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企业国际化与国家能源安全
1 引言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 我国也耗费了大量的能源, 能源利用率低, 若按
照以往模式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能源的供需矛盾成为制约21
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应对国际和国内能源供应面临的严峻形势, 针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较大比例
的煤炭资源, 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战略, 如洁净煤与煤变油战略和可持续发
展战略等。煤变油战略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实现能源多样化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发
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煤炭工业基本发展战略。这些战略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有着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 众多学者认为煤炭资源的供应应走国际化的道路,
国际市场为中国提供广阔的供应渠道, 理应成为中国面临国内资源短缺时必须选择
的战略方向。
尽管煤炭企业的国际化道路已成为共识, 但我国目前煤炭企业国际化程度却不
高, 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发展缓慢。2004 年, 山东兖矿集团控股的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5 年多的谈判磋商, 终于与澳大利亚有关方面正
式签署了《南田煤矿资产收购协议》, 成为中国煤炭行业第一家“走出去”开发利
用海外煤炭资源的企业。
国际化之所以没有从资源获得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意义上大步伐跨出去, 其
关键原因就在于我国煤炭产业对国际化的战略意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意义认识不足,
经营和投资建矿的可行性研究不够, 对国外的资源条件与社会条件, 包括政治
、文化、法律、经济等条件及风险等研究不够。在矿产资源的战略研究上, 对于煤
炭资源企业的战备或资源储备的问题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关系, 及它们的复杂性方
面研究尚未展开, 忽略了我国煤炭行业对国家能源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2 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
能源对一个国家来说, 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 也关系到军事、政治安全
, 在新的世纪仍是制约各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之一。如果把东西方
冷战看作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 那么, 21 世纪, 被称为第四次
世界大战的能源争夺战正在席卷世界。
对于面临20 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而言,必须高度关注自身的能源安全和
国家经济安全。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进口国, 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和能源安
全战略的实施, 是我国保持持续平稳发展所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和基本任务。
在世界进入新的世纪,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今天, 由于能源问题与世
界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紧密交织在一起, 能源安全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政
府和公众的重视和关注, 能源安全成为能源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
要前提。
西方国家为解决石油问题, 提出了“安全地依赖”的概念———指出能源不要
因为依赖而使自己变得脆弱, 应做到既依赖、命运又握在自己手里的“安全依赖”
。国家能源安全既涉及到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经济安全性) ———满足国家生存与
发展正常需求的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程度; 又涉及到能源使用的安全性———指能
源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显然, 矿产资源价
格的稳定合理和供应不中断, 资源的洁净、安全开发与利用是矿产资源安全的基本
要求。
经济安全的能源问题, 也就是由于能源供应与价格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
响, 如果这个影响超过经济增长的正常波动范围, 就会产生所谓的能源危机或者
说能源不安全。
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极为复杂, 问题和矛盾更为突出, 要实现这种“
安全地依赖”还有更漫长、更曲折的路要走,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煤炭企业国际化与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煤炭企业国际化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复杂性分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世界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体系, 而是呈现
出国际化经营的态势。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 无论是资源丰富
的国家, 还是资源贫乏的国家, 都在不同程度地通过技术和资金的合作来进行国
际资源的勘探开发, 形成了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
经济一体化”为显著特征的全球化经济, 将是未来影响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因
素。国家能源供应体系既要考虑国内的影响因素, 又要考虑国际市场的变化。国内
因素涉及煤炭供应、煤炭价格、煤炭需求、技术进步、能源政策等因素; 国际因素
也要受到煤炭需求、技术进步、煤炭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市场经济中主要通过
价格杠杆来调节, 对于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只考虑国际市场价格。为反
应这些因素之间复杂关系, 特建立下列简化系统动力模型来描述。国家经济需求和
煤炭进口的反馈环如图1 所示。
由图1 可以看出: 如果国家需求增加, 能源价格就会上涨, 提高煤炭的
价格就会使煤炭需求降低; 如果国家需求增加, 由于煤炭供应有一定的时间滞后
, 就会导致进口增加; 但如果国内供应增加, 这样就会减少供需之间的差距,
就会减少进口。同样, 如果国内供应增加, 价格就会降低。这些环都要受技术
进步、替代资源、利润及能源政策的影响。
根据国家能源安全概念及内涵, 本文拟从资源的保障能力、资源的供需平衡及
生态环境方面, 阐述煤炭企业国际化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之间的复杂关系。
(1) 资源保障能力
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保障和制约作用。2002年, 全国一次能源生
产总量为1319亿t标准煤, 其中煤炭占能源生产总量的7017 %。而当年
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418 亿t 标准煤, 其中煤炭占6611 % , 石
油占314 % , 天然气占217 % ,水电占718 %。中国核电站的建
设才刚刚起步, 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海洋能等新能源, 大规模开发利
用尚需长期努力。可以预见,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 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改
