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j8181 发表于 2007-12-19 23:12:28

【文史类原创】天风海涛--------郝经在历史大变动时代的感悟

天风海涛--------郝经在历史大变动时代的感悟


郝经是忽必烈中统建元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作为元朝的使节使宋,结果被贾似道拘押了十六年。就在他被解禁回到元朝还不到五个月就驾鹤西归。在他弥留之际,他的儿子采麟问以后事,并为他准备好纸笔。他闭目半晌,只写了“天风海涛”四字。关于这四个字,大家肯定有不同的理解。我个人认为这四个字蕴含着郝经在那个历史大变动时代的感悟。

一、破解郝经的临终遗言:“天风海涛”

宋朝赵汝愚有两句诗:“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常送海涛来。”郝经应当读过这两句。后面一句可能就是“天风海涛”的四字来历。赵汝愚的诗并不会给我们带来理解上的歧义:江月不变水常流,天风助力海潮起。问题在于:郝经作为留给他的儿子和世人的最后遗言的四个字蕴藏着深意。这种深意就是他从自己的人生起落、历史变动,文化变异中的全部感悟中获得的。
无论是赵汝愚还是郝经,他们都彻底地摒弃了庄子的“无待”的境界,都是“有待”,有所依的。郝经的一首诗对此说得很清楚:“蓬瀛有奇药,驭风欲载采。惊涛忽翻山,对面桑田改。鲲化鹏遽起,鳞鬛干半海。天池无培风,九万亦有待。且搭垂云翼,运数安得悔。”⑴既然“有待”,人也只能依据现实提供的条件行动,那么,郝经从天风与海涛之间的关系中领悟到了些什么?还有天风海涛与个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个人应当如何选择?又如何行动?要说清楚这些,就要明白郝经的全部经历,还有他当时所面临的东南西北风,以及由于这些来自不同方向的风所掀起的大大小小的和他有关无关的“海涛”。
郝经出生就经历了金源败亡,蒙金易代时期。刚刚出生的郝经随着家人颠沛流离。在苦难中长大的郝经最终成长为元朝建立过程中杰出的政治家。但是,他的命运急转直下,接下来就成为了元宋战争的牺牲品,成为历史大变动过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虽然在他作为国信使被拘禁十六年,解禁后上天只留给他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但是,那毕竟是他人生中大喜大悲的日子。他有足够的时间思考:究竟是什么左右着他的命运?他的大悲是由什么造成的?他的大喜又是从何而来?到了他临终的时日,这种思考似乎有了答案。可惜,他来不及把他的答案原原本本地呈现给世人,但是,从他临终留下的“天风海涛”这四个字中我们似乎可以破解出他的答案:
他说过:“因势成机,如水之有源,遇风而为波也。”⑵这句话告诉我们,“天风海涛”四个大字蕴藏着郝经在那个历史大变动时代的感悟:抓住历史发展趋势形成的契机,乘势而动,在风浪中搏击,取得成功。
理学家赵复认为郝经“练达性理……挺然一气立于天地间者,盖亦鲜矣!”⑶这话出自一位南北公认的理学大家之口,其份量不轻,对郝经的评价很高。看来郝经对于天道的领悟确实非同凡响。郝经领悟的天风天道又有哪些独到之处?
他认为:“道统夫形器,形器所以载夫道;即是物而是道存,即是事而是道在。近而易行,明而易见也。谓夫虚无惚恍而不可稽极者,非道也;谓夫艰深幽阻高远而难行者,非道也;谓夫寂灭空阔而恣为诞妄者,非道也。道不离乎万物,不外乎天地,而总萃于人焉。天地至大,万物至众,而人至灵。非是则道无以见也。故动静相根,道之几也;阴阳相乘,道之气也;刚柔相错,道之形也;消长相寻,道之变也;其包绵长,贯上下,统中外,使天地万物各受其成,守其则,而不可易者,则谓之太极。其迭生死,互往来,环始终,使天地万物各全其理,新其气,续其形,生生而不已者,则谓之造化。其湛静方一而不可易,变动周流而不可测者,则谓之鬼神。其全太极之体,乘造化之几,尽鬼神之情,而与道为一者,则谓之圣人。故天地者,道之区宇也;万物者,道之邮传也;圣人者,道之主宰也。莫不出乎道,莫能离乎道,而人为甚焉。故道之赋予,则谓之命;其得之理,则谓之性;其制宰之几,则谓之心;其发见酬酢,则谓之情;其血气之所嗜,则谓之欲;其义理之所得,则谓之德。全心之德,则谓之仁;尽心之德,则谓之忠;推心之德,则谓之恕;实心之德,则谓之诚。德之品节,则谓之礼;德之中和,则谓之乐。”⑷
道存在于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之中,不可能在物之外另外找得到道,因此道与物是一体的。正因为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人们通常强调的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的区别与对立,在郝经那里是不存在的,二者合而言之是一回事。他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合而言之亦一也。”⑸形而上之道就存在于形而下的万事万物之中。“天地者万物区宇也,万物者道之邮传也。”他说:“学问之道始于下而终于上。”在下悟道,进而升华,进而与天道合一。“道不离万物,不外乎一地,而总萃于人焉。天地至大,万物至众,而人至灵。非是则无以见也。”这就决定了是人能弘道,绝对不是道弘人。
这样说来,郝经可以在天风中悟道,也可以在海涛中见道。天风海涛都是道的体现。“天风海涛”与道是一体的。最为重要的是:天风与海涛的互动给人提供了弘道的契机,真正的明道者就会抓住契机,成就大业。正因为如此,他要在临终前留下这四个大字。
“大道初坦平,奈此世路迫。劫灰到重泉,兵尘满阡陌。乾坤一战场,血尽骨更白。何处着此身,重觉天宇窄。独立万物表,只有云门客。弋人忘冥鸿,此中是安宅。”⑹这首诗中的“大道”,也就“天风”,这里的“世路”也就“海涛”。郝经自己就是在艰难的世路中能够见道的智者。
“道人守化根,静境深苞桑。单衣不掩骭,一食恒糟糠。何心到文绣,更不愿膏粱。真风出樊笼,太和蕴元阳。中襟既忘几,外物奚能伤。”⑺这里提到的“真风”也就是最高级的“天风”。在真风吹拂下的太和之境,就是郝经在历经乱世的种种灾难后,要达到的理想之境。
周敦颐认为: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得其灵秀而最灵。郝经沿着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开创的路数,并吸取了邵康节的《先天图说》,发展出了他自己的《一贯图说》。他以“太极对万变”,“天宇对万象”,“大地对万物”,“众人对万事”。郝经在其中附有六百多字的说明。这使我们不难理解天道与万事万物的关系,也不难理解天风与海涛的关系。“通三极(天、地、人)为一敬,贯万变为一诚。天命不违人心,人事合于天道。天与人一纯而无间。”⑻
虽然天道与万事万物是一体的,但是,就像天风与海涛是互动一样,人们需要把握其运动规律,才会乘势契道,取得成功。人如何把握这种关系?如何应对天风与海涛?这可能是我们永远要研究的课题。郝经在那个历史大变动时代历经一生的体验与感悟,无疑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
要掌握道的运行规律,使人合于道,那是郝经追求的最高境界。“道统天地万物之理,气统天地万物之形。”道气与万物都是运动的,“故能与天地同流,而贯为一,是气也。”⑼这也就是郝经所说的天风。“造化之情著于天地,天地之情著于万物;人之情则参造化而通万物。”⑽他有诗言:“看书极探天人理,下笔全侔造化功。”“物感于我,我应之以理而辞之耳。”因此“天地万物处于屈信与消长之间”。他说:“动静相根,道之机也;阴阳相乘,道之气也;刚柔相错,道之形也;消长相寻,道之变也。包绵长,贯上下,统中外,使天地万物各受其成,守其则,而不可易也者。”这样说来,人一定要掌握道的变化规律,掌握事物变化的契机,才能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道会体现在万事万物之中。天风也是物,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风。这在郝经的诗文也多有表现。
