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3033 发表于 2007-7-14 13:50:48

读《易经》有感

读《易经》有感
                  
今天来谈谈我读《易经》的体会,曾经有太多的人说《易经》好,“什么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终于下决心去读,可是文言文太难了,根本看不懂,那有没有讲述的或者注解的好的书,有,可是太少了,古人的好像很多,唐朝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可以说是一个很权威的版本,历来被学者们推崇备至。可是看古人的书,现在人这点文字基础简直根文盲一样。那现代一点的呢,至今发现就两个人的自己比较喜欢,南怀瑾的和张其成的,古人说“皓首穷经”,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书店《易经》方面的书都是多的成专柜一样,有注解原文的,有阐述易理的,有大谈应用的,可是对于初学者,无论其书名多么诱人,可是看后不是失望,就是将人拒于千里之外。尤其以注解为名的,古籍的本身称经,注解经的称注,时间长了,连注都产生歧义了,这时又有人来注解注,注解注的称疏,可是时间长了,疏还不是会产生歧义,这时就有什么“正义”,“正解”之类的书出来。古人写这样的书倒是严谨,可是现在的就难说了,不然又怎么会有“文化腐败”这样的现象。对于《易经》,从古到今说法那么多,到底谁说的才是对的呢,除非有人将这些书都研究过,不然都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那么只要言之成理行不行,应该不错了,要是能够博学一些就更好了。
一个人如果要看《易经》,千万不要从注解易经这样的书看起,因为易经的原文确实太难了,看注解很难取舍,很容易半途而废的,即使你看懂了原文,也不一定看懂背后的道理,这样你就没有兴趣,就不会坚持的读下去。古人说:“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孔子在《系传》中说学《易经》要“玩索而有得”,而不是翻着大辞典这样的书苦思不得其解。个人认为可以先看南怀瑾的《易经杂说》,对《易经》有个大概的了解,增强一下兴趣,再看他写的《易经系传别讲》,这是学习易经必读的一本书,一般的说法认为《系传》是孔子作的。它的辞章非常优美,使人有亲近感。南怀瑾的《易经系传别讲》是一本人人都看得懂的书,更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把这本书多看几遍,下面再去看其他的书就容易了。总之,先看一些简单的书,一些有趣的,不断的增强兴趣,再去看那些注解和原文,这样就不会半途而废了。
下面说说我看这两本书的一点心得。

认识因果 超越因果
《易经》可以看作是一本讲述因果变化的书.这种因果可以是因果报应,如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矣. <<易>>日: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更是 “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自然之理,大道之理。《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通篇言一个变字。通过“同气相求,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将万事万物进行取象比类。括天地变化于六爻之中。可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孔子在《系传》里一再推崇《易经》的伟大。如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急而速,故不行而至。一方面,要让我们认清这个变化之道,懂得进退存亡得失,能够“见几而作”。《易经》中用吉凶悔吝的卦辞来警惕人们如何知变和适变。“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已始终”。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用对结果如此恐惧。《易经》从乾坤两卦开始,到既济,未济两卦结束。正是说明万事万物在变化当中永远没有结论。已经既济了,可是还是未济。人们不必对于结果如此恐惧,因为它没有定论。只要人们用其智慧的头脑,分析事物的精微变化,任何阶段都是可以改变的。乾卦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正是说明此意。“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群龙指多个阳,也可指乾卦中提到的潜,见,跃,飞,亢龙。事物循环发展,六龙绕成一圈,不辨首尾,这个无首不正是说明事物变化无始亦无终。哪里都可以看作是开始,哪里都可以看作是结束。那么每一个卦爻,每一个时位都可以看作是开始而改变。阳可变阴,阴可变阳。事物的结果也因中间变化的不同而跳出了因必有果的绝对论。或许认识事物的变化之道,并不在于顺应其变化,而更在于跳出规则的束缚。用九正是此意,用九而不被九所用。


