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子孙后代及定居地
苏轼的子孙后代及定居地一、苏轼之子
苏轼有四子:长子苏迈、次子苏迨、三子苏过,四子早夭。无女。
苏迈,字伯达,东坡先生前妻王弗1057年生。1077年十八岁娶妻石氏(石昌言之孙)。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被捕入狱,苏迈随父入京照顾。苏轼出狱后,苏迈随父居黄州。元丰六年(1083年)被命为江西饶州德兴尉(苏轼《石钟山记》)。1091年,被命为房州军事推官知河间事。绍圣四年(1097年)苏迈被任命为韶州仁化令。苏轼被贬澹州后,苏迈留居惠州白鹤峰新居。苏轼在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苏迈扶其父灵柩至河南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后随苏辙居颖昌。
苏迨,字仲豫,东坡先生后妻王闰之1070年生。娶欧阳修六孙女、欧阳叔弼之女为妻,后续娶欧阳修七孙女。幼时体弱多病,聪颖异常,颇好诗词。平素不喜欢入仕做官,后承父恩授承务郎。1126年卒,死时五十六岁。
苏过,字叔党,东坡后妻王润之1072年生于杭州。娶蜀忠文公范镇(字景仁)之孙、范百嘉之女为妻。政和二年(1112年)出监太原税,政和五年(1115年)知偃城县,宣和五年(1123年)权(代理)通判中山府,卒于镇阳行道中,年五十二。苏过能文,著有《斜川集》,亦善画。
苏遯,小名干儿,侍妾王朝云元丰六年生于黄州,元丰七年夭折于金陵。
二、苏轼之孙
有关苏文忠公之孙资料记载甚少,这一方面与在宋徽宗时期对元佑党人的压迫有关,另一方面正值北宋动乱灭亡之时,家族四处分散,或有死于战乱者。查阅家谱也发现在这一时期的记载模糊不清,有的孙男只标注其名,并未记载其去向、其生卒年月,所以有关苏轼之孙的考证甚是艰难。
根据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晁说之《苏过墓志铭》、《宋史●苏过传》、韩元吉《苏岘墓志铭》等资料显示,去其记载重复的地方,大致可推知苏轼有孙男十三人。
苏箪,字楚老,苏迈长子。元丰戊午八月十二生于彭城,故轼命之楚老。生一子嵩。
苏符,字仲虎,苏迈之子。苏迈之妻石氏所生,苏轼之孙。苏符自幼力学,负大志,随侍苏轼十五年。苏辙去世,以遗恩授假将仕郎。后改宣教郎,擢国子丞,改司农丞,迁仓部职方外郎,知蜀州(今崇庆)。绍兴五年,赐进士出身,除尚书司勋外郎,起居郎,中书舍人,试给事中,充贺金正旦使,携陷金之苏过孙苏峤、苏岘归宋。十年,权礼部尚书。十二年,提举江州长太平观,除知遂宁府。十六年,复敷文阁待制,乃还蜀,以后就再未出川。二十六年七月丁未卒,享年七十岁。有制诰表章十卷、文集二十卷,特赠左中奉大夫,累封眉山开国伯,食邑七百户。苏符娶妻王氏,生苏庠直、苏养直、赍及苏山四子。
苏箕(1088——1150年)又名苏绍箕,字嗣良,号晴川,苏迨之子。生于广东南雄珠玑巷。二十岁入武举,历经抗金,为宋高宗南渡护驾,官至太尉。后岳飞遇害,便以伤残为由回乡养病。绍兴二十五年,苏绍箕卒于白云山月溪寺,葬于摩星岭侧,享年六十二岁。墓前建有碧江苏公祠。生子苏世矩、苏世度。
苏籥(yue),苏过之子。生子苏峤、苏岘。后苏岘过继给苏篑为子。其具体事迹不详。
苏筌,苏迨之子,字元老。其事迹不详。
苏筹,苏迈或苏迨之子,其具体事迹不详。
苏篑,苏迨之子。其具体事迹不详。
苏籍,苏过之子,官博士,绍兴十二年为太常寺主簿,绍兴二十五年以右朝散郎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
苏節(jie),苏过之子。事迹不详。
苏笈,苏过之子,生平不详。
苏簟(dian),苏过之子,生平不详。
苏籧,苏过之子,生平不详。
苏竺,苏过之子,生平不详。
苏轼曾孙、玄孙则更多,在此不一一列出。
三、苏轼子孙定居点
关于苏轼子孙最后的居住聚集地大致在那些地方,确实很难分清楚。不过据现代苏学研究者认为苏轼后代主要在江苏宜兴一带。另外可能有一部分人迁居广东。
眉山派苏轼子孙繁衍发展,分布于无锡、苏州、宜兴、镇江、扬州等地,成为毗陵派。又有子孙从常州迁居浙江四明、奉化、慈溪等地,成为四明派。此外,有迁于河南许昌、太康、安徽太平、江西九江、瑞昌,湖南浏阳、长沙等地。还有迁居于广东乐昌、南雄、新会、三水、开平、顺德、碧江、番禺、高要、新宁、广西梧州、藤县等地,形成广东广西的苏氏家族。以上各派子孙约在百万人以上。
原文载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ca968010008ld.htm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