郝经曾在自家院落里建起了一座北风亭,他写了《北风亭记》以记其事。其中说:“……元光之年,长星慧天,赤气起于北方,国朝建武起运,北风长驱,肆其威灵,而余实生焉。天兴之末(1234年),北风吹雪,有金以灭,河断其流,万马蹀血,而余北首焉。故余生于是风,而长于是风,将从是风以徜徉此生矣。”⑾这里郝经把蒙古马队南下这股强劲的游牧北风与自己的出生成长联系起来了。这种重大的历史事件,这股北风影响了郝经一家和郝经本人的命运。说这话时的郝经不过三十几岁,等过了五十几岁,他的临终遗言仍然是“天风海涛”。这大概不是巧合。由“北风”到“天风”,这是一种超越,但是,要理解天风,还要从北风说起。面对这股强悍的北风,郝经“委之以顺,寿而康兮”,对于来自不同方向的风,他大体上也是持这种态度:“开轩受西风,明月照我房。”⑿但是,他并不以为这是在强权之下为奴,而是要“敷仁兮,扇义,扩道以强。”“以道济天下为己任。”“营政与行道统一。”在他看来在这股强劲的北风面前,应当乘其势,契其机,有所作为。如此才能道济天下。郝经不想独善其身,要以道通达天下。
北风亭建于采麟出生之前,而郝经临终前写下的“天风海涛”四个字让人不由地想到了他在《北风亭记》中有关北风与他个人成长关系的抒发。虽说是“天命人归”,但是最终还是要“道济天下”。重要的是要“待时而动”。在跟随忽必烈在鄂州攻宋前线的压云亭前,郝经看到的是“重岭绕郭峻,高亭下临鄂。艨艟断江流,甲骑蹙城脚。”元宋军队在鄂州对峙,但是郝经对此胸有成竹,“王气压江山,旷朗天宇豁。……龙起皆云从,青山万马落。”⒀他正是看到了这股北来的强风,因此也就了知了战争的结局。当时,忽必烈还没有建立元朝,但由此诗不难明白:郝经在被拘十六年期间,面对诱降,始终忠于职守,忠于自己选择的一个异族建立的王朝的原因。其中除了传统的忠节观念之外,主要是对天道天风的领悟,基于对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的正确把握。由此他选择了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拥有未来的王朝。虽然这是一个异族的王朝,但是郝经超越了民族与种族的观念,用儒家的天下观取而代之。既然是天下一家,“今日能用士而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⒁所以,郝经认定的职责就是帮助这个王朝行中国之道。
除此之外,他从历史的进程中找到依据:“凡立国者,莫不自北而南也。”“有云:自北而南则治,自南而北则乱,盖其气数使之然也。如此南北之理,天下之势,灼然见矣。”⒂这其中蕴藏着历史发展的规律。郝经是能够把握其中的规律并进而付诸行动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之一。对此,希望有机会另行撰文进一步阐明。
最重要的是:人在天风天道面前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要主动地“力为”。他说:“天之所与,不在于地,而在于人;不在于人,而在于道;不在于道,而在于必行力为之而已矣。”⒃在他看来“一物一事自为一道。”因此他主张“力为”,有所作为。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这和传统的天命决定论完全不同。他临终给儿子写下的“天风海涛”四字,目的是让后人更好地“力为”。
“力为”,不是妄为,是在天风海涛中的顺势而为,一定要“乘机契势”。因此把握时机就非常重要。“颠沛造次之际,分崩离析之时,宠辱交乱之会,正斯人用力之地也。”⒄
“动为一身则有一身之义也;动为一家则有一家之义也;动为天下则有天下之义也。”“伊尹一动而成殷;太公一动而兴周;子房一动而起汉;孔明一动而王蜀。”⒅这些都是“力为”的经典实例。
“夫见天下之机者,能成天下之事业。见其机,失其时,事业弗立也;遇其时,失其机,事业弗立也;有其机,有其时,非其人,事业弗立也。”“因势成机,如水之有源,遇风而为波也。”“乘致治之机,而应致治之时矣。”⒆用上面这些话,对照郝经一生所为,他是推动忽必烈建立元朝的最重要的政治家之一,实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附会汉法”政治变革。这是郝经“乘机契势”有所作为;但是他作为国信使来被拘禁十六年,则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这可能是需要郝经和后人反思的地方。他临终时写下的“天风海涛”是不是他反思的结果?这还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除此之外,郝经笔下有各种各样的风:
“秋风飒飒吹庭梧,长庚吐焰横太虚。”(20)
“长风吹短宙,浪起鱼龙腥。”(21)
“长风漾江海,天末生微澜。”(22)
“洒尽苦泪吟长风,注目直向东海东。”(23)
“御长风于绝顶,访蓬壶之飞仙。”(24)
“黑风吹沙河水竭,六合乾坤一片雪。万里投会卷土来,铁水一池声势接。”“逆风生堑人自战,冰满刀头冻枪折。”(25)
……
从郝经这些描述风的诗句中,虽然让人感到压抑阴冷,但是,他还有“碧空大雕压云飞”这样豪迈、壮志凌云的诗句。所以,我们从“天风海涛”中领悟到的还是他一扫压抑阴冷后“乘机契势”的智慧,还有他在逆境中搏击的强者风范。纵然是在他被拘十六年中,也有在悲苦中仍然坚信光明的诗情:“强将琼露浇斜日,万里西风万里霞。”(26)
郝经一生中真正面对大海海涛的时间不多,但是生长在历史大变动时代的他,经历了大风大浪。他认为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司马迁写《史记》,特别注重的是“外游”。郝经的“天风海涛”特别注重的是“内游”。他对此有专门的论述。(27)我们还可以在他的有关的文字中看到这一特点。
当他游金朝故宫和琼花岛时“临风肆瞩,想见大定之治与金有百年之盛。”他眼中的琼花岛一时间变得犹如“昆仑之巅,海风怒掀,劈涛头而迸落,结水面之青莲。……断霓饮海,颉地顽天。”(28)这不是写实,而是写出了琼花岛做为金朝的历史的见证,其在郝经的心中掀起了海涛,进而激起他要在现实中的天风海涛搏击的豪情。他期盼着“何时风云各变化,白日矫矫登鳌头。”(29)郝经在苏东坡的画像前,感到的是“……颠倒六合江河倾,澜翻奔注汹四溟”,苏东坡的所作所为,他在政治风涛中的搏击给了郝经深刻的启发,尤其他那豪放的情怀,在郝经心灵深处引起共振,胸中的“天风海涛”激荡不已。“政足大公无所损,粘天更觉风涛壮。”(30)虽然苏东坡才华横溢,但其政治道路并不平坦。他的坦荡豪放的情怀,激起了郝经的豪情壮志。郝经至死胸中仍然装满了“天风海涛”。可以想见,他死的并不平静,但心中不是充满悲伤与悲愤,而是在激越的豪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当然他并没有把这份激越的豪情带走,而是留给了儿子,留给了那个时代,留给了世人,也留给了我们,还有世世代代的能够被这份装满豪情的坦荡胸怀震撼的所有的人。
郝经如此的胸怀体现在各个方面。他论书法:“……行则行云流水,……腾掷翻翥而万象生焉。心手相忘,从容中道,长江之波也,太虚之云也,轮扁之手也,运斤之风也,九方皋之马也。”(31)
他游泰山:“忽觉山移入海中,白浪四汹虚涛掀。”(32)“袖里还携泰山去,笔头又卷东海来。临风怅望有所忆,鲁连安期安在哉。”(33)他在写给一位义士的诗中说:“为尔一举杯,万古高风攀。会与鲁连子,报臂观海澜。”(34)
就在被拘禁的方寸之地,他胸中仍然装着“地轴风涛浸,吴门江海流。……燕山仍避暑,今日向江头。”(35)“云际参差是石头,天浮斜日雁横秋。谁将故国千年限,都付长江万古流。破屋死城未埋骨,焦头烂额尽封侯。不逢四海为家日,独立苍茫漫起愁。”“天沉海底涵金锁,日降鳌头顿玉鞭。”(36)拘禁他的仪真就在长江边上,距今镇江南京很近。我们从郝经写给他的被拘同事的祝寿诗中,有他对当时生存的环境描写,和由此引发的联想。“翠羽同舟共陆沉,萧条江馆岁华深。……表海亭边今昔事,云门山下短长吟。”(37)“岁晚途穷汉节遥,秋高江阔尉陀桥。银潢雁度五更月,赤岸鲸吹半领潮。世路从来多梗塞,云天无日不风飚。艰危正好胸襟豁,磊碾须将半酒浇。”(38)“坐数年华更觉频,今年犹在大江滨。”(39)在长江之滨临近入海口,自然由长江联想到海,还有天风的风飚,掀起江海的波涛。
所以,如果把郝经的一生一分为二,由他任国信使开始,之前,他更多的是对由北风到天风的感悟;之后,他更多的是在禁地倾听江滨的水声,由此展开对于海涛的悟解。
这种对于江涛的倾听和对于海涛的解悟,其过程简直是太漫长了。“一夜风涛汹客床,觉来无处问行藏。头皮新起磷磷雪,鬓角潜生短短霜。”(40)就是在这种长夜的倾听与悟解中,使郝经有了非常深厚的积累。陈凤梧在《陵川集》的序言中,说郝经的诗文:“……故发而为文,汪洋滂沱如大河东注一泻千里;抑扬起伏如太行诸峰层见叠出,蓄积之深而发之盛,理固然也。”
如此看来,“天风海涛”四个字耐人寻味,值得研讨

