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111 发表于 2008-1-22 07:54:44

1922年1月22日——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1922~1983)出生,美国科学学家、科学计量学奠基人和情报科学创始人之一。

普赖斯

普赖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 (1922~1983),美国科学学家、科学计量学奠基人和情报科学创始人之一。犹太人。1922年1月22日生于伦敦,1983年9月3日卒于该地。194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物理系。1946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47年移居新加坡,在马来亚大学任教。1948年研究物理学论文数量增长现象,发现了科学文献指数增长规律,绘制了著名的普赖斯曲线。1954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史博士学位。1959年任耶鲁大学教授,后又担任皮博迪博物馆的历史科技仪器馆馆长。1961年出版《巴比伦以来的科学》一书,反映有关科学的新见解。1962年任耶鲁大学科学史与医学史系主任、梅隆基金会主席,并兼任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情报理事会理事。从此开始研究书目计量学、图书馆学和科学政策,并与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密切联系。他根据该所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判断科学论文的价值,提出科学论文增长的统计模型,为情报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他曾担任过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的科学政策顾问,先后受聘担任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丹麦、埃及、德国、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和苏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的科学政策顾问。1976年获技术史学会的列昂纳德奖章。1981年获贝尔纳奖。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普赖斯发表了300余篇论文和17本专著。其中,对情报科学产生深远影响的有《巴比伦以来的科学》(1961)、《科学论文网络》(1965)、《小科学,大科学》(1967)、《世界大脑的一些问题》(1975)、《引文循环》等。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7:57:00

1942年1月22日,中國女作家蕭紅在香港病逝,時年31歲。蕭紅原名張乃瑩,黑龍江呼蘭人。在魯迅的幫助下,1935年她發表了成名作中篇小說《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主要著作還有:長篇小說《呼蘭河傳》,小說、散文集《牛車上》等。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1930年,她逃婚出走至北平,考入女师大附中,未婚夫汪殿甲尾随而至,两人在哈尔滨道外正阳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同居。1932年,汪殿甲以回家取钱为由,将怀孕中的萧红抛弃,险些被旅馆老板卖到妓院以抵还六百多元的食宿费。孤苦无助、重病缠身的她向报社投稿求助,报社编辑萧军趁着松花江发大水的混乱救出萧红。两人在道里商市街二十五号大院的一间小房同居。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1934年6月,萧军与萧红移居青岛观象一路1号的一座两层小楼。9月,在这里写完了长篇小说《生死场》。这部小说以“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鲁迅序),生动地写出了几个农妇血淋淋的的悲惨命运。

10月,他们又移居上海法租界拉都路福显坊的一个亭子间。1935年12月,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鲁迅为它写序。萧红由此蜚声文坛,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鲁迅曾说,将来取代丁玲成为女作家中佼佼者的必定是萧红。同年,两人一同完成自传型的抒情散文集《商市街》。

1936年,萧红为摆脱感情问题的困扰而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1938年,萧红寄居在西安“西北战地服务团”时,与同居了六年的萧军分手,1939年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从重庆同抵香港,挤住在九龙尖沙咀乐道八号的小屋。在这里她写下最成功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如《小城三月》等。

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1年12月8日,日军从深圳开始进攻香港,同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1942年1月22日,萧红死在战乱中的香港一个临时医院(圣士提反临时医务站)里,年仅31岁。死前又被误诊为喉瘤,喉管开刀,不能发声,痛苦万状。这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25日黄昏,葬于香港浅水湾,后因墓地遭破坏,部分骨灰迁葬广州银河公墓,部分却埋于香港中半山区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一棵树底。

诗人戴望舒写了《萧红墓畔口占》:“

走六小时寂寞的路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peng111 发表于 2008-1-22 07:58:52

1942年1月22日——中国女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

萧红

【作家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作家生平】

一、早年生活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远祖张岱,于乾隆年间从山东省东昌府莘县逃来东北,到萧红祖父张维祯一代才从阿城县福昌号屯迁到呼兰。
  萧红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促使萧红最终走上背叛地主家庭的道路。母亲姜玉兰,生一女三子,萧红是第一个孩子。1919年8月母亲病故。
  同年12月,父亲张廷举续娶,继母梁亚兰对萧红姐弟感情一般。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她深得祖父张维祯的喜爱,经常带她到后花园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较好的文学基础。
  1920年萧红进入呼兰县立第二小学女生部读书,1924年升入县立第一初高两级小学。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作文尤其突出。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呼兰县也掀起反帝爱国热潮,萧红第一次参加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爱国斗争。
  在萧红上小学期间,由父亲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
  1926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的顽强抗争,父亲被迫妥协。

二、求学

  1927年秋季,萧红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
  在第一女中,萧红除喜欢绘画外,还广泛阅读中外文学作品,校刊上发表过她署名悄吟的抒情诗。1927年冬,哈尔滨学生联合会组织反对日本在东北修筑铁路的游行,学生们情绪高昂,纷纷请愿。萧红在这一抗日爱国运动中表现得坚定勇敢,一直站在斗争的最前面。
  1929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没有感情和留恋。
  1930年秋,萧红初中毕业。她不顾父亲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婚来到北平,并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
  1931年2月初,因无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春节后她随家搬到阿城县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在福昌号屯的这段生活,为萧红后来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她的一些小说、散文就是以这里为背景写的。

三、结识萧军

  1931年10月,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产期近,王恩甲却不知去向。
  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并因此结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裴馨园、萧军等人给了萧红很大的帮助。
  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红得以离开旅馆,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生下后因无力抚养而送人。出院后,萧红与萧军住进道里新城大街(今道里尚志大街)的欧罗巴旅馆,开始共同生活。
  因没有固定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但他们患难与共,感情融洽。
  1932年11月,萧红、萧军从欧罗巴旅馆搬到道里商市街25号(今道里红霞街25号),有了自己的家。

四、走上文学之路

  1933年3月,萧红参加了中共党员金剑啸组织的赈灾画展,展出她的两幅粉笔画。同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33年5月21日,她写出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作品通过描写王阿嫂一家的悲惨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她便以悄吟作笔名陆续发表了《看风筝》、《腿上的绷带》、《太太与西瓜》、《小黑狗》、《中秋节》等小说和散文,从此踏上文学征程。

  “牵牛坊”是画家冯咏秋的宅院,因院内种植牵牛花而得名,是位于道里水道街(今道里兆麟街)的一处平房。萧红、萧军经常到这里参加左翼文化人的聚会,常来的还有罗峰、白朗、金剑啸、舒群等人。通过与他们接触,使萧红开阔了眼界,增加了文学知识,而且还受到了一些共产党员爱国进步思想的影响。
  萧红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与萧军、白朗、舒群等人在抗日演出团体“星星剧团”中担任演员,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日。由于引起敌伪特务机关注意,剧团于公演前解散。
  1933年8月,长春《大同报》文艺周刊《夜哨》创刊,萧红做为主要撰稿人,在夜哨上发表了《两个青蛙》、《哑老人》、《夜风》、《清晨的马路上》、《八月天》等作品。
  10月,萧红与萧军合著的小说散文集《跋涉》,在中共党员舒群等人的帮助下,自费在哈尔滨出版。萧红署名悄吟,萧军署名三郎。《跋涉》的出版,在东北引起了很大轰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也为萧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跋涉》集中大部分作品揭露了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觉醒、抗争,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进步色彩,引起特务机关怀疑。为躲避迫害,萧红、萧军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下,于1934年6月逃离哈尔滨,经大连乘船到达青岛。
  在青岛,他们与先到这里的舒群一家住在观象一路一号。萧军在《青岛晨报》任主编,萧红集中精力,勤奋写作,不久完成著名中篇小说《生死场》。此间,他们与上海的鲁迅先生取得联系,并得到鲁迅的指导与鼓励。
  由于青岛局势紧张,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舒群被捕,萧红、萧军处境危险。1934年10月,他们离开青岛去上海。

