抗战中,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一些地方士绅、国民党知名人士及各界群众,全力声援十九路军的奋勇反击,纷纷捐助食品、棉衣及前线迫切需要的交通工具、通信器材、工事物资、医药用品;设立伤兵医院,救治伤病员;组织各种情报队、救护队、通信队、运输队、担架队、敢死队等配合前线作战和从事后勤供给服务;组织由工人、学生、商人参加的义勇军,直接上前线参与作战,表现了中华民族对日军野蛮侵略的英勇反抗精神。
1980年1月28日——“阴山岩画”被发现。
早在公元5世纪时,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境内的阴山岩画就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发现。他在著名的《水经注》中作了详细的记述。这些记载是世界上对阴山岩画最早的记录。然而在其后的若干世纪里,再没有人去问津。直到本世纪30年代未,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才发现了几幅岩画。对岩画的全面考察是从1976年开始的。此后,每年都有许多专家、学者和游人到巴盟境内考察和参观,先后共发现岩画1万多幅,其中做过拍照和临摹的岩画有近千幅。这些岩画不仅反映了阴山地区古代居民的信仰、美学观和世界观,同时也揭示了他们的游牧生活状况。
阴山岩画分布非常广泛,最多的地方在乌拉特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东西延伸5公里多。仅此一处,岩画就在千幅以上。在地里哈日山东北不远的山南坡和山顶部也有大量岩画和地里哈日山岩画毗连一起,成为一个岩画分布区。地里哈日山西南约8公里的瓦窑沟北山,每隔2至10米或稍远一些便有一处岩画,总数在9百幅以上。其次在蹬口县的北托林沟山地的黑石上,一般2~3米就有一幅岩画,最远间隔不超过10米,其总数在5百幅以上。
最密集的岩画群一个在默勒赫图沟一处迎北的崖壁上,东西约50米、高约20米,约有80个人头像组成。另一个在格和尚德沟中段的一块迎西的石壁上,宽约5米、高约15米,由50个个体画组成。
岩画面积最大的是乌拉特后旗大坝沟口西畔石头上的正方形岩画,面积约400平方米,被列为自治区重点保护文物。 2006年05月25日,阴山岩画作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石刻,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1987年1月28日,中央发出通知谈反自由化的范围重点
1987年1月28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斗争是长期的,存在于开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这场斗争严格限于党内,而且主要在政治思想领域内进行,着重解决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问题,即主要是反对企图摆脱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要联系经济改革的政策、农村政策、科学技术研究、文学艺术风格技巧的探索,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具有特定的含义。党内和社会上存在的其他消极、腐败现象,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挂钩。党政军机关、城市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解放军,主要是对广大党员进行正面教育。农村不搞。
《通知》强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必须十分注意政策界限,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不搞政治运动。《通知》最后强调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两者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1997年1月28日 中山舰沉没江底58年后被整体打捞出水
1月28日上午10时,沉没于湖北武昌金口镇长江中达58年之久的中山舰终于重见天日。图为浮出江面的中山
1997年1月28日上午10时许, 一代名舰———中山舰在湖北省武昌金口镇附近长江水域缓缓浮出水面,历时70多天的中山舰整体打捞工作至此圆满完成。
中山舰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25年4月13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正式被命名为中山舰。1938年10月24日,中山舰在武汉参加抗日战斗,不幸被日本飞机炸沉。在其25年的服役中,先后经历了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武汉保卫战四大历史事件。它不仅记载着孙中山先生历经磨难、矢志救国的坎坷历程,记载着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功绩,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英勇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打捞中山舰成为一项具有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工程。
中山舰的打捞工作一直受到海内外同胞的关注和支持。早在1986年5月,就有了打捞中山舰的动议;1988年,湖北省开始打捞的准备工作;去年底,湖北省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大强为首的打捞工作领导小组;去年11月12日,打捞工作正式开始。担任此次打捞任务的是重庆长江救助公司,为保证打捞工作万无一失,他们曾派出70多名潜水员,潜水近百次察看、测量,数百名打捞人员参加了这一工作。
