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铁血的兵家智慧
最铁血的兵家智慧兵家智慧是中国传统谋略文化中最铁血、最无情的一种理性智慧。与儒、道、释不同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不是其他智慧那种温情脉脉、极尽包容的弱性情感,而是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甚至可以抛弃道义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强者之音。
兵家智慧是最富于启迪、运用价值的计谋,因为兵家智慧的根本原则只有一条“胜者为王败为寇”。对于兵家来说,评判的标准只能是胜利,只要能够战胜对手,无论使用什么手段、方式,都是许可的,历史的公平与不公平明显的集中到了对胜利者的崇拜。因此,说到底兵家并没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守,仅有尽一切力量去打败对手。所以说,兵家智慧的最大特点就是排除一切情感因素的冷静,并在此冷静的状态下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获得最大的胜利。在竞技场上,并不总是充满着刀光剑影和血腥拼杀,更多的是智慧的较量,计谋的交锋。古代兵家对于如何作战而获取胜利,向来是主张走最简捷、最容易、既省时又省力的路径。计高一筹者,总是能使强与弱对调,利与害易位。失败者施计得当可扭转乾坤,而赢家失计也可走向颓局。
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事态发展的多变性引发了兵家智慧的无限延伸。战争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作战原则,尤其是战术原则。在当今更加激烈的竞争中、更为复杂的形势下,兵家不拘一格的智慧给后人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他们一些反常的思维方法,对于打破陈旧、呆滞的思维定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优胜劣汰”的大环境来看,兵家这种铁血无情的智慧,在人们生存的竞技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人们的行为(无论政治行为、管理行为或商业行为)可能会有多种方式,人们的观点可能会千奇百怪,但从兵家智慧的角度来看,人们的任何行为与观点最终都符合趋利避害的原则。
“商场如战场”,智谋是共通的,并且无处不在。现代管理之道、生存之道与古代用兵之道虽然千差万别,但二者之间绝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今天看来,兵家的机智权谋,尤其同现代社会管理的规律,是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相互融通、相辅相成的。有一位企业家就这样说过:“企业就像一盘棋,企业家就像棋手,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兵家表面上是不讲情,不讲德的,但最终却是以不情为大情,以不德为大德。《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到:“兵者,国之在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可见,兵家所谓的情并非以个人的好恶为标杆,而是一种超越小我立足大我的伟大襟怀,从大利大害上来考虑问题,任何的妇人之仁都是不可取的。像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所谓的“君子不重伤”(不再伤害受伤的敌人),“不禽二毛”(不捕捉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势的敌人)的“礼义之兵”,最终只能被后人称作是“蠢猪式的仁义”。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的最高境界,兵家力主“伐谋为上”。兵家的这种智慧不仅仅用于兵家,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深至中国文化精神,浅至百姓的言谈举止,上至帝王将相的你争我夺,下至普通布衣的人伦日用,可以说都有深深的兵家智谋的烙印。
兵家智慧给予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可以说,每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找到自己立身处世、搏击风雨、应变万千的准则,这也即是兵家智慧吸引大众的魅力所在。 用“铁血”来形容中国兵家智慧,一针见血。很多人把儒家思想和孙子兵法混为一谈,理清界限,实有必要。 本文和王白石有何关系? 王白石,吾以前同事兼好友。其不弃于博客收录此文,吾所不知也。言吾为六旬老翁,实为戏言,不可信也,可求证之。 容再解释一下:此文为一友人所托,为其书撰写前言,虽知不自量力,但缘于多年至交,不敢辞,特此说明。 确有些见解的.支持楼主一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