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西北驰 发表于 2007-7-2 10:29:09

挤 [社会观察一则]

[“挤”,可能是大家生活中无法摆脱的无奈。还不仅仅是交通拥挤,在咱们这儿,什么都挤,小孩上学,找工作,职位升迁,男人找女人,女人找男人……是因为僧多粥少,资源稀缺吧。一篇旧文,拿来首发,有闲的凑和看看,权当消磨时光,呵呵]

  挤
  
  没在火车上挨过挤,不算了解中国民情。
  
  国庆长假结束,在火车上意外遭遇拥挤,比起春运盛况,犹有过之。说是意外,因为依往年经验,国庆不比春节,打工者一般不会回家,虽有些学生和游客,也不至于人太多。

  可是一到火车站,我就感觉到有些不妙。虽然飘着小雨,广场上却挤了不少人,说不上万头攒动,也颇为壮观,似乎是候车室容不下许多人,溢出了一些到外面。挤进候车室一看,满满当当。我这才醒悟,今年中秋国庆遇到一起,再加上这几年大学持续扩招,难怪出门的人这么多。

  幸好我提前买到火车票,只要能上车就行。心怀侥幸,我被人流裹挟着到了站台边(人群就像潮水,不停地拍打着站台之岸,只要置身其中,最后总能靠岸)。此时已很难分辨个人,只剩下群体,男女老少,美丑妍媸,统统没有分别。所谓集体主义,大半是处于无奈,任何个人的努力挣扎,都不过是徒劳。只有置身于这般汹涌浪潮之中,才能对此有切身体会。

  我被眼前景象镇住了:长长的列车就像濒死的青虫,黑压压覆满了蚂蚁。顿时我感觉到了蚂蚁的本能,攥紧车票,拎起行李飞奔起来,希望找到一个缺口融进进攻的洪流。一直跑到3号车厢(最后一节乘客能上的车厢),我都没有发现这样的缺口。但是3号车厢的乘务员给了我希望,他身高体胖,嗓音浑厚,不停地敲打着车窗叫喊:上了车的往中间走!往中间走!我决定加入这支有希望的队伍,向3号车门挤去。在门口僵持拉锯了十多分钟,我终于幸运地挤上了车。胖乘务员大叫:让我上去!总不能把我丢下吧!在大家善意的哄笑声中他也挤上了车,帽檐翘起,额头上满是汗珠,双手举在众人头上,一只手擎着“3号”标志牌。车下的人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奋力往车门挤来,似乎要把车上的人再压缩一点,腾出一点空间……终于,列车睁开眼睛,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蹒跚启动。蚂蚁们这才一团团从车身上掉落下来。

  胖乘务员被夹在过道中间,急吼吼地喊着:快关车门!快关车门!他虽然身材魁梧,力大无比,可是也没法推开周围的人群,去把车门关上。我就站在门边上,感受着来自两边的巨大压力,车下的人还想上来,上面的人齐声喊者:关门!关门!终于随着列车的吼声,车门缓缓关上了。我被一下子压扁在车门上。胖乘务员还夹在人群中间,他像大鲨鱼一样奋力向工作间游去,无奈“水”太粘稠,像无数蛛丝一样把他牢牢裹住。终于他打开工作间的门,把自己塞进那个此刻显得非常奢侈的空间里,一下一下喘起气来。他的庞大身躯离开后,人群迅速合拢,仍是挤得严严实实,但好象能喘口气了……

  我开始打量起挤在身边的人们。他们大部分是大学生,少数看上去像打工者,还有个别中年人像是公司小职员。学生们活力充沛,挤在一起有说有笑,话题总不离逃课点名,伙食难吃,宿舍狭小(其实学校条件已经改善不少,但难免人满为患);打工者多面色黧黑,穿着皱巴巴的西服;而中年职员则穿着衬衫,拎着皮包,面色坚毅而自如,仿佛能忍人所不能忍。

