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新十年:挑战大于机遇
随着全球移动通信发展速度放缓,以及来自互联网等各方面的冲击,您如何看待中国移动的下一个十年之路?曾剑秋 中国移动未来面临的这个新的“十年”,可以说“挑战大于机遇”。第一,竞争在加剧,国内国际都是这样。第二,市场在变化。过去移动运营商主要靠话费业务挣钱,但以后这项业务会越来越不挣钱,甚至会让你倒贴钱,所以移动运营商必须发掘出新的业务来生存下去。中国移动的业务必须向网络融合的方向发展,当然,怎么发展要仔细研究,与什么网络合作,以怎样的形式合作。
总之,我认为中国移动运营商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挑战会越来越多,通过寻求自己的发展战略,要处理好风险与危机,要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中国移动要从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寻找机遇,这中间空间还是很大的。
董晓扬 3G必将会给中国移动带来全新的挑战。
从目前来看,中国移动将会获得国产的TD-SCDMA牌照。TD-SCDMA是一个全新的3G技术,在全球范围并无任何商业应用,他的技术和产业链的成熟度无法与WCDMA比较,HSDPA方面也是如此。因此,这对于中国移动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建设,如何经营,如何主导产业链将成为中国移动的主要课题。
国际化将会带来新的问题。随着中国移动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移动将更多地参与全球电信业和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如何经营自身品牌,如果管理全球供应链,如何进行资本运作将成为中国移动的重要学习课题。
电信资源重新配置加剧市场竞争。可能的电信重组以及因此带来的固网运营商获得移动运营资格,将会引入新的竞争。特别是“携号转网”等政策的颁布会造成新的一轮资费和品牌调整。因此,未来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会加剧。
齐明珠 中移动目前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互联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威胁就是FMC,即固定与移动融合,这其中实际上也包含了固定宽带网络在内,基于固定网络的新技术对移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已经应用的热火朝天的VOIP技术(在网络卖家和买家中应用非常普及,如在淘宝用户中广受欢迎),还有正处于标准完善中的WiMax技术在未来10年对移动的替代作用不容忽视。中移动并不拥有骨干网,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拥有IP骨干网,一定会利用固话和移动捆绑的优势在未来给中移动制造一定的麻烦。从目前来看,随着各种通讯技术和网络接入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如蓝牙、wifi、UMA AP(UMA网关接入设备)等,FMC产品已经层出不穷,如早在2005年IVT公司(一家提供FMC解决方案的公司)已经在批量供应无线通话距离100米、具有蓝牙无绳电话功能的手机以及其他产品如蓝牙普通电话网接入设备、蓝牙UMA接入设备、IP网接入设备和宽带网络接入设备。
未来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从国外运营商的发展来看,携号转网(不是网内转换而是网外转换)肯定是发展趋势,这对中移动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用户更加自由了,想走就走(尽管会有一些套餐协议捆绑住用户,但总体来说用户的选择自主权大大扩张),用户流失率会上升很多,营销成本相应就增加。这也是中移动在未来甚至是目前就需要去寻找对策的一大难题,而对于中联通来说由于其用户数量的明显劣势,受到的影响远小于中移动,受益最多的是2G时代不具有移动牌照的电信、网通等运营商。其实携号转网是一把双刃剑,做得好的话可以分流其他运营商的用户,做得不好的话,自己的用户就被别人分流。