五、与鲁迅的交往

  萧红、萧军到上海后,住在拉都路福显坊内一处二楼上。鲁迅先生非常关心他们到上海后的生活、思想和写作情况,但因当时上海环境险恶,斗争残酷复杂,无法会面,只好通过书信联系。鲁迅先生多次给他们写信,表示极大的关切,在精神上给他们很大鼓舞,为他们指明方向。
  1934年11月30日,萧红、萧军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第一次会面。他们向鲁迅先生介绍了东北的斗争情况和自身的遭遇,鲁迅先生也给他们讲了上海的斗争局势以及文艺界的情况,并同意推荐他们的作品出版。临别时,为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鲁迅先生将一些钱交给他们,并让夫人许广平将萧红的书稿带回。
  与鲁迅先生的这次会面,对萧红、萧军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不仅加深了他们与鲁迅之间的相互了解,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也使他们得到鲁迅的悉心指点,从鲁迅那里学会做人、做学问,为今后在上海立足,并从事文学创作,铺平了道路。
  12月19日,鲁迅在梁园豫菜馆请客,特意将萧红、萧军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久,叶紫、萧红、萧军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并出版了“奴隶丛书”。
  此外,鲁迅还利用自己在上海的关系,积极向出版社推荐他们的作品,萧红等人的书稿不但被介绍到当时陈望道主编的《太白》、郑振铎主编的《文学》,有时还转到良友公司的赵家壁那里。在鲁迅的热情帮助下,萧红到上海后写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小六》很快就在《太白》上刊出。
  随后,散文《饿》,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分别刊登在《文学》和《太白》上。从此,萧红的作品便陆续在上海发行的《生活知识》、《中学生》、《作家》、《文学季刊》、《中流》等多家杂志上发表。萧红也开始在上海文学界崭露头角,成为一颗闪亮的文学新星。

六、文学的收获

  1935年月12月,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在上海出版,在文坛上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萧红也因此一举成名。

  《生死场》原名《麦场》,后由胡风改名为《生死场》,是她以萧红为笔名的第一部作品。
  《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遭遇,以血淋淋的现实无情地揭露日伪统治下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现了东北农民的觉醒与抗争,赞扬他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
  《生死场》的发表,符合时代的要求,呼唤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坚定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志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萧红在作品中大胆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愿望,抒发了她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鲁迅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生死场》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社会影响很大。萧红也因此成为三十年代中国文坛知名的女作家,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七、参与社会运动

  1936年6月15日,鲁迅、茅盾、巴金、以群等六十七位作家联合签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反对内战,号召爱国文艺工作者,发挥进步作用,创作优秀作品,积极行动起来,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斗争。萧红是最初的发起人之一。

八、情感生活的波动

  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像亲人一般照顾他们,使这两个异地青年在上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正当萧红、萧军在上海的生活逐渐安定下来,进行文学创作比较顺利的时候,二人在感情上却出现了裂痕。这给萧红在精神上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烦恼,使她情绪低落,直接影响了写作。
  为了求得解脱、缓解矛盾,萧红决定用暂时的离别来弥补裂痕。1936年7月16日,萧红离开上海,只身东渡日本。
  旅居日本,萧红过着寂寞、孤独的日子,但她还是写出了《红的果园》、《孤独的生活》、《王四的故事》、《牛车上》、《家族以外的人》 ,以及诗歌《沙粒》等作品,并在国内的一些刊物上发表。
  1936年月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噩耗传到日本,萧红悲痛不已,她给萧军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寄托了对导师的深切怀念。
  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到上海后便去万国公墓拜谒鲁迅先生的墓,表达哀思。3月,她写下了《拜墓诗——为鲁迅先生》 ,发表在4月23日的《文艺》上。
  4月,萧红至北平,与老友李洁吾、舒群见面。在北平住不多久,萧红又回到上海,和萧军的关系也有所好转,还参加了萧军编的《鲁迅先生纪念集》的资料收集工作。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芦沟桥事变”。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在上海抗战期间,萧红、萧军不顾危险,积极热心地帮助日本进步作家鹿地亘夫妇躲过特务机关搜捕,保护他们安全转移,脱离险境。
  9月28日,萧红、萧军与上海的一些文化人撤往武汉。在武汉,他们结识著名青年诗人蒋锡金,住进他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5号的寓所。不久,东北籍青年作家端木蕻良也搬来与他们同住。
  萧红、萧军与从东北各地流亡到武汉的舒群、白朗、罗峰、孔罗荪等青年作家积极投身于抗战文艺活动,并在武汉形成一个很有影响的东北作家群。
  面对国土沦丧,民族危亡,萧红创作热情高涨,毅然加入抗战的文艺队伍中,挥笔写下多篇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 《天空的点缀》、《失眠之夜》、《在东京》、《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等散文的发表,对宣传推动人民抗战起到积极作用。此外,萧红还参加了胡风主编的《七月》编辑工作,并完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的前两章。

九、与端木蕻良的生活

  1938年1月,萧红、萧军和聂绀弩、艾青、田间、端木蕻良等人应民族大学副校长李公朴之邀,离开武汉到山西临汾民族大学任教。萧红、萧军、端木蕻良在校担任文艺指导员。
  2月,临汾形势紧张,“民大”要撤到乡宁,萧红、端木蕻良随丁玲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西安。萧军先是留下,后经延安也来到西安。
  在西安,萧红、萧军正式分手。此时萧红已经怀孕。
  4月,萧红与端木蕻良一起回到武汉。5月,他们在武汉结婚。
  日军逼近武汉,端木蕻良去重庆。萧红独自辗转于汉口、重庆、江津之间。1938年底,她在江津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出生不久即夭亡。
  1938年被视为萧红文学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
  1939年1月,萧红又回到重庆。此间,她应邀写下一些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有《记我们的导师》、《记忆中的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生活散记》、《鲁迅先生生活忆略》等。1939年冬,萧红和端木蕻良搬到黄桷树镇上名秉庄,住在靳以楼下。
  1940年1月底,萧红随端木蕻良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住在九龙尖沙嘴乐道8号。
  2月5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在大东酒店举行欢迎会,欢迎他们的到来。3月,萧红参加香港女校纪念三八劳军筹备委员会在坚道养中女子中学举行的座谈会。8月3日,香港文协、青年记者协会香港分会、华人政府文员协会等文艺团体联合在加路连山的孔圣堂召开纪念会,纪念鲁迅先生六十岁诞辰。萧红在会上负责报告鲁迅先生生平事项。纪念会上还演出了萧红到港后写的哑剧《民族魂》 。

十、《呼兰河传》

  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作品通过对自己故乡的回忆,以朴素率直、凄婉细腻的笔调,真实而感人地再现了她童年时代东北农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人民的束缚和戕害,表达了她对家乡人民苦难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时,对旧风俗、旧习惯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呼兰河传》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萧红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
  继《呼兰河传》后,萧红在香港还写出了长篇小说《马伯乐》、小说《后花园》,散文《小城三月》、《北中国》,散文《骨架与灵魂》、《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等作品。

十一、最后的岁月

  1941年4月,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回国途经香港,特意到九龙看望病中的萧红。后来萧红听从史沫特莱的建议到玛丽医院做全面检查,才发现患有肺结核。于是,在10月份住院打空气针治疗。因受医院冷遇,11月底萧红返回九龙家中养病。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九龙陷于炮火中。当天,柳亚子先生应萧红之约,到九龙乐道萧红住处去探望她。次日,端木蕻良和青年作家骆宾基护送萧红从九龙转移到香港,住进思豪酒店。
  1942年1月12日,日军占领香港。萧红病情加重,被送进香港跑马地养和医院,因庸医误诊而错动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
  1月15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将萧红转入玛丽医院。第二天,萧红精神渐复,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1月21日,玛丽医院由日军接管,萧红又被送进红十字会在圣提士反设立的临时医院。1月22日,萧红与世长辞,在战火纷飞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
  1月24日,萧红遗体在跑马地背后日本火葬场火化后,葬于浅水湾。
  1942年5月1日,延安文艺界举行萧红追悼会,在延安的作家及文化艺术工作者深切悼念萧红。
  1957年8月15日,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公墓,重新安葬。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7:58:54

1964年1月22日,國防部發布命令,授予解放軍某部六連“硬骨頭六連”光榮稱號。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历史上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合成集团军始于公元1985年。1984年,邓小平分析和判断当时国际战略格局和周边态势的发展趋势(注:当时中越冲突尚未停止),提出了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军队建设指导思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军队要为经济建设让路,“军队要忍耐”,宣布中国军队将“百万大裁军”,允许并鼓励军队各级部队都可以经商,在士兵中大力开展“两用人才”培训,军事工业大规模关停并转军转民,直至1998年起才禁止军队经商并逐年加大军费开支。实行这一转变的同时,组建了其陆军集团军。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一些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成批量地在部队列装,现在中国陆军集团军已初步形成了地面突击力量、火力打击力量、作战保障力量和后勤技术保障力量四个部分,有数十个专业兵种,涵盖一百多种专业。

