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佛教的改革势在必行,问题是谁来改?怎么改?想想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吧,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基督徒可以直接跟上帝对话,佛教徒为什么不能直接向释迦牟尼佛祈祷呢?虽然有十方诸佛,但唯有释尊才是我们的本师,套用孔子的话说,“敬诸佛而远之”,佛教改革首先必须回归释尊信仰,以释尊为三宝的核心。
中国佛教从宋朝就开始衰落了,但与此同时,日本佛教却在这一时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尤其是最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日莲宗率先打起了宗教批判的旗帜,可谓异军突起,发展到今天日莲佛教在日本的影响力首屈一指。从日莲的宗教改革中我们可以获取很多的启发,比如以《法华经》为最究竟和真实的佛法,法华是“经中之王”乃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其他经纶皆为《法华》的序幕,如此以来各执一经一论的纷争可以休矣!
佛是释迦牟尼佛,法是直畅释尊本怀的《法华经》,那僧是哪些人呢?出家人不就是僧吗?非也!真正的僧是指菩萨团体,菩萨精神的集体丧失是佛教最可悲的事情,佛教改革的重点是对菩萨精神的呼唤,不是求菩萨,而是去做菩萨,行菩萨道。
学佛不是为了成佛,学佛是学释迦牟尼佛的菩萨精神,为度众生永不言败,佛教改革只能靠自觉担负其菩萨使命的人们,这需要有真正的信仰精神。《法华经》已经预言了末法时期会有无数的菩萨从地涌出,而非从天而降,依靠和等待不如自己担当。
学佛不是为了成佛,那是为了什么? 作者说是为了“学释迦牟尼佛的菩萨精神,为度众生永不言败”。释迦牟尼佛还是成佛涅盘了。佛,就是一个开悟的人,他也会生病,会因为吃了不洁的食物,而肚子痛,最后他结束了风尘仆仆宣教的一生。佛说「依法不依人」,学佛就是领悟佛所说的法: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菩萨的精神无他,也就是证诸法实像。无我故慈悲。
《法华经》仅是大乘经典中的一部,日人跟此经有因缘,中国人未必要以经为唯一的“经中之王”。
虽然晚近的中國大乘佛教,变成了往生西方的佛教,只懂得念名号的佛教,这已经背离了佛陀的本怀,和三法印精神。
一般在家人,因为学佛,而被尊称菩萨。但是在家的居士和僧团里的比丘、比丘尼还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也厌恶“僧尊俗卑”,主张“僧俗平等”,主张成佛之道上,人人平等的精神。不是你受了戒、穿上僧衣,就比在家人高一等了。
作者主张古代菩萨渡人精神,而否定僧团。
一个值得敬重的僧、尼,本来就是菩萨,菩萨早期来源就是有德的僧人,立志弘法,宣教。譬如,法显,譬如玄奘。再扩大为俗家,譬如面对非人类对待的袁崇焕,临终前悟出“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而唱出“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大乘经典的创造者,很多都是出家的僧人。菩萨的形象,也是出于宣教者的创造。至于,菩萨往返人间不断的渡人,也只是大乘经典强调“慈悲”观而已。另一方面,出于大小乘之争,毁谤阿罗汉,说他门独善其身,不肯渡人。
其实,一个阿罗汉,也是悟道者,又怎会真的自私,不管他人死活。佛陀的几个大弟子都是阿罗汉。南传佛教就从不讲菩萨精神,只讲基本的四圣谛、三法印,也很实事求是。 楼主的观点证明楼主根本不懂得佛教,说什么“佛教徒为什么不能直接向释迦牟尼佛祈祷呢?虽然有十方诸佛,但唯有释尊才是我们的本师,”“佛教改革首先必须回归释尊信仰,以释尊为三宝的核心”,看一下中国的禅宗,佛教的改革比你想的彻底,什么是“人皆有佛性”,你懂吗?不要用西方的思维看待中国佛教,佛教比基督教更高深。你知道梁漱溟是怎样评价中西印文化的吗,西方文化是儿童文化,讲攫取,中国文化是成人文化,讲妥协,而印度文化是老年文化,讲节欲。印度人做了三百年英国殖民地,文化没有改变,就是因为它的思想比西方文化还要成熟的缘故。