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分析小组(作者其他文章) 日期:2007年05月11日
文章内容:
2007年5月10日
内 容 摘 要
2006年,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对外开放迈上新的台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提高。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的格局,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066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
我国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继续扩大,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境外证券投融资增长显著,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深。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收支状况对经济稳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此要全面、辩证地分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保证金融运行安全。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继续稳步推进,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加,新产品相继推出,交易方式更加丰富,交易量显著扩大。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双向波动,呈小幅升值态势。
2007年,国家将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需要从对内平衡入手,重点是\"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在国内经济方面,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在涉外经济方面,要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注重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并优化结构;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在金融方面,要全面发挥金融的调控能力,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外汇管理方面,要继续深化外汇体制改革,有序拓宽资金流出渠道,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严格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加强外汇储备风险防范,统筹兼顾,加大国内和涉外经济政策调整的力度,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创造条件。
一、国际收支概况
2006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5%。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88亿美元,下降6%;收益顺差118亿美元,增长11%;经常转移顺差292亿美元,增长1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4%。其中,直接投资顺差603亿美元,下降11%;证券投资逆差676亿美元,增长12.7倍;其他投资顺差133亿美元,上年为逆差40亿美元。2006年末国家外汇储备比上年末增加2475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
(一)国际收支主要特点
1. 经常项目顺差增加,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大幅下降
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由上年的1608亿美元增加到2499亿美元,已连续五年呈现大幅增长,而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由上年的630亿美元下降到100亿美元,是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经常项目顺差增长主要来源于货物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主要是由于对外证券投资增长迅猛。
2. 货物贸易顺差再创历史新高
2006年,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出口9697亿美元,进口7519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7%和20%;顺差2177亿美元,增长62%,再创历史新高。据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海关口径)均位于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额的8.0%,较2005年上升了0.7个百分点,进口占全球进口总额的6.4%,上升了0.3个百分点。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较全球增速快了12和6个百分点。
3.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继续处于高位
2006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净流入78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约12304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34.3%。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我国排名自2005年的第三位降为2006年的第四位,但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
4.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发展
伴随我国经济较快发展,政府积极推进对外投资便利化等政策,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进一步加快。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为178亿美元,同比增长58%。其中,非金融部门对外投资净流出154亿美元,金融部门对外投资净流出24亿美元。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以绿地投资为主,兼顾境外兼并收购。
5. 境外证券投融资增长显著
2006年,我国境内机构从境外证券市场融资和对境外证券投资均大幅增长。境内机构以股本证券方式净融资4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一倍,其中境外股票上市融资占九成以上,主要是金融机构境外上市,如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同时,由于外汇资金相对充裕,以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为主的对外证券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净流出1104亿美元,增长3.2倍。
近几年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矛盾由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这是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是我国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积极成果,反映了我国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的阶段性特征。2006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达到24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2.9%迅速扩大到2006年的9.5%。与德国、日本等主要贸易大国相比,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高出3-4个百分点,仅低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新兴市场经济体。外商投资企业占据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外贸总额的58.9%,其顺差占贸易总顺差的51.4%。2006年,工业行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9%,我国制造业总量居世界第四位,其中172类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国际收支大额顺差一定程度上是我国国民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供求失衡的结果。我国有高储蓄传统,在体制转型阶段由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尚未完全到位,居民用于养老、医疗和教育等预防性储蓄意愿较强。同时,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近年来我国投资增长较快,但国民储蓄增长更快,导致储蓄相对投资的剩余有所扩大。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导致制造业产能迅速扩大,在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大量出口。