中国陆军集团军的地面突击力量是由装甲兵、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共同组成的,已基本结束了“铁脚板”时代。其中装甲兵列装了可以在行进中进行射击的新型主战坦克。

peng111 发表于 2008-1-22 08:00:53

1865年1月22日——弗里德里希·帕邢,德国物理学家出生

弗里德里希·帕邢

弗里德里希·帕邢(Friedrich Paschen,1865年1月22日—1947年2月25日),德国物理学家,1908年发现了氢原子光谱的帕邢系。

1865年1月22日生于德国什米林。1884年考人斯特拉斯堡大学。1888年在柏林大学由于发现火花放”电的电压只决定于气压和两极之间距离的乘积而获博士学位。1901年任蒂宾根大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所长。1924~1933年任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柏林-夏洛腾堡)所长,1925~1927年任德国物理学会会长。1947年2月25日在德国波茨坦去世,终年82岁。
  
帕邢在物理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对光谱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从1890年起,帕邢系统地用测量热辐射方法对光谱的红外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894年通过对太阳光谱的研究,把红外线的波长从5um拓宽到9。3um。1897年通过改进仪器和采用新的测量方法,又把红外线的波长推至23pth。1908年,帕邢应用光栅摄谱仪对元素的红外区发射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氢原子光谱的近红外区存在附加的谱线,它恰好是氢光谱的Hα和Hβ之差得出的一个新谱线,从而证明了里兹(Wal-therRitz,1878~1909)提出的“从任何两条谱线之和与差往往可以找到另一谱线”的预言,并进一步发现了“帕邢线系”。

此外,帕邢还研究过光谱线在强磁场的分裂效应、氦谱线的精细结构、氖的复杂光谱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01:52

2003年1月22日,在全國公安機關加強內部管理電視電話會議上,公安部對全國公安係統提出了“五條禁令”。 公安部的“五條禁令”是:一、嚴禁違反槍支管理使用規定,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二、嚴禁攜帶槍支飲酒,違者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三、嚴禁酒後駕駛機動車,違者予以辭退;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開除。四、嚴禁在工作時間飲酒,違者予以紀律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予以辭退或者開除。五、嚴禁參與賭博,違者予以辭退;情節嚴重的,予以開除。

中国公安机关的职责是: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防范、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管理交通、消防、危险物品;管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国籍、入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和示威活动;监督管理公共信息网络的安全监察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治安保卫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公安部是国务院主管全国公安工作的职能部门。各省、自治区设公安厅,直辖市设公安局;各市(地、自治州、盟)设公安局(处);市辖区设公安分局,接受上级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各县(市、旗)设公安局,分别接受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县(市、区、旗)公安局下设公安派出所,由县(市、区、旗)公安机关直接领导和管理。

  公安部设有办公厅、警务督察、人事训练、宣传、经济犯罪侦查、治安管理、边防管理、刑事侦查、出入境管理、消防、警卫、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监所管理、交通管理、法制、外事、装备财务、禁毒、科技、反恐怖、信息通信等局级机构,分别承担有关业务工作。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林业局的公安局和海关总署缉私局列入公安部序列,接受主管部门和公安部双重领导。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04:10

2004年1月22日,國務院下發通知,發布第五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名單,共26處

中国侨网消息(陆春艳 王海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1月17日在全国侨办主任会作工作报告指出,国务院侨办决定将2008年作为侨办系统思想作风建设年,推动各级侨办和广大侨务干部以奋发进取、顽强拼搏、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掀起大干侨务工作的新热潮。

  李海峰指出,优良的精神状态是成就伟大事业的重要保证。当前,侨务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各项工作思路明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能否抓住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关键取决于干部的精神状态、取决于干部的素质。

  李海峰强调,各级侨办和广大侨务干部要有热爱侨务事业、干好侨务工作的激情,用情用心用力做好侨务工作;要有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品质,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要有刻苦学习、勤于调研的作风,努力实现素质兴办。

  李海峰指出,各级侨办是同级党委、政府领导和管理侨务工作的参谋和助手。掌握侨情动态、重视理论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是各级侨办特别是国务院侨办和省一级侨办的重要职责。面对国情、侨情的变化,各级侨办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关系侨务工作发展全局的突出问题、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办法,努力使各项侨务政策和工作部署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能反映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意愿,更能体现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和战略性。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06:49

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誕生
拜倫,浪漫主義詩人,1788年1月22日誕生於英國。1809年開始,他遊歷了西班牙、希臘、土耳其等國,1811年回國後,開始創作長詩《恰爾德‧哈樂德遊記》,震動了歐洲的詩壇。他的代表作《唐璜》,拜倫的詩對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有很大的影響。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在英國倫敦出生-1824年4月19日在希臘逝世),英國詩人;作家,世襲爵位,人稱拜倫勳爵Lord Byron,引領風騷的浪漫主義文學泰斗,又譯擺倫。他熱愛自由,除了支持英國的民主改革外,十分同情希臘的獨立運動,1823年他號召一支義勇軍,前往希臘支援作戰,不幸於1824年因瘧疾死於希臘。其代表作有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唐·璜等。唐·璜是一部未完的作品,女兒為知名女士愛達·勒芙蕾絲。



作品
拜倫是多產詩人,1833年出版的拜倫詩集,有17卷之多。拜倫著名的詩有:

《閒散的時光》
《當初我們兩分別》(text on Wikisource)
《給一位淑女》
《雅典的女郎》
《希臘戰歌》
《她走在美麗的光彩里》(text on Wikisource)
《我見過你哭》
《我給你的項鏈》
《寫給奧古斯塔》
《普羅米修斯》
《錫雍的囚徒》(text on Wikisource)
《給托馬斯·穆爾》
《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
《唐·璜》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10:57

彼得堡的「流血星期日」

1904年,俄國在戰爭中連連敗陣,加劇了社會矛盾。1905年1月中旬,彼得堡上百家工廠的工人相繼罷工。彼得堡工廠工人大會在1月21日向彼得堡當屬提出了請願活動的申請,被批准。請願書向是上請求公道和保護,還提出了實行8小時工作制、停止戰爭等要求。1月22日,星期日,清晨,彼得堡大批罷工工人及家屬彙集成隊。他們冒著風雪,舉著請願書、聖像和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畫像,唱著東正教禱告歌,前往冬宮和平請願。各路請願隊伍共有十幾萬人。許多請願隊伍未能抵達冬宮。而進入冬宮廣場的和平請願隊伍,還沒來得及送交請願書,就遭到列隊于冬宮牆下的軍警的槍擊和砍殺。到中午,請願人群中被打死打傷的有四千六百多人,其中慘遭殺害的至少有1000人。這天被稱為「流血星期日」。

一、城市的记忆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有8个小时的火车路程。在深秋早上的凉风中,我们到达圣·彼得堡,仿佛走进了历史的记忆中。

圣·彼得堡的建筑依然是18、19世纪的风貌。每一幢建筑都精雕细刻,雕塑往往是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每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一定有名人雕像,并且多半是文化名人。不新的圣·彼得堡浸泡在浓郁而淳厚的文化与艺术的氛围中,她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城。拥有列宾美术学院、莫西纳国家艺术设计学院、奥斯托洛夫斯基戏剧学院等一批著名的艺术学院和众多的博物馆外,圣·彼得堡这座城市规划和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化的。

艺术与历史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历史也就没有醇厚的艺术。正因为这座城市在建设之初就是以艺术的水准来设计建设的,欧洲建筑的经典都尽情地在这里演绎。这里有威尼斯水城的风采,也有巴黎的格局,还有意大利建筑的风范,当然更有俄罗斯文化的长久的积淀的形象呈现。

