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后三季度消费驱动力来自何方
根据多种因素分析,伴随中央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我国经济将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将实现投资与消费对经济的双拉动。2007年后三季度国内消费需求仍将会延续上年增势。而支撑今后消费需求保持快速增长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策效应将继续驱动消费市场的旺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这一问题。一是工资调整的滞后效应。由于去年的工资调整涉及面较大,其收入增加后将对今年的消费市场产生一定的滞后效应,加上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将进行调整收入,这些决定了居民收入增长前景良好,这将大大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将成为必然。
二是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将保护进城农民的各种收益和权益,从制度上化解压力,促进消费增加。政府还将增加在农村医疗、教育方面的支出,也有助于将更多的资源引向农村。不仅如此,国家还承诺在2008年以前将在农村实施9年制义务教育,这将减少农民的教育费用支出。
三是汽车和住房等重量级商品消费的持续增长对整体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大。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房价过快上涨的局面有望得到控制,而经济适用房投资和建设的增长也将增强居民买房的支付能力和信心。
因此,2007年国家将继续采取扩大消费的宏观政策措施,鼓励消费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还将延续,政府将推出更有力度、更具效果的政策措施,经济增长方式将会实现重大转变。这些为新的一年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扩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基础条件已逐步形成。一方面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总量空前增大,结构层次升级且变动速度加快,奠定了消费需求主导经济增长的力量。另一方面买方市场的确立,长期的市场短缺状态基本消失,已大体形成了供给适应和追求需求变动的市场环境。而居民消费行为趋于理性和成熟,权益保护意识和自主意识也逐渐增强。正是消费需求的这种历史性变化,形成了消费需求主导经济增长的基础。
分析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依然是内需。二是尽管在经济启动初期,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起一定的主导作用,但总的来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是第一位的。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700美元,这标志着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处于以发展性消费为主的阶段,发展空间相当大。
第三,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区域消费及城乡消费差距的空间都将成为消费行业发展的动力。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到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
今年我国城市化将会进一步加快,将带动周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此外,农民进城打工将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这将促进这部分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推动其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变化。
第四,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程度提高。我国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将带来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将使一些具有拉动经济增长功能的商品尽快成为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旅游、高档和高技术消费品以及信息产品将迅速增长。
第五,人民币升值将提升居民的购买力。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将比2006年有所加大。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会明显地提高国内金融资产的相对市场价格,使国内居民获得更大的财富效应,提升购买力,进而刺激国内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会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地下降,出境旅游等变得相对地便宜,这些都会直接地增加国民的消费福利水平。
不过,尽管实现经济增长向消费拉动型方式转变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但仍有一些制约因素仍不容忽视。从城市看,房价高、看病贵,教育费居高不下等问题仍大量分流居民购买力,要从根本上缩小这三大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任重而道远。从农村看,虽然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近几年消费结构有升级的苗头,但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消费能力仍然离人们的期望值相差较远。这些仍需有关部门做出艰巨的努力。 (梁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