marj8181 发表于 2007-12-19 23:16:36

二、历史运动的“天风海涛”
自中唐以后,长城内外的北方主要处在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历经几百年的历史运动形成一种历史的发展趋势,这就是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辽金时期已经结出多民族国家一体化历史进程的阶段性的成果。与此同时南方的宋朝也把华夏文明发展了一个新高峰。所有这一切都抵挡不住更加强大的骑马民族的强有力的冲击。值得注意的是蒙古马队在向金朝冲击的同时,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蒙古西征”,在这个过程中蒙古人接触了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同时他们也把世界各地的文化与人种带入了中国。接下来他们转而征西夏。在灭掉了西夏之后,征服了金朝。这就给中唐之后就已经开始了中国北方的历史运动加进了许多新的内容,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早已经开始了的历史运动发展的趋势和进程,只是给这种历史进程带来一种让人难人释怀的痛,当然这个过程也有其对于历史发展的积极贡献。
如果我们把推动这种历史进程的历史运动比作天风,郝经正好赶上了天风所掀起的最强烈的海涛——蒙金易代和元朝建立,以及随后开始的元朝大举攻宋,最后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一了中国。这是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全中国。
历史运动从来到互动的。比如蒙古灭金的进程,与金朝抵抗的力量的大小是有直接关系的。无论是双方谁灭掉谁,都和中国的统一有直接关系,不同的只是究竟由谁来完成中国的统一。这和天风助力掀起海涛引发的互动是一样。同样元朝与宋朝的和战,也是由双方的力量对比以及由此产生的互动来决定的。问题在于:个人是否对历史运动的方向有一个清楚认识,并能够清醒地在这种历史运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积极的行动。郝经临终写下的“天风海涛”这四个字,是否提示我们:一定要对历史运动的天风有清楚的认识,与此同时还要对来自四面八方的风都具有辨别力,进而在历史运动的天风所掀起的海浪中学会游泳。每一个人都活在当下,也活在历史进程中。因此,这就可能使郝经临终写下的这四个字具有永恒的意义,这四个字无疑对我们今天仍然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因此,我们首先认清当时历史运动的天风海涛,才能从郝经的个人经历开始认真地感悟“天风海涛”这四个大字蕴藏的深意。