无疑这里是俄罗斯最具欧洲特色的城市,有人把圣·彼得堡称为欧洲建筑的博物馆。

漫步于圣·彼得堡任何一条街道,似乎都在与历史对话,都在品味艺术。不可思议的是,这座城市至今仍保持了一百年前或两百年前的格局。这种格局以及建筑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得面目全非。今天的人们依然享受着与百年前的圣·彼得堡人相同的生存环境。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们的建筑能一直完整地保存下来,并没有成为只被观赏的文物,而我们的城市要找50年前修建的房子似乎已不容易了。这与一百多年来,我们民族“不破不立”的意识有很大关系,革命始终激励着中国人,即使在建筑上,也总是被激进的意识所支配,建筑一直在破旧立新的革命激情中被破坏。当然就建筑本身来讲,由于一些传统观念的长久影响,我们对城市建筑的认识本身也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们将建造房屋——主要是建造民居,看成是构筑遮风避雨之地,是栖身的场所而已,马虎了事是习惯了。于是往往是千篇一律,过于简陋艺术之城圣·彼得堡,没有多少艺术性可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贵贱之别历来不含糊,在建筑上也同样如此,皇宫或衙门,当然还有寺庙可以认真,而市井小民的栖身之地是不被看重的。在圣·彼得堡,对人居环境是不会马虎的,建筑作为艺术在圣·彼得堡人的观念里早已根深蒂固。于是他们把每一座建筑都是当成艺术品来创作的,绝没有马虎的意识。

当建筑成为了艺术,它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它就有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要在圣·彼得堡找出一幢样式相同的建筑恐怕不太容易。谁忍心去毁坏一件艺术品呢?谁不以能住在艺术的空间里而感到荣幸呢?珍惜历史,就是尊重人类,品味历史就是品味文化,我想圣·彼得堡人是懂得这个道理的。

圣·彼得堡的公共建筑除了博物馆以外,可能要数剧院最多了。这座城市里至少有150多家以上的剧院,并且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每一场几乎也是座无虚席。

优雅的文化艺术气息弥漫着圣·彼得堡整个城市,历史出现过的众多文化艺术名人和这现实氛围使圣·彼得堡已经成为俄罗斯经典文化活动的载体。

二、城市之魂

如果说圣·彼得堡整个城市是一座艺术化的城市的话,那么众多的艺术博物馆就是这座城市艺术的灵魂所在。

今天的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实际上是个艺术馆,陈列着欧洲和俄罗斯的著名艺术品。《伏尔加河的纤夫》、《庞贝城的末日》、《少校求婚》、《基督显灵》、《飞翔的天魔》……展览馆内部已经很陈旧了,没有豪华的装饰,但是那几千件名作,那些让世人永远铭记的作品,足以显示俄罗斯深厚的文化底蕴。

冬宫与法国罗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和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共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这里收藏着俄罗斯以及人类最经典的艺术品。从古埃及、古希腊到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都有呈现,从中东到东亚,从非洲到西欧不同民族的文物和艺术都有展示,当然中国四川的汉画像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明清的文人画家文征明等人的作品也在其中。冬宫的美术藏品有多少,我没有得

到一个准确的数字,据说冬宫中的艺术藏品,每一件看一分钟,也要用5年的时间才可以走马观花地看完。

在品尝这些人类精神的大餐时,我们也没有忘记叶卡捷琳娜这位德裔俄国女皇对艺术的偏爱。当这位年轻美貌的德国女人成为王后,以她个人的爱好,就将冬宫设计成一个艺术的收藏地。她废除了并不睿智的皇帝而自己坐上帝国的宝座后,更是利用帝国的财力收集了大量的艺术品陈列于这个贡她休闲的宫殿中。女皇奢华的生活内容之一就是享受艺术。她的这种奢华为俄罗斯储存了大量的艺术品,让子孙后代有了取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其实整个圣·彼得堡都是一个艺术的博物馆,支撑这座城市并使其永不失魅力的就是文化与艺术的灵光。

三、永远的列宾

在一片茂密的丛林中,就是列宾的故居。

为了去凭吊这位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也是对中国艺术界影响最大的画家,那天我们一早就出发了。

车行进约40分钟,看到了路边一个并不起眼的小牌子,上面写着“列宾故居”。木屋四周被高大的树林环绕。跨过一座小木桥,看到了一个高高的木塔,这木塔是列宾登高眺望远处风景的观景台,登上高高的木塔,映入眼帘的是并不远的波罗的海风光。在他小屋的后面两百米的地方,就躺着永远的列宾。

这位大师的墓没有任何的修饰,墓前一个木制的东正教的十字架,一个不到半尺高的石台阶围起微微突起的黑土,黑土上盛开着美丽的小花。

列宾的房屋说小也不小,加上尖顶也有三层。楼下是他的书房、琴房和与朋友聚会的餐厅。二楼是他的主画室、天光画室以及很大的木阳台。

他的画室挂着他生前的画稿,油画架上还放着他没有完成的作品。今天要来这里的应该说都是艺术的崇拜者。俄罗斯人都明白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列宾在俄罗斯艺术史上的地位,就如莎士比亚于英国文学史,德拉克罗瓦于法国艺术史、石涛于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一样。

这位用画笔创作了《伏尔加河的纤夫》、《伊丹雷帝杀子》等反映俄罗斯重大历史事件和民众真实生活作品的画家,让后来的俄罗斯人和全世界的人,对俄罗斯的历史和社会变革有了形象的认识,他以非凡的艺术才华,最终创造了俄罗斯艺术史的辉煌。一个尊重艺术的民族,是绝对不会冷落自己的艺术家的,列宾是他们心目中的圣人。我想在中国,有多少人会真正铭记一位画家呢?在石涛故居,时常是门可罗雀。所以,产生了列宾,俄罗斯是骄傲的,列宾拥有他永远的崇拜者是幸运的。他的直接的追随者在当年他教授艺术的“列宾美术学院”里,用画笔在继续着他未尽的事业。

坐落在涅瓦河畔的列宾美术学院,她依然还是240年前的面目。

产生过许多大师的楼房与大师们的灵魂在时代的变迁中依然同在。她的每一级阶梯,每一间房屋似乎都能触摸到大师们的气息。

我们参观了学院的工作室和美术馆,美术馆里陈列着该院一代代大师们的创造和他们当学生时期的习作,这个学院的学术血脉与艺术风范形象完整地呈现在眼前,让人都能彻底感受她绝对的富有和厚重。在思潮跌宕、流派纷呈的世纪里,一代代列宾美术学院的师生执著地秉承着严谨扎实的艺术风范,“列宾人”自信地维护着严谨的造型训练法则,痴迷于对艺术本体和美的形式法则的探究。

这里拒绝把玩观念、更拒绝将艺术游戏化,一切相背于“美的艺术”的艺术在这里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在不少美术院校将标新立异、反叛传统视为时尚的今天,“列宾人”的“固执”、自信与自尊,倒给我们一种感动和反省的提示。

圣·彼得堡普通的市民一样对他们喜爱的艺术和艺术家充满了敬意。圣·彼得堡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婚礼,其中少不了的一个项目,就是新郎和新娘穿着礼服婚纱一定要在列宾美术学院的门前照相留影。

圣·彼得堡是一座艺术的城市,是一座具有艺术自信和尊严的城市!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17:02

蘇聯持不同政見者薩哈羅夫被流放

1980年1月22日,原子物理學家、持不同政見者安德列.薩哈羅夫被驅逐出莫斯科流放到高爾基城,本月初,薩哈羅夫公開指責蘇聯出兵阿富汗,並要求美國迫使蘇聯撤軍。

今年8月12日是前苏联氢弹试验50周年。俄罗斯《消息报》8月7日在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刊发回忆文章。文章指出:1953年8月12日,前苏联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城市塞米巴拉金斯克的一处靶场上进行了世界上首次氢弹试验。这是前苏联进行的第4次核试验。这颗代号为РДС―бс的氢弹爆炸当量高达40万吨,相当于40万吨TNT黄色炸药同时爆炸的威力,是美国或苏联第一颗原子弹威力的20倍!试验成功以后,苏联杰出的核物理学家、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时年50岁的苏联科学院院士伊格尔·库尔恰托夫,对年仅32岁的青年物理学家安德列·萨哈罗夫毕恭毕敬地说:“这可多谢你啦,苏联的救星!”