佛教文化是印度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出世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之所以有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就是自我改革的缘故。西方人信教是为了求得精神安慰,中国人信教目的则是为了实用,二者大相径庭。如果用西方的方法来改革中国的宗教,只能走向死胡同。(题外话,能不能给我加点威望啊,我太急需了) 学佛不是为了成佛,那是为了什么? 作者说是为了“学释迦牟尼佛的菩萨精神,为度众生永不言败”。释迦牟尼佛还是成佛涅盘了。佛,就是一个开悟的人,他也会生病,会因为吃了不洁的食物,而肚子痛,最后他结束了风尘仆仆宣教的一生。佛说「依法不依人」,学佛就是领悟佛所说的法: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菩萨的精神无他,也就是证诸法实像。无我故慈悲。
——佛是人,开悟的人,佛不重要,重要的是佛说的法。
上述这些观念是人间佛教的佛陀观,虽然有破除迷信的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了佛陀信仰的淡化,可谓是一把双刃剑,随之而来的说法有很多,比如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文化、佛教是教育等等。既然丧失了对佛陀的信仰,最后只能演变为大师情结,“依法不依人”在现实中落实为依法师而不依佛陀。佛陀符号化了,菩萨虚无化了,佛法能独存吗?我理解的学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佛陀的菩萨行,主要表现在身教;一是学佛陀所说的法,这是言教。
《法华经》仅是大乘经典中的一部,日人跟此经有因缘,中国人未必要以经为唯一的“经中之王”。
虽然晚近的中國大乘佛教,变成了往生西方的佛教,只懂得念名号的佛教,这已经背离了佛陀的本怀,和三法印精神。
——“经中之王”的说法是释尊在《法华经》中亲口说讲,中国人是否接受,要看他对佛陀有无信仰了,据我所知天台的智者大师是认同的,可见此经并非仅仅和日本人有缘。
一般在家人,因为学佛,而被尊称菩萨。但是在家的居士和僧团里的比丘、比丘尼还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也厌恶“僧尊俗卑”,主张“僧俗平等”,主张成佛之道上,人人平等的精神。不是你受了戒、穿上僧衣,就比在家人高一等了。
作者主张古代菩萨渡人精神,而否定僧团。
一个值得敬重的僧、尼,本来就是菩萨,菩萨早期来源就是有德的僧人,立志弘法,宣教。譬如,法显,譬如玄奘。再扩大为俗家,譬如面对非人类对待的袁崇焕,临终前悟出“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而唱出“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大乘经典的创造者,很多都是出家的僧人。菩萨的形象,也是出于宣教者的创造。至于,菩萨往返人间不断的渡人,也只是大乘经典强调“慈悲”观而已。另一方面,出于大小乘之争,毁谤阿罗汉,说他门独善其身,不肯渡人。
其实,一个阿罗汉,也是悟道者,又怎会真的自私,不管他人死活。佛陀的几个大弟子都是阿罗汉。南传佛教就从不讲菩萨精神,只讲基本的四圣谛、三法印,也很实事求是。
——我并不否认僧团,而是要为僧团正名,菩萨不限于是出家人,当然也不排斥出家人,理想的僧团是菩萨僧团,不能局限在出家人,这是我的本意。《法华经》与大小乘之争无关,而且在此经中释尊第一次宣说了二乘成佛,为大阿罗汉们一一授记,真正是直畅本怀的教言。另外,我这里所说的菩萨就是指释尊本人,人、菩萨和佛的统一即是释迦牟尼,即是人也是菩萨也是佛陀。 楼主的观点证明楼主根本不懂得佛教,说什么“佛教徒为什么不能直接向释迦牟尼佛祈祷呢?虽然有十方诸佛,但唯有释尊才是我们的本师,”“佛教改革首先必须回归释尊信仰,以释尊为三宝的核心”,看一下中国的禅宗,佛教的改革比你想的彻底,什么是“人皆有佛性”,你懂吗?不要用西方的思维看待中国佛教,佛教比基督教更高深。你知道梁漱溟是怎样评价中西印文化的吗,西方文化是儿童文化,讲攫取,中国文化是成人文化,讲妥协,而印度文化是老年文化,讲节欲。印度人做了三百年英国殖民地,文化没有改变,就是因为它的思想比西方文化还要成熟的缘故。佛教文化是印度文化的一个分支,其出世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之所以有后来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就是自我改革的缘故。西方人信教是为了求得精神安慰,中国人信教目的则是为了实用,二者大相径庭。如果用西方的方法来改革中国的宗教,只能走向死胡同。(题外话,能不能给我加点威望啊,我太急需了)