乐天知命
以《易经》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生就是各从其类也。在《史记 伯夷叔齐列传》里,记载着伯夷叔齐学问道德修养极高,又有治世之才,周武王自愧弗如,愿请两位治理天下,而伯夷叔齐惟恐避之不及,饿死于首阳山,文末又谈及颜渊这个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却不幸短命,而盗跖这个欺世盗名者却与孔子齐名。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天地不公吗?司马迁没有讲,文末却引用《文言》上的一段话作为结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这本是孔子对乾卦九五爻解释,讲的是同类相从的道理。人生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和被选择累计起来的,而这当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易经》认为是“同气相求,同类相从”,这阴阳二气相感相召,相荡相摩就产生了事物的变化。《老子》中也认为如此:“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易经》就是要我们深谙天地自然社会变化之道,当然还有认识自己,而后能够乐天知命。能够“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道法自然
《易经》中的易字古人解释为日月之为易,可见《易经》的道理来源于天体星辰变化之道。大道之理是无处不在的,到处都能给我们也人生的启示。 观天之行可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察地之变可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中的《象辞》就是从自然之象中得出人生启示的,如云: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蒙,君子以果行育德。《系传》里形容《易经》是“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易是生生不已的,我们效法它就要“与时偕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不断进步和发展,因为“物不可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易经》就是教我们学会“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海纳百川壁立千仞
中国文化是雍容大度的,可以说这种文化的源头在《易经》。在《易经》中这种雍容大度的美随处可见。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同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成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中国文化以他它保合太合,含弘光大的品格赢得了世人的亲睐,而这种品格不正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吗?现在的人们在游览故宫博物院时是否还记起,“保合殿”、“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这些名字都来源于《易经》。当今是一个个性飞扬的时代,可是早在孔子那里,他就极力提倡人要有个性。试看蒋介石的名字。介石出自《易经 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日: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孔子在《系传》上对该句解释说:“子日: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日: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其中介如石的介字,就是指一个人顶天立地的站在那里,“举世加誉而不加劝,举世加非而不加沮”,行事做人理所当为,义所当为,确然不可拔也。这不就是真正的个性。这种个性用前人的诗形容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醉乡常客 发表于 2007-7-14 14:11:20

难道是兄弟的原创?

bs3033 发表于 2007-7-15 15:34:19

绝对原创 自己喜欢就写点了 但是写作能力太差了 还请见谅

hakwocbzkaq 发表于 2007-7-16 03:06:41

bs3033会员读《易经》有感还是颇有心得的,但是有些地方值得商榷,玩味。可能bs3033会员忽视了《易经》的象数之学,过于注重义理,有些地方有明显误读。
如古文难懂,其实在当时都是白话。《汉书,艺文志》说:“尚书直言也。”直言就是白话。但是,要通古文,应该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说的要通国学中的小学。至于通小学,大体要做到以下三点:1,识音韵。2,明训诂。3,辨形体。就可以通读《周易》原文(注:因为《归藏易》与《连山易》都已失传,所以只好以《周易》代替《易经》)。其实,应该读三易的(《周易》《归藏易》《连山易》)。


对bs3033会员读《易经》有感原文做一个点评,是个人一家之言。括号内是本人点评。


认识因果 超越因果
《易经》可以看作是一本讲述因果变化的书.这种因果可以是因果报应,如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矣. <<易>>日: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更是 “曲成万物而不遗”的自然之理,大道之理。《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通篇言一个变字。通过“同气相求,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将万事万物进行取象比类。括天地变化于六爻之中。可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孔子在《系传》里一再推崇《易经》的伟大。如云: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急而速,故不行而至。一方面,要让我们认清这个变化之道,懂得进退存亡得失,能够“见几而作”。《易经》中用吉凶悔吝的卦辞来警惕人们如何知变和适变。“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已始终”。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用对结果如此恐惧。《易经》从乾坤两卦开始,到既济,未济两卦结束。正是说明万事万物在变化当中永远没有结论。已经既济了,可是还是未济。人们不必对于结果如此恐惧,因为它没有定论。


(这里只顾未济,不管既济。有抛弃阴阳之大道理的错误认识。应该结果和种造好的因以结好的果同时并重,方称得上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易>>日: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还含有事物必需渐变的道理。作者“超越因果”的解释可以参读孔子原文:“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作者用在这里,确有不妥或者引喻失当)


只要人们用其智慧的头脑,分析事物的精微变化,任何阶段都是可以改变的。乾卦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