marj8181 发表于 2007-12-19 23:17:17

三、在天风海涛中练硬了翅膀的一只雏鹰
郝经经历的这一场历史大变动,是北风掀起的海涛;这海涛对于金朝百姓、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人家都是一场浩劫。
1214年,成吉思汗的蒙古马队兵锋南下,郝经的爷爷郝天挺率家人泪别太行山,逃难至河南的淇(县)、卫(新乡),又渡过黄河到舞阳。正是在这种颠沛流离之中,郝天挺命丧他乡。其兄弟郝天佑,子侄郝思直、郝辇和郝舆全都殒命而尸骨无处寻。郝氏棣华堂中共有三支,在逃难中就被灭掉了两支。“时民北徙者多死”。(41)1220年冬,郝天挺之子郝思温与贤妻,背负父亲骨骸回到山西陵川老家安葬。守孝三年后又渡河南下,1223年11月生郝经于许州临颖县的城皋镇。金亡前夕,十岁的郝经,随父亲及全家冒着战火兵锋,避居河南鲁山一带。郝思温在淇卫避兵时,围墙倒塌,压伤腰部,几日不省人事,直到几十年后,旧伤复发,便血,最终导致瘫痪。在兵荒马乱中,他家饱受战乱之苦。郝经九岁那年,其母在一次逃难时藏身于地窖,被乱兵发现,残无人道的侵略者用烟火熏燎洞口,使郝经的母亲被窒息,差点丧命。郝经本人在颠沛流离中也几度“濒死”。1232年,河南沦陷。郝经一家北渡黄河,“先居于保,后徙顺天”。在保州满城(今河北保定满城)时,家境贫寒,赁屋而居。十一年间竟搬迁十次。为维持生计,其父原打算让郝经专治家事,只供其弟读书。但母亲坚决主张让他继续读书。母亲说:“使是子也有成而不坠家声,吾侪冻馁无憾,其或不成,亦云命矣,于吾责何有?若以利责之,子而不教,是废先世也。”夫人的这番话让郝思温非常感动,以至于感激而泣,赋诗云:“日月傥随天地在,诗书终疗子孙贫。”郝经因此才不致辍学。此时,父亲借铁佛寺南堂招童子开馆授业。郝经则承担起“负薪汲水”、“舂粟治菽”之类繁重家务,同时在父亲指导下发愤苦读,“日诵二千言为课”,夜则衣不解带,如是者五年。(42)
此时郝家和当时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一样都是风浪中的孤舟,朝不保夕,随时都可能倾覆。郝经就是在这样的战争环境中出生长大的。小时候的这段经历,这种在残酷战争中遭受苦难的记忆,还有在苦难中奋勉刻苦攻读的经历,可能就是他对于天风海涛的最初的感受。那股呼啸的北风,带给他家人和国家民族的苦难,使他刻骨铭心。原本诗书传家、矢志不移的郝家和当时千千万万的家庭一样,在国破之后,是家亡,几乎丧失了一切,任由天风海涛肆意地吹打。
但是风中的树叶仍然要留住对于根的记忆。
父亲郝思温用爷爷郝天挺的话这样教育郝经:“士不能忍穷,一事不能立。汝曹勿以浅功近利有速售之心也。慕利则败义,欲速则不达。汝能勤则功自至,汝能俭则利自来,故立身行己,在夫坚忍而已,能坚忍则能任事。历大患难,处大富贵。决若长河也而不回,屹若泰山而不移,然后可谓大丈夫。”(43)在天风海涛中搏击的人筋骨更强壮。
郝经的父亲郝思温让郝经学习的内容是:1、“天人之际,道德之理,性命之源,经术之本,其先务也。”这是最重要的。这主要是提高郝经对于天道的领悟,并使之确立天道观。事实证明:这在郝经后来的思想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诸子史典故,考先代之迹也当次之。”在四库全书中收入了郝经的历史著作,郝经一生的历史著述有多种。正是当初的这种系统的史学教育,使之成为真正的历史学家。重要的是:他不是为了成为历史学家而治史,而是为了探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而治史。他具有了一般人并不具备的宏阔的历史眼光,准确地把握了民族历史发展的脉搏,勇敢地为推动历史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3、“诸先正文集,艺能之薮也,又当次之。”这方面的引导使郝经养成了博览群书的兴趣和习惯。这在后来他遇上了万卷书楼那样的读书环境之后,学问和读书的境界都得到的全面的提升,使他最终奠定了作为一位学者在元朝群贤的中的历史地位。4、“若夫阴阳术数,异端杂学,无妄费时日。”(44)郝经后来忆起当时的读书生活:“日诵二千言为课,夜则考其传注。始入夜,往庀家事,舂粟治菽。二鼓入于书堂,龛灯隐几,不解衣带,阅诵缀录,昏怠则仰就背枕以假寝。方五鼓,往庀家事,负薪汲水,黎明入于书堂。以是为常,虽盛暑大寒不替也。日诵二千言为课,夜则考其传注。始入夜,往庀家事,舂粟治菽。二鼓入于书堂,龛灯隐几,不解衣带,阅诵缀录,昏怠则仰就背枕以假寝。方五鼓,往庀家事,负薪汲水,黎明入于书堂。以是为常,虽盛暑大寒不替也。”(45)
郝经象是雏鹰,正是在天风海涛中的搏击中练硬了矫健的翅膀。

