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man 发表于 2007-4-26 16:02:31

蛋白质鸿沟引发全球通货膨胀

2007年04月26日 10:20

陶冶编译

本文来自布隆博格,原文作者是Andy Mukherjee,编译时略有删节。

今年1月份发生的“墨西哥春卷危机”引发的震荡并不仅仅局限在平底锅里。



如果摩根大通中国市场部主管李晶(JinG Ulrich)的预言真的应验的话,全球所有的商品——从啤酒到牛排价格都将上涨,一场全球性的通货膨胀正在到来。

李晶的预言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计算基础之上的:每生产1公斤牛肉需要耗费7公斤的饲料,而13亿中国人正在改变传统的以谷物米面为主食的饮食习惯转而食用更多的富含蛋白质的肉类食品。

如果说中国廉价出口商品为抑制世界性通货膨胀发挥了重要贡献的话,中国人对蛋白质食品的追求则可能适得其反。



13亿中国人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将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国内的生产能力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中国人只好到全世界购买各种肉类禽蛋——这势必会推高全球食品价格,进而引发全球性通货膨胀。

据预测,从1997年到2020年,全球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将会增长50%以上,这其中大部分新增需求都来自于中国。

尽管这样的预测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但对肉类食品需求猛增可能引发的谷物类粮食供应不足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更加糟糕的是,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利用谷物制造酒精或其他代油产品出现了旺盛的增长势头,这进一步加剧了谷物供应紧张的局面。

在芝加哥商品交易市场,谷物期货价格在过去一年里上涨了60%。

中国人餐桌上的变化和酒精代油工业的发展将加剧世界谷物类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

以玉米面粉为主要原料的墨西哥春卷价格去年底时每公斤仅为8.5比索,而到今年4月份,这种广受欢迎的大众食品价格已经上涨到了每公斤15比索,几乎翻了一倍。

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头。随着中国商人开始到南美采购大豆和谷物类商品,许多基础农产品的价格已经开始悄然上涨。

在过去5年里,中国进口大豆增长了一倍。美国农业部在近年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中国进口大豆一方面是为了榨取豆油,另一方面则是用大豆做饲料生产肉类食品。(本文来自4月25日布隆博格,编译时有删节)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蛋白质鸿沟引发全球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