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到底做何解?
记得小时候老师讲\"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就是说一起走的几个人,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如今翻过来再看,却似乎觉得不那么回事,逻辑上不严谨,以孔子那么高智慧的人,这会是他老人家的原意吗?既如此,那么这句话到底该做何解呢?盼有人解惑。 俺的理解:
一起走的几个人,其中必定有人在某一方面比我强,即可以做我的老师(人的多元智能理论)。 楼上和我老师讲的无二致,总觉得不顺畅,比如干警押死囚去枪毙,那么死囚里面一定有可以做干警的老师的人乐,,,不顺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
我基本同意上述诠释,没有啥新解;
若说補充,仅仅析为:
(每人均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即使)一行三人中也必有长(或 善)于我、可为我师者;那就选择其长处(或 好的东西)来学习,对于其短处或不好的东西则要改。
对于下面等说法我不是很赞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
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三人同行”和“三人行”是有区别的,,,,
刚翻阅了一下“古文今译教程”,其中有个“名词动化”、“动词名化”的古汉语用法,不觉一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动词,这里如做名词解,为行动、行为举止之意,“师”,名词,若在此做动词解,为师法、效法、学习之意,则
整句可解作:几个人(其他人)的行为举止中,总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哈哈,这应该符合孔圣人当年的语调,谦虚嘛,如做为“三人同行”,则谬误大矣,不知hong学士以为。我的古文功底有限,此为臆断,却不知哪些地方还有“行”、“师”同样用法的例子了。 呵呵~~~~~~~echoc 兄我的意见就是上面的呀。。。 每个人都又自己的长处!好的,适合自己的就可以去学。 "三"在这里应是虚指,不是实说三人同行,古汉语有这样的用法,大于一的奇数多是虚指,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认为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而那长处就是自己要学习的,对方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老师了.拙见,莫笑! 古汉语中,三六九,极言其多。这是我们中学语文老师经常这样说的。
班门弄斧啦 引用第2楼echoc于2007-06-28 15:21发表的 :
楼上和我老师讲的无二致,总觉得不顺畅,比如干警押死囚去枪毙,那么死囚里面一定有可以做干警的老师的人乐,,,不顺畅。
(与是否正解无关,下面的话是开玩笑的)
当然死囚里面就有人可以做干警的老师啊,比如杀人的技巧和失败经验,如何逃脱警察的追捕,呵呵。这些但是一技之长吗,当然就可以做人家的老师啊。没啥不顺畅的吗。 学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一个人不管有多厉害,总有一些比不上别人的,只是有多有少而已 这句古话的原意不难理解,也无需多辩。它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是强调了一种谦虚的态度。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经验与智慧,这需要我们去挖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看不起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在这个意义上,这句话与“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异曲同工之妙。 个人认为,不能简单的字面理解
首先要考虑,为什么是“三人”,而不是“二人”或“四人”或“多人”,甚至“一人”,如果按照寸有所长的逻辑,任何一人都可以的。
其次要考虑,“师”怎么理解,动词还是名词,其实挺关键的,涉及到的是“师”什么的问题
再次,要考虑“行”怎么理解,是平常所理解的,有三个人在那里呢,还是什么?
最后需要考虑的,这话是孔夫子这个大圣人说的,不是我们说的,他所要“师”的是什么?难道是所谓的寸有所长?但各位不要忘记了,“君子不器”这话,如果只是说各有长处,那只是能力或技能,不是君子要“师”的东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
个人愚见,这句话应该连在一起来理解。三者,多也,三人表示众人。师者,老师也。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自觉修养,虚心好学的精神。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于不善,都可以为师。
这句话还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是大多数人的理解吧。
而“君子不器。” 出自《为政篇》。朱熹如是说:“子曰:‘君子不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南怀瑾说,由于“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
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与“君子不器”应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的一句谦虚话,别人的身上自由我学习的地方。 引用第14楼青松山人于2007-07-08 19:09发表的 :
孔子的一句谦虚话,别人的身上自由我学习的地方。
还是hongMM的引述: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是正确的。反正我是这样看。
其实,孔子是教学生这样做的。试问:他的学生有谁能够与他相提并论?如果要成为孔子一样的“至圣”就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自己无所谓谦虚或者不谦虚。他主要教化学生这样做才能够达到“至圣”的境界,孔子自己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类似的说法还有孟子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但是,对于孔子这样的圣人就不能这样做。如果,连孔子孟子释迦这样的“至圣”都不愿意好为人师的话,我看这个世界很悲惨。他们(孔子孟子释迦)是必然要好为人师的(主要是教化众生)。读读孔子传记,孟子传记就知道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实际上这句话孔子已经自己作了注脚,就是后两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成语“择善而从”便出于此。三人是虚指,但朱熹的解释也不为过,有一定的道理,这里即为明一正一反之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就他的长处学之,短处改之,必为无过焉。师这里是作动词用,也不必解释为名词作动词。古代字少,《说文解字》载仅九千多(当然不是全部),发展到现在四万多,当然分工细了,动词、名词各有所司,而古代是没有这么多讲究的,这就是我们现在不能正确读懂古人的地方之一。“师”在这儿是师从、学习的意思,不必一定泥为老师。这样,也就不会有死囚之说了。唐韩愈作《师说》便是承继孔子的观点。说得多了,不是好为师也,择其善与不善而分别之,便为师也。 引用第4楼echoc于2007-06-28 16:27发表的 :
“三人同行”和“三人行”是有区别的,,,,
刚翻阅了一下“古文今译教程”,其中有个“名词动化”、“动词名化”的古汉语用法,不觉一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动词,这里如做名词解,为行动、行为举止之意,“师”,名词,若在此做动词解,为师法、效法、学习之意,则整句可解作:几个人(其他人)的行为举止中,总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
牋牋牋 如果这样解,"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 “则”的承接意义就没法解释了,“三人行”当作主谓结构才行。“行”在古汉语中本身具有动词、名词的双重身份。其实这里就是表示人要谦虚,无需作别解!
牋牋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果能以求知的态度看待问题,那么绝大部分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记得西方有位哲人说过:"知识越丰富,就越是发现自己懂得太少了."以孔子他老人家那么高智慧的人,说这话我认为太正常了 那我再来解解,看各位的看法,欢迎批评:
我认为,这话应该这样理解:
所谓三人行,乃是指,A对B采取行动,但是C在旁边作为一个他人,这就是为什么要用“三”的道理,那表示,任何人在行动时,都是在“社会”之中,“三”的意思,就是“社会”,所谓一人是单,二人则只能是简单的互动,但一旦成“三”,那这里的社会逻辑就出来了,你就得考虑第三人怎么看你的行动了,这其实提出了一个“社会理论”问题,而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思辩或形而上的问题了。
然后,接着说,必有我师,师其实是动词,那就是A对B的“行动”,他肯定是考虑到社会的影响,这其中就出现了一个社会的逻辑,一个社会中的“道”,或者“理”,那么孔夫子所要学习的,就是这其中的“道”,这个道,可大可小,孔夫子自然已经通“天道’,但是不要忘记,道同样也在人间,各有各的道,即使是一个文盲,一个老农,人家也有自己的“道”,各有各的门道,孔夫子认为要学的那是人与人相处之道,所以,这才是他想说的,这本身也与“君子不器”相合,孔夫子要学的绝不是所谓的“寸有所长”,而乃,就是凡夫俗子也在其心中所有的那种为人之道和相处之道!
所以,这句话,是典型的社会理论,哈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