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笔下的琴家苗秀实
苗秀实(?-1232年),是宋末金元之际的著名琴家。因其是耶律楚材的古琴老师,故有关他的生平事迹在耶律楚材的《苗彦实琴谱序》(载《湛然居士文集》卷八)中记录最详,可据之而考证也。苗秀实,字彦实,号栖岩老人,平阳(今山西临汾)人,金朝泰和年间(1201-1208)琴待诏。少年时期被同乡的先生乔扆所器重,命其子乔宇与他同时学古琴。乔扆文学深博,兼通音律,教秀实与德容琴事。初授指法,将钱垒在手背上,以轻肆为禁,一声都不能増损。彦实后以雅重见称,便源自此。(参见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36《琴辩引》)苗秀实曾应进士举,两入御闱而不成,便拂袖而去 。至章宗泰和年间,时为侍郎的乔扆推荐其待诏秘书监。
苗秀实博通古今,尤长于《易》,善琴事,为当时第一。其琴风如蜀声之峻急,快人耳目。他特善弹《广陵散》,于乱声部分的《沉思》、《峻迹》二段处理尤为精到。耶律楚材曾赞叹道:“今观栖岩意,节奏变神速。虽繁而不乱,欲断还能续……吟猱从简易,轻重分起伏。一闻栖岩声,不觉倾心服。”(《湛然居士文集》卷11《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并序)》)
苗秀实曾选古人所传操弄中有古意者四十余篇,编纂成《苗彦实琴谱》传于世,今佚 (亦可参见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36《琴辩引》)。壬辰之冬(1232年),汴京被元兵围,耶律楚材曾向元太祖窝阔台推荐苗秀实 。元兵破潼关后,于南京找到年迈的苗秀实,但其北上途中达范阳而逝世。 yyz是研究什么的啊,你这个考证好像怪冷僻的。 看不出楼主所有的内容是否来自《苗彦实琴谱序》,即“耶律楚材笔下的琴家苗秀实”,不止一次提到的是元遗山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找来一点东西与此有关:
古琴是中国历史悠久、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乐器。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历代文人爱琴解音,风气之盛,始终未衰。在元代文人中,精于琴的当推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号湛然居士。曾任金燕京行书省左右司元外郎,后历任蒙古成吉思汗、窝阔台时的大臣,官至中书令。耶律楚材早年生长在文化氛围浓厚的官宦之家,“幼学书画同游戏,静阅琴棋相对闲”。成年后,愈益喜爱古琴艺术,自称有“琴癖”。他在《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并序》中就指出:“有我春雷子,岂惮食无肉,旦夕饱纯音,便是平生足。”耶律楚材对于名琴也颇为珍视,其家产中就有“唯名琴数张,金石遗文数百卷而已”(《国朝文类》卷五七《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据《困学斋名录》“京师名琴”条的记载,耶律楚材流传下来的名琴主要有春雷、玉振、不出户、石上流泉、寒玉等。
在古琴艺术上,耶律楚材主要受弥大用和苗秀实两位著名琴家的影响。弥大用的琴艺节奏舒缓,音韵恬淡,体现了中国古琴艺术的文人琴传统。苗秀实的琴艺则节奏多变,轻重交替,错落有致,体现的是中国古琴艺术的艺人琴的传统。耶律楚材则将这两种不同的琴艺融会贯通,合为一家。在融会中国古琴两大传统的基础上,耶律楚材的琴艺最终达到“稍疾意不急,似迟声不跼”的境界。
耶律楚材曾研习过大量琴曲,尤长于《水仙》一谱。耶律楚材在给其徒弟张之闻的诗中说:“几时重会燕山首,一曲临风奏水仙”。他也擅长弹《离骚》,“一曲《离骚》一碗茶,个中真味更何加,香销烛尽穹庐冷,星斗阑干山月斜”。耶律楚材还擅长弹《广陵散》。他的《弹广陵散终日而成,因赋诗五十韵并序》是古今咏琴诗中气势颇为磅礴的一首。他在该诗中写道“……亡身志慷慨,别姊情惨戚,冲冠气何壮,投剑声如掷。呼幽达穹苍,长虹如玉立。将弹怒发篇,寒风自瑟瑟。琼珠落玉器,雹坠渔人笠。别鹤唳苍松,哀猿啼怪柏。数声如怨诉,寒泉古涧涩。几折变轩昂,奔流禹门急。大弦忽一捻,应弦如破的。云烟速变灭,风雷恣呼吸,树作拨拉声,指旁轰霹雳。一鼓息万动,再弄鬼神泣……”