变。而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 中国201
0 年对外石油依存度为65 % , 到2020 年将上升到76 %。石油对
外依赖程度越高,表明石油供应安全越可能具有不确定性和脆弱性。为此, 中国不
能选择欧美大国依靠海外进口模式,模仿西方以石油为主要能源的供应链, 在国家
能源与经济安全的层面上是脆弱的。由此可见, 稳定的煤炭资源供应对国家能源和
经济安全有着格外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炭企业国际化可以弥补我国石油的不足, 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煤炭在我国国
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世界新能源尚未达到普遍利用时, 煤炭作
为主要能源将延续较长时间, 是我国安全可靠的能源。提升煤炭在中国能源中的战
略位置, 可以大大提高中国煤炭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影响度, 这就极有可能营造出
中国“国家能源安全无忧角”, 构成中国“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稳固基
础。
具体来说, 煤炭企业通过国际化, 完全能把我国煤炭企业的经营范围从国内
扩展到国外, 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销售, 到最有利的地方投资办厂,实行合作
开发, 联合经营; 在国外设立销售网络,占领市场, 直接销售, 或集资放贷
, 多种经营, 提供服务; 由单纯的商品出口转向发展跨国公司(企业) 的外
部市场贸易条件和内部先天优势, 并将我国急需的优质煤炭供应国内, 延伸我国
的煤炭资源供应链, 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多样化和可持续性,延缓我国资源的紧张
形势。
同时, 通过煤炭企业的国际化, 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 引进先进国家
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目前,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2 % , 比国际先进
水平低10 %。我国每公斤标准煤能源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为0136 美元,
而日本为5158 美元,法国为3124 美元, 世界平均值为1186 美元
。可以看到,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引进
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率,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减少保障资源
供应的压力和提高国家竞争能力。
根据最优化理论可知, 局部最优并不是真正的最优。煤炭企业只有通过国际化
, 走出去, 引进来, 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 才能实现煤炭资源
的最优配置。为此, 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从全球资源战略的高度, 实施“
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勘查开发国外煤炭资源, 建设国外稳定供应基地, 实现
煤炭资源的稳定供应。
(2) 供需平衡
图1 的反馈回路决定了煤炭的供应与需求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由于时间滞
延, 每个循环周期, 煤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缺口, 只有通过进口才能达到平衡
, 进口和国内煤炭生产之和构成煤炭的供应, 并通过煤炭供应量作用于煤炭价格
,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参见图2 。供需之间的差异导致能源下个周期能源价格的
变化, 而价格的变化又影响煤炭的需求, 只有当需求或供应发生变化, 整个供
需才能达到平衡。
由上述分析可知, 这种平衡是短暂和不稳定的, 对煤炭资源进行战略储备已
十分重要。煤炭资源战略储备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保障
国家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在煤炭企业日益国际化的环境下, 具体储备基地的选址
和布局, 应遵循方便、出路畅通、快速反应的原则,可以因地制宜, 就近利用生
产或进口的煤炭资源建立储备, 方便煤炭的加工、运输以及紧急情况时的调动和使
用, 提高安全可靠性。进行保护性开采,进行战略储备, 建立安全稳定的供应体
系。
目前, 我国的供需状况却并不令人满意, 2004年出现的三荒已给中国能
源安全一个预警。作为世界煤炭生产大国, 中国出现用煤告急是许多行业官员始料
未及的。一组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证实了这个令人尴尬的事实: 目前全国直供
电网库存煤1226 万t , 较10 月份下降了141 万t 。华北10
个电厂、华东l2 个电厂、山东6 个电厂电煤库存先后降至安全警戒线以下,
仅能满足电厂2 至3 天用煤量。有消息表明, 连煤炭大省山西也出现“煤荒”
。耗能大户山西海鑫集团, 由于采购不到足够的原煤, 已经与澳大利亚签订供应
合同, 从海外进口精煤7 万吨。在山西这样的产煤大省, 这样的进口尚属首次
。
世界经济发展表明, 能源的增长速度与GDP增长同步, 呈正相关。能源生
产的增长幅度小于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 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随
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能源消费与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此增长, 必将
对能源供需平衡造成巨大的压力, 从而使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和敏感
。
因此,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煤炭资源, 只要有开发价值, 能为企业带来效
益, 都可以成为企业的后备资源。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利用国外资源已经成为我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我们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 必须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必须加
大利用国外资源的工作力度。
(3) 生态环境
在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环境约束对能源战略和能源供求技术产生
的影响十分显著,在许多情况下, 环境因素比资源因素所起的作用更具决定性。随
着环境污染日益国际化, 环境问题需要在国际范围内解决。
任何一个国家, 包括经济和技术上十分发达的国家, 要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
, 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 使煤炭这种丰富、廉价的能源, 成为一种可
靠、高效、洁净的能源, 都是十分困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包括一些中欧、东
欧国家, 都面临着环境与发展两大战略问题。一方面要发展经济, 这需要大量资
金; 另一方面又要减少污染物排放, 改善环境, 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他们谋
求广泛的适用技术和经济援助来改造他们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工业, 以保护生态
环境。由此可见, 煤炭企业的国际化是各国的理性选择。
4 结论
面对国内矿产资源的严峻形势, 我国应尽快实施“走出去”的煤炭资源全球战
略, 以实现我国煤炭产业的大发展和煤炭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安全保障。本文基于煤
炭资源国际化与能源安全战略的复杂性分析, 指出煤炭资源国际化能够延伸我国的
煤炭资源供应链, 提高我国煤炭资源的保障能力, 有利于煤炭资源的供需平衡和
战略储备, 应把煤炭企业的国际化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
煤炭企业的国际化和能源安全战略的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