  众所周知,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情报部门情报曾经帮过前苏联科学家的忙。然而,前苏联的氢弹却险些毁在情报部门手里。从大名鼎鼎的克劳斯·福克斯手中弄到的那份资料曾经让美国人和前苏联物理学家都先后进入过死胡同。由扬·泽利多维奇院士领导的小组仅为检查这份错误百出的资料就浪费了6年时光。情报部门还提供过一份关于丹麦物理学家、现代物理学创始人之一尼尔斯·珀尔认为“超级炸弹”根本不现实的资料。

  对于氢弹,苏联科学家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只是要把这套想法的前景证明给后来全力推动氢弹研究的斯大林和贝利亚很不容易且要冒大风险。

  研制氢弹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智力竞赛。为了研制原子弹,首先要解决一系列工程技术问题,并且要在矿场和各类工厂里面开展大规模的工作。研究氢弹则需要一系列新的科研方向和新人才的出现。这些新的人才包括高温等离子物理学家、超高密度能量物理学家和异常压力物理学家。并且首次求助于数学模型。当时在美国,冯·卡门类型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很普遍。前苏联在计算机方面落后于美国,苏联科学家们虽然使用简陋的计算器,但通过采用巧妙的计算方法弥补了这一缺陷。

  苏联赢得了这场比赛!这要归功于安德列·萨哈罗夫想出了一套可供选择的氢弹构造示意图。而他当时不过是泽利多维奇院士领导的小组里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1949年,他就提出过“分层”的设想。根据这一设想,使用铀―238作为有效的核材料,而在生产武器级钚的过程中铀―238向来被看作是垃圾。假如用这类“废料”轰击能量含量10倍于裂变中子的热核聚变中子的话,每获得1000吨当量能量的代价可减少许多倍。热核燃料离子化收缩现象是前苏联第一颗氢弹的理论基础,这种收缩现象至今仍被称为“萨(萨哈罗夫)化现象”。前苏联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维塔利·金兹堡则提出拿锂的氘化合物作为热核燃料。

  前苏联研制原子弹和研制氢弹的工作是同时进行的。1950年初,贝利亚担任主席的专门委员会做出了一个关于加速工作的决定,即按照萨哈罗夫的结构加紧研制100万吨当量的氢弹(即爆炸威力相当于100万吨TNT炸药的氢弹),并且把氢弹试验的时间定为1954年。

  1952年11月1日,美国在埃卢格鲁博珊瑚岛上试验了一个名为“迈克”的热核装置,其能量释放当量为1000万吨TNT,这是美国当年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威力的500倍。“迈克”是一个大小相当于一幢二层小楼的庞然大物,其爆炸威力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爆炸产生的中子流十分强大,并且让人们发现了两种新的元素--锿和镄。

  前苏联对研制氢弹可谓全力以赴。无论是斯大林逝世还是逮捕贝利亚,都未能阻止这项工作的继续。1953年8月12日,终于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成功地试验了世界上第一颗真正的氢弹!在核试验期间,第一次爆炸就释放出82%的锶―90和75%的铯―137。当时对于放射性污染问题,任何人都没有想过。

  第一颗氢弹的试验成功推动了前苏联宇航事业的发展。这次核试验结束后,科罗廖夫特别设计局就受命为这种氢弹研制运载工具——洲际弹道导弹。这种洲际弹道导弹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乘坐这颗卫星上天的就是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1955年11月6日,前苏联首次进行了从图―16飞机上投掷氢弹的试验。美国直到1956年5月21日才进行了同类试验。此次试验在平民中造成了伤亡。试验结束后,苏联物理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伊格尔·塔姆要求他的同事们放弃先前的想法,甚至放弃让苏联引以为自豪的“分层”思想寻找全新的途径。他说:“我们至今所做的一切谁都不需要了,我们失业了。但我相信几个月以后我们是一定会达到创新的目的的。”

  1954年春季,前苏联的物理学家们接受了一种新的爆炸理论,这种理论的首创者就是泽利多维奇和萨哈罗夫。1955年11月22日,一架图―16飞机在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上空投下了一颗设计威力高达360万吨当量的氢弹。这颗氢弹的破坏半径竟长达350公里,试验期间有人伤亡,塞米巴拉金斯克城也遭到一定破坏。

  此后,世界便掀起了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事实上,自1955年起前苏联的核军备已经达到了同美国并驾齐驱的水平。在这一点上,前苏联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安德列·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功不可没,尽管这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后来曾长期作为前苏联“最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蜚声全世界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18:19

《民國日報》創刊

1916年1月22日,以討袁為主旨的《民國日報》在上海創刊。該報創始人是中華革命党總務部長陳其美,主編為葉楚傖、邵力子、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沈玄廬等。後該報成為國民黨中央機關報。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国民党在沦陷区天津做特务工作的“中央宣传部华北宣传专员办事”秘书庞宇振从地下钻出来,赶忙出版一份4开小报《民国日报》。这个报的名称是从30年代国民党天津市党部主委鲁荡平主办的《民国日报》沿袭下来的。
  很快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委派卜青茂为天津《民国日报》社长,接收了日伪天津《华北新报》的全部资财、器材,正式出版《民国日报》。庞宇振自办的那个4开的《民国日报》停办,被任命为《民国日报》总编辑。
  卜青茂、庞宇振不懂新闻业务。卜青茂从北平请来俞大酉为总主笔,张元璞为经理,还有编辑、记者30余人。抗战胜利后的天津尚无报纸,《民国日报》是最早发行的,对开一大张,发行3万份。等到《大公报》、《益世报》相继复刊,广大读者转向这两家久违的报纸,《民国日报》销数猛跌至1万份左右。
  俞大酉、张元璞向卜青茂建议,欲使《民国日报》发展,必须冲淡党报色彩。首先,在新闻和社论中不再称“本党”而改称“国民党”;其次,某些次要的政策法令允许加以轻描淡写的批评,以改变读者不愿看党报的心理。卜青茂请示主管新闻事业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许孝炎,获得批准。《民国日报》执行这一套欺骗读者的手法,数月之内销数恢复到3万余份,一年后增长到八九万份。东北三省对国民党尚不十分了解,也不清楚《民国日报》的真实背景,因见该报编印精美,借助铁路发行快捷,争相订阅。销数增多,广告收入丰厚,报社盈余甚巨。国民党中宣部指定《民国日报》负担中央通讯社天津分社、天津广播电台的经费及北平电影制片厂的一部分经费。
  各地报刊所有进口白报纸均由国民党中宣部掌握外汇配额。天津由报业公会分配,卜青茂是报业公会的理事长,他控制了进口白报纸的分配权。
  卜青茂,字蔚然,河北省赵县人,北平民国大学出身,“七七”事变前一直充任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干事,是当时国民党内小组织“实践社”的小喽罗。他为《民国日报》从北平请来的编辑、记者多由原“实践社”的贺翊新直接间接推荐,在报社内被称为“北平派”。庞宇振是沧州人,他在报社内安插的同乡王子彦为总经理,还有发行、广告、工厂等部门的头目,被称为“沧州派”。这两派明争暗斗始终没有停止。
  1947年总主笔俞大酉辞职,就任耀华中学校长,卜青茂另聘南开大学教授傅筑夫为总主笔。傅也是当年“实践社”的成员。
  《民国日报》与北平《世界日报》约定互相交换新闻。一次《世界日报》驻南京记者赵效沂发回一条消息,说蒋介石辞职将赴美国休养。《世界日报》将此消息传给《民国日报》,庞宇振判断消息可靠,同意发表。不料次日全国各报,包括《世界日报》全未发表。《民国日报》闯下大祸,卜青茂受记过处分,庞宇振撤销总编辑职务。
  蒋介石到华北视察时,曾接见过卜青茂、俞大酉,加以鼓励,《民国日报》特派女记者张重枢专访宋美龄,写成长篇特写。引起宋子文的重视,并向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黄少谷表示,愿意助款扩展该报,使之成为华北有力的宣传工具。经《民国日报》申请,宋子玉核准拨付美金l0万元,订购美国最新高速轮转印报机;另拨美金2万元,为《民国日报》修建新社址。由张元璞等主办的《民国晚报》在天津临近解放时出版,最高销数达到3万份,曾获国民党中宣部来电表扬。
  解放大军围困天津时,卜青茂先去北平,以电话派王子彦代理社长。国民党中宣部部长黄少谷曾密令卜青茂将《民国日报》新购进的高速轮转印报机及主要器材迁往上海,将报社编辑、经理两部主要人员撤至南京待命,内有“为党国保存一部分元气,务须迅速办理,不得延迟”等词句。但因时局变化迅速,南迁阴谋未得实现卜青茂要求会计将报社余款汇往上海,也被当时报社临时组成的安全委员会拒绝。
  庞宇振搭乘国民党最后撤退党政人员的飞机逃往上海,与卜青茂会合。上海《民国日报》办事处存有购买白报纸的巨额款项,他们二人瓜分,据为已有,携带随后逃去的家属,转往香港。
  1948年9月中共南方局系统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天津记者协会”,吸收《民国日报》记者勾宪真为会员,立即在《民国日报》内展开工作。首先争取该报副总编辑姚又文参加护厂工作,后又发展晚报编辑张虎刚、摄影记者关季衡(关平)、晚报记者董蔚章等加入 “地下记协”,成立“民国日报小组”,在制止南迁及护厂中发挥作用。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当天,在“地下记协”安排下,与《新生晚报》同时出刊天津解放的号外。随后协助军管会顺利接收《民国日报》,并于1月17日创刊《天津日报》。