国际收支大额顺差与我国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也有密切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外投资者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国际产业加快向我国转移。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金融机构)同比增长4.5%,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国内企业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融资,也增加了资本流入。
此外,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与全球经济金融不平衡迅猛发展有密切关系。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长期保持“低储蓄、高消费、高负债”,导致其贸易逆差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较大的贸易顺差,后者再通过输出资本弥补了发达国家国内储蓄不足,这种格局可能还将持续。
(二)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1. 国际收支运行态势
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继续扩大。2006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3.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8%;与同期GDP之比达到127%,比2005年上升18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度继续提高,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与互动进一步加强。
经常项目顺差占比进一步提高。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长5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同比下降84%,致使经常项目顺差在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进一步攀升到96%,为1999年以来的新高。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达9.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国际收支不平衡有所加剧。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相当于2003-2005年贸易顺差的总和。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保持高位,非金融领域实际利用外资630亿美元,增长4.5%。外债规模进一步增加,年末外债余额为3229.9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419.4亿美元,增长14.9%,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外汇储备增加额连续第三年超过2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规模超过万亿美元,相当于2000年的6倍多。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国内外多种因素造成的。如果国内外条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国际收支较大顺差仍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持续。
2. 国际收支风险评价
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整体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强。首先,世界经济平稳增长,我国经济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为降低国际收支风险奠定了良好基础。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弹性逐步增强,有利于提高我国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此外,衡量国际收支风险的其他指标也处于良好状态。按照国际上通常使用的风险指标,从进口支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15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580.77%,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00%的警戒线;偿债率为2.09%,远低于25%的国际经验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已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一样,都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表现形式,顺差或逆差过大都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国际收支自身潜在的风险因素,一是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加大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这在影响物价长期稳定的同时,也容易使资金大量流向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股市等,增加投资反弹和资产泡沫压力。
二是经济增长对外依赖加大,增加了遭受外部冲击的可能。2006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达67%,国内经济更多依靠扩大出口和投资扩张的拉动。如果外部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以出口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增长将受到影响。
三是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有一定脆弱性。目前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自贸易,其中一大部分来自加工贸易,且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附加值低。同时,外商投资企业未分配及已分配未汇出利润等潜在对外负债数额较大。一旦未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较大动荡,市场预期发生逆转,跨境资本集中大量流出,可能加剧对国内市场的冲击。
四是全球金融一体化加深增加资本冲击传染的风险。随着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跨境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方式日益复杂多样,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全球资本流向发生大的变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造成很大冲击。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的推进,资本流动规模将不断扩大,增加我国遭受资本冲击传染的风险。
总的来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仍将存在,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充分认识到大额顺差与大额逆差一样,都存在着风险因素,都可能对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地化解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二、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一)货物贸易
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21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其中,出口9697亿美元,进口7519亿美元,分别增长27%和20%;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增长62%。我国货物贸易呈现出以下特点:
进出口顺差持续扩大,并创新高。据海关统计,2006年全国出口969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7.2%,增幅下降1.2个百分点;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增幅上升2.4个百分点。进出口顺差由2005年的1019亿美元增加到1775亿美元,增长74%。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进出口749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6%,增幅上升5.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8319亿美元,增长20.5%,增幅下降5.1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近年来首次超过加工贸易。
