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复活?
苏联、波兰、朝鲜、古巴……肃反、流血、饥饿、封锁……这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社会景观:计划经济由理想变为现实,又在现实的残酷中走向衰亡。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成千上万的人在计划经济的实验中丧失了生命或自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差点把人类送进了毁灭的深渊。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也曾深受这场灾难的影响。“1958年‘大跃进’……带来大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更不用说了。……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20年里, 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 生活水平很低, 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邓小平在1985年4月15日的一次谈话中如此回顾。这些认识促使他义无反顾地启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中国的改革开放风雨兼程。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3年3月,在中国政府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很多人相信,这是一个标志——“计划经济”将彻底告别中国社会,中国的市场化道路已经不可逆转。
事实真的如此吗?经济学家盛洪曾说:“当初向计划经济过渡,是多数人的选择。……人们之所以作出了这样的选择,是有其原因的。”如果回顾计划经济的诞生过程,并追溯计划经济运行背后的人性根源,人们就不会对它消亡抱有那么强的信心,更不会对它的死灰复燃感到惊讶。
在今天的中国,哪怕是增加一点点公民福利的好心,如果缺乏基于宪政下的公共财政制度,就必将为政府官员和强势利益集团继续利用垄断、管制、增税而强取豪夺大开方便之门,结果是公民将失去更多的利益。与其如此,还不如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和加快启动政治体制改革,到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真正出现之时再来谈执政为民更为实际。
种种迹象表明,在公共话题中被遗忘多年的“计划经济”,正以零碎但却越来越强大的动力在中国社会中回潮。这种回潮并非某个人的刻意设计,它是社会环境变化与社会群体追求自利本性相结合的产物。如果没有深入的观察,人们难以相信它的存在;如果没有高度的警惕,我们可能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