peng111 发表于 2008-1-22 08:18:32

1898年1月22日——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爱森斯坦出生于里加

爱森斯坦(Eisenstein,Sergey;1898~1948)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艺术学博士、教授。1898年1月22日生于里加,1948年2月11日卒于莫斯科。1920年到莫斯科第一无产阶级文化协会工人剧院工作。他以美工师和导演的身份参加了根据J.伦敦的小说改编的话剧《墨西哥人》的演出。1921~1922年,他进入由B.梅耶荷德指导的高级导演班学习。1922年,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纲领性的美学宣言《杂耍蒙太奇》,引起了长期的争论,并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爱森斯坦在1924年转入电影界,导演的第一部影片《罢工》(1925)被《真理报》看作是“第一部真正无产阶级的影片”。他用“杂耍蒙太奇”、群众场面、类型演员、外景拍摄代替了先前电影中一般的“情节”、个别主人公、明星表演和布景,体现了他的纪实风格。影片《战舰波将金号》(1925)进一步发展了《罢工》的思想主题倾向和美学原则。影片塑造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人民群众的综合形像。影片中的石狮子、敖德萨阶梯等等一系列场面,成为世界电影的经典。在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上,《战舰波将金号》被评为电影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之首。

  为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周年,他接受了拍摄影片《十月》的委托。在这部影片中,他使用了理性电影的原则。不仅再现了1917年 2~10月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并且揭示了这些事件的含义。1950年,该片配上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重新走上了世界银幕。1928年以后,他又继续完成了被《十月》中断了的影片《总路线》,修改后以《旧与新》(1929)的片名上映。这是苏联第一部表现农村合作化的影片。

  1929~1932 年他同摄影师Э.К.基赛、助理导演Г.В.亚力山大洛夫一起出访欧美。他在法国拍了一部短片《感伤曲》(1930),试验了声画对位法。1932年在美国作家U.辛克莱的资助下,去墨西哥拍摄了纵贯墨西哥2000年历史的史诗片《墨西哥万岁》。在这部影片中,他探索了单镜头画面的运动、节奏及结构。这部影片的 8万米底片在爱森斯坦生前始终未送到莫斯科。许多人根据它的材料剪辑成《墨西哥风暴》、《悲惨的狂欢节》等10余部影片在世界各地放映。直到1979年,经各方努力,有6万余米胶片集中到莫斯科,由名导演、爱森斯坦当年的助手亚历山大洛夫剪辑成完整的影片,在1979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金质奖。

  1932年回国后,他在莫斯科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任教,他制定的导演实习课方法,为电影导演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他在拍《亚历山大·聂夫斯基》(1938)时,将影片的叙事结构同古老的传说、民间故事联系起来,将影片的映像处理同古俄罗斯的壁画及建筑艺术交织起来,又将这两者同普洛科菲耶夫的音乐进行对位的或对应的结合。其中冰湖大战一场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3集片《伊凡雷帝》(第一、二集,1945,第三集未完成)是他导演的最后一部影片。在对伊凡雷帝的解释上他从А.С.普希金的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中汲取了灵感,而在结构上则借鉴并超越了世界经典艺术家们的经验。这部多声部的影片,特别是近卫兵宴会的场面以及第二集的声音色彩蒙太奇,都使它成为世界电影的高峰之一,并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爱森斯坦的电影理论,在影片的总体结构、蒙太奇、声画框架、单镜头画面的结构、色彩以及电影史等领域,都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创性的研究。此外,他关于艺术激情的本质、艺术方法、接受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也在他的理论遗产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苏联出版了《爱森斯坦文集》(6卷);世界各国的电影界对他的艺术理论都给以相当的重视。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21:28

1294年01月22日
忽必烈逝世
发生地点:紫檀殿忽必烈在公元1294年1月22日于紫檀殿逝世!

忽必烈(Kubilai, 1215年—1294年),名字全称孛儿只斤忽必烈,蒙古族,拖雷正妻唆鲁禾贴尼的第二子(共四子)。中國元朝的創立皇帝,廟號世祖,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蒙古語尊稱薛禪可汗(Sečen Qaγan)。他也是第五代的蒙古大汗。

其長兄蒙哥即位後,下令攻打南宋,忽必烈則負責總領漠南漢地事務。他在这段时间内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如劉秉忠、許衡和姚樞等等,并提出了“行汉法”的主张。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还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1253年,忽必烈率军进攻位于今云南的大理国,國王段氏投降,被任為大理世襲總管。

蒙哥在1259年去世後,次年其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選立為大蒙古国大汗,而忽必烈则在中原开平在精兵擁立下自立为大汗。幼弟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為此發動戰爭爭奪汗位,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忽必烈定为一尊,迁都大都,上都为陪都,並继续推行漢法、任用漢族官员。但四大汗国之中的三國则因他违反歷來大汗選舉传统以及他“行汉法”的主张而纷纷終止藩屬關係,脫離了他的统領範圍。仅伊兒汗國(首任伊兒汗即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在名义上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但在忽必烈去世后伊兒汗國也完全獨立了。至此,蒙古大汗实际管辖的政治版圖僅止中原地区、今新疆東半部、西藏和蒙古全境。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为大元,正式即位为皇帝,並开始南下攻打南宋的计划。他的军队用了六年時间攻陷重镇襄阳,但以後的进展则相当顺利。1279年,在厓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南宋亡,忽必烈正式君臨華夏。

忽必烈後來亦有派遣军队进攻一些其它国家和地区,其中以入侵日本的战事最有名,也最惨烈。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朝發動第一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之為“文永之役”,以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史稱“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次能、志賀二島,卻碰到颱風,溺死近半。元军两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一般认为颱風(日本人称这两次大风为“神风”)是造成失败的最大原因,不过後世也有認為是元朝的行軍習慣不相適應所致(蒙古人習慣上打陸戰,而攻打日本則是海戰)。

青年時期的忽必烈時常注意金、宋的文明,認識到「蒙古唯有與伊斯蘭文明及漢家文化融合,帝國長久立足於世界的理想方能實現」,因此身邊經常圍繞著來自中原、中東等地的學者。透過他們的言談與經驗,除了伊斯蘭世界,忽必烈對漢地風俗民情的瞭解也超越了當代大多數的蒙古人。不過在創立元朝的前後,蒙古人多不認同忽必烈要親近漢地學者的主張,所以忽必烈有感必須發動武力殲滅胞弟、成為大汗,理想才可能實現。但是爭奪汗位的行動也使蒙古大一統的可能性消失了。往後即使忽必烈在漢地推行漢法,但身邊蒙古貴族反對實施漢法的聲音始終大於支持。由於改變蒙古人的觀念是如此的困難,加上版圖擴張至日本的出征失敗了、治理中原的難度高於預期,而且由色目人管理財政的帳面成果確實比漢人來得豐碩、精明,因此在尚武的大環境下,失意的忽必烈不復當年的威望,他選擇了與蒙古貴族妥協,漢人的地位終於退到最末階,種下了漢人日後積極反抗蒙古人的意志,同時也宣告了忽必烈早年試圖革新蒙古的理想失敗。[來源請求]

忽必烈晚年飽受痛風病痛之苦,愛妻察必與皇太子真金先行離世,使他悲痛不已。為了尋求安慰,他享用了更多的美食與醇酒。過度的飲酒,讓他的健康亮起紅燈,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於宮內與世長辭。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24:03

