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三大板块 中信地产谋动IPO
“整合之后的中信地产集团注册资本可能超过50亿,IPO规模将可能超过中国地产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万科的市值,并且就国内A股IPO规模来说,也是数一数二。”一位中信集团人士透露。目前,中信集团正在整合中信华南集团、中信深圳集团以及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甚至可能包括中信华东(集团)公司的房地产业务,使之成为一个地产航母,在A股上市。新公司总部设置在北京。
3万亩土地储备
中信集团整合地产业务的事情已经甚嚣尘上,中信深圳集团新闻发言人宋川表示,此事已经在操作中。
根据接近集团的消息人士的透露,此次整合将中信华南集团、中信深圳集团以及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甚至可能包括中信华东(集团)公司的房地产优质资产剥离出来,共同组成一家新的中信地产集团进行IPO融资。而中信华南集团以及中信深圳集团则保留编制,经营余下的其他业务。
新的地产集团,将整合超过3万亩的土地储备,成为无可争议的地产“巨无霸”。
此次整合的主要对象是以房地产业务为主的中信深圳和中信华南。为了争取话事权,2004年两大集团开始土地储备竞赛,双方的土地储备激增,数目都相当庞大。根据公开资料测算,仅中信深圳集团的囤地规模,已经和国内多家一流房企集团并驾齐驱,如果将其中的房地产用地与非房地产加总计算,中信深圳集团目前掌握在手中的土地储备约达1.86万亩,约折合土地面积1240万平方米,全部集中在深圳以外的区域。目前获得的6大项目中,仅土地面积达到及超过150万平方米的就有4个,2个项目达到甚至超过了250万平方米。
2005年将北京中信划拨给中信华南之后,目前中信华南的资产由70亿元增至现在的150亿-200亿元,增加土地储备3000亩,已经开发的项目达70多个,累计开发面积340万平方米,在汕头房地产市场有超过五成的市场占有率,而在东莞则有两成的市场占有率。
而中信国安、中信东部集团也有部分地产项目。
目前,主要整合对象中信华南总资产规模为150亿-200亿,中信深圳60亿-70亿,合并后资产规模超过200亿。
整合地产平台
“合并”传言从2005年便开始见诸报端,虽然当时中信集团董事长王军否认此说法。
2005年12月17日,在湖南长沙华天大酒店芙蓉厅王军清晰地给中信深圳定位,“主要做整体开发,少做单个项目。”而对于中信华南的战略定位,王军未言其详。业界认为,住宅开发是中信华南的强项,中信华南今后可能集中开发住宅项目。
但是重组合并一直是两个“同母兄弟”头上高悬的利剑。
为增加公司在集团中的地位,两公司均在近两三年来不断扩充实力,增加自己的话事权,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储备。但是由于扩张速度过快,又逢国内房地产政策调控,融资步伐减缓,资金缺口令人尴尬。虽然各大商业银行对中信集团旗下公司都青睐有加,授信额度不断放宽,但是信用额度与真金白银还是相去甚远,需要层层审批,五证抵押,不仅耗费时日,而且到手的贷款往往不多,而股权融资则一直没有搭建畅通的渠道。两家公司实际开工的面积都没有相应的迅速增长。
2006年8月,中信深圳将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获利丰厚的商业项目中信城市广场以20亿人民币现金以及10亿信托转让给平安信托,并且董事长郭志荣曾经向媒体表示欲谋求借壳上市等资本运作以解决开发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而中信华南一直没有任何大型融资活动以配合其高速扩张,外界对两个集团都存在着一个疑问,他们的品牌和实力是否能够支持这种大面积扩张?
如果摊子太大,经营者难以为继,这最后的结果谁能够来收拾?
2006年7月,王军卸任集团董事长,孔丹接任,来自中国建设银行的常振明担任中信公司副总经理。他们推动了中信地产的IPO。
剥离房地产业务后,中信华南集团与中信深圳集团之间纠缠已久的斗争也将就此终结。根据集团内部人士透露,以住宅开发为主的中信华南集团,也有可能被全部装入新地产集团内;而中信深圳定位于“区域性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地产开发、商用物业租赁、高科技研发等领域都有业务,房地产开发外的项目都可能被保留,但是由于此事涉及两大集团利益纠葛,所以争论不断,目前具体计划还没有落实。
无论如何,被剥离了房地产业务,抽离主力无疑削弱了两个集团的实力,昔日相互竞争的格局也将不复存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