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趋势将主导中国车市
虽然上海国际车展的脚步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车展给车市播下格局变迁的种子却正在发芽。我们不是先知,无法预测中国车市未来两三年内到底会结下什么果子,但通过上海车展一周时间的些许动静,还是可以看出下半年车市局势变化的一些端倪。自主品牌欲夺天下
通过本届车展,我们不但看出以往偏居于展厅一角的自主品牌这次都齐刷刷登入大雅之堂,与国际巨头们平等分享同一空间,还可以发现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中国已经正式确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如,以奇瑞、华晨、吉利等为代表的先发自主品牌企业势如破竹继续扩张;比亚迪、力帆、天津一汽、海马等轿车企业奋起直追,加大产能规模和拓宽产品线;上汽汽车和南汽名爵MG试图用新的方式来诠释用自
主品牌整合国际品牌的新路;实力不凡的商用车企业蓄力几年也强势杀入轿车领域,而且力度和技术起点都明显大于先发企业当初的规模,江淮汽车和长城汽车在上海车展高调亮相,都准备用梯度轿车产品攻入壁垒森严的轿车市场。陆风汽车、长丰汽车、中兴汽车、风行汽车、中顺汽车等一批轻型商用车企业也正虎视眈眈,择机进入轿车领域。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崛起和壮大,不可避免地对合资企业的市场格局造成强大的冲击。如,从价格上寻找突破口,让合资品牌的利润不断缩水,明显拉低汽车市场的整体价位,让更多消费者成为有车一族;还有,自主品牌不断从汽车产品矩阵的低端密集而持续地渗透,很大程度上阻击了合资企业向低端市场推出产品的可能。于是有业内人士大胆预测,目前看来,新生代的自主品牌是老牌合资企业的\"搅局者\",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成为中国车市的\"主宰者\"。
汽车消费多元化
几年前,中国人的汽车消费理念还相当传统,认为轿车、轿车,就应该像轿子一样,方方正正,宽大舒适,乘坐出门才有头有脸。因此,那时候气派的三厢车十分热销,其他车型却难有作为,国外汽车巨头为了讨得中国消费者的欢心,满足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面子\"观,甚至将原来的两厢车生拉活扯搞出个\"尾巴\",变成三厢车。
但记者发现,随着中国汽车消费的普及,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第二辆车,人们的用车观念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两厢、SUV、MPV、CRV、CUV等运动型、多功能车逐渐受到更多人的追捧和青睐。从本届上海车展展出的多功能车型纷纷被观众围观就可以窥见消费结构变迁的一斑。本次车展每家企业竞相展出多元化车型,如,奇瑞汽车从低到高推出了QQ613、A1、A5、东方之子Cross休闲车、Shoot-ingSport概念车、A6cc概念车、EasterFCV、Tiggo6(新瑞虎)、混合动力、灵活燃料等。而参展企业直接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各类细分车型也不少。如,车展前夕上市的比亚迪两厢F3-R,车展上市的东风本田CRV,长安铃木的两厢SX4,东风日产骊威,长安自主汽车首款MPV杰勋等,这些车型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充分表现出中国汽车消费已完全进入多元化的时代。
价格战下半年难打
今年3月初,一汽大众宣布实施\"突破07\"行动,旗下产品除\"开迪\"外,全线降价,其中一款\"速腾\"最高降幅达到2.1万元。一周之后,上海大众也正式宣布启动\"E计划\",对旗下各款车型实行产品结构和价格体系的调整。大众两家中国合资公司首先点燃了今年降价的火药桶,紧接着车市便降声一片:上海通用价格调整,东风日产规模降价,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部分车型价格变化,北京现代也对价格进行了调整,自主品牌奇瑞也来了个全线降价。可以说,中国车市的这次降价行动,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据记者粗略估计,平均每款车的价格均作了5%左右的下调,有些车型降幅甚至达15%。
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年初的集中大降价,汽车企业的暴利时代宣告结束,车市进入了微利经营时期。所以,除非老板们\"流血大甩卖\",现有车型要想在下半年再进行价格调整,是不大可能的。另外,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市的新车,以及车展后即将上市的新车,如,一汽丰田newCOROLLA、一汽大众迈腾、东风日产骊威、东风本田CRV等,由于厂家都没有寄予大规模拉动销量的希望,加上又是全新车型,想在本年之内降价,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新车上市势如破竹
今年上半年上市新车已接近50款,其中包括小型车东风日产骊威、奇瑞A1、两厢SX4、比亚迪两厢F3-R、两厢伊兰特、奇瑞新版QQ等,中级车07款马自达6、雪佛兰新景程、1.8T尊驰、1.8T骏捷、上汽荣威750等,豪华车别克林荫大道、宝马5Li、全新VOLVOC70、07款奥迪A4等,而车展后紧接着要进入市场鏖战的新车也不少,如人们期待以久的丰田newCOROLLA、一汽大众迈腾、上海大众斯柯达明锐、丰田新威姿等,车展上亮相的全新马自达2、大发D-01、长城轿车、江淮瑞鹰、南汽名爵等,还有进口豪车英菲尼迪系列、阿库拉系列、标致60、铃木吉姆尼、吉普commander等60多款新车,都将如爆竹一样噼噼啪啪\"爆向\"市场。
众多新车的上市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但优胜劣汰的最终受益者的是广大的中国消费者,他们的不仅选择更多了,还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质量上乘的汽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