Dr.eye: 1903年01月22日 (星期四)
巴拿马运河的建设一波三折
因牵涉到利益关系,美国对运河建设地应该在巴拿马或尼加拉瓜始终争议不休,最后达成协议:运河用地的订金是1千万美元,每年支付租借费25万美元。
如此一来,对美国是有利的,而对财政疲弊的哥伦比亚也不无小补,因此美国国务卿-赫依和哥伦比亚外交部长-埃朗签署有关建设巴拿马运河的「赫依.埃朗条约」。
在哥伦比亚议会批准审议赫依.埃朗条约过程中,爱国声浪逐渐占优势,认为以 微少的钱 卖掉国家主权,即使美国对哥伦比亚政界施压也无效果,直到8月,哥伦比亚议会一致决定拒绝批准。

巴拿马运河(英語:Panama Canal;西班牙語:Canal de Panamá)位于拉丁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总长82公里,宽的地方达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在太平洋一侧有两座船闸,在大西洋一侧有一座船闸。在大西洋一侧的船闸有三层,高达21米,每扇有745吨重,但平衡相当好,只要30千瓦功率的电机即可驱动开合。 船室长305米,宽33.5米,船只在船闸中被提升26米,进入人工筑坝拦截查格里河形成的嘎顿湖(加通湖或嘉頓湖),通过运河再经过一座单层船闸降到海拔16.5米,进入米拉弗洛湖,再经过一座双层船闸降到海平面高度进入太平洋。每座船闸都是成对的,所以可以双行,船只在船闸中由轨道牵引机牵引行动。太平洋海面比大西洋海面高24厘米,并且潮汐较高。嘎顿湖中有几个小岛,是野生动物保护区。

最早提出開鑿中美洲地峽的運河可追溯到152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爾斯(Charles V, Holy Roman Emperor)和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五世(Carlos V)建議及早制定巴拿馬運河,可減少船舶往來的路徑。自从1820年以来,美国就有了在中美洲建造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运河的计划,因为船只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必须航行到南美洲最南端绕行合恩角。当时有三种选择方案,在墨西哥、尼加拉瓜和巴拿马,但从1850年到1855年在巴拿马建造了横跨地峡的铁路,使巴拿马成为首选方案。


[编辑] 法國人建造過程
建造苏伊士运河的负责人法国的斐迪南·德·雷赛布(Ferdinand de Lesseps)於1879年組織了巴拿馬洋際運河環球公司,年齡已屆74歲,1880年1月1日负责开始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設計了8套開鑿運河的方案,預算是6.58億法朗。

但是在高燥地带开凿苏伊士运河和在热带丛林内开凿完全不同,巴拿馬地峽群山連綿、叢林密布,洪水、泥泞、热带的流行病如疟疾、黄热病等造成造成数以万计的工人丧命,迫使法国人放弃了这个计划,巴拿馬運河公司宣布破產,1904年,美國買下了該公司的資產。為此法國付出20億法朗的代價,許多法國投資人血本無歸。

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认为运河对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意义都很重大,决定接过这个项目,在1903年和当时巴拿马地区的主权国家哥伦比亚政府签定了“海-艾兰条约”,取得在巴拿马开凿运河的权力,但哥伦比亚议会不批准此条约。罗斯福派人和哥伦比亚反政府军队接触,答应会帮助他们取得独立,1903年11月3日巴拿马宣布独立,美国军舰在巴拿马海域举行“军事演习”,哥伦比亚只得承认其独立。为了报答罗斯福,根据1903年11月18日和美国签定的“海-布诺-瓦里拉条约”,美国以1千万美元的代价,从1904年2月23日起对宽16.1公里的运河区取得了永久租界权。1904年美國以4000萬美元收購了法國的運河開發權,首要工作即是派遣昆蟲學家前往巴拿馬撲滅當地的蚊子。

美国成立了由海军上将约翰·C·怀特负责的“地峡运河委员会”,当时古巴医生胡安·卡洛斯·芬莱已经发现了导致2万法国工人丧生的黄热病是由蚊子传播的。因此由威廉·C·乔戈斯医生为首的执行了一个“巴拿马运河开凿期间新卫生措施”在1905年大致上消灭了黄热病。

开凿的第一位总工程师是约翰·芬德来·瓦拉斯,但由于组织不力和疾病肆虐,一年后被辞退,第二位总工是约翰·斯蒂文,他领导建设了必须的后勤设施,包括工人的住房,改造了地峡铁路,使能承受更繁忙的运输,可以有效地运走开凿出的土方,他于1907年辞职,由乔治·华盛顿·郭达斯上校接替了他的工作,他的工作受到了各方面的赞扬,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勒塞普曾经主张要建设一个和海平面保持一致的运河,但无法解决和在好几个部位横跨运河的查格里河的关系,因为查格里河在雨季有很大的洪水,都会流入运河。他的朋友艾菲爾建議他利用閘道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斯蒂文最后选择了用船闸建造梯级运河的方案。郭达斯上校执行了这个方案,用一座大坝拦住查格里河,形成人工的嘎顿湖,大坝发电还可以为船闸提供必须的动力,湖水还为运河提供了一个几乎达运河总长三分之一的“水桥”。在郭达斯上校的领导下,开凿运河开始破土动工,即使是采用了梯级方案,运河挖掘的土方量也比勒塞普最初估计的高出四倍多。直到1913年10月10日当时的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亲自启动大坝闸门,宣布运河竣工。许多印第安人劳工参加了运河开凿工程,官方宣布的死亡劳工人数为5609人,但實際傷亡人員遠超過這個數字。

为了建造巴拿马运河,法国在开始付出了3亿美元(20億法朗),美国又追加了3亿7千5百万美元,共挖掘了259,000,000立方公尺的土石量,為原先估計的三倍半,用了4百5十万方混凝土,最多时有4万工人同时施工。

1914年8月15日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极大地缩短了美国东西海岸间的航程,比绕合恩角缩短了1万4千8百公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利用运河将航空母舰送去补充几乎被毁灭的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虽然能够通过运河,但有需要先拆除航标,腾出航道。

2004年财政年度期间总共有14 035艘船只,总吃水266 916 576吨通过巴拿马运河。

1977年9月7日美国和巴拿马签定了陶里欧-卡特条约,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承认了巴拿马对运河区的主权,条约规定美国在1999年12月31日以前逐步将主权归还巴拿马,这个条约受到美国许多人的反对,巴拿马军队司令诺列卡威胁如果美国不批准这个条约就会破坏运河。1989年12月20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老乔治·布什以保护运河维护人权的名义派兵「入侵」巴拿马,推翻巴拿马政府,捉拿巴拿马军队司令诺列卡。此举引起拉丁美洲国家的普遍反对,怀疑美国政府想借机推翻陶里欧-卡特条约,拒不归还巴拿马运河。

运河的主权于1999年交还巴拿马,由于运河无法通过巨型油轮和现在的大型航空母舰,美国正在计划在中美洲其他地方开凿新的运河。

通過運河的全程需花費10小時。每艘船之通行費約為29萬美元。


扩建
2006年10月22日,巴拿马就巴拿马运河扩建举行全民公投,超过78%的投票者支持扩建,扩建计划获得通过。计划在运河的两端各修建一个三级提升的船闸和配套设施,船闸的宽度扩大到55米,长度到427米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30:00

1924年01月22日 (星期二)
英国劳工党首次组阁,由党魁马库特纳特就任首相。
在英国,掌握政权的第一党若丧失过半数,得不到议会信任时,国王可以任命第二党组阁,被称为「宪政的常道」。 1923年12月,在总选举中贸易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自由贸易派的劳工党与自由党各获得191席、159席而获胜,然而分裂成保护关税与自由贸易派的保守党,丧失90席,只获得258席;由于不超过半数,因此须进行信任投票,于是在1924年1月21日,保守党的波尔特运内阁,以72票之差倒阁,国王乔治五世立刻命令劳工党组阁,于是英国史上第一个劳工党内阁成立,并由该党党魁、社会主义者-马库特纳特就任首相。 马库特纳特是农场工人的私生子,长大后独自努力、奋发图强,终于成为下议院议员的秘书,而活跃于政界中。1911年,被选为劳工党党魁。后来因为反对英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一度退出政坛;1922年再度重新上台,终于在1924年成为首相。

aazz1122 发表于 2008-1-22 08:31:45

754年1月22日 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鉴真(688——763),本姓淳于,扬州江阴(今江苏扬州)人。
14岁在扬州大云寺削发为僧,22岁受戒。早年云游长安、洛阳等地,26岁起,住持扬州大明寺,专说戒律。此后曾研究建筑、雕塑、医药等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高僧。
743年始,应日本在唐朝学成回国的高僧荣睿、普照和日本政府的邀请,5次东渡都遭受挫折,未成。其间又因辛劳过度,感受暑热,双目失明。
公元753年鉴真携带大量佛经佛像和书籍,作第6次东渡,经过千难万险,于754年1月23日(唐天宝十二载十二月二十六日)抵达日本九州。不久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成坛,传授戒法,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的开始。日本朝廷封他为“传灯大法师”。鉴真东渡,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32:46

