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un
发表于 2007-6-8 20:22:56
风云尽揽笔锋下
天地皆容我心中
香泉
发表于 2007-6-10 11:23:34
sunny_life
风云尽揽笔锋下
难事皆容大肚中
横批 笑看风云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香泉:不错,大肚能容天下事,笔端尽揽世间情。横批有画龙点睛之妙。惜“难事”与“风云”,“大肚”与“笔锋”两对词的结构有所不同。
hong
风云尽揽笔锋下
睡意全抛九啸间
香泉:哈哈,九啸?九霄?hong是被卷中风云激荡的睡意全消么?竟然让娴静如斯的hong激动的发出九声长啸,可见这笔锋的确犀利!嘿嘿~~不错的流水对。
弼国公
风云尽揽笔锋下
锦绣才出针底端
香泉:一个行文,一个绣花,很配的哈。意境不错。惜“针地端”有点点拗口。对吧?:)
echoc
风云尽揽笔锋下
血气全泼纸纹中
风云尽揽笔锋下
宠辱全泼纸纹中
香泉:第二句比第一句好。纸纹之纹字,律出,而且纸纹一词有点破坏意境了。不如改为:“宠辱全泼墨海中”。:)))
dnfun
风云尽揽笔锋下
天地皆容我心中
香泉:“我心”改为“心海”如何?大气,不错!
shitop
风云尽揽笔锋下
网事全收鼠键中
香泉:有道理!记得我曾写过几句打油,
偷闲忙敲键,
倚屏望月圆.
情至心香入,
梦残春意寒.
回首无寻处,
忆君借酒酣.
且寄吟梅意,
颂得三冬暖.
可有同感?:)))
hong
发表于 2007-6-10 16:27:16
hong
风云尽揽笔锋下
睡意全抛九啸间
香泉:哈哈,九啸?九霄?hong是被卷中风云激荡的睡意全消么?竟然让娴静如斯的hong激动的发出九声长啸,可见这笔锋的确犀利!嘿嘿~~不错的流水对。
呵呵~~~~流水对,好,好!
香泉兄不见——龙啸九天/鹤啸九天/风啸九天。。。。?呵呵~~~
伊陵子
发表于 2007-6-10 18:15:56
雨雪曾销铁甲间【伊陵】
好久未来 失了热闹 贸然一对
moodykeke
发表于 2007-6-12 09:49:36
风云尽揽笔锋下[香泉]
天地俱为学子开。
chentiger1
发表于 2007-6-12 10:51:50
风云尽揽笔锋下
成败只求心中安
yywo
发表于 2007-6-12 12:04:27
风云尽揽笔锋下
世物包容水墨间
雄鹰
发表于 2007-6-12 12:37:28
出句:风云尽揽笔锋下[香泉]
对句:意境全收画卷中[雄鹰]
hong
发表于 2007-6-13 14:10:57
引用第47楼雄鹰于2007-06-12 12:37发表的 :
出句:风云尽揽笔锋下[香泉]
对句:意境全收画卷中[雄鹰]
good>>>>>>>>>>>>>>>>>>>>>>>>>>>>>>>>>>>>>
fferror
发表于 2007-6-13 14:56:33
楼主,风云尽揽笔锋下 似为 平平仄仄仄平仄, 或许“笔”在此处有变音?不解,请赐教。
hong
发表于 2007-6-13 15:14:07
fferror 兄,你认为“笔”不是仄声吗?
