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应限制跨国巨头的垄断力量
这几天中国副总理吴仪在美国访问,带去近200亿美元的采购单,通过支票表现战略经济对话的诚意,相当实在。偏偏在这个时候,美国国会议员们又纷纷发难,制造了不少纷扰。自由贸易本身也是国际游戏规则中经常拿出来最“政治正确”的一张牌。一直敦促中国接受自由贸易的美国,而今因为担心中国产品冲击美国市场而屡屡举起贸易保护的大棒。无论是针对中国商品的贸易壁垒,还是国会议员提出法案逼迫人民币升值,受损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人无论短期还是长期也会大受其害。
笔者本来是休年假,驾驶一辆租来的既不环保又不省油的“油老虎”林肯牌轿车,在美国东岸沿95号公路向北,穿州过府去探亲访友。车里的收音机不时地传来美国议员们的喧嚣声,因此忍不住停下车来找手提电脑,扯几句公道话。
且不说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在如何满足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就说目前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达5万多家,每年直接在中国销售产品750多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海外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地。事实上,美国从中国市场进口的每一美元,都为美国经济增加了三到四美元的零售额,而中美贸易在美国本土创造了400万至800万个工作岗位。这样互相依存的共赢局面,为什么总有政客为了选票不顾后果地要打破?
如果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的提案得到通过,届时美国将进口比现在少得多的中国低价产品,其中很多是美国低收入者赖以生存的产品;中国反过来进口少得多的美国产品,放慢或停止投资美国的债券,美国的利率将会提高,两国经济都将会螺旋式下降。至于议员们要求中国进口那些并不太合中餐要求的牛肉,相信只是人数不多、影响不小的美国牧场主们游说的结果,除了部分代表利益集团而短时间志得意满的政客之外,中美两国乃至国际社会都没有赢家。
谈判不可能有意外结果
中国一直希望美国履行对中国商品、服务、投资的市场准入承诺,与中国共同制约某些跨国巨头的限制性贸易惯例,遏制、消除某些跨国巨头的市场垄断力量,避免挑起不公正的贸易争端。回看这一段历史,中国在六年前入世之时在许多方面做出了让步,今天自然有权要求完全享受自己应得的合法权益。
但是,六年来,总有一些跨国公司对市场进行无孔不入的控制和极不公正的限制,形成了全球范围商业领域的垄断,迫使不少弱势的中国企业陷入“割喉”的价格战,进而压缩了本应用于劳工工资和环境保护的资金。因此,由更加积极的角度看,制约这些跨国巨头的限制性贸易措施,遏制、消除这些跨国巨头的市场垄断力量,就是促进竞争,既能改善中美贸易关系,也有利于普世价值观在中国渐趋实现。
在贸易平衡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如果美国奢望在此次对话中获得意外结果,那是不现实的。吴仪副总理率十几名内阁大员出访,着眼点不只是经贸,更在于促使中美信任机制的建立。
和则两利,僵则双输。在贸易不平衡、汇率、能源等领域,中美两国只有通过更多的对话才能建立通畅的传导机制,靠压力和恐吓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