据悉,中山舰出水后,将移至下游18公里处的湖北船厂采取科学方法,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全面修复。同时,将在中山舰沉没地———武昌金口规划3000亩土地,兴建综合性的中山舰陈列基地。
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圆寂
班禅大师俗名贡布慈丹,1938年藏历土虎年正月初三诞生于青海省循化县温都乡的一个农户。1941年班禅行辕堪布会议厅按宗教程序认定贡布慈丹为九世班禅的转世灵童, 取法名为班禅额尔德尼-洛桑赤,迎往青海塔尔寺供养。1949年6月3日,经当时国民政府总统李宗仁批准为十世班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大常委、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1989年1月9日,班禅从北京前往西藏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主持五世至九世班禅大师遗体合葬灵塔祀殿--班禅东陵扎布南捷开光典礼。由于操劳过度,致使心脏病突发。中央闻讯后,立即派北京医院著名心脏病专家小组乘专机赶去抢救,经多方抢救无效而终。班禅的遗体被长期保存。 中国首任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孙振宇和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大使沙祖康共同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2002年1月28日 我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在日内瓦开馆
2002年1月28日,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在日内瓦湖畔威尔逊总统酒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开馆仪式。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大使沙祖康向来宾介绍了中国新任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孙振宇,以及三位中国前任复关谈判代表团团长沈觉人、佟志广和谷永江。
在热烈的掌声中,两位中国大使和三位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的见证人,一起揭开了用红绸布覆盖的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的铜牌。
孙振宇大使是中国第一任常驻世贸组织大使,因此受到格外的关注。揭牌仪式预定在下午1点30分进行,不到1点钟,客人们就陆续来到会场。出席开馆揭牌仪式的有世贸组织总干事穆尔和总理事会主席夏秉纯,以及世贸组织成员国驻日内瓦的代表等约400人。
孙大使在致辞中说:“经过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正式成为了世贸组织成员。中国将在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基础上,严格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切实履行各项承诺,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开馆仪式结束以后,中国代表团举行了招待会。 1950年1月28日 中国戏曲学院成立
1950年1月28日,中国戏曲学院在北京成立,当时叫戏曲实验学校,田汉兼任校长。学校设8年制的京剧表演和6年制京剧音乐两个专业。1954年,学校归属文化部后定名为中国戏曲学校,并与东北戏曲学校合并,晏甬任校长,增设7年制的地方剧科。1962年后只设京剧表演和京剧音乐两个专业。1966年6月,学校教学活动停止。1977年12月恢复。1978年10月改名为中国戏曲学院,设京剧表演、戏曲音乐、戏曲导演、戏曲编剧、戏曲舞台美术5个系,史若虚任院长。 1996年1月28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组建完成
1996年1月28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宣布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组建完成。
1993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香港驻军的组建工作,主要编成有步兵旅、海军舰艇大队和航空兵团,总兵力不超过驻港英军的规模。装备有执行防卫任务所必须的现代化武器。 1938年——科学家提出原子爆炸释放2亿伏特能量
1939年1月28日,罗马大学的恩里科-费米在华盛顿召开的理论物理学家会议上说, 原子爆炸可以释放出2亿伏特的能量。 费米说这种巨大能量是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在一次试验中用中子轰击一种叫做准铀的人造合成元素时放射出来的。参加会议的物理学家们说奥托-哈恩的成就不亚于放射性的发现。但是要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至少还需要20年时间。他们不知道在6年后, 人类就制造出了验证该理论的“试验品”--原子弹。 1939年1月28日,爱尔兰伟大的抒情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去世,终年74岁
叶芝1865年出生于都柏林,爱尔兰血统。他对祖国文化感到自豪。这种激情反映在他的诗作、戏剧和政治生涯中(他曾在自由爱尔兰参议院里任职6年)。
叶芝曾敦促约翰·米灵顿辛奇和伊兹·拉庞德挖掘爱尔兰的民间神话。从他的第一篇诗集《玫瑰》可以看出他的热情,其中包括著名的《茵尼斯弗利岛》。他直到逝世也没有放弃诗的创作。 1930年1月28日
禁酒法实施十年,酒精中毒患者急剧增加