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加快。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为5494亿美元和2815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8.8%和29%,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56.7%和29%,而原油、成品油、煤等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得到抑制,分别下降21.4%、11.9%、11.7%。进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为4277亿美元和2473亿美元,分别增长22%和25%。
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往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自2004年以来,欧盟一直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额2723亿美元,增长25.3%,占当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15.5%;美国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达2627亿美元,增长24.2%;日本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首次超过2000亿美元,达2074亿美元,增长12.5%。2006年,中国大陆与台湾省的双边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078亿美元,增长18.2%。
(二)服务贸易
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收入92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服务贸易支出1008亿美元,增长20%;逆差88亿美元,下降6%。我国服务贸易呈以下主要特点:
服务贸易规模继续扩大。服务贸易收支总额1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增幅较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收支总额与GDP之比为7%,与上年基本持平。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分别位于全球的第八位和第七位,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额的3.2%和3.8%。
传统服务行业仍占主导地位。作为服务贸易收支的主要来源,旅游、运输和保险合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二,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其中,旅游项下顺差96亿美元,是最大的服务贸易顺差项目,运输和保险逆差分别为134亿美元和83亿美元,位居服务贸易逆差项目的前2位。
高附加值行业机遇与挑战共存。2006年,高附加值服务行业在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比略有上升,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以及广告和宣传合计占服务贸易总额的12%,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信息服务顺差增长4.6倍,广告和宣传项目顺差增长25%,咨询项目逆差6亿美元,同比下降33%。但由于基数较小,其变化对服务贸易乃至国际收支的影响不大。另外,随着我国境内机构境外上市的增多,支付证券承销等服务费用增加,金融服务项下支出为9亿美元,高于2000年至2005年该项下支出的总和。
服务贸易伙伴国家(地区)高度集中。我国服务贸易收支的前十名伙伴国家(地区)占我国服务贸易收支的3/4。其中,服务贸易收入来源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支出目的国(地区)排名前五位的是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和澳门。
(三)直接投资
1.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06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流入86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撤资清算等流出85亿美元,增长33%;净流入781亿美元,下降1%。
从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的部门构成看,2006年我国非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801亿美元,其中,股本金和收益再投资等630亿美元,境内外母子和关联公司往来及贷款流入133亿美元,境外机构购买建筑物38亿美元;金融部门吸收外国来华直接投资64亿美元,主要是中国工商银行吸收战略投资者入股。
根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全年,外国来华直接投资来源前十位国家/地区(以实际投入外资金额计)依次为: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台湾、开曼群岛、德国、萨摩亚,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同期非银行、保险、证券领域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4%。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自由港来华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区域分布保持基本稳定,东部地区仍是我国外商投资的主要聚集地,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和北京5个地区的外资流入金额合计占全国的近七成。
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投资高新技术领域和设立研发中心的热情不减;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领域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较快。2006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下降17%;制造业为401亿美元,下降6%;非金融服务贸易为147亿美元,增长26%;金融服务业为64亿美元,同比下降47%。在制造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增长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30亿美元,增长1%。在非金融服务贸易领域,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较快,达82亿美元,增长52%。
2.对外直接投资
2006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8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6%;对外直接投资撤资清算等汇回7亿美元,增长27%;净流出178亿美元,增长58%。
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61亿美元,增长32%;其中:股本投资77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额的48%;利润再投资32亿美元,占20%;其他投资52亿美元,占32%。
从投资目的地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区域进一步拓展。2006年,我国对拉丁美洲直接投资78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六成,对亚洲地区投资39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30.1%,其次是欧洲地区和非洲地区,分别为6.2亿美元和3.68亿美元,占4.8%和2.8%。
从投资的行业分布看,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从一般出口贸易、餐饮和简单加工扩大到营销网络、航运物流、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和设计研发等众多领域,在采矿、商务服务和制造行业的直接投资较为集中,2006年对这些行业的投资额占全部非金融部门对外直接投资的59%、24%和6%。
从投资方式看,跨国并购活跃。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更多地采用收购兼并方式开展对外投资。2006年,以并购方式实现对外直接投资47.4亿美元,占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7%。
从投资者的构成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仍是国有企业,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近五成;其次是民营企业,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近三成;外商投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速显著,已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成。