——虽然我不懂佛教,但也知道禅宗,我称禅宗为“佛教的革命”,为什么说是革命呢?因为禅宗已经革了释尊的命,走上了反佛教的道路,的确很彻底!禅宗是打着佛教的旗帜反佛教的儒道文化的产物,难怪理学复兴之后禅宗就一落千丈了。呵佛骂祖的报应是信仰的彻底丧失,不立文字的结果是师心自用的泛滥,禅宗的机锋语录堆积如山,无异于是自己打自己一记耳光。
佛教比基督教更高深?你证明给我看,高在何处?梁漱溟他是孔子的好学生,是最后的儒家,但他并不懂佛教,不然也不会弃佛归儒了。梁漱溟的文化观只是他个人的看法,漏洞很多,批评的人也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你可以自己去找。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是复杂的巨系统,怎么可能用简单的童年、成年和老年来概括呢?
至于说佛教是出世的宗教,对此我是不承认的,不能因为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有鲜明的出世特征就认为佛教就一定是出世的宗教,也可能是他们都误解了佛教呢,因为我在释尊身上看不到丝毫消极出世的色彩,释尊是婆罗门的异端,正如耶酥是犹太教的异端一样,他们都是属于全人类的,用特定民族和特殊文化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才会走入歧途。 一想到少林寺6000元一只的大香,中国佛教的改革在这辈子没希望了! 依法不依人”在现实中落实为依法师而不依佛陀。
-------------------------------------------
请问这句法合理吗?
法师难道不是人?“依法”的意思,乃是佛陀临终告诫,安慰弟子,虽然佛陀圆寂了,法仍然在人间。盲信一位法师固然错误,信仰佛陀也不是佛陀本意。 佛陀的慈悲心,佛陀的人格都令人高山仰止。受佛感动进而学佛,学佛即是学法-学佛法。佛陀自己并不鼓励弟子去信仰他,去膜拜他。佛教不似神教,以信仰为终极的宗教,这并不表示“学佛”是学教育,学文化,难道除了“信仰”之外的路途,就一定剩下“教育和文化”?佛教最伟大的一点,就是佛教不是一个重信仰的宗教,更不是一种学问,佛学者并非就是在学佛。佛说证诸法实相,证悟本身,即便佛也帮不上想要证悟者的忙。
佛陀说法:以四圣谛、三法印为依归,他不说你们跟随我,信奉我。同样,我也支持您所说的,不可依法师学佛,因此个人对密教的依上师制度,并不以为然。学佛是非常个人的事情。没有上师,可是我们有法,有文字波若,有现实生活的来去与去来,哪里不能学佛。学佛就是日常行止的证悟,日常遭遇的证悟。
学佛,流于末端,才仅仅重视信仰的价值。信仰,那是传教为普及大众的一种手段,一般人若无法领悟圣道,因此至少希望他们敬佛爱佛肯亲近佛,能够作善事。进而有机缘去理解佛所说的法。若说最重视佛教信仰,晚进最信佛拜佛的莫过于念阿弥陀的往生佛教的法门,那反而更加远离佛陀的教义了。
“经中之王”的说法是释尊在《法华经》中亲口说讲,中国人是否接受,要看他对佛陀有无信仰了,据我所知天台的智者大师是认同的,可见此经并非仅仅和日本人有缘。
一般来说,一部经典是否为佛“亲口”所说,只要经中所传授的教义,合乎佛说的“三法印”,就是佛所说。反之,非是。若您强调《法华经》才是“经中之王”,才是佛亲口所说,我尊重您个人的信仰。同样若有人尊奉《金钢经》,并以此经为佛弟子心中的“经王”,也未尝不可。以我个人来说,更加看重四阿含。我说《法华经》和日人有缘,仅表示较多的日本人信奉此经,并不表示中国人中,就无人信奉此经,您偏听了。
以上,就讨论这两项吧。 一个人为什么会被佛教所吸引?是因为佛陀讲了很多人生的哲理吗?近代以来,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科学、佛教是文化、佛教是教育的说法层出不穷,这真是一种进步吗?
