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win 发表于 2007-5-5 08:37:26

经济与投资 马交风云

经济与投资 马交风云

  大市无甚可谈,虽然恒指升,但国企跌,反映港投资者(包括外资),对中国的宏观调控,未敢掉以轻心。

  恒指升,除有汇丰(0005)带动外,不少地产股亦见造好。这可以是这些股份真好,亦可以是资金由炒中国股转而炒港股。到黄金假期之后又将如何?有待观察。

  上周六,在港台的投资新世代节目中,提及在这个宏调中,较安全的会是公路股,因为公路股不涉出口,亦不涉环保节能,只要借贷不多,亦不会受到加息之困,可以考虑。结果是想考虑也考虑不来,一开市,公路股便全线上升,或要等回调后再考虑好了。

  昨日,最为传媒报道的是澳门的警民冲突。港人不要抱隔岸观火的心态,因为澳门工人的诉求,也可以是香港工人的诉求,正是︰「今朝我是失业汉,他朝君也或相同」。

打工仔难分享繁荣成果

  传媒、学者解释,今次澳门工人示威,是因为工人分享不到近年澳门经济繁荣的成果。言下之意,是否谓,以前的澳门工人就可以分享得到澳门经济繁荣的成果?笔者认为,工人是永远分享不到经济繁荣的成果的。不然中国俚语就不会有︰「工字不出头」,而中国传统思想就有︰「士农工商」之分级。请留意,「工」,只在中国传统思想中被鄙视的「商」之上。读书与耕田的,地位都较「打工」的高,原因是读书可做官,如位至丞相,更可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耕田」的,只用看天,不用仰人鼻息,自食其力,自搵两餐,总较等人出粮,靠人加薪有尊严得多。

  在以前的农业社会,就算你不想做官,不想打工,不想从商,也可以学陶渊明一样,「种豆南山下」,「带月荷锄归」。今时要做回个农夫,认真不易。要做到个能靠耕田而搵到两餐的,更是不易,搵一餐半餐则尚可以,但有几多人能捱饥抵饿去做农夫?于是又只好做回打工仔,因为做老板较做农夫更不易。

  有史以来,打工仔都是冇啖好食。唐诗就有这些句子以形容当时首都、长安,的贫富差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长安,不是个农业经济,是个商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经济。此中的经济关系是︰顾客--商家--打工仔。

  从历史和城址遗迹中,我们知道长安是国际商贾云集。不少商贾是腰缠万贯。他们远道来到长安便要住驿馆(酒店),要吃饭(酒楼),要有娱乐(歌伎、杂耍),跟之相关的还有作坊(不同行业的工人)。将历史名词转为今时职业名称,大家应知道,古长安的服务员(打工仔),跟香港与澳门的服务员(打工仔),他们所面对的雇佣关系,服务对象都古今相若,因此唐诗中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人一席酒,穷人三年粮,对今时的穷打工仔,一样可以用上。这些现象就说明,工人是很难分享到经济繁荣的成果,古如是,今如是,中如是,外亦如是(美国黑人能普遍分享到美国繁荣经济的成果吗?)

  笔者不是谓大家要认命,要接受工字冇出头的命运,而是当大家认识这个无情的事实后,大家定要好好准备,免成为路上的冻死骨。

  打工皇帝之所以被人羡慕,是因为十个打工仔,九个九打工仔都不是做皇帝,而是大部分打工仔都是做奴隶。你可能否认这个奴隶的名称,但笔者想问一句,去年一年中返工的日子,有几多天你醒来之后,希望最好今天不用返工。以至要叹句,唉!又返工,真惨。假如你不能每天欢欢喜喜地上班去,下了班又盼望明天有工返时,跟奴隶有甚么差别?正如有竞选口号︰有得拣,先至系老板。对打工仔言,笔者认为︰天天欢喜去上班,一定好过做老板,因为欢喜地等出粮,好过苦瓜干地筹钱去出粮。

  要能欢喜地上班,首先要日日有工返,此即不用愁失业。在现代社会,经济变型快,真是三年前兴的行业,今时或许已不兴,以前可以一技走天涯,今时怕要周身刀,还要张张利,才可以稳保不失业,又或就算公司执笠,也可以自己立时转工跳槽,不用呆坐等干腊。

  不少人认为澳门工人失业是因为有廉价黑工,其实不一定。数年前传媒曾大字标题谓,港工程师沦为澳门黑工。莫以为那些黑工工程师要捱咸豆,实际上是这批黑工工程师是高薪厚职,除了有住房津贴外,有些尚有娱乐费津贴。为甚么澳门工人不能分享这高薪成果?原因很简单,澳门没有这类工程师人才,又或者是不够这类人才,假如你是澳门工人,你能怎说?最好还是要多几张利刀,便可分杯羹。

努力进修提高谋生能力

  当澳门的赌场工程完毕后,澳门将要甚么人才?荷官还是各种各样的服务员?不知。作为打工仔,你一定要想想下个打工、经济浪潮是甚么,才可以不用怕失业。作为政府,又一定要考虑怎去照顾一些未能及时转型,又或要怎样去帮老工人及时转型,要不然就只好派救济了,大家不要以为这个问题易处理,给你个真实例子。

  我的姨婆以前是在土瓜湾炮仗街的炮仗工厂做炮仗的,后来炮仗厂全搬回内地了,一个做了几十年炮仗的老女工人能转做哪行?

  结果是她转行帮手卖粥,年宵时便做糖环、油角,假如今时有女工失业,又该转入职那一型?你可有好答案?

  总之马交风云,不是相隔一水便可不理,而是这个打工仔不易做的古今中外之理,迟早会临到港人(自己)头上,要早为之计,就是要多进修,而不是多看波经、马经、麻将经。
香港经济日报石镜泉2007-05-0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济与投资 马交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