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ss 发表于 2007-4-25 11:08:47

2007年宏观政策走向和影响

陈济军 马 青 刘 可 苏 创

  今年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变化的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决策层对宏观经济运行基本面的现状、特别是前景看好,有求变的“本钱”;二是前两三年宏观调控中遇到的一些顽症确实再次刺激了高层,引起高度重视,列入2007年重要任务议程。
  
  2007:宏观调控的环境显著变化
  
  一,经济工作的指导目标调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的要求与2006年相比有较大变动。最近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所取得的经验以及次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的表述都出现明显的调整。
  其一,对2006年存在的问题更有危机感,提到“影响我国发展全局”的高度。稍有松懈,调控不无失效的可能。在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不断加大调控力度、付出巨大努力之后,2006 年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成效,但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这些问题既有“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又有“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理解,前者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等问题,而后者则对外贸大顺差、外汇储备大增长、流动性大泛滥等问题隐有所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这些问题,当然是为了在2007年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和解决。对问题的高度强调与上年的泛泛而谈相比,我们从中感受到政府调整政策、设法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感。
  其二,对“经验体会”的不同表述,透露中央在2007年改善宏观政策的新突破口。
  
  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到“经验和体会”时分别总结了六条。比较2005年的“六个坚持”和2006年的“六个必须”,相关内容增删修改幅度很大,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
  一是宏观调控从紧缩的具体细节,如“有保有压”、“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等,转向更广阔的视角,高调推出“三农”问题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工作方向。随后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将“三农”落实到“发展现代农业”,开启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二是将上年“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落实到“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我们认为,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市场力量壮大后相应的机制建设滞后问题,避免走向市场失灵的极端。
  三是宏观调控和科学发展的根本或本质要求从“又快又好发展”调整为“又好又快发展”。
  其三,2007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的亮点在于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化为“三个协调”。
  首先,要保持2006年的成果。“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正在召开的两会上,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07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定为8%,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仍然较高。2006年企业效益普遍高涨,要努力保持既有趋势。
  其次,强势针对2006 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作要求。要重点解决现在不太协调的问题,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市场状况出现转变,价格形势总体趋于稳定、结构趋于平衡,对经济运行有利
  从存在缺口转为消化产能
  以煤、电、油、运为突出代表的供求紧张状况明显缓解。据国家发改委透露,2006年煤炭供需基本平衡,年末全社会煤炭库存1.44亿吨左右,其中直供电厂存煤2411万吨,基本处于正常水平。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进一步好转,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拉限电条次、损失电量同比分别下降97%和82%。成品油供应相对较紧,仍基本保证了市场供应。华南、华东等地区运输紧张状况缓解。国家铁路货运量达24.4亿吨,同比增长5.8%。
  
  投资形成产能,对价格的冲击
  2006年,被视为产能开始集中释放的一年。按理应对生产领域的价格水平产生压制作用,价格涨幅回落当在情理之中。工业品出厂价格在2004年9~10月份达到8%上下的高位后,涨幅开始缓慢走低,到2006年4月份前后达到谷底,随后有所反弹并稳定在3%左右。回落并不明显。从人民银行的价格监测数据来看,企业商品价格同比涨幅从2006 年初以来更是一直都在稳步上扬。分行业看,冶金工业出厂价格同比涨幅的低谷出现在2006年4月,其后一直稳步走高,年底前已恢复到2005年一季度水平。电力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低谷出现在2006年6月份,之后稍有回升,整体水平低于2005年,但与2004年电力工业价格起步上扬时相当。煤炭和石油价格从高位一路走低。化工产品出厂价格低谷出现在2006年4月,之后逐步回升。建材价格回升始于2005年二季度。森工价格同比涨幅围绕2%上下波动。食品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在2006年4月达到谷底,2006年8月转降为升,至11月同比涨幅攀升至2.6%。纺织工业产品同比涨幅稳中见降,目前在1.5%左右。缝纫、皮革、造纸价格小幅波动上涨。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需求扩大,对产能释放的消纳能力增强。社会总需求,尤其是出口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产能释放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容量。
  二是新增产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加速落后产能退出。如随着电力装机容量的陆续投产,小火电的淘汰进程加快,2007年将达到1500万千瓦,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3%。长远来看,要降耗减排,必须用新产能替换旧产能,要推动产业结构普遍升级,投资是惟一途径。电力是这样,有色、冶金、建材也都是这样。这些行业的新增产能释放出来后,正在迫使落后产能退出市场。
  