对我来说,佛教最核心的就是释尊本人,他说了什么永远是第二位的,“依法不依人”的前提是对释尊的信仰。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依法不依人”往往会变质为对师心自用的辩词,也就是我说的“在现实中落实为依法师而不依佛陀”的现象。
净土宗表面上似乎是以信仰至上的宗派,但他们信仰的是阿弥陀佛和祖师,没有给释尊留下任何位置,净土三经是释尊说的方便法,西方极乐世界是释尊所说的化城,以方便为真实,认化城为宝所,只能说是一种伪信仰。
学佛,流于末端,才仅仅重视信仰的价值。
我的看法和您正好相反,正是因为忽视了释尊信仰的价值,学佛才流入末端。不仅“佛学者并非就是在学佛”,念佛者们也不具备真实的信仰。
佛教最伟大的一点,就是佛教不是一个重信仰的宗教,更不是一种学问,佛学者并非就是在学佛。佛说证诸法实相,证悟本身,即便佛也帮不上想要证悟者的忙。
这样讲又在抹杀释尊的存在价值了,依《法华经》卷一方便品载:“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出现于世间。”没有释尊的成道,没有释尊在《法华经》中的“开”、“示”,“悟”、“入”怎么可能呢?释尊已经证诸法实相,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信”。如果有人非要重走释尊走过的路才能安心,那也未尝不可,我表示赞叹,但自己不会那样做。 感觉楼主有些语出惊人。佛学自传入中国后那天不在进行着改革。当初原汁原味的印度佛学在进入中国后,命运又如何了?
另外,楼主认为中国的佛教衰落从宋代开始,有证据吗,还是说自宋代开始一直衰落吗?这样的大话还是不说为好,否则,你必须做出详细的证明。这个工作恐怕你几十年也完不成的。 xinghuit:
感觉楼主有些语出惊人。佛学自传入中国后那天不在进行着改革。当初原汁原味的印度佛学在进入中国后,命运又如何了?另外,楼主认为中国的佛教衰落从宋代开始,有证据吗,还是说自宋代开始一直衰落吗?这样的大话还是不说为好,否则,你必须做出详细的证明。这个工作恐怕你几十年也完不成的。
回复:转篇文章供您参考,我把重点标出来。
印度佛教“中国化”的三个阶段
作者:李林
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即是佛教与中国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历史。
佛教中国化指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文化的吸收、扬弃和改造,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印度佛教东土化。初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带有浓厚的西域色彩,为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汉魏六朝时,佛教在中国开展的主要手段便是比附黄老、迎合玄学,并迎合传统的伦理纲常秩序,这时佛教的思想并未能广泛深入地为中国大众所接受,人们感兴趣的总是也仅限于因果、轮回、灵魂不灭等神秘主义的东西,但这也是佛教积蓄力量以备发展的必然阶段。通过上述手段,使得这一与中国文化完全相异的文化形态度在东土扎下根来。
汉传佛教世俗化。早期佛教毕竟有“神秘教”之嫌。事实上六朝之前佛教的面孔仍与仙家相似,被视为“道术”之一种。隋唐时“判教立宗”成为这一埋藏佛学的主流,大乘佛教思想为中国知识分子广泛接受,特别是禅宗对中国文化冲击很大,甚至危及儒教之根本。这时的僧侣已从偏僻的山林走出来,出世的理想借助于世俗化的修行形式,神秘主义风尚为世间的现实主义替代。与早期佛教相比,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生活气息渐趋浓厚,义理的研讨与时代紧密相连,极大地迎合了广大人民的世俗要求。