机遇方面,由于国内移动运营商的ARPU值与国外运营商相比明显低(中移动约10美元,中联通约6美元,而沃达丰和NTTDoCoMo在60-100美元之间),这说明什么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无论是中移动还是中联通,其单个用户的价值很小,只是由于用户基数大(单中移动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亿),所以体现在整个收益上依然是风光无限。但随着3G的应用和新增用户的速度放缓以及资费的下降尤其是漫游费的取消,中移动在新增用户以及话音上的收益将会逐步下降,并且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中移动目前约有70%的用户是低端的神州行用户,这些用户在3G牌照发放之后也是“高危用户”,即随时可能流失掉的用户。而目前重点发展数据业务还为时过早,而且从中移动的信道资源来说也还不具备信道资源(主要还是跑语音和短信)。所以,放眼未来,高端用户的培养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目前全球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远远不够)。现在的高端用户定义主要还是从话音的ARPU值上来定义,高端数据业务的使用量少之又少,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如何在3G牌照发放之后,打造良好的数据业务模式将是重中之重。 董晓扬 中国移动目前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切实的问题,例如ARPU值的持续下滑问题。通过几年的努力,虽然中国移动在近两年保持了ARPU值维持在90不动,但是较2004年仍是下降的趋势。此外,还有EBITDA下滑问题,2006年比2005年下降了0.9%。随着3G牌照发放,以及中国移动的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移动势必会遇到沃达丰类似的问题,如全球一体化采购,战线过长导致顾此失彼。
齐明珠 沃达丰的危机主要是由于其不惜血本大举拓展海外市场导致高额负债造成的,同时也受全球电信业市场泡沫的破裂的影响,整体电信收入下降。沃达丰在前CEO克里斯·根特当政时期采取了疯狂的海外市场扩张策略,短短数十年发展壮大成为业务横跨25个国家的全球性电信业巨擘,包括进入通信业高度发达的日本、美国市场。
但正是这种高速的市场扩张,尤其是进入到发达的日本、美国市场之后,沃达丰开始显露疲态,到2005年整个集团亏损高达250亿美元,创下了欧洲企业亏损之最。现任掌门人阿兰·萨林摈弃了前任CEO的疯狂扩张策略,采取了更为务实的战略,有针对性的退出了部分市场份额不理想、业务影响力有限、收益过低的部分国家与地区市场,比如在2006年春天沃达丰毅然决定全面撤出日本移动通讯市场,并将其日本业务部门出售给了日本软银公司。这项为沃达丰集团带来了155亿美元进帐的交易正式拉开了这家欧洲头号移动运营商战略大转移的序幕。
沃达丰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完全可以视为全球电信业市场发展的一个缩影。很多全球电信业公司高举全球化大旗,不惜代价大肆向海外市场扩张,使电信业市场风险急剧累积。而许多电信运营商在实现了全球化之后,非但没有获得全球市场的协同发展优势,反而使业务运营成本逐渐加大,负债不断增加,导致业务经营每况愈下。沃达丰集团在欧洲市场举足轻重的地位,就从来没有给其日本业务部门带来任何有益的影响,最终彻底退出日本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电信业市场泡沫的破裂,收缩业务战线、降低成本开销也就成为了全球众多电信运营商的首选。
我认为中移动从沃达丰的发展历程应该吸取的非常重要的教训,就是海外市场扩张必须务实,扩张战线不能短时间内拉的过长,务必求稳。实际上目前中移动的海外并购路一直比较曲折,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进展,除了今年1月22日收购总部位于卢森堡的米雷康姆公司持有的巴基斯坦电信运营商巴科泰尔有限公司(PaktelLimited)88.86%股份之外,鲜有其他实质性的进展。
中移动作为国内移动通信市场的霸主,在经过6年高速增长后,目前在国内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尤其是2005年后,其营业额的成长幅度下降到20%以下。虽然中移动通信市场仍有相当空间(尤其是农村市场),但类似于前几年的超高速增长已经很难维持。另外一个层面,随着2007年3G牌照的发放,新的移动运营商的加入将使得国内移动市场的竞争加剧,因此海外就成了中移动挖掘未来增长潜力的重要市场,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如第三世界国家。但就目前而言,海外扩张依然不是中移动集团公司的首选资产增长方式,只是一个可选途径而已,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依旧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对基础通信的需求依然强烈),在3G初期对用户的争夺依然会是主要的竞争表现。
十年发展,成就了中国移动,但在辉煌的业绩背后,您认为中国移动在发展道路上也暴露出什么问题,值得注意?