(四)证券投资
2006年,我国证券投资项目收入45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7%;支出1132亿美元,增长3.2倍;逆差676亿美元,是上年的12.7倍。
我国证券投资项目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对外证券投资(证券投资资产)大幅增长。境内机构证券投资净流出1104亿美元,是2005年的4倍多。对外证券投资增长较快,一是主要发达国家持续提高基础利率。2006年美联储4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达到5.25%,欧元区基准利率也达到了三年来的最高点,日本央行6年来首次升息,国内机构相应扩大了对境外有价证券投资,减少了对境外存、拆放,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直接反映为证券投资逆差扩大,其他投资顺差增长。二是随着境内机构对外证券投资渠道的拓宽以及对境外投资监管机制的完善,国内银行、证券机构和保险公司等的外汇资产运用日益多元化和国际化。三是国内商业银行纷纷进行股份制改革和境外上市,首次公开发行(IPO)规模屡创新高,可运用外汇资金大幅增加。
专栏2
积极推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制度
稳步促进国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制度包括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简称QFII)制度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简称QDII)制度。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是指允许经核准的合格外国机构投资者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购汇汇出的一种资本市场开放模式。QFII制度实质上是一种资本管制制度,通过限制国外资本流入规模和流出速度,控制外国资本的影响力。相关各国之所以采取QFII制度,是因为国内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金融体系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尚未完成。目前,印度、韩国、中国台湾都引进了QFII制度。
2002年11月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外汇管理暂行规定》标志着QFII制度在中国的正式推行。2006年8月,在充分总结QFII制度三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完善了QFII制度,包括:降低QFII资格门槛,鼓励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共同基金、慈善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加入,完善监管程序等。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共有51家境外机构获得证监会批准的QFII资格,国家外汇管理局已批准其中44家QFII投资额度,总额达到90.45亿美元。QFII制度的顺利推进,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得到了全球资本的空前关注,在引导价值投资理念、激励A股市场创新、推动中国股票市场制度建设、促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广泛合作、扩展境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培育境内金融机构等多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反向制度,它是指在一国境内设立的投资机构,经该国监管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一种资本市场开放模式。和QFII制度一样,QDII制度是在一国货币没有实现完全自由可兑换,资本与金融账户尚存在管制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有序引导和适当限制对外证券投资流出,防止外汇资源集中流出对其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冲击,防范境外证券投资风险,保护国内投资者的利益等。
自2002年推出我国QFII制度以来,为进一步加快证券领域开放,逐步建立证券投资双向流动机制,引导资金有序、可控流出,经多方努力,反复论证、协调和沟通,2006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06年第5号公告,允许境内商业银行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的人民币资金,在一定额度内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证券经营机构在一定额度内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自有外汇,用于在境外进行包含股票在内的组合证券投资;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购汇额按保险机构总资产的一定比例控制。这标志着我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正式启动。
截至2006年底,已累计批准15家商业银行134亿美元的境外代客理财购汇额度,15家保险公司51.74亿美元的境外投资额度(其中购汇11.2亿美元),1家基金管理公司5亿美元对外投资额度。由于受国内股市恢复性大幅上涨、美元加息暂告一段落、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以及境外证券投资产品限制等影响,目前QDII实施效果尚不明显,但从长远看,QDII制度实施,不仅为国内企业和个人购汇对外金融投资提供规范的渠道,也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国际收支自我调节的重要制度安排。
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证券投资负债)规模继续扩大。境外对我国的证券投资流入4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2%。其中,境内银行和企业境外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95亿美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34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特别是股本证券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一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国内金融类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海外上市募股资金大幅增加;二是由于我国经济表现强劲、股市表现良好,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意愿不断增强,通过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投资于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态度非常积极。可以预见,伴随宏观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增长,国内需求保持旺盛,国有银行和企业股份制改造不断深入,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的规模将持续增长。
专栏3
境内机构境外上市
2002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进一步完善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对境外上市(H股和红筹股)实施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管理,同时,对境外上市资金调回、境外账户管理等进行规范。200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完善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管理的范围,规范了境外上市有关费用种类及支付方式等。2005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关于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境外上市调回资金时间由原来的1个月延长至6个月,境外上市公司经批准可将外汇资金存放境外进行保值运作。
2006年,在“积极利用境外资本市场,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惯例,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到境外发行证券并上市”精神的指引下,有关部门积极为境内机构境外上市创造条件。境外上市的各境内机构按照国际规范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转变了企业经营理念,提高了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中国概念”股票日益引起了国际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2006年,境内机构境外上市在规模和结构上均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境外上市机构数量和筹资规模大幅度增长。2006年,34家境内机构在香港首次公开发行或增发H股,筹资总额达386.94亿美元,同比增长87.4%。其中,23家为首次公开发行,比2005年的12家增加近一倍,筹资总额达368.27亿美元;11家为增发H股,筹资总额18.67亿美元。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境外上市外资股机构(H股公司)147家,累计筹资总额达942.38亿美元,同比增长69.67%。