marj8181 发表于 2007-12-19 23:19:14

四、在天风海涛中搏击的雄鹰
蒙古的征服使“金源以来纪纲礼义,文物典章皆已坠没”,“天下之器日益弊而生民日益惫”。不仅如此,蒙古征服陷郝经于家仇国恨之中。这就是郝经成长的现实环境。但是,他相信“天之所以兴不在于地,而在于人;不在于人而在于道;在于必行力为之而已矣”。(46)道对于郝经来说就是最大的天风;金朝的衰败与蒙古的勃兴那是人力拼争的结果,是天风掀起的海涛;个人在这天风与海涛的互动中所要做的是“必行力为”。正是对于天风海涛清楚的认识,使他可以摆脱国恨家仇的恩怨,超越种族间复仇的观念,“以复兴斯文、道济天下为己任”。他是在天风与海涛的互动中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坐标系。
作为金朝的遗民,他明白在与蒙古马队拼争失败后,并非只剩下任人宰割的命运,他仍然要“必行力为之”的是要以“羽翼斯文”为终身使命。郝经期待“乘几挈会”、乘着安邦经国之道的天风,“用夏变夷”,通过较为开明的蒙古统治者,借他们之力“挽回元气,春我诸华”,使整个国家逐步从乱世走向治世,使民族借助道之天风,在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程中重新得以复兴。进而使昔日大漠中的蒙古民族成为推动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之一。
1252年,“好儒术”的忽必烈受命统领汉地,开府伊始即着力罗致延揽人才。因其府中幕僚的大力推荐,忽必烈便于1255年秋遣使召见郝经,但第一次郝经并未应召而至。陵川一位叫申正之的道士赴燕上香朝拜,过保定时哭诉了家乡人民深受蒙古官僚压迫而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悲愤的郝经写下两千言的《河东罪言》。“人民荒空无没,尽为穷山恶水,而人自相食也!”在此奏议中,郝经以其故乡河东平阳府为例,陈述了汉地因蒙古贵族和地方胥吏“榜掠械系”、“殊求无艺”而失于治理的严重状况。提出了“轻敛薄赋以养民力,简静不繁以安民心”(47)等项应行改革的对策。其用意是唤起忽必烈对下情的重视。
郝经的奏议显然触动了忽必烈。初召不至,隔两月忽必烈又二度遣使征召郝经入见。这使郝经深为感激。他感到自己的才识有了用武之地,因而不再犹豫,1256年春在漠南金莲川见忽必烈。忽必烈向他“咨以经国安民之道”。他当时和后来连续写出奏书。其中《思治论》、《便宜新政》与《立政议》等,成为忽必烈施行“汉法”治理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可以说是有开创之功。郝经首先以历代圣王贤君“仁民爱物”之义,赢得了忽必烈的赏识和器重。继而又“上立国规模二十余条”,力劝忽必烈从长治久安着眼,“文致太平”,创“万世规模”。当忽必烈问及当务之急,郝经复举“天下蠹民害政之尤者十一条上之”,一一切中时弊。忽必烈对郝经说,“可行之时,尔自知之”(48)。果然,几年之后中统建元,“更张制度”,郝经此前的一系列建议大都得到实施,证明了他对忽必烈的重要影响。郝经对于元朝建立确实有贡献。历史学家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258年,蒙古大举征宋,忽必烈统东道兵直指江汉荆湖一路。忽必烈召在家侍亲的郝经随军从征,以备顾问。但郝经对这次贸然攻宋是持有异议的,一路上,他多次相机进谏,表达了他对时局轻重缓急的全盘主张。在真定,忽必烈听了郝经的劝谏后说:“令师之出,皇帝所命也,一旦事定,汝为吾使宋讲和通好,以安百姓。”路经濮州时,忽必烈得到南宋令各路严防备边的谍报后,交付部属商议。郝经说:“古之一天下者,以德不以力。彼今未有败亡之畔,我乃空国而出,诸侯窥伺于内,小民凋弊于外,经见其危,未见其利也。”他劝忽必烈“结盟饬备,以待西师”,“修德简贤,待时而动”。忽必烈重视郝经的建议,委派郝经为江淮荆湖南北等路宣抚副使,先行一步到江汉等地“布恩信、纳降附”。行至唐、邓一带,郝经建议:上策是息师抚民,厚植根本,待内部稳固后再行大举。攻宋应“三道并进”和“先荆后淮、先淮后江”的作战方略(49)。日后元朝的灭宋之战便大体遵循了这一战略思想。这证实了郝经虽是文人,但对元朝攻宋的战略方针的制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八月,大军行抵长江边。九月,宪宗蒙哥在攻宋前线殒命,死讯正式传至忽必烈军中。面对突变的形势,忽必烈还举棋不定,召集部属会商。郝经力主迅速班师撤兵北归。在《班师议》中,郝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蒙古后方隐伏的危机。为“销祸于未然”,免蹈前人覆辙,郝经力谏忽必烈“断然班师,亟定大计”,他以金朝内乱的历史经验提醒忽必烈:“独不见金世宗、海陵王之事乎!若彼果决,称受遗诏,便正号位,下诏中原,行赦江上,欲归得呼?”建议要“断然班师,与南宋议和,置辎重,以轻骑归”。(50)忽必烈大悟,立即下达“班师”命令。宣称“兵发牛头山,直趋临安!”贾似道大惧,遣宋京阵前请和:“北兵若休战,岁奉银20万两,绢20万匹。”忽必烈离牛头山到青山矶,自率一支轻骑快速北上,二十日就到达燕京。不久,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位的战争爆发了。忽必烈的这次北上赢得了继承“汗位”的主动权。当初,郝经的忠告很快为阿里不哥括兵争位的急报所验证。忽必烈也才终于下决心退兵北还,全力与阿里不哥争位。
在与阿里不哥争位成功之后,忽必烈得以建立元朝。《中统建元诏》中说:“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这其中的“天下一家”清楚地表明了元朝的国体,不再是蒙古王朝,也不是转变为汉族王朝,而是转变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国家。这就是等于宣告自中唐以来就开始的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得以完成。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于元朝的政体,郝经在《立政议》中阐述的非常明白“以国朝之成法,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成一代王法……立新政,去旧污,登进茂异,举用老成,缘饰以文,附会汉法”,“正纪纲,立法度”,“藻饰王化”(51)。由郝经阐明的元朝政治体制,充分体现了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特点:蒙古的“国朝之成法”,是游牧文明的结晶;“唐宋之典故”是汉族的中原王朝历代累积的农耕文明的重要成果;“辽金之遗制”是中唐以后长城南北的游牧民族文化交融变迁的成果,上述种种来自吐番、西域及域外的各种政治文化综合而成。
从郝经以上的种种论述中,可以看出:他要汇集来自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的风,在天风主导下真正地“成天下一家”,这就是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新的大一统政治格局。
正是由于郝经是如此地把握天风,因此使他超越了华夷之别的的狭隘观念,要把“六经之义,圣人之道”,“传正脉于异俗,衍正学于异域”“大放于北方”(52)。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儒者由常达变的风骨。他正是以儒家天下国家观念取代了狭隘的种族与民族的观念。所以,郝经作为金朝遗民,并不以在蒙元做官为耻,而是认为这是自己为天下国家应负的责任。郝经的人格特征正是在北方文化变异与民族融合的历史大趋势中形成的。他身上的这些特征,正是自中唐以来北方异族政权统治下的文化变异的天风海涛刻下的深刻印记。因此,我们说,郝经正确地把握了历史的大趋势,并且以自己有效的行动,积极地投身于推动国家民族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天风海涛中。这是对他所说的“必行力为”做了最好的注解。
在元朝建立的过程中,郝经象是个展翅在风浪中搏击的雄鹰。