  不久,列车停靠在一个县城小站。一群人迅速围了上来,虽然比刚才那阵要稀少得多,但挤得鼓起来的列车根本容纳不下这些新来者。从车门玻璃望出去,已经有一些人从车窗往上爬,其中有一些是妇女。车门外的乡亲们在怒吼:开门!开门!车门里边的人们被挤压得叫苦连天,突然一名妇女嚎啕大哭:我的脚!哎哎哟!我的脚!胖乘务员怒了,他划动有力的双臂,游到车门过道中间,摘下挂在壁上的“3号”标志牌,指着从车门缝里探进头的一个小伙子吼道:下去!下去!挤不上了还挤?下去!小伙子毫不示弱:我有车票!为什么不能上车!我要上──去!上──去!妇女的哭喊声更响了 :哎──哟!挤死人了!她周围的人开始打抱不平:都挤伤人了!只管自己不管别人,素质太差了!车门过道内的人都叫起来:关门!关门!胖乘务员提高嗓门,大声怒吼:你给我下去!那小伙子也高喊:胖子你别叫!我有车票!我比你大!但往上挤的力量终于挡不住往下推的力量,终于车门又缓缓地关上了。

  虽然已过中秋,天又阴沉,但车厢里却闷热无比,所有人都满头大汗。我面前有一个身材矮小的女学生站不住了,倒向车门方向,把另一个女学生压得贴到车门玻璃上哇哇直叫。旁边两个男学生帮她站稳,一边鼓励:千万别倒下,千万别倒下。一个穿皱巴巴西服的中年男子吃力地拎着两个鼓鼓的大蛇皮袋艰难地往车门边挤来,一边连声说:我下站要下车,让让,让让。人们虽然给挤得耸立起来,还是皱着眉勉力给他让出一丝空隙,他挤到门边站定,两个大一学生问他麻袋里是不是花生,他说是山楂,刚从城里冷库里买出来,要赶快回去做成糖葫芦,不然就烂了,边说边把袋皮捋紧,让它更透光,“看,鲜红鲜红的”,两个大学生点头称是。人群突然又骚动起来,有人开始咒骂,只见一个瘦削精干穿衬衫的中年男子迅速挤来,“乘务员开开厕所门!”有人说:“这么挤,忍忍吧。”中年人苦笑:“小伙子,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知道了,有些事忍不了啊。”有人说:“理解,理解,人有三急嘛。”人群中响起善意的笑声。

  车门过道中竟有了一丝团结的气氛,大家被巨大的压力压成一个整体,随着列车咣当咣当晃动着朝共同的方向而去……

[用了版主提供的dreamedit,果然方便快捷、整齐美观,多谢了。另:不知这个排英文如何,一定要试试。]

jhyang 发表于 2007-7-2 10:56:20

确实很.......挤!
看你的文章,我好像胸口挤了一口气,说什么也窜不上来,等终于看完了,我才呼吸正常!

文章很好。

白马西北驰 发表于 2007-7-2 11:15:34

呵呵,让兄弟您受累了。

这篇我写过就丢一边,改都不想改了。可能和您一样,怕喘不过气吧

jhyang 发表于 2007-7-2 11:20:57

引用第2楼白马西北驰于2007-07-02 11:15发表的 :
呵呵,让兄弟您受累了。

这篇我写过就丢一边,改都不想改了。可能和您一样,怕喘不过气吧

别改了,让别的兄弟们也“挤一挤”!呵呵

bings 发表于 2007-8-31 15:57:30

终于看完了
挤啊确实挤
下午我也要去挤了

晓菁 发表于 2007-9-1 12:01:56

“挤”,现代中国的特征。

我爷爷曾经给我讲过当年他坐火车时的“挤”的程度:那火车,上下客不是从车门走的,而是……而是从车窗爬进爬出的,当再也不能从车窗爬进车厢时,火车才极不情愿地离开车站。嘿嘿,请别理解错了,那不是每站必停的慢车,那可是51、52次特快。

我爸爸曾经带我去看望他的老师,他老师告诉我们,十几年前在上海,曾经因为挤公共汽车而肋骨骨折。太夸张了吧?!

对我来说,那些都是无法想象的事,仿佛是遥远的过去的故事。

但我们这一代能看到的“挤”,比过去“挤火车”和“挤汽车”似乎更为惨烈。

为了“挤”大学门,我们在幼儿园就开始了竞争。我在报名读小学时,面试中,老师居然让我算一个两位数的加法题,我算不出来,倒把旁边站着的老爸老妈窘得满脸通红。我很奇怪,如果我会,我还读什么小学一年级?

看了楼主的这篇文章,我似乎隐约体会到,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学问不多证书不少,就是因为十几年来,被挤得没有了情趣,没有了思想,没有了主见,更没有了生存能力。三维压缩成了二维,只剩下一张张干巴巴的文凭和证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挤 [社会观察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