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充满“经济战争的硝烟”
陈 群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对中国经济腾飞的牵引作用功不可没。27年过去,“外资”的含义已静悄悄发生战略变化,从国人印象中的“三资企业”,从对中国GDP做出贡献的“资本引力”,演变成碾压民族经济的“资本战车”。换言之,国人熟悉的“合资”、“控股”、“并购”、“重组”等时尚名词,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当前外商并购投资集中在中国关键领域的重点企业,其意图已不单纯是商业性的,而是具有明确的战略指向。
完成三点战略转移 外资对华战略早已不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而是充满“经济战争的硝烟”。在国人日益迷恋“财富至上”的麻木之中,外资已完成三点战略转移:
其一,由自由竞争向产业垄断转移。外国跨国集团最初的并购以“企业”为对象,今日已转向以“行业”为目标,特别是对中国竞争力强、对产业结构影响深远的行业,成为并购重点。有媒体指出,外资对中国具有决定意义的制造业,表现得格外关注,一大批制造业的骨干企业被并购重组。如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锦西化工机械、江苏无锡威孚有限公司、大连电机、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变压器厂、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等,全部成为外资的囊中之物。
其二,由参与竞争向消除中国产业竞争力转移。外资最初的并购着眼于扩大市场份额,强化竞争力。如今,其并购意图转向消除我国产业竞争力,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有媒体指出,如在装载机和压路机领域,我国本来是装载机生产大国,年产量12万台,其中柳工、厦工2004年产销量都超过1.4万台,成为卡特彼勒等公司的并购目标。再如锦西化机的主导产品透平机械,已经形成独家优势,被德国西门子公司以70%绝对控股,其核心技术和品牌被掠走,意味着西门子彻底消灭了中国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目标在于绝对控制 其三,由利用技术手段向强化控制力转移。外资最初并购中国企业,主要是在技术、设备环节上加以控制。如今,转化为从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实施全面控制。有媒体指出,目前外资进入中国产业的力度、深度、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比如,美国卡特彼勒公司2003年提出,合资要服从卡特彼勒的全球战略,强调全球一体化,限制使用中国品牌。把中国合资企业变成卡特彼勒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外资的战略转移,伴随着策略演变。笔者归纳了五大新行动:
一、实施“全面压迫行动”。主要表现在并购条件越来越苛刻。比如,外资必须控股、被并购方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收益必须超过15%,这三条已经成为外资并购策略的基本点。比如控股权,从最初的参股、相对控股到现在的绝对控股。即控制中国企业的销售权、财务权和品牌使用权。
二、实施“整体蚕食行动”。外资并购从过去单向选择,演变为有计划、有步骤的整体行动。比如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于1995年与“徐工”建立的第一个合资企业,从部分控股开始,又吞并了山东工程机械厂。最近,在收购厦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的同时,全力谋求并购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工程机械集团、河北宣化工程机械集团。
三、实施“重点斩首行动”。目前,外资专门选择我国产业龙头企业作为并购重点,利用国企改制和地方国有产权改革的时机,不遗余力、不惜血本,加速并购步伐。意在实现对整个中国市场的控制。
四,实施“联合并购行动”。比如,在美国卡特彼勒大举进军中国机械工程行业的同时,美国凯雷投资集团联合行动,2005年该集团以3.75亿美元收购徐工集团85%的股权。实际上凯雷的意图,是把股份转卖给卡特彼勒公司。
五,实施“分步到位行动”。外资在与中国企业进行合资以后,往往采取分步手段,让中资一步步陷入亏损,直到将中方拖垮,迫使中方将整个企业拱手相让,变成外方独资企业。比如西北轴承厂与德国某公司合资后,一步一步地失去控制权,最后不但失去了合资公司,而且失去了高端主导产品市场和制造能力。
合作骤减独霸剧增 笔者以为,外资对华并购大行动,是国际资本在经济全球化中,新一轮并购浪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是为降低和分散经营风险,90年代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和实现整体化经营,那么21世纪的外资并购重组,则是以提高外国资本核心竞争力、全球控制力的战略并购。外资对华并购战略的总特征,是“合作聚减,独霸剧增”:原来意义的“三资”比重明显下降,“独资”比重大幅上升。正在从根本上动摇中国的产业根基,加速中国竞争优势丧失,竞争资源流失,加剧国家安全风险,直接威胁国家主权。
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目的就是吞并,把中国主权经济变成殖民经济,进而把中国变成国际资本的附庸。而中国相当多的企业却主动迎合外资的恶意并购,正是许多干部个人政绩观、财富观的恶果,“外资并购”与“贪污腐败”已成为“两个共生的恶性肿瘤”。中国对外资并购采取主权国家必须采取的策略,避免重蹈拉美、苏东覆辙,已属当务之急。
(《环球视野》摘自2006年8月7日香港《大公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