汉传佛教民间化。宋代以后佛教日趋衰微。一味迎合世俗而失去宗教的拯救精神,功利主义思想充斥佛门,这是使得佛教各方面都走下坡路的最重要因素。不过与此同时,佛教与民间文化的联系却紧密起来,成为社会最下层民众的精神寄托。这时的佛教文化学术气氛销沉,虚妄程度加强,义理的探讨被种种迷信活动替代。与隋唐佛教相比,以下三种倾向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理论上向儒家靠拢,在政治上向朝廷靠拢,在生活上向民间靠拢,不得不在“内而诸宗融合,外而三教合一”中寻找出路。佛学理论的深化、宏扬被忽视,诵佛、念经、超度、化缘、求签、占卦等神学迷信充斥佛门,民间大众对佛教肆意曲解、僧尼为求生存亦推波助澜,这样的结果便使得佛教逐渐脱离了它的正统观念而彻底沦入民间。当然,无论在佛教发展的哪个时期,都存着与民间风俗的交流、融合。我们这时说的“民间化佛教”,乃是指佛教在宋代以后,其发展的“主流”是佛教与民间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完全、彻底地成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影响中国文化的重心已从上层知识分子转移到下层劳苦大众。
佛教的民间化使用权得佛教的纯洁性有所改变,民间对佛教的理解已經与佛教的正始面目相去甚远。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佛教对上层建筑的影响虽已日益衰弱,但它同时又在更为广阔的乡村、闹市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力量。
不可否认:民间信仰在中国一直有其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当一系列外来神明传入本土以后,还在人们熟悉它的教义之前,普通的百姓便用自己对神灵的固有观念去理解这些新面孔。对于佛教系列的神明——佛、菩萨、罗汉,民众不是将他当作佛教本义上的“得道者”,而是将他当作一系列有法力的神明。对佛教而言,也正因为她过分地去迎合本土文化,甚至丧失了一些根本原则,佛教的信仰纯洁性问题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从而导致自身的“异化”。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民间俗神信仰便以不同形态进入了佛教——例如卜卦、抽签等对命运的预测,祈雨、禳灾、佑福等对命运的改变等。
佛教走入民间,自宋代开始突出地表现出来。
不知道是從信仰,或學術的角度來談論佛教?雖然二者不必然無關。不過,看了弘毅君的討論,覺得學術界對佛教的誤解,多因從儒家的角度來加以批判、詮釋,這恐怕才是近代研究佛教的問題之一,實有令人憂懼之處。我想,儒門中人,還是不要去亂攪和佛學了。。。 引用第10楼yngwie于2007-09-10 09:45发表的 :
不知道是從信仰,或學術的角度來談論佛教?雖然二者不必然無關。不過,看了弘毅君的討論,覺得學術界對佛教的誤解,多因從儒家的角度來加以批判、詮釋,這恐怕才是近代研究佛教的問題之一,實有令人憂懼之處。我想,儒門中人,還是不要去亂攪和佛學了。。。
这帖子我看不明白,不搅和了。不过爱搅和的就搅和吧(就是不要“乱”,呵呵,虽然“乱了好,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印度传说诸神为了不死甘露搅动乳海,产生了一大堆宝贝呢~~ 以建立“人间天堂”替代“逝后天堂”是最大的改进。
消除了许多佛教的消极因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