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博士李稻葵:严肃经济学者须以理性面对公众
最近,经济学界有关“学术争论”的话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面对20多年来经济学界最大的一次分歧,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经济学界目前不算健康的争论风气让他开始怀念多年前关于改革细节的争辩,和“不争论”、“多实践”的日子。从清华毕业起,李稻葵就一直在不同的大学里学习工作,到现在20多年。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就是一个学生,他套用当年陈岱老的一句话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当学生。”
在李稻葵看来,一个经济学者应该把理性献给社会,把激情留给自己。“我们个人的生活空间可以情绪起伏不定,可以大悲大喜,但是在公众空间,要以一种理性的形象出现,要用理性的话语讨论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严肃经济学者的风范。”
20年居无定所
李稻葵16岁到清华园读书,是清华经管学院的第一届本科生。大学毕业后,他被推荐入哈佛留学。
1986年李稻葵正式入哈佛经济系攻读博士,师从艾里克·马斯金、安德烈·史莱法,以及亚诺什·科尔耐,主修经济理论、公司金融和比较经济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1999年离开美国,到香港科技大学任教。当时还有很多人对他的这一选择感到不理解。当时美国南加州大学诚心邀他加盟,许与终身教职,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李稻葵认为,在美国研究中国经济是边缘性的,而在香港研究中国经济却是主流。
时隔20年后,李稻葵再回清华,很多人对此也有疑问。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工作条件,清华的待遇无疑与科大有一定的差距。但他认为能回来是一种福气。中国内地的影响日益增大,在这里进行的社会科学研究有可能成为世界学术圈的主流话题,有可能是领跑者。换句话说,势在中国!
忧心中国经济学的突破
李稻葵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的跨国比较研究,以及大国发展战略。曾在《美国经济评论》、《欧洲经济评论》、《比较经济学》、《兰德经济学》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常为中国内地、香港和美国报刊撰写专栏文章,探讨亚太地区的经济问题。而早在1997年,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为李稻葵与李山合著的《中国经济时事评析》一书序言中,就肯定了他们“运用规范的经济学语言和可靠的分析手段进行切实的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利民利国的政策建议”,使人得益很多。
谈及回清华后要做的事,李稻葵平静中掩饰不住激情。他说中国目前需要认认真真研究自己所面临的重大经济政策问题的经济学家。自己回清华以后,仍要坚持国际学术标准,这是大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跟世界对话,要把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升华成理论和国际学术界同行进行对话……,我们用数据讲话,他们会很震惊的。我们的崛起会对世界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其次,要为中国经济政策的科学决策服务,但做这种研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要站在一个全球经济的视角,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从而做国情研究。中国经济在日益国际化,我们的开放程度在大国里也首屈一指,所以这就要求用全球化的智慧来研究中国的问题。”
李稻葵低调而含蓄,不同意别人称他“经济学家”,说自己只是一个“经济学者”,在国外转了一大圈又重新回到他曾经学习生活并始终炽爱的校园,爱国爱家爱清华之赤子心一如他的黑头发黄皮肤一样永不改变。他深情地说:“很多人认为,中国人不会搞经济学,没有西方人的灵感和直觉,只会泛泛而谈,要不就只会搞数学搞技巧,从小教育就不行,没有独立的社会思辩能力,所以研究不入主流。说得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们墨守成规,迷信成规,甘心落后,不思突破,现实就会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这些论断就会成为永恒。”
谈及目前在国内媒体经常会有关于经济学的争论,李稻葵直言:“我觉得在中国目前的情形下经济学家被市场化炒作了,甚至这个群体被标签化了,简单地被分为左中右,常常讨论某某人是替谁讲话的,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健康的,如此的争论对经济政策的制订会起到一种帮倒忙的作用。”
个人资料
李稻葵,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经济学)学位;1992-1999年任美国安娜堡密西根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并兼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97-1998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国家研究员,从事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1999-2004年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副教授,并任该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2年4月受聘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2004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受聘为清华大学全职教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