曾剑秋 中国移动的增长速度相当得快,在中国市场上可以称得上“一家独大”,这是他本身高速发展的结果。那么今后从国内市场来看,面临马上要发放3G牌照的状况。目前中国的城市市场已经饱和,目前主要的开发力度集中在农村市场上,这个市场有广阔的前景。但在城市建基站比较简单,而农村则情况复杂。城市人口密集,线路成熟,密度大,而在农村则不能套用以前的固有模式,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不能把过去“城市战”的策略套用到“农村战”里面来。
我还有一个观点,中国移动今后还要特别注重平衡的发展。数量上的规模扩张可能带来行业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此,目前对于中国移动最紧要的,我认为是注重运营质量的提高,例如加强激发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策略是“先做强,后做大”,把真正的实力放到以后的国际市场上。当然,中国移动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必须要仔细分析,看到每个小市场的不同特点,要特别有风险意识。换句话说,中国移动“走出去”的时候,要特别注重风险研究。
董晓扬 首先,中移动可能会遇到具体业务发展中的瓶颈,如JAVA百宝箱业务等;其次,世界电信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经营固定网络或者移动网络都是无法平衡经营发展的。而且因为没有最后一公里接入,其行业应用更多局限于SMS或者MMS方式。中国移动由于不是全业务运营商,因此发展仍有瓶颈;再次,受限于GSM技术的瓶颈,在数据业务方面表现不理想,收入不尽如人意,而用户增长2006年主要来自农村市场,这部分用户的ARPU值比较低,对于利润贡献较小;最后,随着中国移动的不断飞速发展,造成了中国电信市场的实际的垄断,不利于电信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移动实际上是一个缩影,是中国的大企业在这20年里,抓住机遇,伴随着祖国的发展而腾飞的缩影。
董晓扬 我们可以分两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是客观的外部市场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中国电信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移动替代固定的趋势;庞大的中国电信市场容量和用户发展空间。
其次是内部因素:第一,优秀的品牌建设,将用户群细分成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三大品牌。通过明确的品牌建设策略和品牌管理,建设了深入人心的品牌,增加了用户粘度,而且成功的品牌也有助于中国移动对于用户进行细分管理,进行精细化营销,确保利润和收入来源;第二,上市给中国移动筹措了庞大的资金。资本市场的成功使得中国移动可以获得巨额的发展资金,而不是依靠政府投资和初装费。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中国移动还进行了严格的财务审计(如引入萨班斯法案等);第三,中国移动重视技术发展,不断引入新业务和新技术,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人才素质,从根本上改变了垄断国企传统上对待市场的方式。中国移动主动挖掘需求、提升客户价值,主动采用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实施蓝海战略,不断探索市场新的机遇空间;第四,重视内部发展。中国移动与国内外的一流咨询公司进行合作,采取了一系列先进的营销手段、技术和管理技能;第五,加强自身对于产业链的控制,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加强对于SP和手机终端的管理,学习国外先进运营商经验,积极推动自身业务的发展,并有步骤地谨慎地推动国际化进程。
作为一家超级移动通信航母,中国移动十年来的发展对全球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曾剑秋 中国移动对全球数字移动通信市场贡献巨大,他带动了全球数字移动通信的发展。第一,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居全球第一位;第二,早在1995年的时候,全球对于移动通信还有一些疑虑,虽然都认为移动通信这个东西很好,但有人疑虑他能不能顺利发展起来,存在“叫好不叫座”的担心。而中国移动的发展速度是一针强心剂。他不但拉动了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而且维护了这个市场的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面向大市场,强调技术对中国的意义。在他们的努力下,国内的通信技术和国际上基本是同步的。中国移动使得中国的通信技术不仅与国际上接轨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并驾齐驱了。在过去,中国是没有通信标准的,都是拿来的国外的标准。而这次TD技术的标准,是中国人自己提出来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这是中国移动对于中国通信的贡献。
董晓扬 我想更多的贡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移动给了低迷的全球通信市场以信心。全球通信市场持续低迷,但是中国移动却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在用户发展方面,2006年,中国移动用户数增长22.1%。在业务收入方面,与中国移动21.5%的高增长相比,世界其他运营商都显得业绩较为平淡。在净利润方面,中国移动在2006年达到了660.26亿元,同比增长23.3%。中国移动的成功,给予了业界很多信心。如何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会成为很多运营商考虑的主要课题;其次,中国移动的国际化的脚步给予全球通信市场注入了活力。虽然国际化刚起步,但是中国移动通过收购华润万众、Millicom和Paktel等一系列举动开始介入全球电信市场竞争;最后,中国移动加大与沃达丰等国际运营商的合作,加快了中国电信市场融入全球电信市场的进度,也使得全球电信市场合作加深。
沃达丰曾经也和中国移动一样,有过类似风光无限的发展阶段,但目前沃达丰已经出现危机。随着下一步的发展,中国移动是否会面临同样的境况和隐忧?