二是境内金融机构、尤其是境内商业银行在境外上市机构中表现突出。2006年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关键一年,继交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成功发行H股后,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首次公开发行H股,筹资额分别达到111.21亿美元、26.53亿美元和160.40亿美元,三家合计筹资额占2006年H股筹资总规模的80.96%。国内金融企业境外成功上市,不仅改善了其财务状况,提高了其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且对其建立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外债
截至2006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229.88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2005年末增加419.43亿美元,增长14.92%。外债余额中,登记外债为2189.88亿美元,贸易信贷为1040亿美元。
2006年末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393.60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43.15%,比上年末增加144.58亿美元;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836.28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6.85%,比上年末增加274.85亿美元。其中:签约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短期债务余额为1733.77亿美元,未来1年内到期的中长期(签约期限)转短期的债务余额为102.51亿美元。
2006年,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260.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3.64亿美元,增长5.53%;偿还中长期外债本金178.99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8.52亿美元,下降13.74%;支付利息31.0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0.23亿美元,上升0.75%。
2006年,我国外债变动呈以下主要特点:
外债总规模增速略有回升。2006年末我国外债总规模比上年末增加419.43亿美元,增长14.9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36个百分点。
短期外债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6年末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836.2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74.85亿美元,增长17.60%,其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9.13个百分点,但仍高于总体外债增长水平。短期外债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由于贸易信贷增速下降。2006年末贸易信贷余额为1040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2亿美元,增长14.5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4.30个百分点。尽管如此,贸易信贷对外债余额和短期外债增长的贡献率仍达31.47%和48.03%。
中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和外商投资企业外债增加较快。2006年登记外债较上年末增加287.43亿美元,增长15.1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0.63个百分点。其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金融机构外债的增加额分别为88.25亿美元、103.29亿美元和92.87亿美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1.63%、20.45%和15.21%,对登记外债增加的贡献率分别约为30.70%、35.94%和32.31%。
债务类型以国际商业贷款为主。2006年末,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1635.11亿美元,比上年末增长20%,占登记外债余额的74.67%,所占比重较上年末上升3.05个百分点。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为554.77亿美元,占登记外债余额的25.33%。
币种结构以美元债务为主。在2006年末的登记外债中,美元债务占69.71%,比上年末上升1.31个百分点;其次是日元债务,占10.86%,比上年末下降0.87个百分点;欧元债务占7.30%,比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其他债务包括特别提款权、港币等,合计占比12.13%,比上年末下降0.45个百分点。
中长期债务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登记的1496.11亿美元中长期债务(签约期限)余额中,投向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为210.04亿美元,占14.04%;投向制造业的为195.54亿美元,占13.07%;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为185.12亿美元,占12.37%;投向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为124.63亿美元,占8.33%。投向房地产业的为101.95亿美元,占6.81%。自2006年9月开始,加强对外资房地产企业外债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6年外资房地产企业外债新签约额较上年增幅回落93个百分点,其中,第四季度外资房地产企业外债新签约额较上年同期下降了近53%。 三、外汇市场运行与人民币汇率
(一)外汇市场改革和建设情况
2006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进程继续稳步推进,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银行间外汇市场获得长足发展。年初至今,我国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新产品渐次推出,交易方式更加丰富,交易量显著扩大。
1.扩大外汇市场交易品种和业务范围
2006年,我国外汇市场继续稳步推出新的交易品种。2006年4月2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银行在取得人民币外汇远期会员资格6个月后自动获准在该市场上开展套期保值和头寸结构调整为目的的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2006年8月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开设英镑/人民币交易,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外币交易币种扩大到5个,进一步便利了贸易结算,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平盘渠道。
2.增加外汇市场主体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截至2006年底,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新增会员30家,会员总数达到262家 (重新登记后会员数),其中包括150家外资银行、111家中资金融机构和1家企业会员。此外,已有77家银行会员获准成为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会员,62家银行取得银行间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会员资格。
3.推出询价交易方式
2006年初,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可自主决定采取询价或竞价交易方式,提高了交易灵活性。2006年10月9日,竞价市场和询价市场的闭市时间统一调整为17:30,增强了银行本外币交易的便利性。
4.引入做市商制度
2006年1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引入人民币对外币交易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持续提供买卖双边报价,市场流动性得到加强。截至2006年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共核准做市商21家,其中,中资银行13家,外资银行8家。全年做市商交易量约占询价和竞价市场总成交量的90%。
5.调整结售汇头寸管理
