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案的认识
**** Hidden Message ***** 有道理就是不直到复习课到底该如何设计教案 引用第1楼amish于2007-10-07 21:10发表的 :
有道理
就是不直到复习课到底该如何设计教案
1、看大纲,复习重点难点,如果大纲确实很烂,就得仔细思考怎么样避免在今后上课及出题时被扣上违背大纲的屎盆子,而后自己巧妙的突出重难点。并列出知识框架。
2、估计考试考什么、怎么考,适当漏题,比如,换换数字,换换形式。填空、选择之类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知识点讲清楚。
3、检查教案,修改错别字。 引用第2楼醉乡常客于2007-10-07 21:31发表的 :
1、看大纲,复习重点难点,如果大纲确实很烂,就得仔细思考怎么样避免在今后上课及出题时被扣上违背大纲的屎盆子,而后自己巧妙的突出重难点。并列出知识框架。
2、估计考试考什么、怎么考,适当漏题,比如,换换数字,换换形式。填空、选择之类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知识点讲清楚。
.......
醉兄不愧是经验丰富。百分百赞同。
上课这回事,个人不要太拘泥。
1。我刚工作那阵,老教师跟我说,进教室第一次课先估量一下黑板的大小,把它分割几块,然后按部就班的一块一块的填满即可。
老到点的做法,就是留一块打草稿,留一块写纲要,剩下的推导。
草稿的地方随时可擦,纲要的部分可以保证走神的学生知道讲到哪里。
但实际能否做到,或者是否能每节课都做到还很难说,只能说尽量注意。
关于完成后的工作,我一般直接在旧的教案上修改——反正每次上课我都重新备课。
2。教案不宜过于详细,除非你是想编本教材,不然如果说你上课上了一大半的时候突然想不起来下面的环节中的某个细节,想要临时找下,那就变得相当的困难。当然如果你建立了一套很好的标记法则(用彩色的marker标出各个层次和所需的重点环节),或许会有帮助。
3。关于电子稿,我的想法和bookish是相同的,可以参考另外那张关于“ 是老师不行,还是学生差劲?”的帖子
4。我觉得对于老教师而言教案也未必是个摆设,只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可能形式的采取又个多的选择的余地。即便说实先安排好了一种方式,但是临时讲到兴起的时候也可能采取其他方式来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处理的。但是即便是老教师,负责点的,我觉得还是会在课前认真备课的。 我觉得教案是一节课程的简单记录和备案,应该简单些。教案应该记录课程的章节和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作业,讲述方法好时间分配。要区别教案和讲稿,讲稿是应该很详细描述一节课的内容的。附上我的一节课的教案,请大家指教。 现在很多采用电子教案,比起纸质教案,似乎教师对它的依赖性更强,看则新闻吧:一日,教室于7点半忽然停电,快8点时老师们陆陆续续到达,措手不及。上课铃响,一部分教师对学生说由于停电课就不上了,学生呈放羊状离开;一部分老师东拉西扯,盼来盼去怎么还不下课?只有那么几个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的开讲了......前两部分的老师随着教学手段的更新他们似乎丢掉了原来那种看似落后的教法,难道是技术进步的悲哀?? 引用第5楼海上雨幕于2007-10-16 10:21发表的 :
现在很多采用电子教案,比起纸质教案,似乎教师对它的依赖性更强,看则新闻吧:一日,教室于7点半忽然停电,快8点时老师们陆陆续续到达,措手不及。上课铃响,一部分教师对学生说由于停电课就不上了,学生呈放羊状离开;一部分老师东拉西扯,盼来盼去怎么还不下课?只有那么几个临危不乱,有条不紊的开讲了......前两部分的老师随着教学手段的更新他们似乎丢掉了原来那种看似落后的教法,难道是技术进步的悲哀??
