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几天可能新闻又会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拿来炒作(大学里的逃课事件,好像是发生肢体接触吧)。我就在想,在现在这个教授满天飞的教学大氛围下,怎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文章发的多?
书编的多?
有多少科研项目?
被学生尊重?
想不通哦,以前我认为专业教师的最中心的任务是专业强,且学生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但是学术超男学术超女出现之后,却不尽然了。居然当老师也需要炒作。大家给个意见吧。讨论讨论,呵呵,我还是想做个好老师的哦! 从楼主的发贴看,你已经做到了啊。
敬业就够了。
不过楼主你比我还小,你能一直做到,作为孩子家长我愿意把孩子给你教。 “专业教师的最中心的任务是专业强,且学生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同意楼主的说法,俺也是这样做的,连续几年学生评教都是优秀!!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对教师内涵作了如下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
承担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什么是好老师?
。。。。。。
作为教师,应该德才兼备,我们单位的个别老师,学术一般,就是靠当年的团队,帮扶当上了教授,现在经常和领导闹别扭,现在单位的氛围很不舒服。
所以我觉得好老师应先有德,再有才。 光有才也不行,还要有能使学生学到的能力。也就是自已明白,也能够有让别人明白的能力。 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是德,其次是才。早些年,我们是要求“红”——也就是在政治上要进步,现在我们都讲才,唯才是举,即不讲“红”,也不讲德了。因此,学校里的老师普遍师德败坏,只要有几分才气,就可以为所欲为。剽窃者有之,嫖娼者有之,师生恋者有之,乌烟瘴气。在这样的老师、在这样环境下,教出来的学生,学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大学老师,最重要的是专业水平过硬,教书认真负责这两条! 引用第1楼elang2002于2008-01-10 18:14发表的 :
从楼主的发贴看,你已经做到了啊。
敬业就够了。
不过楼主你比我还小,你能一直做到,作为孩子家长我愿意把孩子给你教。
有点受宠若惊哦。还是谢谢支持,本人一定努力哦!大家的支持,学生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没必要把师生恋跟嫖娼剽窃者放在一起吧。。。!
引用第6楼yensen于2008-01-11 16:48发表的 :
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是德,其次是才。早些年,我们是要求“红”——也就是在政治上要进步,现在我们都讲才,唯才是举,即不讲“红”,也不讲德了。因此,学校里的老师普遍师德败坏,只要有几分才气,就可以为所欲为。剽窃者有之,嫖娼者有之,师生恋者有之,乌烟瘴气。在这样的老师、在这样环境下,教出来的学生,学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尽心焉而已 引用第10楼zhong688于2008-01-12 16:57发表的 :
尽心焉而已
楼上这句给人的感觉是返璞归真了! 杨帆就算得上一个好的老师。他的已经毕业的一个学生在“杨帆门”后写了一篇《我曾是杨老师的课代表》,写得真挚感人,去看一看,相信你会受到一些启发。 转贴一下我推荐的《我曾是杨帆的课代表》一文,大家可以看一看。
??我曾是杨帆的课代表
前天晚上,还在学校读研究生的师妹打来了电话,说是杨帆老师出事了。我笑答他能出什么事,细听之下才知道是和违反纪律的学生起了冲突。
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只能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03年的时候杨帆老师第一次在本科开课,听者云集。下一次开课的时候就换了个大教室。在此之后,杨帆老师开的课都能吸引很多的学生,现场效果极为轰动。以至于后来学校科研处的人也专程来听课。发展到最后学校的党委书记也被惊动,为了看看这个老师到底怎么样受欢迎,晚上悄悄坐在后排旁听。
校领导亲自听新老师的课,反正我在学校四年就见过这么一次。如果知道这个情况,网上所有杨老师的课没有人听,不受欢迎的观点应该可以不攻自破了。
杨帆老师给本科生开课从来都是天马行空,并不会完全按照大纲去讲,当然了选修课根本也说不上什么大纲。杨老师经常说,讲课学知识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德育教育。
这次发火我觉得一点也不意外。因为以前也曾经小小发过,只不过没有这次这么激烈。同样,那也是因为上课的时候不断有学生迟到,所以杨老师就教育过学生一次,声音很大,所以我印象很深。
其实在政法大学老师因为这些事情发火并不是什么特别希奇的事情。张守东是学校比较闻名的一个老师,号称是政法四大才子之一,他的脾气就不小,而且颇有些学者的怪癖。01年的时候他曾经有一个讲座,给大家讲红楼梦,其间他说现在中国的文化就是流氓化,当时正在流行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位张老师却说谁觉得自己是活雷锋,那他就是活流氓,愤世嫉俗可见一斑。这个老师对于课堂上响起的手机铃声更是深恶痛绝,有的时候竟会因为手机不断响起拂袖而去。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在做距离他四五排的地方听他讲“新财产权”,同学手中不断玩自己的手表,他都会狠狠提醒说不要再让金属表带发出声音。不过总的来说张老师还是书生,生起气来都是书卷气十足。
还有一个也是如此,郑永流老师是留德的博士,永远是西装革履,教授风度。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却有些和时代脱节了,总和我们讲德国留学和任教的经历。同样,郑老师也因为一次学生迟到大发雷霆。那次的情节和杨老师这次差不多,早上第一节就是郑老师的法理。但是陆陆续续总有人迟到,手里还拿着早点,于是郑老师就把门锁上了。迟到的人进不来就使劲的拍门,郑老师一改往日“不为良医、即为良相”的风度,打开门大骂拍门的学生,之后猛地锁上门。
