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极力鼓动“对华金融战”
据英国媒体披露(12月27日),最近,美国一些机构和“金融大鳄”,又在鼓动他们的“金融快速反应部队”——金融机构与对冲基金组织,加紧对中国采取“行动”,企图搞乱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股市。他们认为,这也是一个“延缓中国崛起”的重要机会。据悉,这一图谋的幕后推手,就是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以及它的女掌舵人——凯洛琳·巴塞洛缪。“鹰派”议长的老部下
巴塞洛缪是典型的对华“鹰派”人物。而她“鹰派”立场的形成,与美国众议院女议长佩洛西不无关系。
在美国政界,佩洛西一向以立场强硬著称。而在2006年2月之前,她的国会办公室主任,就是巴塞洛缪。
对中国人来说,佩洛西一直是个不受欢迎的人。美国媒体发现,只要遇到中国问题,她就会表现出旺盛的战斗欲。多年来,她一直要求把所谓的中国的“ 人权问题”与美国对华贸易挂钩,支持达赖及其分裂中国的行径,并连续十多年投票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在担任众议院中国事务工作小组主席期间,佩洛西从不掩饰她对中国的偏见,在重大涉华问题上,一直与中国对着干。
佩洛西的反华立场,对她的办公室主任巴塞洛缪的影响最为深刻,因为她的很多反华提案,都要经过巴塞洛缪的“润色和加工”。久而久之,后者也“锻炼成了一个坚定的反华主义者”。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一直有中美关系“麻烦制造者”之称,因此备受佩洛西的重视。2005年,在佩洛西的推荐下,与她同样反华的巴塞洛缪,进入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2006年初,出任委员会副主席,年底又被推选为主席。
但是,外界对巴塞洛缪的个人情况知之甚少。除偶尔能看到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及中美经济关系外,多数人对她就一无所知了。据记者向一些接触过她的人了解,巴塞洛缪毕业于明尼苏达州大学,后在杜克大学读硕士,最后从乔治城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她是“中美关系问题专家,尤其对贸易、人权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领域颇为关注”。
对“中国股”仇恨已久
据透露,巴塞洛缪领导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极力鼓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金融大鳄”,对中国发动“金融战”。“对华金融战”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取各种办法,增加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成分,使中国产生严重的资产泡沫。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是,让西方国家的大型银行,借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之机,通过参股、入股、控股或收购等方式,逐步渗透到中国金融网络的各个角落。
第二阶段:在中国站稳脚跟的西方金融巨头,对中国展开金融打击,使在股市和房地产领域有大量贷款的中国银行系统,出现难以计数的坏账,从而陷于瘫痪。与此同时,股市暴跌和房地产业崩溃,将使大批中国核心企业和无数消费者破产。
第三阶段:西方金融巨头趁机以“跳楼价”收购中国的核心资产,控制银行、矿山、电信等国家“命脉”,其后寻机将其拍卖给外国收购者,从而完成使中国在经济上“有控制地解体”。
分析人士认为,“对华金融战”由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提出,丝毫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成立于2000年,其主要任务是:“审视并和公众公开探讨”日益频繁的美中经贸往来,对美国国家安全形成的“冲击”。该委员会共有12名成员,共和党和民主党人各占一半。其中,除了像巴塞洛缪这样的民主党“极左”人士,还有美国“极右翼”智库——传统基金会和美国企业研究所的一些专家。从2001年开始,该委员会每年都要提交并发表一份给美国国会的报告。这几年报告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充斥着对中国发展的戒备和敌视。
如今,“对华金融战”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巴塞洛缪领导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这个“麻烦制造者”,要给中国制造更大的麻烦了。 敌人亡我之心不死,俺们警惕之心不可无!