(乾卦的用九和坤卦的用六都说错了,因为七为少阳,静而不变。九为老阳,动而变阴。而八为少阴,静而不变。六为老阴,动而变阳。这里作者对象数忽视了。参读孔子: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正是说明此意。“用九,见群龙无首,吉”,群龙指多个阳,也可指乾卦中提到的潜,见,跃,飞,亢龙。事物循环发展,六龙绕成一圈,不辨首尾,这个无首不正是说明事物变化无始亦无终。哪里都可以看作是开始,哪里都可以看作是结束。那么每一个卦爻,每一个时位都可以看作是开始而改变。阳可变阴,阴可变阳。事物的结果也因中间变化的不同而跳出了因必有果的绝对论。或许认识事物的变化之道,并不在于顺应其变化,而更在于跳出规则的束缚。用九正是此意,用九而不被九所用。


(一家之言,但是有一定道理。初学者。我个人认为可以大胆理解,因为“神无方,易无体”嘛!个人认为比较正确的还是孔子的解释: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乐天知命
以《易经》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生就是各从其类也。在《史记 伯夷叔齐列传》里,记载着伯夷叔齐学问道德修养极高,又有治世之才,周武王自愧弗如,愿请两位治理天下,而伯夷叔齐惟恐避之不及,饿死于首阳山,文末又谈及颜渊这个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却不幸短命,而盗跖这个欺世盗名者却与孔子齐名。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天地不公吗?司马迁没有讲,文末却引用《文言》上的一段话作为结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这本是孔子对乾卦九五爻解释,讲的是同类相从的道理。人生是由大大小小的选择和被选择累计起来的,而这当中更深层次的原因《易经》认为是“同气相求,同类相从”,这阴阳二气相感相召,相荡相摩就产生了事物的变化。《老子》中也认为如此:“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易经》就是要我们深谙天地自然社会变化之道,当然还有认识自己,而后能够乐天知命。能够“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乐天知命见孔子解释: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我的注解:这里所谓天指宇宙人生的大道,所以乐天。而命大体指形而下的东西具体的东西。中国哲学素来是大道与形而下的东西如人生经历等融为一体。所以孔子说:乐天知命故不忧。所以,作者虽然通读经史,但是:引喻失当)


道法自然
《易经》中的易字古人解释为日月之为易,可见《易经》的道理来源于天体星辰变化之道。大道之理是无处不在的,到处都能给我们也人生的启示。 观天之行可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察地之变可得“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中的《象辞》就是从自然之象中得出人生启示的,如云: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蒙,君子以果行育德。《系传》里形容《易经》是“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易是生生不已的,我们效法它就要“与时偕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不断进步和发展,因为“物不可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易经》就是教我们学会“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这一段:基本与古今易经的解释差不多。看得出作者还是比较用心的)                                          


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
中国文化是雍容大度的,可以说这种文化的源头在《易经》。在《易经》中这种雍容大度的美随处可见。如“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同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成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中国文化以他它保合太合,含弘光大的品格赢得了世人的亲睐,而这种品格不正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吗?现在的人们在游览故宫博物院时是否还记起,“保合殿”、“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这些名字都来源于《易经》。当今是一个个性飞扬的时代,可是早在孔子那里,他就极力提倡人要有个性。试看蒋介石的名字。介石出自《易经 豫卦》“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象》日: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孔子在《系传》上对该句解释说:“子日: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日: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其中介如石的介字,就是指一个人顶天立地的站在那里,“举世加誉而不加劝,举世加非而不加沮”,行事做人理所当为,义所当为,确然不可拔也。这不就是真正的个性。这种个性用前人的诗形容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注孔子原文: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这里作者解释稍微牵强。所谓:“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是后面结论易日:介于石,不终日,贞吉。”的根本。作者读这一段得出“ 当今是一个个性飞扬的时代,可是早在孔子那里,他就极力提倡人要有个性。” 。这个是有问题的。君子上交不谄(编造或者献媚之意)。下交不渎(不尽职之意)。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吧!)

