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技术贸易壁垒正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产品的新手段,对各国产生深远影响,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们要把握TBT的一般特征,正视我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研究制定积极的应对策略,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国际贸易领域,随着数量限制的取消和关税的降低,WTO成员国已逐步放弃通过限制进口数量和征收高关税为本国产品提供保护。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不少成员国,尤其是少数发达国家,将技术和卫生要求作为重要的保护手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WTO的《TBT协议》承认为了合法目标可以采取技术性贸易保护壁垒,但又坚决反对以贸易保护主义为目的的技术性壁垒。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主要是指货物进口国家所制定的那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如下特征:
(一)存在的合理性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性的一面。WTO/TBT协议并不否认各成员国技术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主要是技术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要求技术壁垒不得有歧视性。
(二)操作的灵活性不断发展的技术(含检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技术壁垒的多样性,为灵活运用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在剧烈的竞争中,有些国家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常常蓄意提高进口商品的标准水平。进口商品的标准可以灵活改变的做法,使即便有多年出口贸易经验的老手,有时也很难通晓进口国对商品的所有技术要求。
(三)手段的隐蔽性目前,有些发达国家的居民不断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技术立法,保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进口商为避免承担法律责任,也要求立法来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当经济萧条或进口商品影响本国生产者的利益时,常以安全、卫生不符标准或法规为由限制进口。
(四)内容的复杂性技术壁垒因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远比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复杂。
(五)形式的繁多性TBT形式繁多,大致可归为五大类,即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商品检疫检验措施;包装标志和标签要求;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
(六)实施的针对性就限制商品进口而言,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技术性壁垒有更强的针对性,限制效果更好。只要有“正当技术理由”,它可以限制某国某种商品中的某种规格、甚至某种包装的进口,这是其他壁垒很难做到。
二、我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强制性技术标准、环境措施、认证制度、包装和标签等方面,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深远,其现状具有如下“一大两广三多”的特征:
(一)涉及金额大国外技术壁垒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损失呈逐年递增之势。
(二)影响范围广据调查2002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相当数量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技术壁垒影响而退出国外市场。
(三)受损地区广我国各省市出口均因国外技术壁垒而受损。从损失的绝对值看,损失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地区依次为广东、江苏、深圳等出口大省(市),基本都是经济发达地区。从损失的相对比例看,中西部地区如内蒙古、云南、西藏等遭受的损失占其出口额的比例普遍高于发达地区的省市。
(四)涉及人员多由于国外技术壁垒限制,一些企业限产或破产,造成职工下岗或失业。由于受限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大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五)影响环节多发达国家常常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产品设定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系列技术标准,涵盖了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及报废处理等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
(六)实施国家多近年来,对我国使用技术壁垒的国家越来越多,包括日本、美国、俄罗斯、欧盟理事会等。
三、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利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就政府而言,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基础建设一是加速我国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政府一向很重视法律体系的建设,但是在环保、卫生等方面人很不完善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加快建立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十分必要的。二是出口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国家的基本战略,出口贸易也就必须服从于这个基本战略,这就要求不仅要追求出口增长的数量,还要追求出口增长的质量,及其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加强新贸易壁垒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由于大多数企业对新贸易壁垒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应加强新贸易壁垒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加强新贸易壁垒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普及工作,让出口企业越来越重视新贸易壁垒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
(二)构建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我国应参考国际规范建立自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国内企业加强对技术贸易壁垒的认识,改进牛产以适应各种先进标准;另一方面,也可构筑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防止某些发达国家利用加工贸易和投资向我国转移高污染产业,同时,也使外国慑于报复的可能,减少歧视性的技术规定。在建立我国的技术性壁垒体系时,应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有关条款保护民族工业。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利益设置技术壁垒以限制进口,是在不偏离世贸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原则的条件下实施的。除了包括共同遵守的原则与条款外,也包含部分例外内容:①尽管在技术法规制定、实施方面要求不得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但如果为了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类安全和健康、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等正当的理由,可进行例外处理;②在标准的制定、实施方面,如果由于气候、地理因素或基本技术问题等使某种国际标准不适用时,则不要求勉强与该标准一致;③执行本协议要给予发展中国家更优惠的待遇,照顾他们特殊的发展、资金与贸易上的需求,允许他们保护当地技术,而不需与国际标准一致,在一段时期内,可全部或部分免除他们对本协定应尽的义务。因此,我国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可有意识地利用“例外条款”,要根据我国的民族、人文、资源、气候、地理、基本技术及发展中国家地位等特点,用好用足“例外条款”,在《技术性壁垒协议》的原则下保护我国民族工业。
(三)实施国际标准化战略一是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使用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世界各国协调的产物,它反映了国际上普遍达到的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得到各国的认同,成为国际级别上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国际标准有取代国家标准的趋势,因此采用国际标准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条件。另外积极推广采用国际标准,能够及时了解国际先进技术,提供技术改造的方向和目标,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从而达到改善商品质量的目的。二是逐步使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我国要适应国际标准取代国家标准的趋势,提升与更新部分国家标准,使其与国际标准一致;同时,密切关注全球标准化新动向,及时制定和调整国家标准,以使我国的出口商品适应和满足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要求,避免陷入技术壁垒的陷阱。三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协调工作。目前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及对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技术领导权,尽可能将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及检测技术纳入国际标准。这显然不利于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受技术壁垒限制的案例大约是发达国家的3.5倍。因此,我国要积极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全面参加ISO、IEC各委员会和工作组,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协调工作,充分反映我们的意见和合理要求,特别是要尽量争取把我国的优势项目( 如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品) 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家标准纳入国际标准体系中去。
(四)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认证是证明企业所生产的终端产品及生产管理体系符合某种法规和标准的合格评定程序。虽然大多数认证是自愿性的,但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产品认证和管理体系认证,质量认证及环境认证,都是企业通向国际市场的一盏绿灯。很多企业产品就是因为缺少认证而被国际市场拒之门外。所以政府须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认证认可体系,确保认证机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坚决取缔不严肃的认证机构,鼓励国内认证机构发展壮大并积极与国外知名认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建立与国际和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相互承认彼此的认证是消除贸易认证带来的技术壁垒的通行作法。例如,欧盟以外的认证机构可通过政府和认证机构间相互承认合作评定的协议获得欧共体授予的“被指定机构”资格,从而使自己的产品在国内获得认证后即可顺利进入欧洲统一市场。因此我国应积极开展这项工作,提高我国产品声誉,节省产品在重复认证中的巨额花费。
就出口企业而言,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国际贸易办公室副主任赵洪认为要采取以下对策:首先,要学会运用国际通用规则,应对贸易摩擦,维护产业安全;其次是运用技术措施,保护自己;第三是提高科技和品牌的贡献率,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第四是行业自律,增强行业整体素质;第五是加强国际合作,增加进口,减缓出口增长速度,实现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发展到今天,技术标准化已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项目。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企业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潮流,实行标准化生产,势必不能紧跟全球化的脚步,最终摆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一个国家的产品只要真正符合市场要求,打破贸易壁垒就能扩大出口。”TBT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加速技术创新,扬长补短就能适应时代的潮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