  国际经济、国际价格波动预期改变
  由于全球经济已经连续数年保持较快增长,前期对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的普遍预期是增长将放缓。例如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06年11月说,美国经济将因为房地产降温而减速,他预计2007年经济将以“适中的”、“接近或略低于”经济最终可持续增长的速度增长。美国经济如果减速,必将拖累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然而到2006 年第四季度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减速的势头似乎已经有所改变。美国的一份专业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12 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不降反升,上升到了109。而最近一份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报告也披露,有57%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房市已走出低谷,多数人认为房市不会构成对2007年美国经济的最大威胁,对2007年美国经济走势持乐观态度。
  
  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前期大幅下跌,也对改变2007年的世界经济预期有影响。
  
  人民币升值压力更大
  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1775亿美元,不论是否有水分,都反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在迅速增加。由此带来的流动性问题、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等可能会对2007年中国经济运行调控带来更大困扰。
  
  2007:宏观政策基本架构
  
  一、基本比较
  我们来比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次年主要任务,从中寻找政策调整的迹象。显然,2005年和2006年的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基调基本相同。然而字里行间,政策重点的改变、政策倾向的调整呼之欲出。
  从对比可以看出,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排列顺序、措辞提法都在变化,体现出在调控中学习调控、根据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调控措施的鲜明特点。
  对2007年首要任务的要求是,不仅要保持而且要扩大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所谓“良好势头”指的是“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这一条决定了2007年宏观调控的基调。采取的对应措施是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我们认为,当前宏观调控的力度其实已经相当大,“加强和完善”指的不是继续加大力度,而是要提高调控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二、政策调整主要动向
  从2006年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起,一直到最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逐渐释放出有关2007年宏观政策的信息。我们认为,2007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将在多个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尝试解决2004~2006年宏观调控在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时存在的治标不治本问题。同时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动,也促使宏观调控做出适应性的变动。这将是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两个主要原因。
  
  动向一:在调控的总体取向上“加强和完善”取代“连续性和稳定性”。
  “加强和完善”意味着2007年的调控政策求变的考虑分量加大,不再一味求稳。
  我们认为,出现这一变化的基础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决策层对宏观经济运行基本面的现状、特别是前景看好,有求变的“本钱”;二是前两三年宏观调控中遇到的一些顽症确实再次刺激了高层,引起高度重视,列入2007年重要任务议程。而靠原来的那些手段已经不够,需要更有效的解决和调控办法。这决定了2007 年政策的基本走向。在这一基本指向下,会尝试推出若干措施。下面将要提到的其他调整动向不少与此相关。
  在调控中学习、在学习总结中深化调控的既有模式在政策调整中仍将有效。随着宏观调控从政策调整走到落实执行,一直到政策实施效果的检验,政策调整的内容还会变化,存在出现更多调整政策的可能性。
  
  动向二:“三农”政策重大转折,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定“三农”工作任务触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现代农业建设”首次上升为“三农”工作核心。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发布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在前几年农村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发展现代农业”首次出现是在2006年的一号文件,但是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则是在2007年的一号文件中。
  2004年强调做好农民的减负增收,增加收入,试图扭转多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严重滞后于城镇居民的局面。这项工作很快取得成果,而直接推动减负增收的空间也很快缩小。对此,2005年提出农业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工作要求。2006年重点强调和谐社会建设,因此新农村建设被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扩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2007年的一号文件,终于在2006 年初次提出发展现代农业的概念基础上,把“三农”工作定位在现代农业的建设。我们认为这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转折,将带来农村的新一轮改革热潮。
  “现代农业建设”是多年“三农”工作的经验总结、升华后的一大突破,将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尝试土地承包权流转。“三农”工作从减负增收到新农村建设,再到现代农业建设,越来越触及到根本。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将资金投入农村建设,包括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和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农村改革落后,农业产业化受到制约,与土地的使用权过于分散有关,难以从小农经济走向现代农业。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与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密切相关,意味着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改革获得更强推动力。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物权法》,也在土地承包权流转上留下了伏笔。
  