marj8181 发表于 2007-12-19 23:24:24

五、折断翅膀的雄鹰
1260年忽必烈在开平登基,建元中统。为稳定南部边界以专心对付阿里不哥的挑战,忽必烈决定派郝经为国信使,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佩金虎符赴南宋“告即位且定和议” 。(53)
临行前,忽必烈赐酒并征询对军国大事的主张。郝经就应行急务草成《便宜新政》十六事条奏上闻。由于郝经的建言大都事关紧要,切合实际,在此后几年里大都得以施行。这足以说明郝经在元朝政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统元年(1260)四月,郝经带着致南宋的国书出使,这无疑是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在当时形势下绝不是一桩轻松的使命。据载,派郝经使宋虽“出自圣意”,但也是“时相王文统忌公(即郝经)重望”,将其“排置异国”的一个阴谋。并且王文统女婿李璮则配合王文统的阴谋,故意挑起与南宋的矛盾,目的是借南宋之手置郝经于死地。(54)事实上郝经当时也有病在身,所以有人劝他“称疾勿行”。然而郝经面对重任坦荡地答道:“自南北构难,江淮遗黎弱者被俘虏,壮者死原野,兵连祸结,斯亦久矣。”“吾读书学道三十余年竟无大有益于世,今天下困弊已极”,“虽以微躯蹈不测之渊,苟能弭兵靖乱,活百万生灵于锋镝之下,吾学为有用矣。”“上有意于息兵,是社稷之福也。……乘几契会,得解两国之斗,活亿于生灵,吾学有用矣。”(55)郝经“振衣束发,慨然启行”。他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也就毫不在乎来自敌国南宋和政敌王文统等人的双重恶风险涛。
国使赴宋议和的消息传出,“仗节即路之日,百姓无不遮马快睹”,这种情景足以说明久经战乱之苦的民众厌战思和的强烈愿望。此情此景,更坚定了郝经“坠仇崇好”的决心。
郝经一行行至济南时,主管山东淮南行省的李璮告诉郝经,他先期派往南宋通报的两个人已为宋楚州安抚所杀。郝经他们若继续循原路向前,恐怕会遭遇不测。郝经闻言毫无惧色,但决定改道宿州五河(今安徽五河县)继续前行。
十月,宋制置使李庭芝致书郝经,内称:“信使美意而来,松寿(指李璮)乃怀奸以逞。”“幸我先备,得以胜之,以此而和,殆类款我。”(56)郝经这才知道李璮挑起边衅,制造事端,给他的使命带来极大麻烦。郝经之所以被阻于真州,淹留不进,除李璮挑起事端引起的误解外,更重要的是南宋当朝丞相贾似道为对上隐瞒上一年他在鄂州向蒙古乞和,私订城下之盟,却伪报大捷的事实,才有意将北方来使中途扣押,目的是封锁消息。
郝经馆留真州期间,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在漫长的囚禁岁月里,其手下部属有人经不住长期囚禁的折磨,“殆无生意”,“斗殴相杀死者”。宋朝也几次派人游说,甚至伪报蒙古内乱的“异闻”,以图动摇瓦解郝经的意志。但郝经却顶住了压力,始终不为所动。当一再被劝降时,郝经“与介佐束装露次庭者月余”,坚请归国。宋方不得已只好放弃了劝降的意图。
在十多年拘留其间,郝经上书数十万言与宋方交涉外,还坚持笔耕不辍,羁押真州十余年间共撰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原古录》、《玉衡贞观》、《通鉴书法》等著作不下数百卷。他还鼓励部下“读书识学,待到回朝之日,大有用矣”。
至元十一年(1274)六月,忽必烈以南宋扣押国使郝经为由,正式诏告天下,发兵灭宋。与此同时,遣使赴宋“问执行人之罪”(57)。至元十二年二月,元军进占建康(今南京)。应当说这是一步险棋。因为郝经等人毕竟在宋朝手中,元朝大举攻宋,也使郝经等人的性命危在旦夕。好在宋相贾似道震恐,连忙派人礼送郝经归元。至此,郝经已彼扣留了十六年之久,人也变得“龙钟皓首”。在北上赴京途中,“观者如市”,“父老瞻望流涕”。十几年的囚禁生活,使郝经身体不佳,路上不幸染病,忽必烈闻讯特派近侍、太医迎候照拂,及到大都,忽必烈又厚予赏赉,慰劳有加。但十六的囚禁和精神折磨,使郝经终于一病不起,于当年七月病故,终年五十三岁。
郝经曾经面对阻隔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长城发出这样的慨叹:“长城万里长,半是秦人骨。一从饮河复饮江,长城更无饮马窟。金人更筑三道墙,城南尽是金人骨。君不见,城头落日风沙黄,北人常笑南人哭。为告后人休筑城,三代有道无长城。”(58)在这里郝经回顾了历史,期望有道的天风使长城内外的各族和睦相处,这样就不需要修长城以阻隔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天下一家”意味着回到无长城的三代圣王时代。他就是带着这样的美好愿望来到南宋,希望不再交兵。但是,事实上最终还是要用征服的力量灭掉南宋,解决统一的问题。南宋再一次重演了金朝的悲剧。
但是在南宋的悲剧上演前,郝经的悲剧命运却提前被注定了。这是天风海涛运行决定了他个人的命运,还是郝经本人没有把握好天风海涛而被吞噬了?他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足以避免元宋交兵,解决国家统一最终还是要以刀兵相见。但是,郝经从小深知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从小就怀有救黎民于水火的抱负,他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自觉承担历史重任。但是,以他个人的力量最终还是挑不起这幅担子。当他深入宋境之时,悲剧命运就不可避免了。两国交兵使郝经这位被拘的使者命悬一线。但是,郝经个人的这种悲剧命运,并不具有必然性。因为这并非是他唯一的选择和必然选择。郝经临终前对此应当有过深刻的思考。归根结底,他个人的命运在同样的天风海涛中仍然有可能是喜剧而不是悲剧。比如,在他使宋前就是在天风与海涛中自由搏击的雄鹰。对于这类问题的思考,也就是我们今天仍然要研讨“天风海涛”四个大字的意义所在。
虽然,郝经对于自己的悲剧命运有所准备,他说过:“一入宋境,死生进退,听其在彼;守节不屈,尽其在我。岂可不忠不义以辱中州士大夫乎!”(59)但是,长达十六年的拘禁,还是使他一筹莫展。他在诗中写道:“计拙仍持节,途穷拟问天。难为绕指铁,万折志弥坚。”剩下的只有孜孜矻矻地砥励自己的志向了。但是,他毕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难免为情所困。他在《九月五日念母》一诗中写道:“思子甚思母,只应泪更多。尚无归国日,其奈倚门何?江汉悲温峤,诗书愧孟轲。今朝谁献寿,庭户可张罗。”(60)他非常非常地思念母亲,但是无论如何都比不上母亲对身处敌营生死未卜的儿子的百般思念与心焦。母亲的眼泪救不了儿子,只有倚在门上盼望儿子北归。可是望眼欲穿的母亲和正在思念母亲的儿子一样对此都无可奈何,带给双方的都是绝望。这不由地使郝经慨叹:“还家梦变难”,就是梦里回家都是如此之难!除了无奈还是无奈!还有膝下的儿女们:“遥知今夜佳儿女,哭断寒云静掩门。”(61)郝经自己的心有多苦,只有他自己清楚:“傍枕衾裯薄,还家梦亦难。月华终夜白,江气先秋寒。心苦天为碎,辞穷海欲干。起来看北斗,何日见长安?”(62)正是在这种无奈中,使他倍感个人力量的渺小,也使他明白主宰这个世界和像他这样的人的命运的是天风海涛。这可能会使他反思他的行为:这是“力为”还是妄为?
