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书路
书缘书路(大家美文看多了,我就来个小故事。本来这与文化、艺术挂不上钩,但也是读书人的经历和生活,别认为这只是写一个人的经历而违背了我熬夜的本意,故事背后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家庭教育、学习负担、素质教育、择业就业……),您也完全可以把他当作小学生的造句,文章有点长,用词俗气,您可要耐着性子看哦。)
与书结缘那是他满月时的事了。
当地有个风俗,孩子满月要抓生,在一张桌子上放着算盘珠、稻草、书或者纸(任意)、胭脂盒等,把娃抱到上面去抓。母亲说他除了书什么都抓,可气的是还用脚把书踢下了桌面。家人由此推断出那崽的命不好,一生唯贾唯耕与书无缘,一辈子要经历很多磨难,甚至算命先生还推出了他的劫数,为此还改了他的生辰八字。
小学到中学都是混日子,家里面也没有什么抱怨,因为他的命不好,逼也是没有用的。高中时,父亲为了他以后能养活自己,放寒、暑假开始教他杀猪卖肉,后来开车跑运输。直到高三,班主任把他父子叫到办公室,说要他遵守学校的纪律,不要开着货车去上课,不要迟到。他把车钥匙交给了爸爸,说毕业了再开。
高三了,学校的进度很超前,高中阶段的课程全学完了,全部都是复习。他平静地学习着,内心没有一丝杂念,什么都不去想,只是时间过得很慢,但是对他没有什么影响,这点他们全家人都知道。
12岁那年,堂哥考上了北航,15岁那年,表姐考上了华中师范,18岁那年,他也要高考了,爸爸说:\"崽,你坚持把考试考完,我保证带你去旅游。\"
高考那三天没有到煤矿拉煤那么辛苦,他坚持把自己学的东西都发挥出来,做试题都像验收发票一样仔细,只是英语实在补不上来,答题卡涂满后,把晚上要姐姐写的短文写在试卷上就交了,成为学校唯一一个英语只考31分钟的学生。考完后并没有和同学一样天天在家等消息,爸爸带他去外面玩去了。凤凰、吉首、张家界过了一圈,回来后家里来了个通知书,居然是入学通知书,大家都慌了,爷爷还打电话到学校问,结果没有错,那是他的。那个暑假是他长那么大笑得最多的一段时光。
上大学了,他完全变了一个人,长年坐在图书馆,黝黑的皮肤变白了,为了表示自己是个文化人还特意买了几套西装,脱下了以前的牛仔,成为班里面只穿西服的人,只是没有想到很多同学牛仔比他的牛仔还差,屁股磨出洞还在穿,结果没有一个女孩子愿意和他交朋友。
他在学校很喜欢看书,对经济管理类的更是着迷。大二的时候自考了一个经济管理学的学位。(这个他爸爸现在还不相信,说那红本本在街上50块就能办一个。)大学最害怕的就是英语,好在他认识了一个外教,她是澳洲过来的。口语考试他是全系唯一一个O分,课外她找到了他,原来外教还能说汉语,(特别是歇后语用得很好),他说出了自己的经历和目前对英语的了解程度,她很吃惊并且表示主动辅导他,条件就是驾车带她去旅游,为此他们还六四分帐买了一个摩托,费了很大的劲他在毕业前终于把四级过了。
他很执著,雷打不动每天在12点上床,在床上思考一个小时后睡觉。早上要到8点半起床,不上课就要到10点。睡觉之前他需要看书,他最爱看中国古籍,他有个习惯,每看古代的一篇文章时,都要写下自己的看法,不管长和短。他很关注政治和经济,把自己积蓄的30%用来买股票,他上大学经常只看一份报纸《参政消息》6毛一份,他觉得应该叫《参股消息》更加合适。
他还看了很多投资方面的书籍,大一的时候买了个打印机,委托一个毕业班的师兄给人打印资料收些毛毛钱,没有什么赚头但是也还有点余利。大二那年在学校外面租了个小房间,做起了小老板,也没有卖别的东西,就是烤瓷画,一个电脑,一个专用的烤箱,一个彩印机,当然还有一些瓷器、没有图案的衣服,稀泥等,请个奶油小生(艺术系的)把同学要的\"个性\"图片印到目标物上,有的还严厉要求DIY一个,做好了放到烤箱烤,他天天坐到后面麻木地收着钱,手上拿着本书在看,时不时地咳嗽一声。那时候有很多女生到店里面来,除了烤点图片还有什么别的意思他也没有去想了,那时候他在看德士特的管理书。
到大三他入了学生会,是被推举的。为此学院领导还给他下了长达一年半的聘书,组织部长!那一年他写了入党申请书,那一年他入围了全院十大明星,也是那一年,他和几个计算机系的学生搞了个当地的生活网,他只是出钱买服务器而已。那一年的春节晚会居然请出了政府官员和房地产老板,那一年的时间过得很快。那一年他回家过春节,把手提包里面好几叠主席头放到桌上,家人都慌了,父亲还准备动手打他,但是被他制住了。
很快就要毕业了,那时候很多同学在学习西装怎么穿,领带怎么搭配,有的在研究怎么面试,他还是在看书,他没有看考研书,也没有看《申论》,他只专心看一本书,这本书不是什么名著,连作者他都不知道,是在一个地铺上买的,封面没有了,所以连书名都不知道。里面有学治臆说、佐治药言、续佐治药言、幕学举要、学治说赘几大章,说的都是为官之道,他找人用最好的纸裱了起来,他还至少抄了三遍。
毕业那天,大家各奔东西,他把学校里面的业务都转掉,回到家里休息了一个月。这回他没有去开车拉煤,也没有杀猪卖肉。他什么都不做,哪里也没去,就钓钓鱼见见亲戚,终于有一天,手机响了,一个国营企业老总来电话了,这个老总和他结交多年,大学时他没少为他出过力(脑力)……
他上班了,就是那个国企,他没有从基层做起,没有下到车间去锻炼锻炼,直接就坐到了老总对面的办公室,打他的电话还必须要转接。他一直在那里上班,只是办公室离老总越来越近。
几年过去了,他一直都在读书,他不喜欢用电脑,那里面的东西太多,乱了眼睛,反而还看不了什么。他办公室书柜里面的书很多,但是他还有个储物柜,里面都是他的秘本,他不想与别人分享思想,他更加不想别人知道他经常看什么书。
他很奇怪,为什么算命的预言没有实现。
他很奇怪,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理解。