不过,《易经》素来允许他说或者我说,不是有“ 神无方,易无体”之说吗?作者的一些感悟比我看到的某些大家还理解透彻。唯不明象数,缺陷比较多。多在象数上下功夫,或许有大成。只是重”理“。难免“一家之言”。应该“理象数”并重治学《易经》才能体会感悟得更深。

nopattern 发表于 2007-7-18 12:28:26

感觉各位都把《易经》当宗教了,难道有“易经教”?如果你是基督徒,对《圣经》当然只有信仰,绝对不能质疑。但是对像我这样的化外之民,《圣经》也要挑挑错的,看看符不符合常识。
《易经》从根本上来说,不过是一部古代书籍,也许的确很伟大,但要从其产生的时代看,人类对社会,对自然,对宇宙,对时间的认识都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要在这样一个阶段,产生能够对现代社会都能指点迷津的指导,用我粗浅的常识看,是缘木求鱼,不会有什么好处的。这样做对古人的要求也太高了。
假如孔子还活着,我们给他一本《一元二次方程》,恐怕他会惊为天书。因为在他那个时代,能解这么复杂问题的条件还远未具备。孔子赞扬《易经》恐怕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是可以说明在那个时代《易经》是一本好书。
如果你把《易经》当宗教,我也没什么话说。如果你把他当一本书,大可不必那么费劲,非要琢磨微言大义,把它当作古代聪明人在他的知识范围内写的一本好书,欣赏欣赏,批判批判,也就是了。

清蒸春虫虫 发表于 2007-7-22 02:44:35

不知者无罪,无知者不怪哈。虫虫不学无术,

圣经是在描述事实,易经是在描述规律。圣经告诉你的是1和2,易经告诉你的是1+1=2,

nopattern 发表于 2007-7-22 12:44:33

引用第5楼清蒸春虫虫于2007-07-22 02:44发表的 :
不知者无罪,无知者不怪哈。虫虫不学无术,

圣经是在描述事实,易经是在描述规律。圣经告诉你的是1和2,易经告诉你的是1+1=2,
   看来我就是一个“不知”和“无知”者。如果能够幡然醒悟,从此研读《易经》,估计就能踏上幸福的彼岸了。呵呵。
我举《圣经》的例子,不过是想说明宗教信仰通常是一种不可讨论的,不可质疑的,无需证明就是正确的东西。比如如果你和穆斯林讨论安拉是否存在,你就会冒很大的风险,万一阿訇发出追杀令,岂不是。。。因此信仰之类的东西,我向来是退避三舍的。除此之外我们大可辩驳,批评,论证。
看来虫虫对《易经》很有研究,特别是“规律”,我这无知之人很想请教一下。因为本人大学时就是专业物理,而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规律”,因此对“规律”向然是非常向往,深知规律发现的不易。对发现规律的人,也是尊重异常,认为发现规律的人是社会英雄,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虫虫认为《易经》是描述规律的,我倒是非常想请教一下,《易经》描述了哪些规律?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还是社会科学方面的?这些规律经过实验检验吗?这些规律经得起检验吗?还是能偶然起作用的“事实”,能够称为“规律”吗?

xinghuit 发表于 2007-7-22 17:25:59

引用第4楼nopattern于2007-07-18 12:28发表的 :
    感觉各位都把《易经》当宗教了,难道有“易经教”?如果你是基督徒,对《圣经》当然只有信仰,绝对不能质疑。但是对像我这样的化外之民,《圣经》也要挑挑错的,看看符不符合常识。
《易经》从根本上来说,不过是一部古代书籍,也许的确很伟大,但要从其产生的时代看,人类对社会,对自然,对宇宙,对时间的认识都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要在这样一个阶段,产生能够对现代社会都能指点迷津的指导,用我粗浅的常识看,是缘木求鱼,不会有什么好处的。这样做对古人的要求也太高了。
假如孔子还活着,我们给他一本《一元二次方程》,恐怕他会惊为天书。因为在他那个时代,能解这么复杂问题的条件还远未具备。孔子赞扬《易经》恐怕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是可以说明在那个时代《易经》是一本好书。
如果你把《易经》当宗教,我也没什么话说。如果你把他当一本书,大可不必那么费劲,非要琢磨微言大义,把它当作古代聪明人在他的知识范围内写的一本好书,欣赏欣赏,批判批判,也就是了。nopattern兄没有注意到,作为文本的易经当然只是一部古籍,但是在历史长河里曾经发挥过作用的易学可没那么简单:绵延数千年的易学史,在后来不断涌现的各种易学学派,数千位易学思想家就是最好的明证。说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恐怕没有人会反对吧。如果我们对易的理解就指那一本书,就太小气点儿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记得冯友兰先生曾说过,易给人提供的是一套符号系统,或模板吧,不同的人可以给其中填上不同的内容,形成对它的不同理解。所以,我们对易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它的最初样子上,而是要看它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看历史上客观形成的易学史的价值。就好比,人的最初源头肯定是猴子,但这并不妨碍人可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nopattern 发表于 2007-7-22 19:47:56

