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化在快速健康中发展
一、中国农业机械化在快速健康中发展农业是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和生态保护等多重功能的基础产业。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但是,受务农人口众多、农户土地规模较小和农民收入较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不高,很多农田作业环节还必须依靠人畜力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业机械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机械装备总量持续增加。
2001至2006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从5.50亿千瓦增长至7.26亿千瓦,拖拉机保有量由1405.5万台增长到1728.3万台。2006年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67.6万台,比上年增长20%;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5.6万台,比上年增长17%;水稻插秧机保有量11.2万台,比上年增长40%。高性能、大马力和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保持高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二)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2006年,我国机械化耕地、播种和收获总面积达到23.4亿亩,作业水平分别为52.1%、32.4%和25.2%,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8%,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在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播和机收水平均超过80%,基本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栽植和收获水平分别为10%和40%,玉米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58%和5%。
(三)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效益稳步增长。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发展农业机械化非常不经济。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农业机械跨区收获小麦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把农业机械与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把机械化生产和家庭承包经营结合起来,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共同利用,提高了农机经营效益。2006年夏季,全国共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39.2万台,完成小麦机收超过3.2亿亩,每天最高收获面积达到1600万亩。目前,农业机械跨区作业领域正由机械收获小麦向机械收获水稻、玉米和机械耕地、机械播种、机械插秧等项目拓展。与此同时,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也逐渐提高,农机协会、合作社和股份制公司等新型服务组织不断涌现,以跨区作业为品牌和关键农时季节为主战场的农机服务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四)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力度加大。
近年来,国家对农机化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制开发的扶持力度很大,“十五”期间中央财政直接投入的农机化科技攻关资金为2800万元,“十一五”时期会超过1.4亿元。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装备和关键技术日趋成熟,油菜、牧草、甘蔗收获机械技术的创新研究也取得重要进展。同时,一批节能、增效、环保的农机化重点技术得到大面积普及推广。2006年,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在我国北方400多个县(场)实施,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水稻机插秧技术在水稻主产区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比2005年增加1000万亩。此外,玉米、大豆、棉花、马铃薯、油菜、甘蔗、牧草生产等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农机化技术已被农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
二、中国农业机械化处于新的历史起点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国家重视农机化的发展。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农机化事业进入了依法促进的阶段。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四个1号文件都对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政策环境、经济条件、技术支撑和社会氛围都非常有利。
(一)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后,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也相继颁布或修订完善了配套规章或条例,我国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农业机械化发展和管理已经步入了有法可依和规范健康的法治轨道。购机补贴被国家确定为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中央和地方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和范围逐年增加。2004年至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农机具购置补贴的资金从0.7亿、3亿、6亿到12亿,连续数年翻番增长。2006年,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对农机化的投入超过47亿元,比上年增加15%以上。这种持续加强的支农惠农政策有力调动了农民购机和用机的热情,促进了农机行业的快速振兴。
(二)农机化技术支撑和装备制造体系日渐强大。
近年来,农机行业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主动顺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和现代工程技术发展趋势,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和开发,重点加强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装备攻关,支持优势经济作物、畜牧产品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使农机化技术的部分“瓶颈”环节和系统组装集成问题得到解决。中国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已经跻身世界农业机械生产大国行列,能够提供适应我国农业生产要求、质量较为可靠的农机产品。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农机制造业的主导力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品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得到明显改善。2006年,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总产值1316.7亿元,同比增长25%。国外农机企业纷纷以合作、合资等方式在华办厂,一些科技含量高、适应强、质量稳定可靠的农机产品迅速进入市场,满足了农民和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农机制造企业的壮大,为农机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装备支持。
(三)农民和农机户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旺盛。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员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2004年以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减少1200多万人,劳动力成本逐年上涨,农民和农业生产对机械化作业的依赖性显著增强。另一方面,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劳动观念的转变,农民要求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愿望强烈。可以预见,我国农机作业的市场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农机热”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持续下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已经成为农业机械投资的主体,2006年我国农村农机户近3360万户,乡村农机人员达到4100多万人,农机销售、作业和维修市场等三类服务的经营收入达到2829亿元,经营农机已经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三、中国农机化在持续有力的推进
我国农机化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中国政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农机化:
一是强化政府部门引导、服务和调控职能,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目前,农机购置补贴是推进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产业促进政策。政府将通过购机补贴政策进行产业宏观调控,用补贴增量调整农机存量结构,用集中招标方式调控产品价格,用选择补贴对象的方式推进农机服务专业化,用选择补贴机具种类方式促进新技术应用与推广,用调整补贴实施范围方式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用实施补贴目录方式扶优扶强企业。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机具购置补贴金额达到12亿,补贴区域覆盖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补贴机具种类增加到7大类24种,玉米收获机械、马铃薯种植与收获机械补贴试点逐渐扩大,启动花生收获机械补贴试点,县均投入规模扩大,适当向粮食大县和农牧业大县倾斜,提高单机补贴额度,并适当提高血防区农机补贴的比例。除此之外,政府还将加强配套法规及地方法规建设,逐步完善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机耕道建设和科技攻关等扶持发展政策。
二是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机械共同利用。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机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后,我们将通过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推进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坚持走共同利用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中国特色农机化发展道路。建立以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经营户为基础,基层农机推广、培训、维修、信息服务和投诉监督等服务组织为支撑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购机补贴资金也将优先用于扶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科技大户和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加快推进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
三是积极推进农机化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促进农机科技成果的应用。我们将重点加强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装备攻关,支持优势经济作物、畜牧产品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型农机企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单位的优势,凝聚和整合行业科研力量,做到产、学、研、推相结合,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联合,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增强农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大力发展新型农用工业,增强农机工业的供给保障能力,实现由农机生产大国向农机生产强国转变。重视农机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农机科技示范户为主体,农机科研、教育等单位和生产、流通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积极推动农机化技术的普及应用。
四是强化农业机械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农机化质量和效益。建立健全管理规章、技术标准,完善农机试验鉴定和认证制度,搞好重大技术推广机具的鉴定选型工作,积极推进农机信息化建设。依法加强对生产、流通领域和在用农机的质量监督和调查,加强农机维修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农机产品,维护农机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和装备建设,严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及其驾驶人的安全监督管理,使农机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协调,安全生产和效益提高并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