1944年01月22日 (星期六)
遭德军埋伏 盟军的安兹奥陆上作战失败
盟军趁驻意大利的德军不注意,袭击罗马南方约八十公尺的安兹奥海岸;紧接着一个星期时间似乎进行得相当顺利,陆续运送六万九千名士兵、五百零八门炮火、二百三十七辆战车及大量的补给品;不过乘盟军活动疲乏时,凯撒林格率领的驻意大利德军集中兵力,筑成强固的防卫线。 盟军在司令官鲁卡斯的指挥下30日发动攻击,不幸遭到德军的埋伏,三天的战斗期间,德军虽然也损失惨重,可是,此次支持卡西诺盟军的登陆作战终告失败,总计死伤五千五百人。之后,邱吉尔写道:「投入安兹奥海岸的是山猫,不应是搁饯的鲸鱼」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KG,OM,CH,TD,FRS,PC (Can)(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家、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出任第60ˋ62任英国首相,期間带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並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邱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對英國以至世界均起深遠的影響。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39:10

1944年01月22日 (星期六)
表现主义画的先驱蒙克去世
挪威画家那德华尔,蒙克在奥斯陆郊外一处的画室中逝去,享年八十岁。他在1892年的柏林美术家协会招待展中,展出了五十五件总称为『生命之结』的作品;以爱、不安和死亡为主题,色彩强烈,带有流动性曲线及明快风格的『喊』、『圣母画像』、『嫉妒』等作品,虽然曾经因遭柏林市民排斥而引起展览会关闭的事件,不过这反而提高蒙克的名声。 蒙克曾长期居住德国享誉于世界,后来因神经衰弱于1908年住进精神病院;不久,他回到奥斯陆老家过孤独的生活,在视力逐渐减退中,默默画出对死亡有预感的自画像。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
此次蒙克博物馆从藏品中精选出蒙克43幅油画和12幅版画作品来沪展出,时间跨度自1891年至1940年,大多数为蒙克的代表性作品。其中《病孩》、《呐喊》、《忧郁》、《圣母玛利亚》、《青春期》等等更是世人熟知的名作。观众能够透过画面那夸张的手法、激烈的笔触以及阴郁的情绪了解这位艺术大师的内心,感受他对人类的怜悯、同情和爱。

redant 发表于 2008-1-22 08:44:03

陈朝灭亡(589年) 01月22日

隋文帝即位后,就怀有统一全国的雄心。他任命韩擒虎和贺若罚镇守与陈朝相接壤的庐江(今安徽合肥)、广陵(今江苏扬州),并叫他们筹划伐陈的战略。同时,隋文帝在永安(今四川奉节)造大型战舰,“高百余尺,起楼五层,左右前后,置六柏竿,各高50尺,可容战士800人。”积极准备伐陈。
公元588年秋,隋军51万人分8路出师,水陆并进。可是,陈朝的君臣们则妄图依仗“金陵王气”和“长江天堑”,依然“奏伎纵酒,赋诗不辍。陈将屡请迎战,陈后主都没有答应,只是一个人日夜啼哭。直到隋军已形成包围金陵之势,陈后主才轻率决战。当韩擒虎从新林进军,任忠迎降,引韩擒虎的部队直人朱雀门。陈后主仓皇随10多名官人出景阳殿,自投于桔井之中。“既而军人窥并,呼之,不应,欲下石,乃闻叫声;以绳引……出”,被俘投降,589年1月22日(祯明二年五月初一日)陈亡。

隋文帝楊堅(541年~604年),隋朝開國皇帝,諡號文帝,廟號高祖,在位24年,後為次子楊廣所弒。他是胡化漢人,鮮卑名是普六茹。

楊堅為華陰人,係西魏隨國公、北周柱國、大司空楊忠之子,自稱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北周時曾官拜「驃騎大將軍」,又封為「大興郡公」,後襲父爵柱國,長女嫁北周宣帝為後,地位顯赫,北周武帝時任隨州刺史。其妻獨孤皇后為北周時當朝柱國、大將軍獨孤信之女。公元581年,楊堅以「受禪」為名,廢北周靜帝而自立,改年號為「開皇」,建立了「隋朝」。


政績
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嚴重分裂後的中國,從此中國在大多數的世紀裡都保持著他所建立的政治統一。

鑑於東漢至隋南北分裂達四百多年之久,民生困苦,國庫空虛,故自開皇九年,楊堅統一天下後,即以富國為首要目標,輕徭薄賦以解民困,在確保國家賦稅收入之同時,穩定民生。由於南北朝以來,戶籍不清,稅收不穩,於是楊堅開皇五年,即大索貌閱,並接納尚書左僕射高熲之建議,推行輸籍法,作全國性戶口調查,增加國家稅收,改善經濟,盡掃魏晉南北朝以來隱瞞戶籍之積弊,促成開皇之盛世。

隋初經歷南北朝戰亂,民生疲弊,故楊堅接納司馬蘇威建議,罷鹽、酒專賣及入市稅,其後多次減稅,減輕人民負擔,促進國家農業生產,穩定經濟發展。隋之富饒既非重歛於民,究其原因,與全國推行均田制有關。此舉既可增加賦稅,又可穩定經濟發展,且南朝士族亦漸由衰弱至於消滅。均田制能順利推行,對隋初經濟發展收益甚大。

加上隋代以關中作為本位,關中糧食短缺,需依賴關東漕運接濟,故楊堅於洛州等地設立常平倉等官倉,貯存關東運來糧食,建廣通渠,便利關中漕運。又於民間設義倉,人民捐納糧食以防凶年。

在地方行政方面,文帝鑑於魏晉南北朝政區劃分毫無標準,地方行政混亂,支出龐大,楊堅遂於開皇三年,盡罷諸郡,實行州縣二級制,使國家地方行政漸上軌道。誠如學者錢穆所言:開皇之治的成功,簡化地方行政機構是一個基本因素。據統計隋初中央政府開支減省三分之二,地方政府之開支減省四分之三,全國於行政之經費,僅及南北朝時代開支三分一而已。故隋國庫之豐積,不無原因。

此外,楊堅安定政治,關隴集團的支持功不可沒。漢人如鄭譯、劉昉、高熲等名臣有助推動國策。楊堅亦因前朝酷刑甚多,影響民生,故命蘇威等人編纂《開皇律》,修訂刑律,訂立國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又減省刑罰,死刑只設絞、斬二等,以示隋朝對民之寬大。

在澄清吏治方面,楊堅得國以來,勵精圖治,兼且天資刻薄,自不容貪污枉法之行為存在。楊堅命柳盛持節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長吏贓污不稱者二百餘人,州縣肅然。吏治之整肅,不僅上裕國庫,下紓民困,隋初之隆盛,此亦為要因。


楊堅開了中國科舉制度之先河,於開皇七年(587年)命各州「歲貢三人」,應考「秀才」。在位期間,史稱「開皇之治」。


太子楊堅是個節儉的皇帝,然而卻可說是節儉得過份,在大旱時仍不肯開倉,身為皇帝,但衣著十分樸素。長子楊勇為人奢侈,受楊堅厭惡;次子楊廣(即隋煬帝)在楊堅面前裝得很樸素,但背後比楊勇更奢侈,所以深得楊堅喜愛,後來廢楊勇立楊廣為太子,是他的一大敗筆。


家庭

後宮
獨孤皇后
宣華夫人陳氏
容華夫人蔡氏


房陵王楊勇
隋煬帝楊廣
秦孝王楊俊
庶人楊秀
庶人楊諒


樂平公主楊麗華
蘭陵公主楊阿五
廣平公主

fjfzjm 发表于 2008-1-22 08:45:57

http://photo.bj183.com.cn/200607/T32-1.JPG“向硬骨头六连学习”邮票


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解放军某部六连以“硬骨头六连”光荣称号(1964)。 “硬骨头六连”在战争年代以刺刀见红威震敌胆著名,两次荣获“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1964年1月22日,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1985年 6月,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金豆  留住记忆“0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