楼主的确写错了一个字!他将“笔”字说成“平”声了 。
这个字“笔”字无论今古大概均属仄声。
winwun
发表于 2007-6-13 15:29:04
引用第49楼fferror于2007-06-13 14:56发表的 :
楼主,风云尽揽笔锋下 似为 平平仄仄仄平仄, 或许“笔”在此处有变音?不解,请赐教。
这是一个稍微懂点格律的人。
不过也没关系,只要读起来还通顺就行,格律太严束缚死人啊。。。
雄鹰
发表于 2007-6-13 17:41:07
引用第49楼fferror于2007-06-13 14:56发表的 :
楼主,风云尽揽笔锋下 似为 平平仄仄仄平仄, 或许“笔”在此处有变音?不解,请赐教。
风云尽揽笔锋下
平平仄仄仄平仄
一点不错。出律。
只有 仄仄平平仄平仄 唯一的一种不符合逢双必反规律的特殊律句。老杜经常使用。比如《咏怀古迹五首》,几乎每首都用这种特殊句型。
引用第0楼香泉于2007-05-21 21:14发表的
香泉析出句:
风云尽揽笔锋下//平平仄仄平平仄,从平仄律看,是个标准的上联;从意境上看,表达了作者心有豪情酿风云,笔点江山任梦飞的境界。
风云尽揽笔锋下//平平仄仄平平仄
是不对的。
楼下说的是对的,是我的疏忽。已更正。以免误导他人。
对联以意为先兼顾工整,意境好的可适当放宽。许多名联都有不合律的现象。但是如果不破坏意境,能工还是以工为妙。
winwun
发表于 2007-6-13 18:58:49
楼上,你说的这几首,我附在下面,请仔细核验是否如你所说,是哪一句也请指出来:
咏怀古迹五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律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唐律诗中最常见的一种拗体,应非楼上所说的“平平仄仄仄平仄”
而是:
仄仄平平仄平仄
这种格式常用于第七句。
如果是宋 - 清 人作对联,拗句也不允许,因为拗句只适合于律诗中,是作为一种特例来讲的。
当然我个人的意见,当代人根本不必理会这些,也不应理会这些格律。
香泉
发表于 2007-6-13 20:08:18
首先,谢谢大家关注本人的帖子!
其次,郑重道歉,出句中的"笔"的确是仄音,本人一时大意写成平了。:)
风云尽揽笔锋下//平平仄仄仄平仄,属于拗救中的对句相救。
以下引用出自http://www.china-liandu.com/dispbbs.asp?boardID=80&ID=1065&page=2
拗救,就是对中古律诗中的拗句(即平仄的运用不符合一般的规定的句子)按照一定的方式加以补救,即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把另一个该用仄声字的易为平声字或相反,使平、仄声字的比例基本上恢复平衡状态。这一“拗”一“救”,合起来便称为“拗救”。古代格律诗中,一般是有拗必救,拗救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本句自救”,一种是“对句相救”。
对句相救
在出现拗字句的情况下,通过同一联的对句调整其平仄用字,使之在上下两句之间,平仄声字的比例基本恢复平衡,这叫做“对句相救”。一般是出句第三字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则在对句第三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改为平声,以求补足。如“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子,第三字(五言)或第五字(七言)该用平而用了仄,成了“仄仄仄平仄”或“平平仄仄仄平仄”,那么,就应将对句从“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第三字(五言)或第五字(七言)改仄为平作为补救。写成“平平平仄平”或“仄仄平平平仄平”。这便成了“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了。例如孟浩然《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上句“竟”字拗,下句“空”字救。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上句“自”字拗,下句“空”字救。
另:
很多学者认为“平平仄仄仄平仄”句式,符合一三五不论规则,也可以不救。
香泉
发表于 2007-6-13 20:41:02
出句:风云尽揽笔锋下[香泉]
对句:意境全收画卷中[雄鹰]
香泉:的确好句!赞!
雨雪曾销铁甲间【伊陵】
香泉:不错!
天地俱为学子开。moodykeke
香泉: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好啊。不过也似乎有点“唯有读书高”的嫌疑?嘿嘿
世物包容水墨间 yywo
香泉:很工整哦。就是有点合掌嫌疑。:)
成败只求心中安 chentiger1
香泉:不错的意境哈,惜“中”出,改“内”如何?:))
yzy00240
发表于 2007-6-13 21:02:57
我来试试 乱来一下
风云尽揽笔锋下
日月共鉴灵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