在芝加哥一幢大楼中发现的私酒酿造厂
私酒贩子靠这种方法偷运私酒
1930年1月20日,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报道,去年在这家公司投保的人中死于酒精中毒的人数比10年前增加35倍。
1930年1月为止,美国的禁酒法已实施了10年,支持禁酒者却在对这一法令敲打丧钟。宪法第18条修正案所规定的禁酒措施是从1920年1月15日午夜起实行的。从那时起,这个问题就成了全国性争论的焦点。
支持禁酒的人把这称做是好事,因为一般工人家庭原来用于买酒的钱,现在可以用于孩子的吃穿上面。而反对者却说,这一法令助长了贪污和谋杀,使非法酿酒者大发横财,使无数的人由于喝了劣质酒而中毒死亡。 1979年——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访问美国
1979年1月28日至2月4日,邓小平副总理应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1月29日,邓小平与卡特总统举行了会晤,双方就中美关系,尤其是台湾问题以及国际形势交换了看法。中美双方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文化协定及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议。 1982年1月28日
被意大利红色旅扣押42天的美国将军多齐尔获救
被救出的美国人质多齐尔将军
1982年1月28日,意大利警方猛攻帕多瓦公寓,救出已被极左的“红色旅”监禁42天的詹姆斯-L-多齐尔准将。5名“红色旅”成员被抓获。当小分队冲进公寓时一个恐怖分子正用枪对准将军的头部。
多齐尔准将是意大利维罗马基地的最高军官。他是自从11年前“红色旅”建立以来,第一个被其绑架的非意大利人。为了营救他,意大利警方采取一次最大的搜捕行动,参加人数5000人,超过了1978年为营救阿尔多-莫罗总理而进行的搜捕人数。莫罗被“红色旅”所杀害。 1115年1月28日(宋正和五年正月初一日),在进攻辽国的胜利中,阿骨打称皇帝,建国号"金",年号"收国",国都设在上京,称会宁府。新政权的建立,巩固了女真族的奴隶制度,也鼓舞了女真族彻底战胜辽国的决心。 1954年1月28日
北京-莫斯科直达客车首次通车
铁道部部长滕代远主持通车典礼并剪彩,旁为苏联驻华大使尤金
见图: 1986年1月28日——瑞士医学家赫斯逝世
赫斯 Walter Rudolf Hess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瑞士生理学家,生于弗劳恩费尔德。初为眼科医师,后转而研究生理学,对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兴趣。他用小电极刺激或破坏猫和狗脑的某些特定部位,发现自主功能的中心在脑底部~~延髓、间脑,特别是下丘脑。他把每一种功能的控制中心定位得极为精确,只要刺激猫下丘脑的某一固定点,就能使猫表现出遇到狗时那样的行为模式。因发现大脑的某些部位在决定和协调内脏器官功能时所起的作用,而与埃加斯~莫尼兹共获194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著有《精神生物学》等。 1918年1月28日
苏联红军成立,立宪会议解散
内战中的红军骑兵队
1918年1月28日,俄国革命家利昂-托洛茨基从流放地返回,并建立起属于自己政党的军队。托洛茨基和列宁计划用这支红军达到他们激进的目标。
列宁已经明确表示他要用武力来赢得他在投票箱前所失去的东西。9天前, 列宁提出了一项议案,要求建立一个由苏维埃,即工人委员会所组成的政府,但是遭到立宪会议的否决。布尔什维克代表站在列宁一边,命令立宪会议解散。
忠于列宁的赤卫军部队阻止会议代表们进入会场,并同上街示威游行的市民发生战斗。
布尔什维克党目前仍是少数派党,但这对列宁来说无关紧要。“只有傻瓜才会认为无产阶级会立即赢得大多数的支持,”他说道,我们首先推翻资产阶级,然后再夺取政权,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1887年1月28日——波兰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诞辰
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 (1887-1983)
美籍波兰钢琴家。1887年1月28日生于波兰罗兹,1982年12月20日卒于日内瓦。5岁登台演奏。后到柏林,经J.约阿希姆推荐,从K.H.巴尔特学钢琴,从R.卡恩和M.布鲁赫学理论。11岁在柏林由约阿奇姆指挥演奏W.A.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后到俄国、波兰等地旅行演奏,获得热烈赞誉。1906年第一次到美国与费城管弦乐团、纽约爱乐交响乐团合作演奏F.F.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C.圣-桑斯的《第二钢琴协奏曲》,3个月内举行了75场演奏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小提琴家E.伊萨伊举行音乐会为同盟国募捐。1916年到西班牙和南美洲演出后,他成了西班牙音乐的积极宣扬者。1946年入美国籍。
鲁宾斯坦生来赋有灵敏的十只手指,读谱能力之强也是超群的。他的演奏充满炽热的情感和充沛的精力,流利洒脱而又布局严谨,有时又细腻而富于诗意。其演奏细腻而富于诗意,流利洒脱而又布局严谨。曲目极为广泛,尤以演奏肖邦和勃拉姆斯的作品见长,弹奏法国和西班牙作家作品也有其妙处。
鲁宾斯坦毕生献身于钢琴艺术,1970年以83岁高龄出现在音乐舞台上,1976年4月举行告别演奏会,正式退出舞台。1977年庆祝他90岁诞辰,美国总统福特授予他自由勋章。他的演奏曲目非常广泛,在演奏风格上,对于古典乐曲倾向华丽而不炫耀,弹奏肖邦作品则充满诗意和乡土气息,是20世纪权威的钢琴演奏家。晚年写了一部自传,共分3卷,分别叙述他的青年、中年和晚年3个时期的演奏生涯。他录制了很多唱片,尤其是肖邦全部作品的唱片,已成为珍贵的文献资料;他录制的L.van贝多芬的5首钢琴协奏曲,也是一份贵重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