郝经对于自己的悲剧命运有许多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使他对于天风海涛有了新的反思的角度。老实说,对于这种问题,要研究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从郝经当时写的诗文中,还是不难寻找出其中的蛛丝马迹。
他在《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其一写道:“康庄驭轩车,岂能适江湖?挟山以超海,过计元自疏。忧违付顺适,乐地尽有余。天运谁能逃,忿懥将何如?”(63)他把自己的议和主张与行动比喻为“驾轩车”难以“适江湖”;挟泰山难以超北海,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行为,是强不能为而为之!如此议和必定遭受失败的命运。和此前相比,蒙哥逝世,忽必烈北上,与贾似道不议而和相比,这次他自己的悲剧命运也就由自己的不当行为注定了。说到底这本来是由天风海涛决定的事物,他却仅凭一腔热血和理想来任意而为,结果使自己成为了悲剧的主角。从这个角度上说,他临终前题写的“天风海涛”四个大字,就写得太有份量了。如果后人能够对于天风海涛有一个清醒而清楚认识,就可能避免他那样的人生悲剧。毕竟人生是没有几个十六年的光阴的。至少他希望在他死后同样登上元朝政坛的儿子,千万不要重蹈其复辙。
当悲剧降临到郝经身上,他对议和事件也就有了深入思考和清醒认识。这带给他的是巨大的痛苦!他为自己的轻率而悔恨,强烈的责任感在他内心中化为一种耻辱感,这有点像是魔咒紧紧地缠绕着他。至今读来仍然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他说:“我本醉乡人,弓旌招我仕。自此樽俎疏,漠然忽丧己。醒治夸了了,枯槁成内耻。况复拘厄途,不得归田里。”(64)就是这种“内耻”在折磨着他。他也同样感叹:“河阳有赐田,何日得归耕!”(65)当初李斯就要被斩首,死到临头了,才对他的儿子说,想要到上蔡东门逐狡兔而不可得了。李斯鼓吹暴政,最终死于暴政,也算是咎由自取。郝经并没有李斯当初的欲望,他是怀着救黎民于水火的理想和抱负来到宋朝的。当悲剧的命运铸成后,郝经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将其归之为“丧己”,深深地自责,化为“内耻”让他不得解脱。这比起掉脑袋之前才醒悟了的李斯更加痛苦,更加迷茫。“和龙虮虱流,疮肤不复完。节旄久零落,破碎十年冠。片天亦愧仰,计拙只厚颜。音尘两国绝,江深掩重关。幽思揺风旌,百感来无端。亦有绝弦琴,挂壁不复弹。忍闻云间雁,只恨镜中鸾。搥坐惜日月,心死骨重寒。”(66)使他内心倍受折磨的还有:“愿言久已负,枯肠充殷忧,览镜颜益厚。会有还归日,再觅无何有。”(67)如此让郝经羞愧难耐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他不“丧己”,或许能够坦然地面对天风海涛;如果他不“丧己”,或许他更有所作为,取得可以傲视群雄的成就,也就避免了他个人的人生悲剧;如果他不“丧己”,或许乘天风驾海涛,成为在那个历史大变动时代的矫健的雄鹰。事实上他本来就是那个时代最矫健的雄鹰。他对此非常痛惜,一再说“懵暗误此生”,“误我只世名”。(68)
此时的郝经最恨自己缺少对于天风海涛的驾驶能力。这在他的诗中也有所透露:“一榻不复移,转首十余年。兀兀几上肉,喁喁釜中鱼。有物皆恣雎,而我独囚拘。安得天地风,吹上太行庐!”(69)在拘禁十多年后,可以想见郝经最为渴望的那就是自由。他多么想得天地风之助,飞到太行山区中的家乡啊!他最羡慕的人就是御风而行的列子,甚至羡慕赤松子那样的隐士:“会当逃世网,共与赤松游。”(70)
被拘禁的郝经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求。因为如果那样他就会自由自在地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当他真的回到京城与亲人团聚之后,他思考的还是对于天道运行与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他要让人们避免像他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可是,当他还没来得及把他思考的结果告诉人们的时候,死神已经来临。他大概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为他儿子,也为后人,当然也是为我们,写下了四个份量极重的字:“天风海涛”。
每个人面对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天风海涛,从中感悟到些什么?答案肯定是不同的。纵观郝经的一生,他在天风海涛中练硬了翅膀,也成功地在天风海涛中搏击翱翔过,可是他最终还是在天风海涛中折断了翅膀,成为历史大变动时代的悲剧人物。也正因为如此,他题写的“天风海涛”四个大字至今仍有震撼心灵的力量。这种力量促使我用笨拙的笔写下了一点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够产生抛砖引玉之效,引起更多的有志之士面对这四字,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天风海涛进行思考,进而更有效地行动。
这大概是郝经乐意看到的。如果是这样,郝经写下的这四字便会闪烁出特有的光芒。
最后,我要说明这里所说的郝经的悲剧,是指他“万言修好安南北,一片赤诚付东流”。他为此付出了五千七百余天,受尽了各种折磨,几乎丧命。虽然历尽艰险活了下来了,但是也彻底地毁坏了他的健康。其中最主要的是失败对于郝经的心灵的沉重打击所致。但是,实际上他把一个自己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加在了身上。本文的主旨是由此阐发的。但是,评价历史人物绝不要只用一把尺子。后人一直把郝经当作是元朝的苏武。刘因把他比作是“汉北苏武”。王逢的诗中说他是“雪霜苏武节,江海魏牟心”。乾隆皇帝赞赏他:“愿附鲁连未遂志。”当代史家对郝经几乎是众口一词地赞誉有加。笔者对郝经也是由衷地敬佩,也感谢郝经让我们大家感悟历史与现实的“天风海涛”。