他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会害怕他。
2007年11月
--------------------------------------------------------------------------------------
【新人新语】
http://readfree.net/bbs/read-htm-tid-4534404.html
找一个切入口比盲目灌水更划算
http://readfree.net/bbs/read-htm-tid-4527651.html
『寒武入园』开心小记系列
http://readfree.net/bbs/read-htm-tid-4528758.html
http://readfree.net/bbs/read-htm-tid-4538821-page-e-fpage-1.html#a 寒武兄,你要大发了
顺便帮助杜撰一首书园歌词如何 额~!
我们新人重在参与嘛。
resonance 兄言重了。 引用第2楼hanvool于2007-11-06 11:18发表的 :
额~!
我们新人重在参与嘛。
resonance 兄言重了。
多参与,才能发家致富么 写的是不是楼主自己,似乎有点楼主自己的影子在里面。读书但不
读书,早早的体验社会生活的酸甜苦辣,比同龄的学生更成熟。这样的读书人也是成功的,学以致用型的。
当然这是属于个别情况,大学生的形象还是基本的读书人形象,像这样的读书人自然还居少数,在读书的同时能内修并在社会上锻炼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也是很难得。所以个人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来确定自己未来的道路。
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上大学的机会,我想我也会做的很出色,至少不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引用第4楼风云007于2007-11-17 13:40发表的 :
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上大学的机会,我想我也会做的很出色,至少不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
.......
环境能成就一个人。有句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老成的背后发生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如果再有童年,我想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充分享受家人的关爱,同学的理解,不要早早地担负本不应该承担的事情。快乐地成长是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学习更加重要,如果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我觉得违背了读正规大学的初衷,不妨读个好点的职业学校,专业更加对口,不是吗? 引用第5楼hanvool于2007-11-18 11:05发表的 :
环境能成就一个人。有句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老成的背后发生多少不为人知的事情。如果再有童年,我想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充分享受家人的关爱,同学的理解,不要早早地担负本不应该承担的事情。快乐地成长是孩子应该享受的权利,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学习更加重要,如果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我觉得违背了读正规大学的初衷,不妨读个好点的职业学校,专业更加对口,不是吗?
在读书的时候要活读书,尽量学以致用才好,要不学的再多用之了了,岂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恩,看完了。感触颇多,
感触颇多怎么不写写呢,艾莉? 是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老成只是对贫苦生活的早经历了, 《参政消息》?只听过《参考消息》呢。
就冲《参考消息》的内容,言之“参股消息”也不为过。 引用第10楼林中行人于2007-11-21 15:29发表的 :
《参政消息》?只听过《参考消息》呢。
就冲《参考消息》的内容,言之“参股消息”也不为过。
英雄所见略同,不知道兄长赚得如何? 呵呵 我也到见过类似的人 今日才看到寒武此文
发一感慨:流水帐,如此娓娓道来,记得如此精心,真不简单呀 写的平实中见精彩,恨不能给楼主再来篇小说来个续集……真有这想法……看看等忙过这几天有空来个“再续前缘(书缘)”~愿楼主不要见笑~呵呵。 有点自己的影子啊,但是我是唯一一个不爱穿西服的人,因为我不喜欢太拘束,并不是因为其他的,我喜欢用休闲的身份出现,能够相应的减少自己与别人之间的差距把。我也尝试过多种打工,想要靠自己的努力解决自己的生活费。一点一滴都在脑海中慢慢浮现 YY帖,呵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