在长期的古琴演奏实践中,耶律楚材对琴艺有很高的鉴赏力。他对金朝泰和年间琴待诏张器之与苗秀实弹琴艺术的比较足见其琴艺底蕴极深。他原来听张器之弹奏《离骚》,“每至沉思、峻迹二篇,缓弹之,节奏支离,未尽其善”,而苗秀实却能一气呵成,“混而为一”,演奏精妙。通过比较,耶律楚材认为苗秀实的演奏,确实有独到之处,可见耶律楚材独到的功夫和眼力。耶律楚材对苗秀实的遗谱评价也很高。耶律楚材在苗秀实琴谱序中说:“予按之,果为绝声,大率署令卫仲儒之所传也。”卫仲儒是金熙宗完颜亶时的宫廷琴师,将苗秀实与卫仲儒相比,可见耶律楚材对苗彦实琴艺极为称道推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耶律楚材的琴学功力不凡。
耶律楚材的琴技非常高超,并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在长期的古琴演奏实践中,耶律楚材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琴论思想。
耶律楚材认为,弹奏古琴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平易自然,提倡古雅,反对俗艳。在平易自然的基础上,达到“叩弦声自无中出,得勾思从天外还”的境界。这就是强调弹奏古琴的意境在于自然,而不是琴本身而已,即“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弦边与指边”。对于那些取媚世人,专事雕琢的古琴音乐,耶律楚材则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须信希声是大音,猱多则乱吟多淫。世人不识栖岩意,只爱时宜热闹琴。多著吟猱热客耳,强生取与媚世情。纯音简易谁能识,却道栖岩无木声。”从儒家思想角度出发,耶律楚材又对以上观点进行了阐发,指出只有古雅之乐才与儒家思想相合,才有助于教化。
耶律楚材认为弹奏古琴是修养身心的一条途径。常人都有喜怒哀乐,而此时弹奏古琴就可以排解自身忧愁。他以自身为例,指出:“高趣酿成真有味,烦襟洗尽了无痕”,“居士闲弹《止息》时,胸中郁结了无遗”。弹奏古琴除了可以排解忧愁,还有助于排除一切淫邪杂念。他在《弹广陵散终日而成,因赋诗五十韵并序》中就指出:“时复一弦歌,不犹贤博弈。信能禁邪念,闲愁破堆积”。他还在《鼓琴》一篇中也谈到:“呼童炷梅魂,索我春雷琴,何止销我忧,还能禁邪淫。”这些都表达了古琴可以修养身心的观点。 有关苗秀实本人可以看看这个:
苗秀实(?——公元1232)字彦实,号栖岩,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史称他“通古今,尤长于易应。”但两度未考中进士,于是“乃拂袖去之”,专门从事古琴的弹奏。他的技艺是很高的:“善于琴事,为当世第一。”“尝游于京师士大夫间,皆服其高妙。”童年从扆君章学琴时,受过严格的训练:"初授指法,累钱手背,以轻肆为禁,至一声不敢增损。"他曾两度投考进士未中,以后就专门从事琴学。京师的士大夫都很佩服他高妙的演技。泰和中(公元1201——1208)被荐为琴待诏,颇受金章宗完颜璟的重视。他从百多首传谱中,"取有古意者篡集之",编为《琴辨》。元遗山为它写有《琴辨引》。
耶律楚材(公元1190——1244)学琴于弭大用、苗秀实、万松老人等,弹奏过大量琴曲,尤长于《水仙》。他的诗文中有不少关于琴人、琴曲的论述,是了解当时琴坛的重要史料。他每得新谱,都要找苗秀实"商确妙意,然后弹之"。可是因为苗在京师的声誉很高,"朝廷王公大人邀请栖岩者无虚日",致使耶律楚材不能经常和他"对指传声",因此"每以为恨"。耶律楚材仕元后,极力向元世祖推荐苗秀实。对苗秀实的琴艺和人品极为佩服。元军过黄河破潼关后,曾派人各处探寻其下落,终于在南京(今开封)找到了年迈的苗秀实,在接他北上的途中,死于范阳(今河北涿县)。