marj8181 发表于 2007-12-19 23:25:13

*有关郝经研究的主要学术成果有:
张跃铭:《略论郝经》,《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第5期
李涵:《也论郝经》,《元史论丛》,第三集,中华书局,1986年
白钢:《郝经的经史论及其意义》,光明日报,1983年4月5日3版
白钢:《论郝经的政治倾向》,《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4期
胡多佳:《郝经三题》,《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八期,1984年5月
晏选军:《南北理学思想汇合下的郝经》,《晋阳学刊》,2003年第6期
古卫兵:《试论郝经学术传承的渊源》,《晋中高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樊文礼:《略论郝经对儒家“用夏变夷”思想的发展》,《孔子研究》,2006年第1期
秦鸿昌:《郝经传》,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marj8181 发表于 2007-12-19 23:26:15

注释:
⑴郝经:《陵川集》卷7,《拟古九首》之九。四库全书本,以下同。
⑵⒅郝经:《陵川集》卷24,《上赵经略书》。
⑶(59)苟宗道:《故翰林学士国信使郝经行状》,清光绪版《陵川县志》卷25
⑷郝经:《陵川集》卷17,《论八首》。
⑸郝经:《陵川集》卷18,《五经论》
⑹⑺⑿郝经:《陵川集》卷7,《杂诗十二首》
⑻郝经:《陵川集》卷29,《玉衡真观序言》
⑼郝经:《陵川集》卷17,《气》
⑽郝经:《陵川集》卷22,《文说送孟驾之》
⑾郝经:《陵川集》卷26,《北风亭记》
⒀郝经:《陵川集》卷3,《压云亭》
⒁郝经:《陵川集》卷37,《与宋国两淮置制史书》
⒂郝经:《陵川集》卷37,《上宋主陈请归国万言书》
⒃郝经:《陵川集》卷19,《时务》
⒄郝经:《陵川集》卷25,《恒斋记》
⒆郝经:《陵川集》卷30,《送王之才南游》
⒇郝经:《陵川集》卷8,《寿元内翰》
(21)郝经:《陵川集》卷15,《送阚彦举》
(22)陵川集,卷4《秋思》
(23)陵川集,卷十一《太行望》
(24)(28)陵川集,卷1,《琼花岛赋》
(25)郝经:《陵川集》卷11《三峰山行》
(26)郝经:《陵川集》卷13,《丙寅新馆重九》
(27)郝经:《陵川集》卷20,《内游》
(29)郝经:《陵川集》卷9《赠杨伯通》
(30)郝经:《陵川集》卷10《东坡先生画像》
(31)郝经:《陵川集》卷20,《叙书》
(32)郝经:《陵川集》卷3,《乙卯秋登泰山太平顶》
(33)郝经:《陵川集》卷13,《灵岩道中》
(34)郝经:《陵川集》卷2,《义士》
(35)郝经:《陵川集》卷14,《江暑》
(36)郝经:《陵川集》卷13,《伴使秦文举欲入维扬故赋诗以见意》
(37)郝经:《陵川集》卷13,《为刘郎中寿》
(38)郝经:《陵川集》卷13,《寿正甫书状》
(39)郝经:《陵川集》卷13,《寿刘详议》
(40)郝经:《陵川集》卷13,《馆中抒怀》
(41)毕沅:《续资治通鉴》卷166,中华书局,1970年,第4514页
(42)(44)(45)郝经:《陵川集》,卷26,《铁佛寺读书堂记》;卷36,《先妣行状》
(43)郝经:《陵川集》,卷36,《先父行状》
(46)郝经:《陵川集》卷19,《时务》
(47)郝经:《陵川集》,32,《河东罪言》
(48)(49)(53)郝经:《陵川集》,《元史·郝经传》
(50)郝经:《陵川集》,卷32,《班师议》
(51)郝经:《陵川集》卷32,《立政议》
(52)郝经:《陵川集》卷30,《送汉上赵先生序》
(54)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15,《国信使郝文忠》
(55)苟宗道:《故翰林学士国信使郝经行状》,清光绪版《陵川县志》卷25
(56)郝经:《陵川集》卷37,《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
(57)《元史·世祖纪五》
(58)郝经:《陵川集》卷10,《古长城吟》
(60)郝经:《陵川集》卷14,《九月五日念母》
(61)郝经:《陵川集》卷13,《先大父忌日》
(62)郝经:《陵川集》卷14,《晓起》
(63)郝经:《陵川集》卷6
(64)郝经:《陵川集》卷6,《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
(65)(66)(67)郝经:《陵川集》卷7,《拟古九首》
(68)郝经:《陵川集》卷6,《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途中》
(69)郝经:《陵川集》卷6,《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70)郝经:《陵川集》卷14,《寿何待制》

marj8181 发表于 2007-12-19 23:28:24

第一次在这里发贴,不知道这样是不是符合规矩.如果有违天条,请版主删除.
并留言告诉我.
谢谢!

marj8181 发表于 2007-12-19 23:54:50

在历史大变动时代的天风海海涛面前,个人命运的小船该驶向何方?民族社会国家的命运与个人命运有着怎样的关系?

在这些难题面前历史都教给了我们什么?

这真是难题.

郝经有能力回答这些问题,昔哉,天不假其年!
他临终只留下四个字"天风海涛".
如今,谁又知道这四个字在他的心中有多重?
如今,谁又知道他心中的答案是什么?
如今,有谁还在思索上述难题?

真想打开这些问号,但是,力不从心.
那就让人们知道这些问号的存在,让有力者打开.希望有这样的机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史类原创】天风海涛--------郝经在历史大变动时代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