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支 发表于 2007-5-30 01:51:59

(旧笔记一篇)史鉴观念之误解

中国古代以史学为政学,故特重史鉴之说.或云:古人好以天地之道推人事之所致也.以为在天地为道者,在人事则为伦理纲常、政教风化之规范,行欲契道合理,固须远窥天地,而近鉴于史.观欧土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初倡,至启蒙诸史家乃风起以自然之理解释历史,以前史有鉴于当世,颇与仿佛.此盖人类观念之同辙者也.是亦一说.两说合一,则谛矣.天地自然之道即人事之理,此一时之悟解尔.惟摄于政方为不辩之真理.中国信崇君命受之于天,故天地之道不得不为人事之理,而天地之道玄微,人事之理则于史可鉴,故史鉴之说不容不出,不容不信.启蒙诸史家则皆民主平等派,主民权而反专制之君权,本为革政非为守政,故鉴史实是牵史以就我说而已,过此则史鉴之说遂衰.盖此亦中国史学一大特征.至清末民初时,中国大倡西学,史家犹屡称史鉴之说.及今未泯.
欧美史家虽偶亦道此,概空谷足音而已.此亦有由也.欧土史学出于学,非以政作史.其流则民间传说.惟民间崇尚英雄, 而英雄非以政战不足显也,故亦重政.此与中国史学之出于政故重政者貌同而心异.既崇尚之,乃采传说以歌颂之,故古希腊之史初为史诗,《伊里亚特》、《奥德修纪》即其传者.意为颂扬者常虚伪,故抑抑以扬扬,务使美者愈美,而丑者愈丑,此史诗之所以不经也.若古埃及、亚叙、巴比伦之铭文亦常如是.而中国信直之史犹不能免.至公元前六世纪,由叙事诗体渐生散文体,散文说书家多为载记,而赫凯提阿斯、凯伦诸人亦有成书,及希罗多德《希波战争史》出,叙事史之规模遂成.后世遂谓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犹司马迁之为“史祖”.希罗多德自述其作书缘由,云:“以存人类功业,勿使日久而遭遗忘,以使希腊与异邦之人之光辉不致黯淡,尤以记其纷争之所由.”则其意要在存功绩,扬伟业,而推测因果则所以明战争之始末也.史诗崇尚之意未易,然载记已见因果之分析.然此分析仅为叙事所必然,未必即史学方法之进步,概史诗亦为此也.汤普森《历史著作史》上卷云:“希腊人最重当代史,而忽视远古史.”有以也.远古史已混同神话,散入诗歌戏剧,几人人传唱.诸史家不述,非忽视之,以其习见如常毋庸述也.当代则不然,内纷而外战,且诸家多耳目身受,亲历其事,乃大书特书,即显其事,亦以传其名也.此风至古罗马犹然.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尝明言之:“立功固美,立言亦然;无论何时,其人皆足成名.非惟立功者,述其事者亦受嘉许也.”述史以显世,传人以显己,私心所出亦由非职分之故.观中国之史首重信,职分所为免差池而已;此则出于私心,故撰史愈善愈足获美,非惟免讥 ,尤以高名也.其流所自,人人私用其心,殚精竭虑,史学遂易变.轻成规则多革新,用私心则好趋时,世风一变,史学亦随之变,非如中国之遵古法循成规也.故波里比阿虽持史鉴之说,且为当世所忽,后世亦无如何.及后基督教兴,则纷为教业之编年、教徒之行状.启蒙后,则又纷为自由民主之教本.至近代,则纷为规律公式之佐案.至现代,则又纷为科学之余事.概欧土史学直时学耳.其中启蒙诸史家虽常鉴史,实役史也,亦由文艺复兴之流风好古所致耳.欧土史家颇不畏史,但畏时畏学.不畏故不尊,不尊故好变,好变故史不必鉴也.
进而说之.鉴不同于因循.鉴者识其异同之机,可为者为之,不可为者去之,非如因循者之愚顽,不识异同,可为者为而不可为者亦强为之.若汉宗秦制,鉴也;若新莽宗古制,因循也.一成一败,天渊之别.或谓时势皆殊,当世事必不同于前世事,故鉴史实无益之举.此以因循为借鉴,以泥史为鉴史,直小儿之见,不足辩也.
然而,何以知其为同,其为异?殊不知,识有高下,事有巨细,时变事易,别为异同,何可得之?且事在人为,即知同异,亦未必同者遂同,异者遂异,离人说事,岂无谓乎?此故不谬.然识有高下,在乎教也;事有巨细,在乎人也;时事之变,在乎理也.故异同之机,惟在人事而已.事在人为,故知人可知事,知事可知人.柯林吾德似颇持此论,然其所指之人仅人性耳,且以为史学之目的在于知人性.此所谓人则为生活之人,人性特其一隅,且以为人性乃表面之现象,其后更有自然与社会之根性力量,总概之为人性而已;且以为人性非任何学术之目的,而是学术之起点,生活方得为任何学术之目的,史学亦然.故两相所指决不混同也.然柯林吾德固已高于为学而学之流多矣.
由上文可知欧土史鉴观念向所不兴,一以源流所自,而二则以史鉴之变态.如神本主义以史鉴上帝之意志,理性主义以史鉴人类之理性,科学主义以史鉴自然之规律,等等.此等变态之史鉴,非以我鉴史,实以史鉴我也.故鉴亦无所得.盖欧土史学出于学,故主思理,而忽视生活,鉴非所当鉴,是以得亦非所当得,犹无所得;中国史学出于政,本与生活息息相关,境界虽狭,鉴固所当鉴,是以得亦所当得.由此,遂一是史鉴观念,而一非之也.惟皆未得史鉴之根由,不知其所以然,故两失之.

hong 发表于 2007-5-30 07:28:17

好,很好的说!
待有空,再向苏兄讨教。
感觉题目不错,
建议:
一、可将此题目作为“主题讨论”——“中西史学观念之异同”?
二、使用“误解”恐重了一些,呵呵~~~~
三、本坛多次要求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刚刚看到谈日本藏书印鉴贴中也有书友指出,是不是请苏兄也“规范”一下?
四、苏兄若有兴趣,在这样的题目上再用功夫定有大收益。
愚以为或集中某方面、或进行整体架构的比较研究均有价值。前者成一文,后者成一书,呵呵~~。
五、在分析“史鉴”同时,还请注意从鉴 戒史学、实证史学或义理 史 学等视野考察一下,并注意与不同时代的学术及社会特征相联系,或可成为“深入研究”的一条路?

呵呵~~~~~僅供參考 哈!

苏鲁支 发表于 2007-5-31 22:23:54

泓姐一夸奖,差点飞起来。
呵呵,其实我原本的计划更庞大啊。现在就看能不能继续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旧笔记一篇)史鉴观念之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