  动向三:对内需的调控扩展到外需的调控是寻求调控治本之道、摆脱被动局面的关键。
  近年来投资调控反反复复,与加入WTO 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有关。出口的大幅度增加,成了地方政府和企业一再扩大投资、增加产能的直接刺激。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一直是许多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杀手锏。增加产出、扩大税收、解决就业,这种发展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效仿。
  2007年有关部门对需求的控制从侧重内需调控向内外需调控并重转化。由于顺差控制、通胀的压力仍很大,2007年政府将采用诸多调控手段,包括汇率、利率,以及加强财税政策在调控中的作用。
  出口在当前的社会总需求扩张中是一条主线。加入WTO后,广阔的世界市场对中国企业打开了大门,是国内企业纷纷上马项目,积极扩大产能的原始推动力。如果调控措施不能明显地改变出口持续高涨的预期,投资大幅扩张的市场基础就不会有大的改变,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仍将是中国特色。反之,如果出口受到有效调控,增长速度降下来,目前集中在加工制造业的重复投资资金有可能被引导到其他急需投资的领域,包括新农村建设、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资方向的转变可以进一步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扩大消费,扩大对基础原材料,如钢铁、建材、施工机械的需求。还可以发展第三产业,通过三产实现收入的进一步分配,控制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中国的发展国情决定了出口调控具体措施需要精心选择。由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已经很高,出口调控的理想境界是压低之后还有能力再拉起来,而非把出口打的一蹶不振。以此考虑,大幅度调整出口退税率,甚至考虑定向限制出口的税收政策、出口配额、征收惩罚性出口税等措施,都有可能。
  
  动向四:注重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运用力度加大,货币政策调控更多使用市场手段,责任可以被财政等其他调控政策分担。
  央行对货币信贷的调控将更多地从市场手段的方面入手。2007年货币政策不定信贷目标,据传与调控当局、商业银行之间难以形成共识有关。将2006年信贷规模控制与目标差距较大结合起来分析,可以认为其意味着信贷的行政窗口指导效果有弱化趋势。除了配合产业政策的限制外,商业银行在信贷发放时,与盈利压力相比,规模控制的重要性可能已在下降。这与商业银行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经营以市场导向为主要考虑有关。取而代之的将是市场面调控手段的完善和力度的加大。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基础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加大,以及通过财政手段收回过剩流动性,都会进入调控当局的重要考虑。
  
  动向五:收入分配向公平倾斜,扩大中低收入阶层收入。
  消费率近年一直比较低,固然与国民支出向投资需求倾斜有关,但消费需求受收入增长相对较慢,以及分流因素较多等制约也是消费率偏低的原因。特别是1998 年以后,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使得消费增长缓慢更是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差距和以往相比要大得多。1998~2005年,居民最终消费名义增幅平均为8.5%,同期的GDP名义增幅平均为11.2%,增幅差为2.7 个百分点,而1980~1997年这一差距只有0.4个百分点。
  收入分配失衡表面上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城镇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差距扩大,根源上是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变化不利于广大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增长近年来总体上要远远慢于资本盈利和财政税收的增长。以1994年与2003年比较,10年间,全国劳动者报酬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至49.6%,生产税净额比重加大了0.7个百分点,至14.3%,资本回报(包括折旧和营业盈余)比重加大了0.9个百分点,为36.1%。2007年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将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调节收入分配长期偏向资本和税收的状况。

  动向六:鼓励ODI,疏通流动性出口,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2007年“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替代了上年“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的提法。国际贸易顺差过大,不仅是引发贸易摩擦,更引起了国内外汇占款被动增加、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问题。
  随之,两大重要调控部门宣布将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主要工作来抓。今年1月16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优化外贸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努力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要把减少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落实”。与2006 年“促进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提法比较,显然对控制贸易不平衡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工作会议上部长讲话的题目《立足大局,开拓进取,促进商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样透露出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将跳出行业、部门的局限,更好地融合到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之中。今年1 月20日召开的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直接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列为2007年十一大工作之三。
  商务和金融主管部门将会有更多的相互支持和协作。商务部将在两方面发挥作用,配合解决“顺差——外汇占款——流动性过剩”的矛盾上。一是鼓励对外直接投资,疏通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二是优化出口结构、积极主动扩大进口,控制贸易顺差过大的现象加剧。人民银行在汇率机制的市场化上,有望得到商务调控部门的积极配合,稳步升值的步伐有可能加大。改善外汇管理,则将对商务部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安排。
  