平心而论,政法大学的课堂要求是最宽松的,颇有自由的意味。每个年级经常上千人开同一门课,但是教课的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于是看不见的手就会发挥作用,受欢迎的老师听者云集,不受欢迎的老师门可罗雀。后来教学改革,只要本学期必修课程相同,跨系是可以选择老师的。选修课更是全校通选,不受限制。选修的课程要么是自己真的喜欢,要么就是要凑点学分。不过老师的性格可是千差万别,有的老师无可无不可,选课的人可能有几百,但是一学期见过的学生也就不到一百个,其他的人都是凑热闹的,但是只要最后的考试或者是论文能够交上来,人家还是会给个及格,最后皆大欢喜。同样,有的老师比较较真,你不来人家就不给你过,你也不能说人家不厚道。你连课都不怎么上,老师不让你过,走到哪里都有理。
杨老师上课也经历了这么个过程。开始的时候他刚才社科院经济所调过来,对政法还不是很熟悉,课堂上要求不多。后来逐渐注意到上课的人比选课的人少得多,于是就想出一些小办法来统计出勤人数。有的时候是课堂上发一个小纸条,让你写一个小短文或者只是回答一个小问题,既可以作为平时成绩也可以作为出勤的依据。我给他做课代表的时候,用的是盖章的办法。每个学生一个本,上课的时候他一边讲课,我一边拿着他的一个大印章往每个人的本上盖。期末的时候把本交上来,他去数数。够数的就可以过,不够数的就不给过了。
毕业之后有的时候还和杨老师联系一下,但是就没有时间再去聆听教诲了。终于在前天听说了这个事情,我心里也不大舒服。上学这么多年,除非是这个老师人品有问题,其余的老师到现在我都是尊重有加。不管和他(她)多么熟悉,现在依然是老师相称。虽然说不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但是“执弟子礼甚恭”还是必要的。
杨老师这个人在政法大学或者说整个经济学界都算是比较有个性的,他的父亲就是搞经济学的,本人文革期间做过十多年的工人,之后才考上大学。改革初期,在天津开发区任职,搞民主评议会,还去过深圳特区,算得上改革开放的先锋。之后在国家外贸局任处长,后又到社科院进修博士学位。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知识分子,我就是个有知识的工人。在外貌上也是不修边幅,衣服总是不干净,头发也乱蓬蓬的,名士派头。
杨老师在学界被称为新左派的领军人物,但是他本人从来不承认,自称不带这个帽子,他号召的是超越左右翼,倒是乐意承认自己是“非主流经济学家”,经常主张关心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安全。05年的时候和别人合著一本书叫做《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现在看来和17大的亮点比较接近,可是时间比较靠前,观点更是与主流的精英教授相左,颇能引平常百姓侧目。以前网上还流传一个小文章叫做《民族主义和新左派里的明星队》,杨老师在文章中被安排了一个守门员的位置,文章评价道:
杨帆是民族队中最清醒的人了。所以他做龙门,是当之无愧的。他即使在争论在激烈时候,也能保持清醒的脑袋,对对方前锋踢来的球能扑出,而自己队员由于“摆乌龙”踢入的球也能扑出,常为人所称赞。杨帆先生认为国家民族利益是至关重要,我们的足球事业不能一味地依赖外国,那样将影响国家安全和民族足球事业发展。他认为我们队伍要时刻保存清醒,必须完成队伍的统一大业。
杨老师的文章非常多,预测时事也非常准,比较有名的是陈水扁连任和人民币升值以及股市大牛市。
回到这次事件本身,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就是他一个人。可是这个事情却有一点政治不正确的嫌疑。因为在平常的舆论看来,老师就应该是受气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管怎么样都要笑脸相迎,但是从实际来看,几乎没有老师能够做到。况且这次对方还是个女同学,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同情。但是看事情要全面分析,至少从我知道的情况来看,杨老师对于学生旷课是不想容忍的,但是他已经忍了很久了,在采取各种办法督促学生无效之后,难免会爆发一次。再说了,杨老师这几年采取过各种措施督促学生,早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不教而诛是说不上的。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上课也不应该是逛戏园子,上茶馆,这个底线不会有人不同意。虽然这次好像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满篇都是骇人听闻肢体冲突,但是如果仔细看看,其实杨老师挨了几脚,他本人身体不好,冲突之后血压都升高了。
事情之后法学院的萧老师、政法校友知名律师浦志强都有文章,在杨老师的博客上面就有。虽然意见不同,但是放在一起争鸣,起码是容人的雅量,在充分辩论这个原则上,杨老师做的无懈可击。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他们二位没怎么听过杨老师的课,很多想法都是想当然而。这并不是说这二位所有的观点一无是处,但是发表观点需要用事实做基础,所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就是这个道理。相反我虽然不是这次事情的亲历者,但是之前几年与杨老师的接触,特别是做课代表的经历以及我对政法大学其他老师相近情况的了解,使得我不得不写出以上的问题。不敢说澄清什么、证明什么,但是起码可以提供一点前因后果、背景资料。使得关注事情的人们更全面地了解事情本身,也方便大家据此做出判断。
离开大学也很多年了,很多老师都给我很深刻的记忆。杨老师讲课的激情和受欢迎的盛况在政法也是有口皆碑的。同样,大学的教育也让我坚信在话语权公平的基础上,真理会越辩越明。可是现在却有更多的不正常、不尽人意,而我觉得最为可怕的是,不正常的现象一再重复却成了正常。批孔老二批了快一个世纪,现在又怎么样呢?难道尊重老师也要一起批掉么?我有点含糊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