稍不留心会天下大乱的,苦的可是平民百姓。 中石油套牢全中国
已经上市近两个月的中国石油最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事件的主角已经由中石油变成了瑞银证券。作为中石油A股发行的联合主承销商之一,瑞银集团因在中石油A股上市前后的反常表现而受到国内媒体的广泛诟病;而中石油董事长在A股上市当天一番“回馈内地股民”的慷慨陈辞早已成为被套股民的笑柄。除此之外,有关新股发行审批的争论自中石油上市后更加激烈,监管层应为“中石油48元血案”负责的声音不绝于耳。
广发证券研究员张万成认为,中石油如此高价发行也是监管层始料未及的。尽管中国证券市场在本轮牛市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体制建设、风险控制、法规完善等诸多方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中石油事件值得各方面认真反思。
事件回顾:神话的诞生与破灭
2007年9月24日,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获证监会发审委批准。时值大蓝筹股价狂飙突进,带动上证指数从3600点起步一路小跑,首次站上 5500点关口,随之而来的是建行的正式上市和神华网上申购,申购冻结资金一再刷新历史记录……市场一片繁荣景象,令很多投资者对即将上市的号称“亚洲最赚钱公司”的中国石油充满了期待。
国庆之后的第2个交易日,中国神华上市,36.99元发行首日被炒高到近70元,此后3个交易日更是连续3天涨停,股价飙高至90元以上,上市4天股价翻了1.5倍,市场有人惊呼:中国神华创造了神话,中石油可能复制神话!
而此时中石油的上市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10月22日发布《招股意向书》,10月25日网上路演确定网上申购价16.70元/ 股,10月26日网上申购冻结资金超过3.66万亿再次刷新新股申购冻结资金记录,10月30日公布中签率公告,1.94%的中签率令大部分申购者乘兴而来,失望而归。
11月5日中国石油正式登陆上交所,当天开盘价达到48.62元,但投资者仍然疯狂买入,首日换手率高达51.58%。随后中石油股价接连下挫,在40元以上买入的900多亿资金全数被套。截止昨天收市,中石油股价仅为31.39元,较首日开盘价跌去35.41%,被套资金已超过1000亿元。有券商直言不讳地表示,中石油已进入中期横盘整理中,无论上涨和下跌都存在巨大压力,高位套牢者短期内解套无望。
风声四起:泡沫论与阴谋论
“中石油上市套牢全中国?”这是中石油上市后被套散户发出的质疑声。而早在中石油上市前,国内某券商就曾对当时充斥市场的蓝筹泡沫公开质疑,特别是对基金公司炒作蓝筹的行为直呼“看不懂”。而这期间正是建行、中国神华和中石油3大海外蓝筹集中回归的高峰期,在市场对蓝筹股的非理性追捧下,建行上市8天上涨超过50%,神华上市4天股价翻了1.5倍,这些因素都促使当时的投资者对中石油产生了过高的期望。“复制神华走势”,“首日股价上50”等传闻甚嚣尘上,仅有的一点理性声音也都被忽视了。
比泡沫论更得人心的就是阴谋论。根据近日某媒体调查披露,在确定作为中石油A股发行的主承销商后,瑞银集团旗下设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在香港市场增持了超过300股中石油H股;而在中石油即将回归A股的消息刺激下,从9月底到10月初,中国石油H股股价从13.80港元迅速飙升至20 港元,累计升幅达到32%。而在中石油上市后,瑞银旗下公司开始逐步抛售中石油,但瑞银证券却发布报告称建议买入中石油。通过信息的不对称与内幕交易,瑞银在中石油发行前后大赚了一笔,而广大中小股民却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行业反思:监管滞后与发审弊端
与上市前的造钱神化对应的是,在中石油上市后有关“中石油48元血案”、“中石油吹响牛市终场哨”的愤懑与悲观情绪开始在股民中流传,“谁该为中石油天价发行买单?”的问责声首先在民间和媒体中出现,并进而引起证券业内与监管层的反思。
广发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张万成博士表示,中石油如此高价发行也是监管层始料未及的,尽管中国证券市场在本轮牛市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监管体制、风险控制、法规等诸多方面仍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从“5·30”到中石油,今年股市的两大事件值得各方面认真反思。
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表示,从中石油事件中暴露的一个问题是,目前我们的新股发行审批方式需要改变。现在一级市场囤积资金确实很多,那些大的机构,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资金天天参与打新,导致中签率低下普通投资者难以在中石油这样的优质股票上市时分享收益。而当打新资金越来越多,参与二级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少时,股价下跌甚至跌破发行价是迟早的事。因此我一直赞成新股发行由资金摇号变为账户摇号的做法,其实在国外一直有对老股东和已经入市的股东优先照顾的做法,这个过程有些是通过对各个券商给自己的老客户发放,而不是说专门地培养一个依附在资本上又不承担任何风险的群体,这对金融秩序本身也是一种破坏。(记者 李鹤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