  动向七:市场准入、产业政策等将分担土地“闸门”担负的过于沉重的调控责任。
  2006年12月10日的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上,马凯在谈到2007 年的投资调控时强调要“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合理控制投资增长,着力调整投资结构”。值得关注的是在前几年严把“土地”、“信贷”闸门的成功经验之外,提出要运用市场准入门槛控制投资过快增长。“要根据不同行业情况,适当提高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严把新上项目的市场准入关。”
  在今年1月12日例行的形势报告会上马凯强调,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做今年的经济工作,要把握好“一个统领”、“一个加强”、“四个着力”和“根本落脚点”。“一个统领”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加强”就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四个着力”就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行业政策和市场准入还将在淘汰落后产能上发挥作用。严把源头关口,把能耗作为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支持重大节能工程建设和高效节能产品推广。近些年,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2007 年的落实力度会更强。
  
  动向八:资源价格过低,2007年将加大调整力度,环保成本纳入资源价格。
  2006年的能耗降低目标未能实现,能源等重要资源的价格过低、不能引导企业节能降耗是重要原因,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中国能源等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实行不完全成本定价,造成资源价格机制的扭曲,市场规律无法自动调节资源消费行为。要根本改变目前的高能耗状况,就必须触及资源的定价机制。
  日前,由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起草的《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已获得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的原则通过。该项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该方案把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计入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和土地等产品的定价中。预料国务院将会很快批转该意见并很快在全国实施。
  2006年全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已开始上涨,2007年资源性价格上涨涉及面和力度都可能更大。2007年水、电、煤、气、油等产品的价格调整将使得这些行业展开新一轮提价。目前天然气的价格比价关系与国际比较明显偏低,天然气价格的调整幅度将有可能比其他方面更大。
  
  资源价格继续上涨但不会一步到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完全由市场形成价格将使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无法承受。因此,发改委的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方案将会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把改革的影响控制在社会各方面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除了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外,还会改革不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一些体制和机制。
  
  相关政策措施
  
  一、货币信贷
  加息可能性增大,全年预期两次;存款准备金率继续提高,不排除接近甚至突破历史高点的可能;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升值加快,全年升值幅度可能超过5%;推进利率市场化。
  
  二、财税
  落实和谐发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向教育、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倾斜。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优化调整国家财政投资结构和方向,努力实现国家财政投资重点的三个转变:由城市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由经济建设转向促进科学发展,重点支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项目。采取规范化的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税费减免等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投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调整完善相关财税制度,调节收入分配。财政贴息、补助等措施,支持现代农业建设。包括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着力推进投资参股经营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推进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两税合并通过并在2008年执行,对外资企业等原来享受较低税率者,可能有过渡期等变通。发债设立外汇投资公司,缓解外汇占款持续高增长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纳入地方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土地出让收入将重点向新农村建设倾斜。
  
  三、内外贸
  鼓励ODI,对在海外设立工业园区等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活动予以补贴。降低出口退税率、出口关税以及出口管制等措施都有可能出台,抑制过度扩大。调查整顿通过假出口骗税、引入热钱的问题。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开拓农村市场。
  
  四、产业
  环保、能耗的市场准入标准提高与严格执行,配合土地和信贷调控,通过新开工项目的控制,抑制投资的盲目扩张。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推动优势龙头企业、央企集团的重组。推动自主创新。资源价格改革调整,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和土地等资源性产品将迎来新一轮提价。
  
