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警示:三因素加大通胀风险
中国未进入全面通胀 整体价格可能持续高位运行信报讯 中国人民银行在8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说,在内外部经济继续较快增长、国际收支顺差及经济结构性矛盾持续累积的背景下,粮食价格、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行压力增大是通货膨胀风险扩大的三个主要因素,整体价格很可能继续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央行在8日发布的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预测,2007年中国GDP增长超过11%,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将达4.5%左右。
面临三大通胀诱因
央行报告指出,目前国际粮食供需趋紧,国际粮价进一步上涨,小麦(2132,-1,-0.05%)价格创历史新高,稻米和大豆(4492,-19,-0.42%)价格也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及工业用粮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供给总体偏紧的状况仍将持续,有可能继续推动CPI上涨。
近日国际油价不断走高。央行报告认为,如果地缘政治局势动荡,尤其是一些石油产品和出口国政治局势持续动荡,原油供给安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油价可能进一步上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自11月1日零时起,将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价格每吨各提高500元。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缓解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加剧引发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央行报告认为,从国内看,理顺资源能源价格是合理反映比较优势,增强经济平衡增长能力的必然要求。但资源能源价格改革会加大短期内价格上行压力。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增加通货膨胀风险的另一个因素。央行报告称,随着劳动力供求出现结构性趋紧,工资上行压力将增大。目前,全国平均劳动报酬已连续七个季度超过GDP名义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总水平。
中国未进入全面通胀
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及银行家问卷调查等显示,预计四季度物价继续上涨的居民占比、银行家总体物价预期指数、消费品和服务价格预期指数等均创调查以来的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从目前来看,CPI处于高位主要是由于食品类价格上涨造成的,属于结构性上涨。如果看核心CPI(扣除住房和能源消费),1至9月份仅仅上涨了0.8%,仍然处于安全的范围内。从核心CPI这个角度来分析,中国没有进入全面通胀。
经济学家樊纲指出,虽然粮食价格上涨推动的通货膨胀并不能说明总供求关系出现失衡,但这种通货膨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决策部门需要对此加以警惕,防止结构性的通货膨胀演变成经济过热和全面性的通货膨胀。 感觉通膨压力越来越大了,也许措施会一个接一个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