曾剑秋 沃达丰的3G经验和教训是中国应该吸取的。2000年的时候,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第一个进行3G业务牌照拍卖,使得其负债累累。后来沃达丰在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的3G市场逐渐开放后,又在3G业务中陷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欧洲市场与中国市场不同,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也是相当激烈。沃达丰在3G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巨大的投入。这可能是因为他对投入与营收这方面本身的研究不够。欧洲虽然经济和通信事业都很发达,但由于面积、人口的限制,市场并不是很大。而众多国家自已也有通信运营商,造成市场竞争激烈。在此过程中,可能沃达丰本身也在人力成本等各个方面投入了巨资。
中国的3G移动市场与沃达丰投资的那个3G市场,并不是一个概念。中国的3G市场现在还没有正式开通,而2G业务已经有超过4亿用户的规模了。其中只要有20%的用户用3G业务,就有将近1亿用户使用3G,这就达到了与欧洲相当的规模了。因此,移动的3G市场与沃达丰面临的3G市场并不一样,中国市场非常大,相对来说也更加适合。我认为中国的3G市场的潜力很大。
编者按:4月20日,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上市十周年的日子。这十年里,中国移动可谓不负众望,他为祖国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资料显示:十年中,他造就了足以令国外每一个同行瞠目结舌的经营业绩。截至2006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已经在公司市值、网络规模、客户数量等诸多方面稳居全球电信运营企业之首,公司的财富在世界五百强排名中上升到202位,在福布斯全球两千家最大上市公司中排名第112位,金融时报全球大企业排名第38位。关注中国移动在电信业的奋斗、崛起与强大,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央企业不断调整并努力奋斗的缩影。在国人充满期待的目光中,这个东方的电信巨人正在越走越远。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特别邀请了业内专家,来梳理中国移动十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以及如何走好下一个十年。
曾剑秋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中国移动的3G市场与沃达丰面临的3G市场并不一样,中国市场非常大,相对来说也更加适合,中国的3G市场的潜力很大。
中国移动今后还要特别注重平衡的发展。数量上的规模扩张可能带来行业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因此,目前对于中国移动最紧要的,是注重运营质量的提高。
我认为中国移动运营商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挑战会越来越多。
董晓扬 诺盛电信咨询首席分析师
TD-SCDMA是一个全新的3G技术,在全球范围并无任何商业应用,其技术和产业链的成熟度无法与WCDMA比较。HSDPA方面也是如此。因此,这对于中国移动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建设,如何经营,如何主导产业链将成为中国移动的主要课题。
中国移动将更多的参与全球电信业和全球资本市场的竞争。
齐明珠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
中国移动从沃达丰的发展历程中应该吸取的非常重要的教训,就是海外市场扩张必须务实,扩张战线不能短时间内拉的过长,务必求稳。
中国移动目前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互联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威胁就是FMC,即固定与移动融合,这其中实际上也包含了固定宽带网络在内,基于固定网络的新技术对移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成立那天起,中国移动就为自己烙下了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具有大型国企的种种特性;另一方面,它又拥有成为一家卓越上市公司的种种潜质。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十年来,中国移动能够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强势运营商,最重要的原因或策略是什么?
曾剑秋 1997年在境外成功上市后,中国移动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截至2006年年底时,中国移动的用户总量已接近3亿,并一直牢牢占据着全球最大移动运营商的宝座。这对一家上市仅十年的中国公司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在世界上的企业发展史里都是比较少见的。他的迅猛发展,既得益于中国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也是中国移动深入学习国际先进业务经营理念并扎实工作的自然结果。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曾经制定过一个“五年发展战略”,其“核心能力战略”包含六大战略措施:保持业务领先,占据核心市场,推进资本运营,创建企业文化,实施人才工程,实现企业信息化。我以为,这项战略在这几年中,中国移动一直贯彻得很好,尤其是前两项。尽管中国持续发展的经济和庞大的人口对中国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中国移动管理层展现出来的业务策略是可圈可点的。此外,与世界每一个获得了巨大成功的电信运营商一样,中国移动非常注重服务,中国移动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打出了品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