这个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的。当然,像我这种多媒体也“不会”的,显然落伍了。 其实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丰富是我们的一种幸运也是一种悲哀,5楼的兄弟的现象其实比较普遍。我们学校的老师中曾经有过一个讨论,到底是多媒体教学好还是板书教学方式好。最后的结论就是没有结论,因为每个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多媒体的比较省劲,可借鉴的资源比较多,一些老师的“教余事物”比较多,已经不能实现他们的成就感的任务式教学已经不能使他们认真的坐下来去安心的写教案了。更有甚者,一些多媒体也是自己带的学生帮着完成的。对排除这些之外的老师,要想把课程上好,不经要把纸质教案写好,还要将多媒体技术贯穿于教学需要中,其实还是很有难度的。我们有个老教师讲授钻井机械的,他的纸质教案授课形式已经十分吸引大家了,后来,转到多媒体电子教案,他并没有花哨的东西,就是把画图的时间省了,把一些视频更好的引入。个人感觉,纸质教案更需要功力。 本人认为,教案是手段,教学目标才是目的。
为了达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手段,比如多媒体、讨论课等。教案也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详略不应苛求,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目标,个人认为有详有略为好。
不应该把教案和电子课件混为一谈。教案是为老师提供的,帮助老师心中有数,有的放失地上好一节课。而电子课件是给学生看的,目的是通过视听多方面刺激,提高教学效果,也可以减少版书时间,提高效率。但是即使有了电子课件,老师也一定要有一个教案,绝不要照着课件念,否则不如学生自己看书效果好。
我个人比较反对有些学校规定必须电子课件和版书结合教学。其实,两种形式各有利弊,采取哪种形式或者两者同时采用应该以教学内容而定,灵活掌握。 引用教育部评估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院长罗圣国教授的一段话,请大家借鉴:
“多媒体教学现在很多,是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多媒体,这是可以探讨的。有的多媒体的课,我在这个学校听一次多媒体的课,整整50分钟的课,在屏幕上就打了一个标题。比如说,《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次反围剿是怎么怎么,这一个标题讲了50分钟,下来以后我就向这个老师提出意见,我说你知道不知道灯泡多少钱一个,这50分钟就打了这么几个字,这值不值。所以,多媒体的应用要讲究有效性。另外还有一个课程,他把教材通过扫描仪一扫描,就做成了片子。完了就往上拿,一篇一篇的翻,这就等于说是教材搬家了,教材搬到屏幕上去了,效果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是不是用多媒体,还是要看是不是有效的利用了各种教学媒体,而不是看形式。” 教案是教学的思路和提要,应当在教学之初就依据教学大纲制定好。而且应该博采众家之长,以使本课程教学有利于教与学。
在这里应当还有一个东东,就是“讲稿”
我认为讲稿才是越详细越好。
讲稿是老师在上课时如何对学生讲解本堂课内容,怎么描述,怎么发挥,怎么举例,怎么吸引学生的兴趣等。
教师上课前必需要写好讲稿,一是写讲稿可以让教师充分熟悉本堂课的内容,也可以进一步明确思路,还可以帮助老师根据学生的素质调整讲课的重点和难点。
是以请大家讨论下“教案”和“讲稿” 不可依赖教案,但也不可无教案,如果老师真的是业务纯熟,为什么还要强求老师教案进课堂呢?
就是有教案,除非是刚站讲台的年青老师,否则没必要那么详细,太详细了人讲课就被动,不利于临机发挥,不利于活跃课堂后气氛。
我觉得教案上内容也可随意些,没必要条条框框地把老师们规定得太死板了,只要老师在上面有个思路,写了点感想,或简单地写几条要点,我觉得就行了,否则太过重视教案,实际上就漠视了老师的能力,教学管理层这样子做对现场教学是有害的。 看到不少老教师,不带教案进课堂,仍然思路清晰,也有不少青年教师,认真备了课,教案就算不详细具体,仍然上课激情澎湃,知识传授很到位。
所以,要把教案摆在合适的位置。它有它的作用,但并不是少了它就不行。
现在很多学校管理者,一说起教学检查,先查老师教案,一个别字,一个形式没到,都要大发雷霆,实在是不该,这实际上是他们管理上的偷懒取巧,只想自已省心,哪管形式误人。
只说老师要做学者,要研究,领导如果不做学者,不研究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只走形式,还把它当做金规玉律,害苦了一线的老师们。 个人认为作为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写好教案备好课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对于教学经验较丰富的老师来说也不能例外。
因为毕竟随着时代的改变,教材在变,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当然教师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要变。
最最重的是我们面对的学生也在变。“所谓因材施教”,当然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课堂之前要充分备好课——备教材、备方法、备学生。 一、教学是一门需要认真对待的学问,所以要写教案,而且要写得规范。
二、教学又是一门艺术,所以太呆板地强调教案的条条框框,也没必要,书写永远赶不上心灵的飞翔。
关键是要认真,要负责任,如果能明确这两条了,还要在教案的有无、美观不美观、周密不周密上纠缠不休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