苗秀实的儿子苗兰,把父亲的遗谱四十多首拿出来,请耶律楚材作序。耶律楚材在序中说:"予按之,果为绝声,大率署令卫仲儒之所传也。"苗兰得到父亲的传授,也有很好的弹琴功夫。耶律楚材认为苗的演奏"如蜀声之峻急,快人耳目"。他原来听张器之演奏的《广陵散》,每到"沉思"、"峻迹"几段,往往 "节奏支离",而苗却能够一气呵成"混而为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7c4a7010008la.html 偶最近在研究耶律楚材与古琴艺术,感谢2楼hong兄提供有关耶律楚材的文章。
耶律楚材在中国琴史上当可大书一笔。
窃以为耶律楚材琴技之所以高超,除弥大用及苗秀实二位好老师以外,恐怕更得益于万松行秀老人。耶律楚材于1214年拜曹洞禅青原派二十三代法嗣万松行秀为师,法名从源,号湛然居士,开始了长达三年“杜绝人迹,屏斥家务,虽祁寒大暑,无日不参,焚膏继晷,废寝忘餐”(《湛然居士文集》卷八《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序》) 的潜心修行。他的琴技当更得益于他在禅修中的实证罢。
偶的研究已基本成文,但因尚未发表,所以只节选了其中的小小一部分。
因行文前已提到主要依据耶律楚材的《苗秀实琴谱序》,故之后均未再标明了。
标题可能更改为“琴家苗秀实小考”更为恰当。
感谢斑竹及hong兄的关注及提问哦! ^_^ 感谢hong兄的第二帖。有关此二位琴家的介绍实源自许健先生《琴史初编》第92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但许健先生认为耶律楚材还有位琴师是万松老人,这恐怕值得商榷,据偶目前所见,在《湛然居士文集》中,耶律楚材本人并未确切提到向万松老人学琴之事,只在一些诗文中描述跟随万松老人参禅学佛的记载。金元时期的其他文集以及笔记小说,亦未见提到万松老人是耶律楚材的琴师。 我得到的教益良多啊,很感谢楼主提出的这个话题。的确,《湛然居士文集》中很有一些相关宏论,而且注重师承是这一研究不可或缺的。我没有研究,完全没有,仅仅提供几条材料而已。
不过,看到楼主说“金元时期的其他文集以及笔记小说,亦未见提到万松老人是耶律楚材的琴师。”——这样的话,建议慎重一些可能比较好。因为治学“说有易(相对的),说无难”!我不知道楼主将存世的“金元时期的其他文集以及笔记小说”读了多少?至少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使真的全部读过,也不敢这样说的。因为你说的那个时期很复杂,北师大弄元人文还需要与川大商议啥人入《全宋文》、啥人入《全元文》等等,何况笔记小说、稗官野史多了去了,你说呢?
对于万松老人与耶律楚材的关系,尤其在“琴”上的关系,到底应当看哪些书,这倒是研究这个问题要晓得的。正如楼主所说,许先生的书是他的研究成果,而且是通论性质的25年前之作,其论点还是有再考察必要的,很支持楼主的研究。建议再注意一下耶律楚材“琴”外事,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方面还有许多,仅以琴论琴可能不容易全面和深入,是不是?
外行之言,不足为据的。呵呵~~~~~ hong兄所言极是,很有见地,治学之严谨可见一斑,很是佩服。:)
关于万松行秀老人是否耶律楚材学琴之师一事,在下有两点需要说明一下:
首先,之所以提出怀疑,是因为据我目前所看资料,未见有此事之相关记载,我行文中有“据偶目前所见”一句,因此我所说的金元时期其他文集及笔记小说亦是指此。
其次,“金元时期其他文集及笔记小说”,主要入选范围是:与耶律楚材基本处于同一时代的、或与耶律楚材及其子耶律铸相互间有交往的、或在琴学方面有专著的那些文人的著作。因为若在这些人的书中没有这一事实的记录,则其他的更不可为据了。因而,从这一角度而言,还是基本可以穷尽的。
不过,我也是从去年开始注意耶律楚材与琴之间的关系,在查找了一些文献之后,发现确实很值得研究,故着力而为。但于我而言,毕竟以前未涉入过金元时期的研究,因而还有许多东西有待好好掌握才是。
hong兄建议偶再注意一下耶律楚材“琴”外事,所言极是。在下目前确实主要是从琴的角度予以关注这一论题。若能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耶律楚材的经历以及他的儒、佛、道上的修养来进一步考察,当能研究得更为深入而透彻。
非常感谢hong兄的指正与指教,让我受益匪浅啊!也更鞭策我态度要更严谨,思维要更缜密。争取能早日将此论题修改定稿,投寄发表,为琴史研究增添一份可信的研究成果。
再次感谢hong兄!
