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五四之子 追问精神家园
在我出生才一个多月的时候,殷海光在台北病逝,我们之间的距离是五十年,正好是半个世纪。先生是五四之子,一生为了民族的自由和民主志业奋斗不已,他生前遭到各种打击和迫害但绝不退缩,充分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追求真理不畏强权的气节,我非常尊敬这样的人,他和鲁迅、林昭一起谱写了二十世纪中国精神最光辉的篇章,如果没有他们这些大写的人,中国人真的无颜面对世界了。
自由主义是什么,我真的不太懂,这一群体当中有殷海光这样的人存在,使我萌生了进一步学习的渴望,思想的贫乏让我羞愧,而精神的颓废更是无法忍受,我迫切需要了解上个世纪的这些人们在思考什么,为什么过去了这么久,我们还是没有什么长进,真得要永远愧对前人吗?
启蒙对我来说,还远没有开始,在举世嚷嚷复兴传统文化的声浪中,我更加怀念这位五四的儿子,哲人已逝,后人何在?
对我这样生于文革的喧嚣,成长于改革的大潮中的人来说,自己的精神家园究竟在哪里呢?我只能独自前行,去寻找答案。 从古至今,清醒的人始终是少数,很正常。
你痛苦,那是因为你的这少数之一。 我有的只是羞愧,因为自己太无知太肤浅,距离痛苦这种情感还有一段距离,正如你说的,痛苦属于清醒的少数人,我现在只能说是似醒非醒,处于一种朦朦胧胧的状态。 如果是我的话,与其花那么多时间阅读鲁迅或殷海光,倒不如认真阅读下面的著作
《殷海光 林毓生书信录》
《中国意识的危机 “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鲁迅的书一本没读过,殷海光的只读过两本,我现在需要的是“启蒙”,林毓生先生的书可能不太适合我,他是新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 早年、中年时激进,晚年时不再激进,甚至有点“保守”。近现代不少文化名人都是这样。殷海光是否一样呢,呵呵,看看他与林毓生的通信集,可能有些答案 楼主怎么会把林毓生当成“文化保守主义者”?这个帽子相信林先生自己不会认同。 邓晓芒在《新批判主义》一书中专门列出了他与新保守主义者的论辩文章,其中批评林毓生的《五四精神的失落》长文就在其中,新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区别在于前者往往打出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的思想来为其保守主义的思想做辩护,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殷海光的老婆是虔诚基督教徒,殷海光过世后,要给他办基督教丧礼仪式,李敖不满,觉得这不合适殷海光,殷太太一点不懂殷老师。殷太太也很生气,说殷海光现在属于上帝了。李敖没去参加葬礼。
所以,若是真的娶了个基督教迷当老婆,又不想自己以那样的方式入土,就一定得活得比她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