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小论
六经小论第一篇 本经
书经——廿九篇(附《逸周书》)
诗经——诗三百
易经——《周易》
礼经——《仪礼》
春秋——《春秋》(附《左传》)
乐经——(无书)
附言:
礼有五,吉、凶、嘉、宾、军是也。而《周官》述官制,别为一书,不当入礼经。大、小戴《礼记》皆传,亦非礼本经。今所存古礼经唯《仪礼》。(从凌廷堪说)
《左传》虽传《春秋》,犹多补充,故附之本经,不与《礼记》同观。
第二篇 旨用
六经即六艺。郑玄以射、御、书、数、礼、乐为六艺,非是。书者,三代之政典,天子之鉴也;易者,卜筮之书,决事之策也;诗者,风雅之声,世情之写也;礼者,伦理之准,教化之则也;乐者,八音之奏,精神之和也;春秋者,诸侯之记,政治之效也。故书以兴衰,易以进退,诗以性情,礼以名分,乐以安和,春秋以褒贬。此六者,经之旨也。书,所以明治道也;易,所以应变化也;诗,所以观民意也;礼,所以行规矩也;乐,所以调己心也;春秋,所以戒君臣也。故书可以使太平,易可以使无咎,诗可以使省察,礼可以使文明,乐可以使宁谐,春秋可以使昌盛。此六者,经之用也。是故六经,人伦之典也。人伦正则天道行。故曰:六经存乎天道人伦,万世所不易。
第三篇 通今
书经——政记之属,《资治通鉴》其善者也。
乐经——雅乐之属,足堪条畅心情、高尚胸怀者皆属焉。
余可类推之。 谢谢苏兄的小论,也印证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古代的教育并不是只讲死读书。其实也是多方面的素质教育。最近看了伽达默尔的一些东西,觉得他主张的历史的开放性和对历史的尊重,很合乎中国古代对历史的重视程度,而对待技术的态度也更接近中国古代的传统。我觉得这可能是跟古代人对“天人”关系有深刻认识的结果。
还有中国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保持独特和悠久的原因,应该有一大部分的功劳要归功于学习内容的稳定。如果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六经》,易未尝不可看作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和认识世界的基本原则,诗虽来自民间,但未尝不是以一种文学艺术的形式补充了人的需要。其他的作用苏兄已经说了,就不在这里献丑了。
记得钱穆先生曾经分析过对史学的重视是构成中国与欧洲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差别的重大原因。 呵呵,奇怪,苏兄的发帖是在昨晚,俺昨个怎么没看见。
先占个位。 刘师培:“盖经之义,取象治丝。纵丝为经,横丝为纬;引伸之则为组织之义。……后世以降,以六经为先王之旧典,乃训经为‘法’,又以六经为尽人所共习也,乃训经为‘常’。”章太炎:“编丝缀属之称。”则经为以丝编缀竹简成册之通称,犹印度佛书中“修多罗”,都译作经。如此,则经早先为书册之泛称,其后尊经,故特指。故墨有《经说》,即其有《经》;法家有《法经》等等。
竹简中简文为经,而编绳则为纬。孔子“韦编三绝”应是指纬。
这是经的本义及其引申。汉以后尊经,将经训为“不刊之鸿教”、“不易之称”。战国时有孔子删定的六经,秦火后只五经,故西汉只立五经博士。东汉增立《孝经》、《论语》,成为七经(但七经并没有公认的说法,唐李贤认为六经加《论》为七经;宋刘敞认为诗书三礼公羊论语为七经;康熙时是易诗书春秋三礼;日本人山井鼎认为是易诗书左传礼记论语孝经);到唐代以三礼、《春秋》三传,再加《诗》《书》《易》,为九经(陆德明将三传换成春秋论语孝经);唐文宗的开成石经则有易书诗三礼三传论语孝经外,再加了《尔雅》,成了十二经;五代时《孟子》已列为经,宋以后,增《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后由清高宗刻于太学,即成今天的十三经定本。
页:
[1]