引用第7楼xinghuit于2007-07-22 17:25发表的 :
nopattern兄没有注意到,作为文本的易经当然只是一部古籍,但是在历史长河里曾经发挥过作用的易学可没那么简单:绵延数千年的易学史,在后来不断涌现的各种易学学派,数千位易学思想家就是最好的明证。说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恐怕没有人会反对吧。如果我们对易的理解就指那一本书,就太小气点儿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记得冯友兰先生曾说过,易给人提供的是一套符号系统,或模板吧,不同的人可以给其中填上不同的内容,形成对它的不同理解。所以,我们对易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它的最初样子上,而是要看它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看历史上客观形成的易学史的价值。就好比,人的最初源头肯定是猴子,但这并不妨碍人可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对《易经》的历史价值,我并没有研究,当然也没资格判断。假设的确如你所言,《易经》有极大的史学价值,但是很多人却认为的是《易经》蕴涵极大的现实价值,可以用来指导现实的世界。我所反对的是这点,因为我认为这违反了常识,把古人神话了。我想《易经》作者地下有知,也会感到惶恐不安的。
打个可能冒犯的比方:如果一只聪明的猴子写了一本《如何直立行走》,当然在人类进化史上有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但是如果拿来指导现在的人类如何直立行走,恐怕是很不恰当的。

nopattern 发表于 2007-7-22 19:57:39

引用第7楼xinghuit于2007-07-22 17:25发表的 :
nopattern兄没有注意到,作为文本的易经当然只是一部古籍,但是在历史长河里曾经发挥过作用的易学可没那么简单:绵延数千年的易学史,在后来不断涌现的各种易学学派,数千位易学思想家就是最好的明证。说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恐怕没有人会反对吧。如果我们对易的理解就指那一本书,就太小气点儿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记得冯友兰先生曾说过,易给人提供的是一套符号系统,或模板吧,不同的人可以给其中填上不同的内容,形成对它的不同理解。所以,我们对易的理解,就不能停留在它的最初样子上,而是要看它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看历史上客观形成的易学史的价值。就好比,人的最初源头肯定是猴子,但这并不妨碍人可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对《易经》的历史价值,我并没有研究,当然也没资格判断。假设的确如你所言,《易经》有极大的史学价值,但是很多人却认为的是《易经》蕴涵极大的现实价值,可以用来指导现实的世界。我所反对的是这点,因为我认为这违反了常识,把古人神话了。我想《易经》作者地下有知,也会感到惶恐不安的。
打个可能冒犯的比方:如果一只聪明的猴子写了一本《如何直立行走》,当然在人类进化史上有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但是如果拿来指导现在的人类如何直立行走,恐怕是很不恰当的。

xinghuit 发表于 2007-7-22 20:58:18

如果真的有人认为《易经》就是一本天书,那他就是典型的易教徒。这样的人很难算是后来易学发展的主流。但是多数易学中人还是继承了孔子“述而不作”的传统,却在“述”中不断的赋予易以新的内容,推动着易学的发展,从而也在赋予易以现实的意义与价值。《易传》不就是这样吗?称之为“旧瓶装新旧”也未尝不可。“以述代作”,高举大旗是中国的特色,读不懂这一点就很难融入现实当中。

redhat028 发表于 2007-7-25 07:30:05

引用第5楼清蒸春虫虫于2007-07-22 02:44发表的 :
不知者无罪,无知者不怪哈。虫虫不学无术,

圣经是在描述事实,易经是在描述规律。圣经告诉你的是1和2,易经告诉你的是1+1=2,

这例子举得很妙,但是还是没能避开“物”和“理”的本体面,没提升到hakwocbzkaq所言的“象数”的层面。“象”非“物”,“数”非“理”,要超越“物理”这一认识层面,要对现代科学的整体论,还原论,以及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的藏象经络理论做深入研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易经》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