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为何不设军事学奖
文/王吉绯历史上的新技术革命,往往先从军事技术开始,再渐渐转为民用层面,并导致社会潮流变革,最后因具有普遍意义而成为经济学家研究对象。
20世纪以来,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科技进步就是核技术、手机和Internet,它们均起源于军事技术。1945年美国成功研制原子弹并用它结束了二战,直到1954年,世界第一座核电站才建成。冷战时期,美苏双方军备竞赛,新技术层出不穷。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第一枚人造卫星首次从太空送出无线电波,直到1983年,摩托罗拉公司才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移动电话。1968年美国国防部主持研制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直到1986年,Internet主干网才出现。
当然,轰炸武器本身并没有投入民用,但是它的历史变迁,同样预示着经济学理论的演变轨迹和方向。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轰炸武器的目的,就是以小的代价,达到打击敌人重要目标的最大收益。这里排除打击敌军士气的心理因素,我们只讨论,10平方公里内有200个军事目标,如何能够以最小代价炸掉它们。
做到这一点并容易。二战时,德国与英国的不列颠空战,双方都投入了很大代价,但是收效并不理想。其原因首先是弹药少,只能去炸有限的目标。其次是对敌方信息不清楚,轰炸机无法精确找到这些目标,常常得靠间谍在地面点起篝火信号。最后是武器不够精良,飞机性能、投弹技术和弹药杀伤力都有限。
美国空军的资源相对多一些,所以他们偏爱的战术是“地毯式轰炸”。地毯式轰炸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基本能把该打击的目标都打击到,但耗费弹药太多,而且把不该炸的也给炸了,会伤及无辜平民。受当时弹药杀伤力的局限,为保证轰炸效果,美国空军往往多次地毯式轰炸同一地区。
就在这个时候,伟大的数学家来了。数学专家告诉美国军方一个惊天结论:根据概率分析,某次军事行动中,在同一地区进行一次或几次地毯式轰炸,最后的结果都几乎相同。所以不需要轰炸两次,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倍以上的弹药。如果诺贝尔有军事学奖的话,这些数学家无疑是最该得奖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去分析和讨论地毯式轰炸同一个地点需要几次,但是没人讨论原子弹轰炸同一个地点需要几次。显而易见,一颗原子弹扔下去就把一切有用的没用的目标全摧毁了,以最小代价达成了最大收益。
时至今日,杀伤力超强的核武器过犹不及,只能作为对峙筹码,不能用于实战。既然不使用原子弹,就得退回到地毯式轰炸了吧?事实上工业时代大面积的“地毯式轰炸”已经成为历史的遗容,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时代的“精确打击”。也就是说,在现代的军事当中,轰炸武器已经演进到准完全信息状态。我们基本知道军事目标在哪儿,并且能够准确地打击到目标。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航空弹药占战场投射总弹药量的95%,其中精确制导弹药为80%。
然而,现在的主流经济学家依然认为完全信息状态或准完全信息状态是不可能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就像在没有卫星通信的时代,斯巴达三百勇士永远不知道波斯国王薛西斯会绕路温泉关后进行偷袭。
不过现在已经有卫星了,轰炸武器也已经实现准完全信息状态了。在可预见的未来,准完全信息状态一定会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实现。到那时候,以“信息不对称”为理论前提的信息经济学,是不是应该演变为“以信息准完全对称”为理论前提的“新信息经济学”?
军事轰炸需要以最小的弹药代价换取最大的军事打击收益一样,我们经济生活也需要把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配置给需求。以前我们不知道谁来买我们的产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买,更不知道买多少,只有大手笔投入品牌推广,其实就是用概率论进行地毯式轰炸。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即将迎来准完全信息状态,我们可以精确制导,搜集我们需要的需求信息,我们知道客户是谁,也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就能够从需求反向配置给资源,把客户需要的产品适时精确地生产出来,不至于导致资源的浪费。
可能正因为诺贝尔奖没有设置军事学奖项,所以诺贝尔经济学奖才接连不断地奖励那些在以信息不对称为理论前提的信息经济学(如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等)中做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们,奖励他们相信信息永远不对称的理论,以作为对二战时期没有给人家授勋的一种报答。
有了精确制导以后,没有人会讨论如何用概率的方式来搞地毯式轰炸,否则,就像牌桌上博弈的牌手,明明看见对方的牌了,还用概率来计算如何出牌一样可笑。 因为有了和平奖了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