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ren669988 发表于 2007-7-24 13:19:15

叶檀:强硬政策或出台 警惕金融股与地产股风险

金融股与地产股大涨,是资本游戏尖顶上的镣铐之舞,让人担心。
  金融与地产股的大涨并非没有原因,两者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中的最大获益者,可以从实物价格上升、两税合一、本币升值等价值重估中获取极大收益。房地产与石油、煤炭一样,已经成为通胀世界的硬通货,金融与地产结盟,将使这两类企业与资源垄断型企业一样,成为资产价格的重估王。有\"理想\"的企业都在争取成为金融或者准金融公司、地产或准地产公司,想与银行、证券、保险、房地产公司沾边的原因不难索解,就是直接获取重估收益。
  但房地产与金融的冰山有可能融化。首先是从技术破产脱身未久的金融机构是否能经得起金融硬仗非常可疑。他们的风险内控机制从以下案例就能说明:2006年下半年,中国银监会进行了大规模的房地产贷款现场检查,随后披露的检查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6月末,国内银行涉及假按揭\"的贷款金额达数十亿元。其中,某国有银行被查机构共发放个人住房涉嫌\"假按揭\"的贷款4718笔,金额13.09亿元,占被查个人住房贷款总额的6.05%。另一家国有银行被查机构共发放个人住房涉嫌\"假按揭\"的贷款3716笔,金额7.34亿元,占被查个人住房贷款总额的3.23%。
  假按揭之所以能够盛行,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假按揭有可能成为真按揭,各方可以坐享无风险收益。但这样的判断是建立在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基础之上的,一旦我国资产价格链出现问题,就会产生雪崩效应。
  投资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某个行业威胁到全局稳定,比印花税强硬十倍的政策都会出台。目前受制于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地方财政对于土地收益的依赖以及即将到来的奥运等,房地产暂时不会出现大的调整,因为在泳池没有挖好前就让房价跳水,是经济自杀行为。但这不等于政府会无限度容忍,当房地产被判断成社会不稳定的导火索时,一场政策的疾风暴雨就将刮起。与股市一样,房地产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政策。
  金融股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的上市,使沪深两市金融股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9家,总市值占40%以上,其中更有15家列入沪深300指数,被称为半壁江山毫不为过。
  大不等于强。认为我国的汇金模式主导下的金融改革已经取得成功是自欺之谈,汇金的投入当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金融改革小有所成与其说是汇金模式的成功,还不如说是政府保护政策的成功,是中国经济市场化部分化解了金融的压力。
  消化了巨额的不良资产、注资金融机构的公共财政支出,无外乎从纳税人而来;金融股上市受到追捧被高价购买,从而给汇金公司提供了丰富的现金回报的,并不是以低价购买了战略股的境外投资者,而是无从选择的境内投资者。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以为那些行政处置手段可以收到奇效,那么,我们就会发展出无数个政府掌控的汇金公司来与民争利,而忽略了真正承担成本的沉默的大多数,以及这些成本之所以能够化解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有了尺寸之功。
  如果没有足够的有一定财力的投资者支撑,中国金融与地产早就制造出了最大的风险。市场中有实力的投资者越多,经济抗压能力也就越强,如果人为去除泡沫制造蓝筹,一旦发生危机就得掌握主要财力的机构独力去承担了。
  如果政府的房地产政策出现大面积限价,国家企事业单位建房行政配给成为主导政策,金融机构爆发大面积违规贷款事件,投资者最好从金融和地产股中及早抽身,远离是非之地。来源:叶檀  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在市场狂呼新一轮行情即将到来之际,叶檀同志保持了难得的清醒,难能可贵。在诸多利益集团纷纷唱多的情景之下,更现其人格之高。理论上分析:股价是未来盈利的现值,正是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股价的涨跌才有其独特的魅力。530暴跌以来,一些机构、利益集团狂呼投资于兰筹,于是金融、地产股盛嚣尘上,如果按某些利益集团的计算方法,不管是动态市映率还是静态市映率,姑且不论其科学性,均以严重偏离其正常的投资价值。叶檀的文章,应该给了某些人一只清醒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叶檀:强硬政策或出台 警惕金融股与地产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