2006年初,对做市商进行权责发生制头寸管理试点,允许做市商将远期敞口纳入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即银行对客户办理的远期结售汇和银行间远期交易形成的敞口都可以在签约时到即期外汇市场平盘。从2006年7月1日起,将权责发生制头寸管理原则推行至全部外汇指定银行。权责发生制头寸管理对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完善人民币对外币衍生产品交易机制,促进银行加强汇率风险防范、改进风险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人民币对主要货币汇率走势
1.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总体升值
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末收于7.8087元/美元,较2005年末下降2615点,升值3.35%。汇改至2006年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幅达6%。
2006年,人民币对美元双向波动,且幅度有所加大。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中间价最高为7.8087元/美元(12月29日),最低为8.0705元/美元(1月11日),波幅达到2618个基点。在243个交易日中升值134天,贬值108天,两个连续工作日之间最大波动203个基点,为0.25%。
2. 人民币对其它主要货币汇率有升有贬
2006年,人民币对港币和日元小幅升值,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小幅贬值。人民币对日元汇率年末收于6.5630元/100日元,较上年末升值4.70%。人民币对欧元年末收于10.2665元/欧元,较上年末贬值6.69%。人民币对港币汇率年末以最低中间价1.00467元/港币结束,比上年末升值3.55%。人民币对英镑汇率收于15.3232元人民币/英镑,较推出当天的14.8833元人民币/英镑贬值2.87%。
3. 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2007年1月1日,按照贸易权重加权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98.68,较汇改前(2005年7月1日)的指数95.5升值了3.33%,较2006年1月1日升值了1.82%;扣除通货膨胀差异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94.18,较汇改前升值了3.65%,较2006年1月1日升值了2.19%。
(三)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
1.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
2006年,我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年成交量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同比翻了一番。由于交易灵活等特点,2006年推出的即期询价市场交易量远远超过即期竞价市场同期交易量,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询价交易量与竞价交易量之比为18.3:1。
2.银行间远期和掉期外汇交易
2006年,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成交笔数为1476笔,其中美元/人民币交易成交1395笔,日元/人民币交易73笔,欧元/人民币交易成交8笔。总成交金额140.61亿美元,日均成交量为5786万美元,较2005年下半年日均成交量增长108.64%。2006年12月29日,银行间远期市场一年期美元报价收于7.6241元/美元,美元贴水1846点,较年初减少539点。
2006年4月24日,为丰富外汇市场品种,更好地为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管理汇率风险服务,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推出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银行间掉期交投日趋活跃,交易量不断上升,日均交易量逐月递增。截至2006年底,银行间人民币外汇掉期累计成交2732笔,交易金额508.56亿美元,日均成交量为2.99亿美元。2006年12月,人民币外汇掉期日均交易量达5.67亿美元。
银行间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扩大,以及对外汇指定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实行权责发生制管理办法等措施的推出,使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从原来单一的远期交易发展到远期和掉期两种交易,完善了人民币远期市场定价机制,使境内人民币远期市场取得了人民币远期汇率定价主导权。同时,使远期市场价格回归理性,进一步提高了本外币资金转换效率,有利于本外币市场一体化,为我国外汇市场和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市场主体规避汇率风险提供了便利。
2006年,境内人民币外汇远期、掉期交易报价与利率平价的报价基本一致。各家报价银行基本上依据行内本外币利率期限结构对外报价,远期升水(掉期点)稳定在2000点左右。报价中包含的升值预期不强,远期价格比较稳定。
3.银行间外币对外币买卖
截止2006年12月31日,银行间外币对外币买卖市场共有做市商银行12家,会员银行46家。2006年,8个外币对买卖累计达成交易34674笔,累计成交量折合756.86亿美元,日均成交量3.11亿美元。
注:成交量为折美元金额。
总体上看,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外汇市场稳步发展。但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规模小,交易品种较少,市场广度和深度不够,与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有效配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外汇市场在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防范中的基础作用,将是下一阶段深化我国外汇市场改革的重要任务。 四、宏观经济环境和相关政策调整
(一)国际经济形势
世界经济总体增长较为强劲。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以下简称IMF)测算,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5.4%,处于过去20年较高点。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略有放缓,全年实际GDP增长率为3.3%。欧元区经济总体稳健增长,全年实际GDP增长率为2.6%。日本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全年实际GDP增长率为2.2%。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快速增长,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经济增长快于全球经济。
国际贸易总量迅速增长,不平衡问题仍然严重。据IMF估计,2006年全球贸易增长9.2%,比上年高1.8个百分点。美国贸易赤字占GDP的比重为5.7%,处于20年来高位。欧元区由上年贸易盈余转为贸易赤字。日本、亚洲新兴国家和中东石油出口国贸易盈余迅速增加,其中中东地区石油出口国的贸易盈余占GDP之比超过20%。随着全球不平衡的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2006年上半年,纽约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持续攀升,7月创下77.03美元/桶的历史新高后,年末油价大幅回调至年初水平,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受需求推动,工业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迅速,高盛全球工业金属价格指数创历史新高。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分别上升2.6%、1.5%和0.1%。
各国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的差异主导外汇市场波动,美元贬值。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等结构性问题仍然严重。美联储8月停止加息后,美元对其他货币的利差优势也有所减弱。美元对多数主要货币贬值,贸易加权平均汇率指数较年初下降约7%,收于83.65,处于近10年的低位。年末欧元兑美元收于1.3196,较上年末上涨11.45%;美元对多数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但美元兑日元较上年末上涨0.92%,收于119.01。
全球资本流动增长,新兴市场资本流动活跃。全球资本流动量保持较大规模。据IMF统计,2006年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净输入国,流入美国的资本接近全球资本流动总量的三分之二。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较快、投资者的风险预期降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流入净额2006年达到创纪录的2558亿美元。
