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win 发表于 2007-5-31 14:38:59

基金人语 农产品引发通胀下的投资策略

  在资源、人工、房地产、粮食等价格全面上涨的情况下,通胀已成为全世界央行迫切正视的问题。读者可能奇怪,美国的通胀还只是2%多,并不严重;中国的通胀不是更低吗?问题何在呢?

  原来问题源自通胀数据的计法,因而出现很大误导,甚至倾向低估。以美国为例,消费物价指数(CPI)反映一篮子日用品的物价变动,这些日用品主要从中国等低成本的新兴市场输入,升幅自然不大。但很多服务业的支出,如育儿、教育、健康护理、运输、旅游、餐饮、住房等价格的涨幅,实质远高于表面的通胀数字。此外,向来被视为通胀指标的非核心消费物价指数(CPI-X)把食物及能源价格排除其外,因为这些价格有季节性波动,并不能完全反映价格的趋势;但近来能源及粮食价格长期高企,更呈上升趋势,因此把食物及能源价格排除其外,令通胀不合理地被低估。

粮价全球性上涨

  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的升浪已非新闻,过去几年亦一直被视为全球通胀压力的最大来源,但近来粮食已取代能源及原材料成为诱发通胀的最大源头,而粮食价格的升势对民生影响更大。鉴于这次粮价的上涨属世界性的,从新兴市场中国与印度到欧美国家,几乎无一幸免。

  去年世界小麦价格到达十年来最高水平,今年小麦价格持续上扬。印度政府自去年12月以来采取提供库存小麦保证市场供应等措施,努力压止小麦价格上涨,但印度小麦价格在这段时期的涨幅仍达20%。埃及报刊均以「疯狂的价格」形容食品价格的涨幅,牛肉价格两年间涨了一倍;泰国、菲律实、印度尼西亚与南韩等的食品价格亦经历多年来罕见的飙升。港人一向喜欢到曼谷旅行,相信对泰国食品价格上升也有很大体会。

  中国自上周传出猪瘟的消息后,令猪肉价格创新高。其实自年初以来,内地生猪价格上升近50%。引发猪瘟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猪农滥用抗生素,这与生物能源的应用关连密切。由于近年兴起生物能源概念,猪农用作喂饲猪只的饲料如玉米、小麦等,都可用作提炼替代汽油的乙醇。当这些饲料价格因需求而上升,猪只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猪农自然不欲猪只因生病而浪费饲料,故滥用抗生素为猪只「保命」,违反自然定律,结果适得其反,不仅大大损害猪只本身的免疫力,加速猪瘟蔓延,更令猪肉供应减少,最后引致猪肉价格创新高。

  欧洲方面的情况亦差不多,俄罗斯目前虽然完全实现粮食与饲料自给自足,每年还可出口约一千万吨的粮食换取外汇,但莫斯科人在食品的消费却令人哗然,当地一公斤青瓜竟然要八美元,大米每公斤二点九美元,较去年涨价50%之多!面包价格最近四年亦涨了70%。在德国柏林,几乎所有食品亦都涨价了。

  上文已提及粮食价格上涨的原因,农产品用于生物能源的应用是罪魁祸首,继而诱发农民不断开辟新耕地种植农产物、人类与其它动植物互相竞争、全球温室效应带来的恶劣天气、食物链失衡等,甚至手机磁场影响蜜蜂传播花粉(开花结果),都直接影响大自然生态不平衡。

  生物能源的应用方面,由于用作提炼燃油的玉米、大豆及甘蔗价格上升,农民自然倾向利用农地种植这些农作物,令其它农作物的可耕地相应减少,继而刺激全线农产品价格一并上升。上述提及猪肉价格上升的影响,亦引发周边副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玉米生产的乙醇燃料需求量增加,直接导致去年世界粮食储备减少。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全球食品问题中心的学者指出,只要美国与欧洲停止使用生物燃料乙醇代替汽油,全球粮食及食品价格便会回落。但世界各国在国防、经济甚至环保等因素争相发展生物能源的大前提下,这种趋势明显难以逆转。

  至于温室效应方面,一些研究气候变暖问题的专家最近发出预警,大饥荒的威胁渐渐地逼近人类。「大饥荒」或许略嫌夸张,但粮食短缺的危机却是实实在在。有世界「粮仓」之誉的澳洲,今年便出现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令收成大受影响。澳洲总理霍华德早前宣布切断该国主要农业区的灌溉用水,原因是该国主要农业区墨累达令(Murray-Darling)盆地正面临空前的缺水危机,有限的水资源只能用来保障城市的最低用水需求。这个迫不得已的措施,为澳洲农牧业带来灾难性影响,因为这地区的农产品产量占澳洲总产量40%,是「粮仓中的粮仓」。

  粮食价格飙升促使通胀压力愈来愈大。以菲律宾为例,食品价格在CPI中占50%比重,能源一项只不过占7%左右。印度尼西亚的情况亦差不多,食品占CPI的比重42%。香港的情况亦差不多,在人民币升值加快、港元与美元挂钩下,本港的生活所需品皆百物腾贵。

  与通胀一同来临的便是加息。在全球传统工业国家中,除了美国因楼市放缓拖累经济,令短期内难以加息外,欧罗区、英国、澳洲、纽西兰等主要工业国的利率皆处升轨,本港短期亦有加息的可能。

  面对上述气候变化、农产价格飙升及各国争相发展新生能源的大趋势下,投资者亦宜在自己的基金组合中作一些适时的部署。以本栏的基金组合为例,早前加入的「东方汇理水盈环球基金」中,部分持有从事灌溉技术开发的股份,正正切合上述的投资主题。上周加入的「宝源商品基金」中,也有四成比重投资农产品期货,亦属大气候下的策略性部署。

  宝源即将推出的「宝源环球气候变化策略基金」,更是开宗明义地投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行业,如带来能源效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的投资机会。该基金由6月1日至30日开始公开认购,7月3日正式推出,投资者不妨多点留意,本栏的组合亦考虑加入。

  纯粹看好农产品价格的投资者,本港仅一只认可的农产品基金可供选择。该基金同样由宝源推出的,100%比重投资农产品期货,能直接把握农产品价格的升势。至于投资农业相关股份的基金,市面上亦有一只,但该基金并非证监会认可,不便在此介绍。

内地政策利股市长线发展

  本栏组合方面,由于组合分布得宜,周内逆市微升0.07%,成立至今累积回报攀上520%新高水平。组合从1997年2月17日迄今年均上升19.49%,年初至今回报达8.32%,领先MSCI世界指数的8.23%。

  财政部周一晚上提高股票印花税的措施是正确的,若不能于短期内产生效果,不排除更多措施相继出台,短期或许不利股市,但中长期却更有利中国股市长线发展。事实上,不少外资纷纷看淡A股,这归咎于A股有如啤酒的泡沫般,可惜外资受制于QFII,不能大幅参与资产升值,所谓「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明天(即周五版基金人语)专文探讨中国股市前景,敬希各位读者垂注!
信报财经新闻    庞宝林2007-05-3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金人语 农产品引发通胀下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