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石油巨头开进中国 中资公司保护伞渐失
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今年9月底宣布准备出售其拥有100%开采权益位于中国四川的川北气田;与此同时,新加坡石油公司宣布以2.23亿美元收购中国渤海湾一个海上油田,完成此次收购后,该公司将拥有渤海湾六个浅水油田,每天可产油4300桶。如果不是和在此之前几天前中国国务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放在一起加以解读,这样的信息可能只有行业媒体才会加以关注。而按照国务院刚刚出台的这部新规定,境外公司将有权在政府批准合作开采的地区进行石油勘探、油田开发并在未来分享石油产品。
外资石油巨头盼全面开放
对外国石油公司而言,上游的油气勘探、开采是最早进入但多年来又鲜有建树的领域。早在1970年代,英国石油公司(BP)就被允许在境内勘探石油,但外资石油巨头很快就开始抱怨中国油气资源有限,石油又被看成战略资源,留给它们的只能是那些开采前景黯淡的贫油地区。
时至今日,在陆上石油开采中,仅有荷兰皇家壳牌和法国道达尔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盆地的项目占有一席之地。而现在外资公司在国内油气资源交易中逐渐活跃,政策上又出现了松动的迹象,中国的石油行业开放即使在最为谨慎的上游,也出现了加速的迹象。
相比开放尚处在初级阶段的上游,几乎所有的外资石油公司近期都开始在中游的炼化领域发力。壳牌、BP、科威特国家石油、沙特阿美等石油公司开始频繁在一些谈判桌上出现,希望在中国建立更多石化项目。以壳牌为例,其与中海油投资43亿美元建立的中海壳牌炼油项目已经投入生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外资石油巨头盼望的全面开放的时刻已经来临。事实上,它们要在中国深入拓展业务,还面临着许多障碍,必须继续耐心等待政策的进一步明朗。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表示,在石油领域,中国是逐渐开放,资本在逐步的多样化,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有些领域比如非常好的油田,不可能让外资介入,这涉及到能源安全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妨碍外资企业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描绘:下游销售网络的扩大;合资甚至控股炼油厂的建立;原油及成品油进口资格的获得;深度参与上游油气勘探开发项目。这些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外资企业接下来的突破方向。
统一上下游
石油是一个十分特殊的行业,石油企业通常选择建立一条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对冲油价大幅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包括上游勘探开发,中间炼油环节,下游的成品油批发和销售网络的拓展。
外资石油公司如果希望中国业务取得更大的进展,就必须补足和加强这一链条中薄弱的环节。而在中国的市场格局中,拥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还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中国,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不仅独占国内油气资源的开采和80%左右的石油进口,垄断着原油的炼制,还拥有大部分的零售加油站,从而在成品油批发和零售在政策上放开后,依然有效控制着市场批发和零售环节,很大程度上挤压着外资和民营石油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截至2005年,外国石油巨头们已经在中国石油勘探领域投入了上百亿美元外资,主要通过与中海油的合作,在渤海、东海、南海拥有了不少油气资源的开采权,但无论海上还是陆地,国际石油公司所获得的区块都是勘探难度相当大的区域,最可能获得的是边际油田或者偏远地区的高风险项目,暂时还无法获得大量的油气收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今年6月表示,将推进石油勘探、开采等方面行业准入条件的制定,出台细化文件,实现各种所有制公平对待。康菲石油和新加波石油在中国的最新交易显示了这一迹象。
实际上,对在海外拥有丰富油气储备的跨国石油公司而言,在中国境内的油气勘探并非当务之急,相较国际平均水平,中国的石油开采成本较高。更现实的是将国际原油运到中国境内加工,占领中国广阔的成品油市场。
成品油零售2004年底放开,为外资拓展市场提供了通道,道达尔、BP、壳牌等外资企业已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建立了多个成品油零售的合资及独资企业。目前,外资在中国已经拥有2000多座加油站。
中国加油站网分析师李昱说,中油BP加油站的数量占广东加油站的8%,但其销售却占广东省的20%。外资企业在管理和销售模式上技高一筹,这让它们在零售环节的潜在优势非常明显。
不过,油源仍然是外资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合资加油站必须从中石油、中石化的批发网络获得成品油,这妨碍了外资石油公司在下游市场推进自己拟定的时间表。因此,实现在零售市场自由行走,核心在于拥有稳定自主的成品油供应。实现这一点,不仅需要建设外资自己或者控股的炼油厂,还需要与之配套的石油进口和批发权。