  政策效果:预期与现实
  
  一、经济增长与物价
  中国经济形势历来与政策调控有密切的关系。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都会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但近年来的实践表明,经济运行的实际走势与政策调控的意图有越来越大的差异,似乎有宏观调控决心越大,经济增长越快的表象。因此岁末年初,如果单纯以政府展示的宏观调控态势来判断当年经济运行走向,往往有偏差。而这种偏差的出现,并非宏观调控无效,而是市场需求一再超出预期的强势,抵消了部分调控效果。
  2006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与紧缩调控过程,与2004年有颇多的重现、相似之处。在上半年,都是承接上年的投资高增长且继续放大其增幅,投资趋于过热引发政府的压制力度不断加强。下半年开始,市场的超预期强势所带来的投资、信贷过快增长在调控措施不断出台之后开始回落。由于调控措施有许多是行政性的,如土地、信贷的规模控制,要见效快,必须要注意防止各地以种种借口开口子、钻漏洞、使行政调控流于形式和口号。“一刀切”能够以明确、简单的方式实现见效快的目的。2004年和2006年,尽管一直提倡“有保有压”,但 “压”还是大头,“一刀切”容易“压”过头的副作用仍然存在。所以,到当年底、次年初投资信贷增长偏慢,继而开始出现要求放松调控的声音,使投资需求次年二、三季度有可能再次走强。而且,如果新开工项目也同时放开,投资需求的反弹甚至会延长、加强,变成后一轮新的投资过快、过热增长。就像我们在2005年中至2006年第三季度所看见的那样。
  那么2007年的中国经济形势,是否会同样呈现出与2005年相同的轨迹呢?我们认为,2007年的宏观经济不再是2005年的简单重复。2007年的经济环境与2005年相比有共同之处,但变化、差异也在出现而且影响力不断加大。出现的这些差异,包括所处经济周期的位置变化、调控政策的调整,将会使2007年的经济走出自己的特点。
  其一,对需求的调控更有效。需求调控的效果不仅来自治标措施——对投资规模、信贷规模的控制在换届之后得以改善,还来自治本措施的推出。中国投资、信贷的过度扩张,从需求角度来说,根本上是出口需求高涨的反映。从2007年开始,对出口的调控将第一次列为调控重点而更加有效。
  对出口政策的调整使得外向型行业业绩分化。看好出口结构升级、高附加值出口行业,其市场空间相对较大,政策支持,出口比例提高、出口收入快速增长。而资源类、低附加值类出口行业受限较多,成本增长将快于收入增长,行业整体的毛利率将下降。
  其二,市场力量推动需求强势扩张的格局改变。中国的经济高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也就意味着很可能是国际市场的大幅向下波动才会中止这种快速增长。在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前,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广阔国际市场,将继续产生投资扩张的市场动力。而2007年中国的ODI将发挥更大的分流国内投资扩张压力的作用。宽松的资本输出条件、优惠的鼓励政策、先行企业的示范效应将使中国资本掀起“走出去”的一波高潮。
  如果2007年ODI能达到300亿美元~400亿美元,起码能让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减小2~3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压力。如果这些ODI有70%集中在第二产业,将使2007年中国的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减轻4~5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压力,增幅回落到20%。
  ODI的先驱行业值得看好。一是通过ODI 可以减轻国内投资压力,进而大大减轻产能过剩可能带来的周期调整;二是通过ODI 可以获得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
  三,开放将带来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正像我们在第二产业的开放中所见到的那样。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可能取代第二产业投资增速的领先位置。加速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供给将创造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中国的服务消费升级将带来消费的进一步加快增长。服务业的完善,正在改变中国经济的增长局面。从依靠第二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变为第二、第三产业“两条腿”走路。从依靠投资推动经济变为投资、消费“两条腿”走路。
  多年的改革开放经验证明了一条简单的规律:哪个领域开放加快,就可以看好哪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可以得出以下基本判断:
  看好涉农行业。与发展现代农业相关的产业链都将直接受益,包括上游的农业生产资料制造,如化肥、农药、种子、农机等,中游的现代化种养殖业,关注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以及下游的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制造等行业。
  持续看好消费。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加快,居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以及房地产、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持续积累,其影响将进一步释放和扩散,推动消费品行业的增长和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使得酿酒等高端消费品制造业,网络通讯、金融地产、休闲旅游、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等高端服务业,业绩都有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
  对2007年的投资形势有理由谨慎乐观。投资的调控将抑制量的无序扩张,但投资调控的成果将更多地表现在投资结构的改善上。
  出口调控在2007 年将是政策高发期。升值阻力将减小,全年的升值幅度有可能创出新高。出口退税、出口关税、出口管制等措施的综合作用,对出口需求、乃至投资需求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企业业绩加速分化。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变化对企业业绩来说,意味着企业的成本增长既有上升的因素,也有下降的因素。总体来看,不应对2007 年的企业业绩过分乐观。多种测算表明,2007 年企业业绩的增长有可能放慢。但政策、形势变化的影响在不同行业有较大差异,行业的分化在2007 年将加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7年宏观政策走向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