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为我国对外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主要由制造业拉动的强劲增长增加了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工业金属等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可能使我国对相关产品的进口支付有所增加。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员,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不平衡深层次结构性因素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改变仍然需要时间。
(二)国内经济形势
2006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和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等为重点的政策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2006年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的积极变化,但短期内国际收支较大顺差的格局仍难以改变。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这为涉外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产业结构不平衡有所加剧,全年第二产业增长12.5%,增幅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高7.5和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较快增长,短期内有可能加剧部分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和外贸顺差。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但增幅回落。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5%,增速回落2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0.7%、25.9%和23.3%,其中,第一、三产业增速分别提高3.2个和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回落12.5个百分点。短期来看,投资需求较快增长,可能会增加对先进技术设备、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长期来看,投资产业布局的调整,有利于引导国内资源更多流向农业和服务业。
城乡居民收入和国内消费较快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农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加快1.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有利于带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但消费增速仍远低于投资增速,2006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
货币信贷投放较多伴随着资产价格较快上涨。截至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9%,增速比年初制定的目标高出0.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7.5%,增速比年初制定的目标高出3.5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人民币储蓄存款2.1万亿元,同比少增1000亿元,其中10月份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自2001年以来首次下降,比上月末减少75.5亿元。国内股市较快上涨,2006年末上证综合指数达到2675点,创历史新高,全年上涨1.3倍。
涉外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年出口增长27.2%,进口增长20%,进出口总额近1.8万亿美元,顺差1775亿美元,同比增长74%。出口增速比进口增速高出7.2个百分点,增幅差较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但由于出口基数较大,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成为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来源。全年实际利用非金融类外资630亿美元,同比增长4.5%,继续成为资本和金融项下资金流入重要渠道之一。虽然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取得一定成效,全年对外直接投资161亿美元,同比增长32%,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的排名由第十七位提高到十三位,但与吸引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相比仍较有限。
(三)国家涉外经济政策调整
2006年,国家综合运用产业、货币、财政等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1.对外贸易相关政策调整
鼓励和限制并举,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充分利用降低出口退税率、调整加工贸易政策,重点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9月份,调整铜等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其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11月,再次对原油、煤炭等110项资源性产品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全年共对20个类别75个税号的稀有金属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范围,重点支持出口产品升级。进一步稳定纺织等贸易摩擦较大的产品出口,提高中美、中欧纺织品协议数量的使用率。积极应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欧盟鞋类反倾销诉讼以及各种贸易壁垒,积极通过双边或多边经贸对话解决贸易纠纷。此外,在汇兑环节加强贸易收汇结汇的真实性审核,实行贸易收结汇分类管理。对实际收汇与应收外汇基本一致的企业给予充分便利,重点加强贸易收汇与外贸出口明显不符的“关注企业”的管理,同时取消待结汇账户管理方式。
继续扩大进口,优化进口商品结构。继续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进一步调低了58项进口商品的税率。其中,煤炭、成品油、氧化铝等26项资源型产品的进口关税由3%-6%降低到0%-3%,对生产制造节能产品所需关键设备或零部件进口税率由1%-7%降至0%-3%。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进口信贷优惠等手段,鼓励进口高新技术设备和关键部件,支持国内企业与国外合作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设备。完善对大宗进口商品的进口协调,积极鼓励有关企业和商会加强对铁矿石、钾肥、氧化铝等大宗资源性产品进口协调,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稳定进口价格。
2.直接投资相关政策调整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适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颁布《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积极引导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和地区结构。扩大银行对外开放,2006年累计有21家中资银行引进29家战略投资者,投资总额190亿美元。修订完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允许外资银行向法人制银行管理转变,给予国民待遇。颁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的规定》,在疏通境内企业境外融资渠道同时,明确规定由境内主体以返程投资方式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不再享受外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对跨境资本统计监测。加强外资流入房地产的外汇管理,2006年7月份建设部、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9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与建设部联合下发《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强外资房地产企业外债和结汇管理,对外资购买境内房地产执行自用和实需原则。
继续深化“走出去”战略。出台《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重点支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对外投资。运用直接补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重点支持有实力的国有企业以并购方式投资能源原材料等重大项目。为支持和配合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额度的限制,允许企业先行汇出相关前期费用,鼓励境内母公司和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3.证券投资相关政策调整
