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中国企业端上卡特彼勒餐桌
作者:邱林根据当前我国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还应按照W TO的非歧视的原则,尤其是要提高外资进入关键行业的门槛,建立国家对外资控制行业资产的审查机制,特别要防止触及我国产业安全的外资并购案频繁发生。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拟参股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一事现已暂时告吹。这是卡特彼勒继与厦工集团合资推进减缓之后,在国内机械合资项目上的再次重创。之前,卡特彼勒与上柴曾在发动机项目上合资,连亏三年;而与徐工的挖掘机合资项目也出现亏损,最后由徐工集团让出部分股权,卡特彼勒获得大部分股权后,业务马上转危为安。
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与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资项目现已暂停了。据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凯雷徐工收购案迟迟没有拿到商务部批文,而引发外方担心这个项目也出现同样境遇。卡特彼勒公司与上柴合资只是它在我国展开一系列掠夺式并购中的一个插曲。而自它进入中国起,就把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几乎都列入在其并购计划中。
2003年,卡特彼勒宣布要在中国投资100亿美元,建立全球的竞争性生产基地。2006年,一份卡特彼勒并购名单被媒体曝光。其中,厦门工程机械公司、广西柳工机械公司、河北宣化工程机械公司、潍柴动力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都是其狩猎目标。而在一份由卡特彼勒提交给国内某企业的“投资合作意向书”中,它有如下要求:合资要在它全球战略下进行,并服从它的全球战略;它要求拥有品牌,强调全球一体化,限制使用原中国企业品牌;将把该企业建成具有能生产卡特彼勒产品技术的企业,成为其在我国的生产基地。
据了解,目前卡特彼勒正在发动机方面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谈判。潍柴的老总称,我们怎么能轻易给卡特彼勒,所以卡特彼勒在和潍柴谈的过程中老是遇到很多问题。但这并不能阻挡卡特彼勒的步伐,因为地方政府对此非常积极。潍柴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掌握在地方上。
观察卡特彼勒在我国的并购行为我们发现,卡特彼勒并购我国企业后,首先注入其在我国的业务、技术和产品,打击跟进者,以图垄断我国相关行业,从而影响国家的国际竞争性;其次,我国企业被卡特彼勒掌控后,其产品价格就会由卡特彼勒定价,进而形成垄断价格,这样往往损害国内相关企业的利益。从这些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掠夺式收购的目的昭然若揭,但是许多人却看不到其中的危险性。我国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不能让卡特彼勒完全控股,因为这将大大损害我国的产业安全,减弱国家竞争力。
可以说,这几年卡特彼勒进入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与其它外资企业有所不同。其目的已不仅仅是占领我国市场,同时也意图把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从而形成更强有力的的资本吞食。而卡特彼勒在我国庞大的行业整合计划,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生存已经构成了巨大威胁,因为目前只有厦工、柳工、三一重工等为数不多的工程机械强势企业,如果没有了他们,我们自己的民族装备制造产业可能就是名存实亡。
从前我们对外资实行的是来者不拒、甚至投怀送抱的让利式开放战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新阶段,因此,应该认真审慎对待外资,谨防重蹈从前合资、并购过程出现的种种陷阱。凯雷公司收购徐工集团迟迟没有得到商务部的批准,说明外资大面积收购我国企业问题已引起高层的关注。在引进外资中,我们不能让我国装备制造业伤筋动骨,被动地让出市场,只有保持对企业的控制权,才能从开放中让国外优势资源为我所用,得到开放所带来的潜在利益,实现“双赢”。
2006年8月,商务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等6部门出台《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尽管并没有为外资并购扎上“紧箍咒”,但是《规定》规范了外资并购行为,本身就是外资并购法规的一大进步。根据当前我国外资并购中存在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还应按照W TO的非歧视的原则,尤其是要提高外资进入关键行业的门槛,建立国家对外资控制行业资产的审查机制,特别要防止触及我国产业安全的外资并购案频繁发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