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五月”仍可期待
“红五月”仍可期待发布时间: 2007-05-08 07:40 字体:
核心股估值合理+散户资金热情高涨
□本报记者 徐海洋 北京报道
尽管市场一个月内涨幅超过20%,尽管央行的紧缩政策接连出台,尽管高企的股价对部分投资人心理构成了影响,但由于支撑市场上行的基本路径依然存在,五月市场可能成为给投资者带来良好收益的又一个时间段。
核心股票估值基本合理
伴随行情逐级走高,市场整体估值水平也有所提升,随之而来,对股市投资价值的认识分歧加大。尤其各类题材股、微利股在资金追逐之下出现了剧烈上涨,其市盈率动辄几百倍,对投资者价值判断带来了很大麻烦。
在股改之后的市场环境里,我们无法对这些股票笼统作出“高估”的价值判断,但整体市场的估值状况显然也不能依靠各类题材股或微利股加以说明。为此,我们选取流通股本大于1亿股,2006年每股盈利超过0.1元,2007年以来涨幅小于200%的股票,来考察市场估值状况。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统计数据,A股市场共有325只个股符合上述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能够被视为目前市场的核心股票。而从估值角度来看,这些个股以2006年年报计算的静态市盈率为38.4倍(整体法),与沪深300指数的38.2倍基本相当,上证A股同一指标数据则为41.96倍,市场估值似乎有些偏高。如果动态来看,结果明显不同。以一季度季报业绩估算,核心股票的动态市盈率仅27.4倍,而上证A股动态市盈率也只有29.45倍,与7年期国债3.32%收益率对比,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对资金仍有吸引力。我们姑且不去讨论1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趋势能够维持多久,但业绩增长对缓解市场估值压力和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作用是直接而明显的。
根据BLOOMBERG提供的统计数据,4月30日盘后沪综指成份股整体市盈率为40.34倍,沪深300市盈率为39.77倍,其预测市盈率分别为35.40倍和34.76倍。在过去的10年里,沪综指市盈率波动区间为17.73倍(2005年7月29日)到63.64倍(2000年11月30日)。也就是说,在十年周期里,沪综指3800点高位对应的市盈率仅位于估值波动区间的中位,而其动态市盈率仍在中下游水平。业绩增长是这种变化的最有力解释。按照BLOOMBERG的统计结果,2007年年初指数的上涨带来了估值水平的提升,但自3月以来,指数的上涨并没有带来市场估值水平的走高,沪综指2007年最高的PE值为1月24日的41.75倍。而进入4月以来,尽管指数不断上涨,但沪综指和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散户资金迎来入市高潮
散户资金大规模入市是今年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既构成了市场走强的重要支撑,也给行情带来了新的变化特征。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公布的统计数据,自4月11日开始,每个交易日两市A股新增开户数都超过了20万户,其中,4月24日新开A股账户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31.1万户,即使在即将进入“五一”长假的4月27日,A股新增开户数仍有27.6万户。两市账户总数也由2006年底的7854.01万户,上升到2007年4月27日的9286.19万户,市场开户数净增1432.18万户。如果以每个账户平均投入5万元估算,则4月以来A股市场每天都有100亿元以上的新增资金入场,2007年散户增量资金超过7000亿元。
他们是支持市场上涨的重要力量,也是解释近期行情变化的有力证据。申银万国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新入市投资者对估值、加息、提高准备金率等抽象的利空因素并不敏感,他们往往会遵循趋势投资策略,追涨杀跌,带来市场的剧烈波动。据估算,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流通市值已经从年初的52%提高到4月初的62%。
而在趋势上,散户资金仍有继续入场的利益刺激,这种刺激来源于市场强烈的“赚钱效应”。姑且不论2007年以来上千只个股股价翻番的事实,通常以稳健面目出现的基金也赚足了投资者的眼球。2007年元旦以来,华夏大盘精选净值增长超过100%,达到108.3%,而中邮创业核心优选净值增长率也达到90.97%。在所有的非货币基金当中,收益率超过50%的有72只,超过30%的有177家。老百姓的投资逻辑是非常简单的,与储蓄一年2%的收益对比,他们仍有非常大的动力把储蓄资金搬进股市。因此,也有市场人士把目前行情冠以“全民炒股时代”的称谓。
虽然单纯从估值上讲,目前市场的股票的确不便宜了,但由于具备本币升值和经济增长的经济环境、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刺激,以及强烈赚钱效应导致的心理预期变化,个人投资者涌入股市应该说是理性的微观决策结果。不过整体上,其将带来市场“泡沫化”和波动加剧的结果,高估值状态将是未来市场的重要特征。
“五一”长假期间,外围市场继续强劲走高。亚太地区主要市场全线上扬,香港恒生指数和股市市值双双突破历史新高,韩国、澳大利亚等股市也突破新高,美国、欧洲市场也都有良好表现。在央行节前再度提高准备金率之后,这些信息无疑会强化投资者的持股信心,“长假开门红”局面可能再度出现。在投资操作上,有业绩支撑、且前期涨幅偏低的蓝筹股已经出现了基于比价效应下的估值优势,他们将是进可攻、退可守的良好品种。(中证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