也感谢斑竹的肯定与支持!^_^
呵呵,我发现自己更喜欢这里了。 不敢当,真的不敢当啊!
楼主太客气了,我从大作中真的学习到许多,而且楼主涵养极好,温文尔雅謙遜有加,哪里是我可以望其项背的?再说,就来论坛而言,楼主是2005 年注册的前辈,我要晚上一年多,显然是后学无疑。
我说自己是外行那是千真万确的,醉哥不必怀疑,哥还不知道我几斤几两?完全没有必要拔高!这年头,浮夸成风泡沫总在水的上端,有三分能耐就会被看成、说成七八分,别人如何非我所在意,但愿自己还能明白自己吧!有时,也会被吹或骂晕的。。。。。
中国文化中之“琴棋書畫”实在是博大精深。实在说来,论“琴”,我连外行都够不上,真的!我之所以发言,主要原因一是坛子近期好漠然,大家心里都不是很舒服,原因都清楚;二是这一话题很高雅亦清新,很想听听课;三是我只能从外行的视野提供点相关资料,或者就所谓研究的一般性里路谈点个人看法,内心真有成人之美的动机。关键还是楼主的品格与诚意,尤其是对于外行之 言的宽宥与谅解,让我不揣冒昧一通胡侃~~~~~~~呵呵~~~~
其实,我对楼主的主修学养与知识背景一无所知,所说的可能是苛求,也可能没有好好理解。正是楼主的作为鼓励了我将心里的话说出来,他写好了文章而不急于发表就证明是真想作学问,我想这应当是很好的学术研讨,甚至十分难得。那,我就再胡侃几句?也很想听听其他书友的高见啊~~
耶律楚材留给历史最重要的是一代名相。当然,他多才多艺,即秉承家族传统,又自幼学习汉籍,精通汉文,年纪轻轻就已“博及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著”了。他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卓越修养和多种贡献,例如他在科学史上是我国提出“经度”概念的第一人,编有《西征庚午元历》;他酷爱诗歌,写过不少诗作,现存于世的有《湛然居士文集》14卷中就不少;至于他在“琴”之艺与理方面的造诣与贡献,我就不罗嗦了,这证实楼主的研究题目哈。
这些与他的贵族身份及生活环境有关,他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更与他的阅历感受有关,他先后仕金和元(前期,应称为蒙古)两代,在金朝为开州同知、左右司员外郎。成吉思汗得知其才华横溢、满腹经纶,遂派人向他询问治国大计,于是他辅佐成吉思汗。到窝阔台汗时,任中书令(宰相)。此后,他积极恢复文治,逐步实施“以儒治国”的方案和“定制度、议礼乐、立宗庙、建宫室、创学校、设科举、拔隐逸、访遗老、举贤良、求方正、劝农桑、抑游惰、省刑罚、薄赋敛、尚名节、斥纵横、去冗员、黜酷吏、崇孝悌、赈困穷”的政治主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殚精竭虑,创举颇多。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也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上述文字并非罗列史实,而是想说明耶律楚材作为契丹族(就是辽朝的人)的政治家,又在金、元为官,是一个很特殊的人。在他身上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例如民族关系、正统观念(事几主?)、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学术等等。因此,希望在研究“琴”的问题上,注意这些关联及影响。从这样一个很特殊的人身上,我们可以领略的东西很多,而什么是与楼主的研究最相关的,那就看楼主啦!祝楼主的研究顺利! 再贴几张图—— 入琴之史还是琴人之史
人入琴史还是琴入人史
恍惚不知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