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第5号公告,进一步扩大银行、保险和证券机构对外金融投资的规模。截至2006年末,已累计批准15家银行134亿美元的境外代客理财购汇额度,15家保险公司51.74亿美元的境外投资额度,1家基金管理公司5亿美元对外投资额度。继续扩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到2006年末,共批准44家境外机构90.45亿美元额度。同时,完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的相关管理办法,降低长期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准入门槛,鼓励其进行长期投资。
专栏4
个人外汇管理改革
近年来,个人外汇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个人外汇资金流入规模迅猛增长,结汇金额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外汇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整体开放进程和国际收支形势,不断完善个人外汇管理,先后5次调高个人购汇限额,简化购付汇凭证,特别是2006年5月份,对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政策效果显著。2006年5-12月,境内个人累计购汇57亿多美元,163万笔,同比分别增长2.2倍和2.6倍。
针对个人外汇收支新情况,为充分便利个人贸易外汇收支活动并明确个人资本项目交易,外汇管理部门于2006年底出台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随后出台了《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办法》及《细则》本着便利操作、有效管理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对个人外汇管理实行主体监管下的分类管理,即按交易主体区分境内个人和境外个人,按交易性质区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进行管理。按照经常项目可兑换原则,对个人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不予限制,由银行进行真实性审核,外汇管理部门负责事后的监督检查和数据分析。按照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对个人资本项目下外汇收支进行必要的管理,个人资本项目跨境外汇交易由外汇管理部门根据行政许可实施备案制或核准制。同时加强对外币现钞的管理。
此次政策调整的重点包括:一是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内的,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可以直接在银行办理;超过年度总额的,经常项下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相关证明等材料在银行审核后办理,资本项下需经必要的核准。二是对个人贸易外汇收支给予充分便利。从事货物进出口的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或者个体工商户可开立外汇结算账户办理外汇资金收付,个人对外贸易经营者及个体工商户办理贸易外汇资金的收支按机构管理。三是明确个人可进行的资本项目交易,规范相关外汇收支活动。四是不再区分现钞和现汇账户,对个人非经营性外汇收付统一通过外汇储蓄账户进行管理,对外币现钞存取和携带的管理进行规范。此外,为确保年度总额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国家外汇管理局建立了“个人结售汇管理信息系统”,银行须通过该信息系统办理个人结售汇业务,通过电子化手段,促进了监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五、国际收支形势展望和政策取向
(一)形势展望
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环境是有利的。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美国、日本和欧盟之间增长不平衡的局面将趋于改善,新兴经济体增长强劲。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4.9%,有利于增加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全球贸易和跨国投资发展势头良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深,有利于我国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经济较快发展的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经济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消费需求不足等薄弱环节有所改善,国家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手段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这些都有利于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但国民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全球经济失衡矛盾突出,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能源价格高位波动,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紧;国内投资和信贷回落基础尚不稳定,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压力。
(二)政策取向
党中央国务院对国际收支平衡问题高度重视。200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在2007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指出,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是当前金融领域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要从对内平衡入手,围绕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提出“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的总体思路,统筹兼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国内和涉外经济政策调整的力度,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等政策措施,形成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合力。
在国内经济方面,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涉外经济方面,根据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扩大进口,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研究统一国际商业外汇贷款监管思路,逐步消除特殊经济区域内外资企业差别管理的政策,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进一步拓宽我国对外投资的相关思路。在金融方面,要全面发挥金融的调控能力,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着力优化金融业开放结构,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加强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积极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上述政策逐步调整到位,将为我国国际收支调节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协调健康发展。
2007年,外汇管理部门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按照“推改革、促流出、重监管、抓手段”的工作思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拓宽资金流出渠道,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严格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加强外汇储备风险防范,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一是推进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完善贸易外汇管理,建立服务贸易非现场监管体系,满足贸易项下正常用汇需要。二是改进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管理,完善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和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制度,稳步推进国内资本市场开放。三是继续加强对贸易外汇收结汇、个人外汇和外资进入房地产的监管,进一步完善外债管理,抑制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四是加快外汇市场发展,鼓励银行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市场主体规避风险的需要,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