按照入世协定,成品油的零售、批发权在2007年后已经全部放开,国营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的石油进口配额也被取消,而对非国营石油贸易配额,也允许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但实际操作中,民营石油企业进口原油不仅需要资产和硬件设施等资质要求,而且同时需要证明其进口的石油已经被纳入两大石油集团的成品油生产计划,已经完全是在夹缝中喘息。
理论上,拥有雄厚实力的外资石油公司受到的限制要小得多,但迄今并没有一家外资企业获得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口权,如果没有成品油进口权和自己的炼油厂,即使外资企业获得了成品油批发资格,依然要从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厂购买成品油,难以发挥国际石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油气资源的优势。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成品油批发权开放前后,壳牌、BP、埃克森美孚、科威特国家石油等巨头并没有积极去申请,而是把工作重点集中在炼油和零售网络的拓展。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今年1月与中石油合资的年产量达1200万吨的炼油及乙烯项目落户广州南沙,该项目投资50亿美元,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
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中国石化9月合资组建的中石化森美(福建)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总投资达46亿美元,这是一个集炼油、化工及成品油营销为一体的合资项目。
与此同时,沙特阿美入股青岛大炼油项目也接近批准,科威特国家石油更多的项目也在筹备之中。随着外资在华合资炼油项目的增加,甚至是独自炼油项目的放行,国际石油公司成品油批发将拥有自己的油源,使零售网络的扩张获得保障。
光大证券分析师裘孝峰说,参股炼油厂只是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触角。更重要的是,国际石油巨头在中国已经拥有从上游勘探、中游炼油,一直到成品油批发销售的业务,距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只有一步只遥。
一旦能够完全打通产业链,国际石油公司将可以把更多的原油、成品油输送到中国,获得多元利润,而整个产业链条所发生的合力也将使它们真正具备与两大石油公司竞争的能力,从而推动中国石油行业的竞争与市场化。
价格接轨
其实,对国际石油巨头来说,完整产业链意味着获得一种资源输送能力:原油不必通过中石油、中石化的排产计划才能出口到中国,成品油出口不必只通过少数有资质的中国企业进行;成品油的销售也不必通过与两大集团的网络。这一切,它们都可以自己做。
问题是,无论直接进口成品油还是原油都面临着一个根本障碍——成品油的价格改革。一方面,国内成品油价格由于管制仍滞后于国际市场,很少企业愿意直接进口成品油;另一方面,在油价没有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从国外进口原油在中国炼制,则要承受炼油环节的亏损。在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董秀成看来,外资企业最盼望的就是中国油价放开,价格市场化,放松对贸易的管制,“核心还是能源价格的改革,它们不放弃现在,更着眼于未来。”
在成品油价格改革方面,国家主管部门已经筹划多年,但一直因时机问题未真正让油价与国际接轨。
国家2006年调整了盯住新加坡、纽约、鹿特丹三地的成品油定价方法,制定了《原有成本法》,希望在解决炼油行业亏损的同时,完成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不过,由于油价始终处于高位运行状态,这一改革难以推行。
在中国,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广泛参与石油行业的各个环节,一直被认为是打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集团垄断的重要一步,油价市场化则与这一过程相伴相生。
不过,这一观点已经开始遭到分析人士的反对。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认为,三大集团是中国自己的企业,它的利润将最终用在中国人的养老等社会保障各方面,要保护它们,而不是刻意让外资企业参与竞争,“让油价高涨,这对中国人没什么好处”。
韩文科也认为,开放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满足中国能源需求的必然选择,但也必须做好准备,规避可能带来的诸多风险,以保障中国的石油和能源供应安全。
但并没有人怀疑,成品油价格在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后将最终走向市场定价。时机仍然是影响这一进程的重要因素,在当前中国经济过快增长,通货膨胀压力显现的情况下,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
外资企业似乎也不着急,起码对外保持着谨慎。BP中国发言人赵元恒说,“目前我们只是按照国家的大政方针去执行,国家进一步开放的格局还不明朗。”在目前有限度开放的情况下,国家政策才是指导行业发展的规矩。(文/袭祥德) 虽然失去所谓的保护伞,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石油和中石化还是有实力抵御风险和竞争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