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wh 发表于 2007-10-8 15:50:50

《海上花》小考证一则

昨天我在求助区请书友帮忙,找到民国《林县志》和《续安阳县志》,动笔写了篇小文章。现在我把它贴在这里,对应助的chiop和yl再次感谢。
刚才上论坛来,发现昨天花去的财富被另外的书友给我补偿回来了。我想她应该是一位论坛高层管理人员的马甲,这样做大概旨在开展一项支持“贫穷”学士的计划,在这里也一并衷心感谢她。
以下内容是昨天写的。


关于《海上花》的作者韩子云,前些时我写了篇《韩子云家世新考》。后来续有发现,打算写个续篇,资料的准备大体差不多了,只是还没有动笔。而在“续篇”之外,其实我还想继续写下去的。第三篇的范围,大体上也想好了。这几天略翻了一些资料,也有一些收获,这里且不详说。
这里的“小考证一则”,是关于“父执谢某”的,属于第三篇的一个部分。就“父执谢某”,今天刚刚翻阅了一些资料,有了初步的结论,但要形成定论,则为时还早,权且做个草稿留在这里。

胡适先生1926年给《海上花》写序,过录了松江颠公刊在《时报》上的第二条关于韩子云的《懒窝随笔》(四月廿二日),有一段说:

君性落拓,年未弱冠,已染烟霞癖。家贫不能佣仆役,惟一婢名雅兰,朝夕给使令而已。时有父执谢某,官于豫省,知君家况清寒,特函招入幕。在豫数年,主宾相得。某岁秋闱,辞居停,由豫入都,应顺天乡试。时携有短篇小说及杂作两册,署曰《太仙漫稿》。小说笔意略近《聊斋》,而诙诡奇诞,又类似庄、列之寓言。都中同人皆啧啧叹赏,誉为奇才。是年榜发,不得售,乃铩羽而归。

其中,“时有父执谢某,官于豫省,知君家况清寒,特函招入幕。”这几句记载了韩子云的一段重要的经历,可惜语焉不详,无从查起。笔者最初以为这位“父执谢某”,或许如颠公一样,也是松江一带的世家大族,所以去翻了不少当地士子的朱卷履历,却茫然无所得。不过,据台北吕文翠博士的论文介绍,1890年6月2日,韩子云在《申报》上发表了一篇《论宝清船主死节事》,文末透露:

余将有漳河之行,与余友者千余人不及言别,书此敬谢,幸各自爱。

此后果然不见韩再在《申报》上露面。吕推测,韩子云应父执谢某招,前往河南当在此时。这是一条重要的线索。经查,漳河发源于山西,流经河南、河北等省,在河北馆陶注入卫河,它是豫、冀两省的界河,在河南主要流经林县和安阳县。于是,我先去找了民国版的《续安阳县志》,卷二职官部分,却没有发现任何松江籍官员,但在所附“知府”部分见到这样一条:

谢祖源,直隶丰宁举人,光绪十四年任。

其下任为光绪十七年始任。推算一下谢祖源任彰德府知府(林县和安阳县均隶属彰德府)的时间,为1888—1891年。韩子云赴河南为1890年6月后,离豫参加顺天乡试时间为1891年,当在七、八、九月间,这和谢祖源的时间正合。于是,我很快查找到谢祖源的履历:

谢祖源,现年五十一岁,系直隶丰宁县人,祖籍浙江。由监生中式,咸丰八年戊午科举人。光绪二年丙子恩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四月散馆,授职编修。六年庚辰科充会试同考宫,十年三月奉旨记名以御史用,十月补江南道监察御史,十一年十二月转掌广东道监察御史,十二年三月奉旨巡视东城,十二月棒满截取保送繁缺知府,奉旨照例用。十三年闰四月奉旨掌河南道监察御史。十四年京察一等,吏部带领引见。二月十六日奉旨记名,以道府用。三月吏部拟选河南彰德府知府,四月初二日带领引见,奉旨照例用。

按,谢祖源字星海,《清代官员履历全编》第四册收有他的三份履历,一份系他四十九岁时的,另两份系五十一岁时的,内容大同小异,上所引即其中最完整的一份。可以看出,谢氏是“咸丰八年戊午科举人”,和韩子云的父亲宗文有“同年”之谊,正是韩子云的父执辈。

谢祖源与韩宗文交往的细节,待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上花》小考证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