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上升中国进入「加息周期」?
通胀上升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国家统计局本周四将公布一系列数据,预料第一季GDP增幅达到百分之十一,而三月份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则突破百分之三的警戒线;最后的数字,虽然有待官方正式公布,但过去纪录显示,内地媒体在事前披露的「预测」其准确度极高,以上述两项关乎加息与否的敏感数据来看,人民银行稍后再次调高利率似已无可避免。
根据今年中国经济工作会议的规划,经济增幅今年应保持在百分之八,第一季已远超这个目标。内地媒体还透露,今年首季的贷款余额增长超过了百分之十六,投资增幅高达百分之二十三,消费增长则达百分之十四点七,都显示了内部经济活动非常炽热,面对此一情况,央行除了加息之外并没有其它选择。应付经济过热,央行过去主要利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的在收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至于加息,则主要在遏抑通胀;过去一段时间虽然大量热钱在市场炒作,但CPI仍然在官方可容忍的百分之三以下,故此央行极少加息,现在通胀指标明显恶化,央行旗下的《金融时报》在四月十四日也公开提出预警,表示「年内也不排除加息的可能性」,是短短半个月内第三次在官方刊物上为加息大造舆论。事实上,央行的货币政策虽然不应该直接以资产价格为目标,但资产价格大幅上升制造的财富效应,必定会对内部消费造成刺激,从而推高通胀率,央行仍然不得不以加息去应付。
不过,无论是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加息,对于打击炒风、遏抑资产价格上升的成效都极为有限,正如上海的房价,自从去年雷厉风行大力整顿,甚至牵连到上海市高层领导人,但从二月份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全国七十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售价指数显示,上海的新屋价格经过过去连续十个月下跌(同比计算)之后,正开始止跌回升。经济高速增长、人民收入不断上升,对物业和投资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即使没有违规炒作,房地产和股市都会易升难跌,不是央行几次加息就能遏得住的;过去央行对加息持审慎态度,现在通胀卷土重来已成趋势,央行有没有决心长期加息,把通胀「扼杀于萌芽状态」?
内地出现地产和证券投资泡沫,加上人民币又不断受美国施压升值,情况颇为类近日本在八十年代的泡沫经济,人民银行到底如何应付?日本的泡沫经济在八十年代末到达顶峰,踏入九十年代之后爆破,随即进入十多年衰退期,中国现在要避免的,正是这种投资和经济增长过热,而央行又没有及早做足预防,结果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中国和日本的经济泡沫还有其它相似的地方,一是基础货币发行量扩张,其次是传统银行缺乏投资渠道;由于发展历程相近,「中国重蹈日本覆辙」便成为金融市场议论纷纷的焦点。
日本泡沫的教训,主要来自政府对金融业的严格管制和市场高度保护,日本央行面对「流动性过剩」时仍然人为地压低利率,并通过附属机构向物业、消费者提供大量信贷,结果日本的制造业贷款从七十年代占总贷款七成,一直下降到八十年代的五成,但对建筑、物业和个人贷款的比率则大幅上升。前车可鉴,中国不一定会走上「日本之路」,但目前的金融环境却的确跟日本愈来愈相似,如何趋吉避凶,正在考验央行的识见和魄力
信报财经新闻 2007-04-18社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